就從《神探狄仁傑》的狄仁傑說起, 現在要是說狄仁傑三個字估計腦子裡浮現的只有梁冠華版的狄仁傑 ,不光是一句「元芳 你怎麼看」,劇中每次分析 總結案情的時候可以說在剪輯師是最幸福的時候, 幾個長鏡頭 相伴的就是一大段一大段大臺詞。 不光光是背臺詞的事情 ,還要說出那股子的氣勢 ,這對演員的臺詞功底是有要求的,而還有有相應的鏡頭感,對手戲時候的呼吸感,節奏感都是考驗。
前段時間我補神探狄仁傑系列,到看大明風華,不過幾十天的距離,但時間跨度卻有十六七年(狄仁傑2004-大明風華2019),我很喜歡梁冠華的狄仁傑,未看過他的其他作品,所以對我來說就是看過2004年的狄仁傑,又看了2019年的朱高熾,一下子跨越十幾年,梁冠華演技精湛依舊,卻物是人非,一下子我竟然感慨起來了。貧嘴張大民,梁冠華把一個張大民演活了!從那時起,大家記住了這個胖乎乎的男演員!當年一個電視劇評最佳男主角獎,觀眾的呼聲最高的是他,然而,結果令人失望,居然沒得,倒是他劇中存在感不強的妻子得獎了,最佳女主角獎!那時我便知道,獎項這種東西,不是衡量演員水準的標準!
知道北京人藝麼,演藝界的大哥,能進去就是演技與實力的象徵(某中青年著名演員當年畢業時想進卻一直沒進去),而梁冠華在裡面一直是臺柱子,同類對標的男演員有何冰、陳道明等知道中國戲劇梅花獎麼,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獎,梁老師得過。雖然與錢雁秋、張子健這組鐵三角拍過的作品續集較多且質量有所下降,但整體比那些小鮮肉小鮮花奇幻仙俠狗血言情的爛劇強太多了吧,至少我能堅持看下去而不尷尬不作嘔。而且現在電視劇這個生態圈早已經不以演技、能力為導向了,你在新出的劇裡還能看到幾個國家一級演員?
好的演員本來就接不了幾部戲,要選擇劇本,要選擇合適自己的角色,要體驗生活,要揣摩角色的內在心裡活動,要打磨自己的表演,然後還要花很長時間去拍攝,一年一部都算高產,兩三年一部也正常,加上之前跑龍套,演配角打磨演技的時間,能留下幾部作為一番的影視劇?總之,梁冠華老師是實至名歸的國家一級演員,就像曾經一位著名導演說的「他是會調動所有細胞來演戲的男人」。
最後,茶館話劇,張大民,燕雙鷹系列裡都有梁冠華的出演,都挺經典的,雖然我都只停留在看過一點甚至僅僅是聽說的程度,但我已足夠了解到國家一級演員的標準。他是國家一級演員,首先他是演員,不是明星,也不是流量。他只是近期參演的作品少了,但不代表他沒有貢獻。所以演員和流量明星是兩個路子,一個靠本事吃飯,一個玩的是資本運作。不要拿流量明星的曝光度和產量要求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