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缺失的普遍性源自對「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的錯誤理解

2020-12-05 跟北房三間聊教育觀

「窮養兒富養女」這句古老的話至今一直流傳。很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也似乎都似有意無意的延續,但是很可惜,經過我的調查了解發現,多數家長實際上並不懂這句話的意義,而僅僅是從字面去理解,最終的教育成果發生了嚴重的偏差。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怕就怕凡是從字的表面去理解,諸如「上下同欲」、「難得糊塗」等話語人們普遍都理解錯誤,再不然就是只聽半句就信以為真比如「唯女人與小人難養也」。老古人給我們留下太多太多的精華,結果因為無知使得精華一個個都變成了糟粕。

這句話提出了兩個人們比較敏感的字眼就是窮和富。說起這兩個字來絕大部分人第一反應就是跟資產和財富掛鈎,以存款和流動資金的數額來決定這兩個字的意義是大錯特錯的。

市面上關於這句話的錯誤理解有以下幾種:

窮人適合養兒子,富人適合養女兒。這個純粹就是瞎扯了,不用想都知道肯定不對。養兒子不能讓他養成花錢大手大腳,養女兒讓她從小就花枝招展。男孩比較調皮,所以衣服穿得髒點破點無所謂,女孩應該從小注意形象。全世界總統男女比例來看,男人佔絕大多素,怎麼男孩就可以從小不注重形象了?

所以有些錯誤真的是錯的很可笑,明明是漏洞百出卻總有人會相信。但是這種情況也間接反映出國人其實普遍存在從小的家庭教育到之後的自我教育缺失的結果,凡是不去朝真相的方向發展,只會讓人在錯誤的道路上懵懂盲行,再一代一代的往下傳,本著這種思想,就算再生仨女兒也別想富得了。

那麼這句話的真相又是什麼呢?其實這句話沒有想像中那麼深奧難懂。但是有一個前提就是需要了解一下古代中國的社會階層關係。

古代人們身份階層是十分明顯的,雖然也有暴發戶但是如果身份不屬於富人階層,那麼暴發戶也無法被定義為富人。「紳士」這個詞大家一定聽過,那麼紳士的意思不妨先了解一下。

在中國古代並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腰間系絲絛,而紳士的重要標誌就是這根絲絛,這一點和如今上層社會的男士都會有一條像樣的皮帶是一個道理。紳士首先是要具備一定的背景,也許是告老還鄉的官員子女,也許是有功名卻沒做官的地方名士,也許是大戶世家子弟,也許是大地主。

了解了這個歷史背景之後我們再看當時富人和窮人的教育差別。紳士家的孩子一般不會送去私塾念書,而是請個至少夠舉人級別的人來家裡教專管,當然專管的收入一定也不菲。所以古人才那麼熱衷考功名。

請專管來教好處是孩子讀書多,學問好,人情世故懂得多。但是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孩子對於家務事是一竅不通,古代有句話叫不當家不知道柴米貴。所以專管只負責教孩子知識,父母只需定期對孩子的學問考核即可。而家務事這一塊父母對待兒子要從小讓其像個窮人家孩子一樣操持家務,很早樹立對於家務的責任與擔當。

後半句富養女也是同樣道理,過去女孩不能上私塾,但是大戶人家也會給女兒請專管。所以富人家的女孩相比窮人家的女孩更加有規矩、知禮數、有學問。

那麼結合這兩者來看,如今九年義務教育不需要家長再請專管,但不代表父母可以不顧最基礎的那一塊家庭教育。

相關焦點

  • 農村常說窮養男孩富養女,啥意思?很多人的理解讓人哭笑不得
    農村常說窮養男孩富養女,啥意思?很多人的理解讓人哭笑不得。農村是我國發展過程中一個重要的過渡產物,雖然如今還存在,可是在往後農村的概念肯定會逐漸消失。比如農村常說的窮養男孩富養女,這句話就是我國農村傳統思想下的經典話語了。不過現在很多人的理解卻讓人苦笑不得,習慣性認為就是男孩要窮養,對於女孩要富養,大多都是經濟上的。養男孩時,不要給他過多零花錢,生活上給差點,讓男孩務實點,而養女孩一定要給她最好的,寵著,要啥給啥,這樣往後對於娘家也更加親。那麼窮養男孩富養女,到底是啥意思呢?
  • 「窮養兒,富養女」,原來是說的這個意思!
    幾百年來,「窮養兒,富養女」被認為是育兒的金科玉律。 不少的家長理所應當的認為對待男孩要嚴格、少給錢花;女孩要給買好的東西、滿足各種需求。 但其實:「窮養兒,富養女」的實質內涵並非這麼片面和狹隘。
  • 李湘「富養女」對還是錯?究竟窮養兒富養女真正含義是什麼?
    儼然「富養女」的教育姿態。究竟對與錯?坦白講,李湘不僅滿足女兒物質方面的需求,對精神方面更是沒有含糊,畢竟她的經濟能力是允許的。有很多網頁覺得這種育兒觀不對,但是具體哪種方式適合王詩齡,只有她的父母最有發言權。從來富貴多淑女,自古紈絝少偉男。「窮養男 富養女」是現代都市爸媽的育兒準則,其實很多人都不能理解真正含義。
  • 周震南P圖帶兄弟入住《創造營》女生城堡,真是「窮養兒富養女」
    真的是「窮養兒,富養女」,都是騰訊視頻的選秀節目,男生選秀和女生選秀的差別太大了。騰訊視頻確實是有錢,愛奇藝的《青春有你2》也是女生選秀,但是她們的宿舍很簡單,很樸素,就像一般的大學的宿舍。
  • 米凱拉的軌跡- 10:富養女窮養兒之養不教父之過
    【米凱拉的軌跡- 10:富養女窮養兒之養不教父之過】
  • 漢字「窮」與「富」與男孩窮養女孩富養有啥關係?(原創)
    中國漢字很奇妙:「富」,上面宀字頭,古代寓意:家。下面是:一口田。意思是:家有一口田。寓意:女人跟自己的男人一起守住家裡的一口田,就算是有了可以富足的根基。男女都要在田地裡開懇和開拓進取。到了男氏氏族社會後,演變成:男人為主,女人配合和輔助共守這來之不易的一口田這份家業,也就等於守住了幸福和富有。「窮」,上面穴字頭,古代寓意:家。老是把力氣用在家裡,不用在田地裡,不會長出好莊稼。這就是窮。當今,男孩窮養,女孩富養,寓意,與此雷同。
  • 一個富養長大的女孩,最終成了誰都不喜歡的人,富養女孩錯了嗎
    嬌嬌父母的同事、鄰居家裡也有和嬌嬌年齡相仿的孩子,眼看著人家一個個成家立業,幸福美滿,自己家裡這個卻幹啥啥不成,想嫁還嫁不出去,嬌嬌父母非常後悔,後悔不該富養女兒,不該對女兒太過嬌慣。一、富養女錯了嗎窮養兒富養女這句話本身沒錯,但是很多人將其中的意思曲解了。
  • 窮養兒子,富養女,實施之前,請先搞清楚「窮」和「富」的含義!
    很多家長都信奉「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加上受「窮養兒子」理論的影響,有男孩子的家庭開始讓孩子過「窮生活」。育兒方面的窮養和富養,並不是字面上的意思那麼簡單,它是要結合家庭條件和孩子自身的情況來進行綜合分析的。那麼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是什麼?要怎么正確地運用到孩子身上呢?大家可以通過以下幾點一起來討論。
  • 家裡有男孩的,這三方面一定要「富養」,孩子將來器宇不凡
    俗話說:「窮養兒,富養女」!一直以來,很多家長都會秉承這一原則,認為男孩子要吃苦受罪,歷盡滄桑,日後方能有所擔當、有所作為;而女孩子則要生活精緻,無憂無慮,使她以後會對抗誘惑、明辨是非,成為知書達理、優雅高貴的美麗女子。
  • 瑪莎拉蒂案,譚家「富養女」終是害人又害己
    人的一生都是渺小且短暫的,我們不求大富大貴,但求無愧於心,這才是做人的根本。生活中,現在不少父母都提倡「富養女」,她們認為只有女孩見識到的市面足夠多,那麼今後她們才不會因為一點小營小利就被人哄騙。可每個女孩的性格都不一樣,如果家長只想在物質上面拓寬女兒的見識,很顯然這個出發點就已經養壞了孩子。就像鄰居家的小貝貝一樣,但凡出門在外全都是家人抱在懷裡或背在背上,完全不肯下來走兩步。
  • 矛盾的家庭教育,勢必教出矛盾又善於鑽空子的孩子,你家如此嗎?
    有的家長還會在孩子做出破壞公物、無故凌辱同學等不良行為時,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不聞不問,或者想方設法推卸責任,使孩子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與此同時,有的家長又將自己擺在了家庭的絕對權威的地位,過分幹涉孩子的生活,如隨意偷看孩子的日記,肆意幹涉孩子的社交帳號等等。
  • 俗話說:「富不添丁,窮不養女」是啥意思?富人為何不喜歡男孩?
    都說:「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其實這句話有一種無奈的感覺,並不是說窮人家的孩子就願意早當家,只是因為家裡窮沒辦法,才不得不早點當家,所以農村有句俗語叫做:「富不添丁,窮不養女」,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父母遵循四點,才是養兒真諦
    執筆:明珠定稿:蘇子後儘管「窮養兒,富養女」的育兒經被流傳至今,可是多數父母依舊搞不清楚「窮養」和「富養」的真正含義,尤其是男孩,將來肩上的擔子和責任更重,如果被正確窮養,則會成為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男子漢,反之,則是傷害明顯,後遺症如影隨形。
  • 窮養一個男孩,毀掉三代人
    最好的辦法就是:富而節制,窮而不貧。 「咱們家窮,這個我們買不起」 「你上學的錢的,都是我和你爸的棺材本」 「多大人了,也不知道節儉一點,淨買些沒用的」 這些話,經常會出現在許多家庭中,很多父母想以窮來調動男孩的鬥志。
  • 西安高三學生「殺」死老師背後,是無數家庭教育的嚴重缺失
    因此,家庭教育第一步應當是規範家長教育行為,包括行為當中蘊含的主體、精神、觀念和任務,這是家庭教育成敗的關鍵,也是家庭教育成效大小的關鍵。先來說說家庭教育中的「主體缺失」。家庭教育的主體缺失,完整地說是「父親教育行為的缺失」。
  • 育兒的焦慮:窮樣還是富養?
    一般來說,常常會要求男的「有出息、有主見和靠自己」,而要求女的則是「善良、富有同情心、溫柔」等,這種社會不同的期許直接影響著父母的教養方式,就是形成了「男孩窮養,女孩富養」的共識和傳統,但是,很多的家長對此「條規」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誤解,將這裡的窮和富僅僅理解為金錢,使得孩子的教育走入誤區。什麼是「富養」?「富養」不僅僅指生活的富足,更是教育的富足。
  • 富養不靠譜,窮養就靠譜嗎?李玫瑾簡單7個字道出養孩子的精髓
    富養孩子窮養心李玫瑾教授一句「富養孩子窮養心」,簡單七個字,道出了孩子該「窮養」還是「富養」的精髓。網友看到這段話紛紛留言:一針見血、字字珠璣、靈魂拷問……李玫瑾教授:如果你打算為孩子掙錢,你從一開始就把人生定位搞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