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評孟晚舟事件:政治打壓不會遮蔽正義

2020-12-22 人民日報

日前,孟晚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北京時間7月24日上午,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公開孟晚舟引渡案下一階段庭審的證據材料。此案「唯一關鍵證據」,是孟晚舟交給滙豐的一份PPT文件。美國蓄意隱瞞、曲解核心信息,指控完全不符合事實。公開證據表明,所謂孟晚舟案,完全是美國炮製的政治案件。滙豐銀行參與構陷,惡意做局、拼湊材料、捏造罪證,扮演了極不光彩的角色。孟晚舟是清白的!

認識清楚滙豐在這一事件中的角色,有利於更全面認識事件真相。2012年,美國司法部認定:滙豐參與洗錢活動。為此,滙豐支付了19.2億美元罰金,並與美國司法部達成為期5年(2012—2017)的《延期起訴協議》。滙豐同意「在任何調查中配合美國司法部」。也恰恰是從2012年起,滙豐一步一步設置陷阱,目標鎖定孟晚舟。從公開資料看,2017年2月到7月,滙豐主動向美國司法部至少做了4次陳述,積極配合美國對華為的調查。路透社發表一篇報導分析,「滙豐希望以此抵抗美國司法部針對其涉嫌反制裁提出的指控」。而證據也表明,所謂華為「隱瞞」相關信息,「誤導」滙豐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法案,也純屬公然撒謊。事實再清晰不過,滙豐以插刀華為遞交「投名狀」、充當「馬前卒」,美國一手炮製了孟晚舟事件。

這些信息說明,滙豐銀行參與構陷,美方指控證據存在問題,逮捕行動和審判過程政治色彩明顯。這讓表面上還在走程序的司法裁決蒙上政治疑雲,也再次向全世界提出了一個問題:應該如何認識孟晚舟事件?這是普通的司法案件,還是美國一手製造的「政治案件」?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越來越多披露出來的信息表明,應該放在美國打壓華為和中國高科技發展的大背景下來認識孟晚舟事件,這並不是普通的司法案件,而是美國製造的「政治案件」。就連負責逮捕孟晚舟行動的加拿大聯邦警務國家安全部門(FPNS)在逮捕前對逮捕行動進行評估時也認為,逮捕具有「高度政治性」,並將「引發全球性的震蕩波」。也就是說,所謂違反美國對伊朗經濟制裁禁令,所謂對滙豐構成「欺詐」,這都是「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是美國的政治工具,目的是實現對中國高科技企業的精準打擊。

實際上,孟晚舟事件發生以來,美國一直都在加大對華為和中國高科技企業的打壓力度。就在5月中旬,美國針對華為修改出口規則,要限制全球所有使用美國軟體和設備的半導體廠對華為的供應;6月份美國再將33家中國相關機構和個人列入出口管制「實體清單」;7月份,美國政客承認「說服了很多國家……不要使用華為」。美國總統前高級顧問班農明確表示,殺死華為比與中國達成貿易協議更重要十倍。美國政客在評論孟晚舟事件時曾說,如果這將有利於達成史上以來最大的貿易協議,將有利於國家安全,「當然會在認為有必要時進行幹預」。從美國這些政客的言論可知,孟晚舟事件是美國脅迫華為的一個棋子,是美國為了打壓中國高科技發展、阻止中國領導下一代通信技術而刻意製造的政治槓桿。這樣一種科技霸凌主義,目的就是要阻斷中國的科技進步和經濟升級,維護美國的科技霸權和經濟霸權。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從歷史上看,美國科技霸凌的對象不只是華為。全球暢銷書《美國陷阱》講述了美國打壓法國阿爾斯通的故事:2013年美國為了削弱法國阿爾斯通公司而逮捕該公司前高管,最終確保美國公司收購阿爾斯通重要業務,達成其政治目的。法國國內媒體對這一事件的評論引人深思:美國長臂管轄以反腐敗或反恐為名,事實上是經濟戰的一種武器,旨在削弱外國競爭者。現在,美國對華為故技重施,不惜「綁架」華為創始人的女兒作為要挾,也正是為了削弱華為,防止中國掌握核心科技。對此,加拿大司法界和政壇應該有清醒認識,不要天真地把「司法獨立」與政治陰謀混為一談,更不要充當美國的政治工具,而應該認識到滙豐銀行扮演的極不光彩的角色,認識到孟晚舟事件是美國製造的政治案件這一本質,早日還孟晚舟女士自由,撥開政治的迷霧、讓全世界看見正義。

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一個企業,甚至抓人質當作談判籌碼,這種做法突破了人類文明的底線。美國作為全球唯一超級大國,一直向世界推銷自由競爭的市場經濟原則,但是美國動用國家力量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不僅與自己標榜的價值背道而馳,更讓人看到美國為了維護其霸權地位已經無所不用其極。試圖「綁架」女兒來讓老父親屈服,這是放任霸權主義碾壓人倫的紐帶,全世界有識之士聽之聞之,也會因為共通的人倫之情而對華為的遭遇感同身受。美國的行徑不會得逞,反而只會激發中國人更大的團結,激勵中國人向著高科技攀登的決心。

圖片來源:人民日報微信

孟晚舟事件讓我們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要堅持底線思維,做好較長時間應對外部環境變化的思想準備和工作準備。對華為和中國的高科技企業來說,美國打壓只是暫時的外部壓力,這是必須跨過的關口,命運取決於自己創新的步伐和決心,而不是外在變量。對中國而言,沒有人恩賜我們一個光明的未來,走近世界舞臺中央的路註定布滿荊棘,但我們不能因為外部壓力而走向自我封閉,必須堅持改革開放、與世界合作,才能戰勝暫時的困難、擁抱民族復興的前景。

正如華為所言,「沒有傷痕累累,哪來皮糙肉厚,英雄自古多磨難。回頭看,崎嶇坎坷;向前看,永不言棄。」現在,孟晚舟仍在加拿大繼續等待,正義總有一天會來敲門。政治打壓不會遮蔽正義,更不能阻擋中國科技進步!

(來源:人民日報評論微信公號)

相關焦點

  • 外交部:孟晚舟事件是政治事件 加政府應作出符合正義、法治和人民...
    在今天(4日)的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提問:據報導,加拿大檢察官聲稱,法院應將孟晚舟法律團隊7月在引渡案中提交的歐巴馬政府時期白宮律師麥可·戈特利布的證詞刪除。戈特利布的證詞指出,川普將孟晚舟作為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孟晚舟事件與美國的政治流氓手段
    近六百天的時間過去,2020年5月27日上午(北京時間28日凌晨),孟晚舟重新走入法庭,但結果未然。加拿大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孟晚舟事件擺明了是美國為了自己的目的而設置的政治陷害,對於這一點不光中國人知道,加拿大人心裡也明白。美國要對付中國的華為,企圖對華為下手,但美國為什麼不把這件髒事交給日本、韓國,或者歐洲呢?
  • 外交部: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
    孟晚舟女士是無辜的。孟晚舟事件的性質十分清楚、明確,完全是美國政府出於打壓中國高技術企業發展的政治目的,而加拿大在其中扮演了非常不光彩的角色,這是一起徹頭徹尾、地地道道的嚴重政治事件。中方再次敦促美方立即撤銷對孟晚舟女士的逮捕令和引渡請求,敦促加方立即釋放孟晚舟女士,讓她早日平安回到祖國。
  • 駐加使館駁加媒涉孟晚舟事件錯誤言論:罔顧事實 誤導公眾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駁斥加媒涉孟晚舟事件錯誤言論中新社多倫多10月7日電 中國駐加拿大使館發言人10月7日致函加拿大《環球郵報》,對該報涉孟晚舟事件的錯誤言論予以駁斥。《環球郵報》10月5日刊載題為《在孟晚舟被捕之前,中國多年來一直在大力推動(籤署)廣泛的引渡條約》的文章,指責中國企圖把引渡條約作為實現自身利益的工具,汙稱中國對同加拿大達成引渡條約充滿興趣,卻對加方根據《加美引渡條約》逮捕孟晚舟充滿怨恨。使館發言人指出,該文章罔顧事實,誤導公眾,中方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 為何逮捕孟晚舟?加拿大警官抖出一個「猛料」,美國這下如何解釋
    從2018年底至今,孟晚舟事件已過去20多個月,相關事件的進展一直引發外界關注。近日,孟晚舟引渡案傳出消息。 據人民日報12月8日報導,溫哥華當地時間7日,孟晚舟引渡案繼續在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開庭審理。
  • 孟晚舟,不愧是華為的長公主!
    這事孟晚舟做不出,華為也辦不到。果然,華為發布聲明,支持孟晚舟的決定:華為仍然堅信孟女士是清白的,將繼續支持孟女士尋求正義和自由。事實上,在孟晚舟被困在加拿大的兩年裡,華為更是十分艱難,幾乎遭受了來自全世界的「極限打壓」,可謂遍體鱗傷。
  • 孟晚舟案果然有內幕?加拿大警官爆出「猛料」,美國這回怎麼說
    外界一直關注孟晚舟什麼時候能夠重新恢復自由。而最近孟晚舟引渡案有了最新的消息。 加拿大警察涉嫌濫用職權 據人民日報指出,加拿大卑詩省高等法院繼續審理孟晚舟引渡案件。按照該法庭的安排就司法機關是否濫用司法程序進行法律質詢。
  • 加方要求刪除孟晚舟案中對美加不利證詞 外交部回應
    據報導,加拿大檢察官聲稱,法院應將孟晚舟法律團隊7月在引渡案中提交的歐巴馬政府時期白宮律師麥可·戈特利布的證詞刪除。戈特利布的證詞指出,川普將孟晚舟作為與中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請問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 美想讓孟晚舟「認罪換回國」,外交部:這是一起徹頭徹尾、地地道道...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4日對有關問詢回應稱,孟晚舟女士是無辜的,這是「一起徹頭徹尾、地地道道的嚴重政治事件」。《華爾街日報》稱,知情人士透露,最近幾周美國司法部官員與孟晚舟的律師討論過達成「延遲起訴協議」的可能性。若達成這樣的協議,孟晚舟將被要求承認針對她的一些指控,檢方將同意推遲並在之後放棄指控,但前提是她配合檢方。
  • 孟晚舟引渡案已進入第二階段審理,加拿大和美國的斑斑劣跡,不斷曝光!
    備受關注的孟晚舟引渡案,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審理。孟晚舟的律師以「程序濫用」的理由,請求法官終止引渡程序。而隨著審理持續推進,加拿大以及美國方面在該案上的斑斑劣跡正不斷被公之於眾。孟晚舟案中,美國所引用的一份「關鍵證據」,是孟晚舟2013年向滙豐銀行出示的PPT文件。藉此,美國指控孟晚舟在華為和Skycom的關係上「說謊」,導致滙豐行面臨違反美國對伊朗制裁的風險。事實證明,這不過是滙豐在與美國合謀構陷孟晚舟。在證詞中,美國刻意了掩蓋孟晚舟曾明確告訴滙豐銀行——華為在伊朗與Skycom有合作。
  • 544天,孟晚舟「未能獲釋」,對中國企業來說意味著什麼?
    孟女士的律師團隊將不懈努力,確保正義得到伸張。很多人對此結果也非常不滿,感到憤怒。在評論區熱度第一的評論為:記住今夜的一切,吾輩要自強。01孟晚舟何罪之有?從孟晚舟2018年12月1日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至今日,已有五百多天,以下是媒體梳理的孟晚舟事件的時間線:2018年12月1日,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被捕,美國要求加拿大將她引渡;2018年12月7日,加拿大法院就此事進行保釋聽證會;
  • 孟晚舟事件重演?美國邀我國晶片高管赴美,下飛機被捕,至今未回
    導語:孟晚舟事件最近一直牽動著國人的心,從2018年12月初華為財務長孟晚舟在加拿大轉機時被捕,隨後被認為符合雙重犯罪標準,至今已600天,加拿大還是拒絕放人,誰都這一切都有美國有幕後的操控。原來這些都是美國安華高科技公司掌握市場,但諾思在該技術領域有趕超的趨勢,美國就坐不住了,一定要打壓。
  • 越來越多內幕被揭露,美國果然對孟晚舟出招了
    「孟晚舟事件」發生後,美國與加拿大多次阻撓中方與孟晚舟進行對話,並屢次拒絕公開有關案件調查的細節。然而紙包不住火,終於美加兩國還是藏不住了!越來越多有關「孟晚舟事件」的內幕被揭露,美國果然對孟晚舟出招了!
  • 【華春瑩談孟晚舟被捕兩周年: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
    2020-12-01 15:46:23來源:FX168 【華春瑩談孟晚舟被捕兩周年:敦促加拿大立即糾正錯誤,釋放孟晚舟平安回國】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表示,事實已經充分證明,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美國政府炮製這一事件不是出於什麼法律原因,其真正的目的是要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阻撓中國的科技發展,加拿大政府扮演了美方的幫兇,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 美媒:美司法部正與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 允許她回國以換取其承認...
    美媒:美司法部正與孟晚舟討論一項協議 允許她回國以換取其承認部分控罪 [來源:環球網] 2020-12-04 08:47:28
  • 孟晚舟,中美博弈的一顆重要棋子
    孟晚舟,中美博弈的一顆重要棋子。2018年12月1日,華為CFO孟晚舟在加拿大溫哥華機場被扣押,理由是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貿易制裁」。一名中國公民在加拿大被扣押,理由是違反了美國制裁伊朗的法案?聽起來怪怪的。看似無釐頭的事件,其實蘊藏著三方的博弈。
  • 事關孟晚舟,信息量很大
    近些年來,美國對於中國的打壓就從未停止,而其中我國的華為公司由於在5G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引起了美國的顧忌,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國便展開了對於華為公司的限制和制裁。其中華為公司高管孟晚舟女士,正是由於美國的授意遭到了加拿大方面的拘押,時至如今更是已經過去了足足兩年多的時間,不過就在此前卻再度傳來了有關孟晚舟的重要消息。加拿大爆出重大醜聞!
  • 孟晚舟離回家還有多遠?假如被引渡到美國會怎樣?白巖松對話我駐...
    孟晚舟的事件究竟是一個什麼樣性質的事件?叢培武:事件性質是非常清楚的,這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件。大家也都知道,2018年12月1日,中國公民孟晚舟女士在溫哥華轉機時,加拿大方面應美國要求,對她進行了無理拘押,現在一直處於保釋狀態,並且一直沒有恢復自由。
  • 美國用阿爾斯通的方法欺騙華為公主孟晚舟,欺騙認罪,換取回國
    劇加拿大媒體士透露,美國主管孟晚舟案件的司法部正在和華為公主孟晚舟女士的律師談判,想讓孟晚舟女士承認某些美國和加拿大強加給孟晚舟女士的一些罪名為條件,換取她能夠從加拿大返回中國。《華爾街日報》在本周四(12月3日)披露的。
  • 【財聞聯播】孟晚舟事件是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中國駐加大使重申...
    中國駐加大使重申:孟晚舟事件是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據中新網,中國駐加拿大大使叢培武當地時間12月11日在渥太華就中加關係等問題接受加拿大通訊社電話採訪時重申,孟晚舟事件是一起徹頭徹尾的政治事件,是加拿大和美國對雙邊引渡條約的濫用。他強調,美國政府炮製孟晚舟事件的真正目的是打壓中國高科技企業、阻撓中國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