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常常白細胞低,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醫生告訴你

2020-12-14 感染和肝病科龍醫生

新冠肺炎在國內外的先後暴發流行,由於一開始病毒核酸檢測不是很普遍,發熱門診的醫生常通過兩種手段來初步篩查:血常規和肺部CT(或X線胸片)。

媒體對新冠肺炎的宣傳,讓人們了解到:當肺部有炎症時,如果血常規檢查中白細胞低,醫生會高度懷疑新冠病毒感染。

因為,白細胞減少,往往是病毒感染的跡象,而新冠病毒也是病毒,大多數新冠肺炎的患者,白細胞是減少的,特別是其中的淋巴細胞,減少更為明顯。

發熱是促使人們去醫院就診的最常見原因之一,當人出現發熱的時候,醫生常給患者做血常規檢查,試圖從血常規檢查中判斷發熱的病因:如果考慮感染,則想分辨出感染是屬於病毒,還是細菌感染。

很多人會簡單地認為,如果是細菌感染,白細胞會升高,而病毒感染白細胞通常會正常或減少。這是最粗略的判斷,也不能說毫無道理。

但是,總有例外。比如說,腎症候群出血熱和乙型腦炎這兩種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但是這兩種疾病的患者,白細胞計數通常是升高的;而傷寒是由一種沙門菌引起的發熱性疾病,雖然是細菌感染,患者的白細胞計數通常是正常或減少的。

所以,正確的分析、解讀血常規變化,需要首先排除一些不同尋常的情況,比如前面列舉的三種疾病都屬於傳染病,都有一定的傳染病流行病學方面的特點,在判斷時要考慮化驗結果之外的因素。

腎症候群出血熱屬於一種地方性的流行病,很多地方沒有這病;乙腦多在夏天發病,兒童多見;傷寒還有其他特徵性的表現,如肝脾腫大、表情淡漠、相對緩脈(即脈搏不隨體溫升高而明顯加快),等等。

我們經常遇到的發熱,普通感冒鼻病毒引起的為多,其次是季節性流感,如果這些病毒感染的同時沒有合併細菌感染,白細胞通常是正常或者減少的。

以下,讓我們通過新型冠狀病毒病來了解一下,病毒感染折細胞為什麼會減少的問題。

新型冠狀病毒病,世界衛生組織給的簡稱叫做COVID-19,是有SARS-CoV-2這個病毒引起的;病毒感染後,白細胞通常是正常或者減少的,尤其是白細胞中的淋巴細胞會減少,這是該病最顯著的特徵之一。

那麼,為什麼病毒感染白細胞會減少呢?

臨床上最常用的血常規檢查,可以檢測出血液中三大類的細胞成分:紅細胞、白細胞和血小板;而其中,對於判斷感染性疾病的病因,白細胞計數和分類是最為重要的。

白細胞是由不同類型的細胞所組成的,所以血常規裡面的第一項白細胞計數,是這些不同類型細胞加起來的總和,包括: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和嗜鹼性粒細胞。

白細胞在人體充當的是類似於警衛的作用,是人體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每一種白細胞都發揮其一定的免疫活性。白細胞隨著人的血液循環分布全身,不斷的監控、識別可能入侵人體的一些病原體,並試圖消滅他們,或者把他們驅逐出境。

當血液中的白細胞數量減少到低於正常參考值的時候,稱為白細胞減少。能夠導致白細胞減少的原因,包括:血液系統疾病如白血病,感染,以及藥物的影響,比如注射幹擾素治療B肝可能導致白細胞減少,等等。

新型冠狀病毒這樣的病毒感染人體,之所以會出現白細胞減少,一方面可能是由於病毒本身的作用,另外一個方面則是由於白細胞的消耗和破壞。

這得從白細胞的來源說起。白細胞是由於骨髓的造血幹細胞產生和製造的。有些病毒本身或病毒間接作用,可以抑制骨髓的造血功能。這樣的話,骨髓製造白細胞的能力下降了,會導致白細胞減少。

另外一個方面,病毒在人體大量複製的情況下,由於白細胞都被調動來用以消滅病毒,因此會導致白細胞大量的損傷、破壞和消耗過多,從而也能夠導致白細胞減少。

還有一個原因,病毒感染可能會導致嚴重的繼發細菌感染,由於細胞因子的大量釋放引起膿毒血症,也就是之前所說的敗血症,這種情況下,也會導致白細胞減少。

嚴重的白細胞減少,可能會引發一些不良的後果,甚至有加重病情的風險。病毒感染引起的白細胞減少,如果白細胞不能及時的補充,人體的免疫功能會消弱,細菌、真菌等其他的病原體會趁虛而入。所以,白細胞減少容易繼發其他病原體的感染。

龍醫生的溫馨提醒

通常情況下,病毒感染時白細胞是正常或者減少的,但這個並不是絕對的。因此,判斷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不能僅僅憑藉這一點,需要結合其他的臨床資料綜合分析。

由於白細胞是人體的免疫防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一旦白細胞減少,說明人體的免疫力可能遭到了一定的破壞,需要注意避免繼發感染。

這個時候,保證充足的營養,多休息,注意衛生,避免熬夜,注意皮膚表面的衛生,避免濫用藥物,等等都是非常重要的。發熱時,如肺部CT有炎症,同時發現血常規中白細胞減少之後,要及時就醫;如果有白細胞減少,要定期複查。

我是熱愛科普的龍醫生,想了解更多的感染科和肝病知識,請關注我!

歡迎評論、點讚、轉發和收藏!

#春天會養生健康不踩坑#

相關焦點

  • 經常感冒生病,暗示體內白細胞偏低?白細胞低對身體有何影響?
    正常人的包細胞數量在4000到10000每微升,當人的身體中的白細胞數量低於4000,那麼這就意味著,你已經患上白細胞減少症了。白細胞的減少會使人的免疫功能下降,經常感冒生病,暗示體內的白細胞偏低?白細胞低對身體有哪些危害?白細胞對人的免疫系統起著重要的作用,骨髓的造血系統產生了白細胞,白細胞也分為3種,分別是粒細胞、單核巨噬細胞、淋巴細胞。
  • 白細胞低不及時治療,嚴重威脅生命!白細胞減少症可以吃歸脾丸嗎
    白細胞減少症指的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白細胞數目減少,低於正常值的下限。正常人白細胞的數目在4000到1萬每微升。所以當每微升白細胞的數目少於4000時,就稱之為白細胞減少症。由於白細胞負責人體的免疫系統,白細胞減少症時,人體的免疫能力會下降。患者可以出現頭暈乏力,食慾減退,低熱等非特異性的表現。除此之外,白細胞減少症對人體造成最大的危害,就是容易引發感染性疾病。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是什麼?
  • 白細胞低,對人體的影響都有什麼?你或許真不知道,看專家的理解
    比如說瀋陽患某種的感染,病毒或者是細菌侵入到我們人體之後,我們人體或許就要發動白細胞了,去和細菌病毒來進行「作戰」,身體血液之中的白細胞就會有所增多,這其實就是一種比較正常的防禦反應。但如果是某一種原因所造成的白細胞數量的減少,會對我們的機體危害又將是什麼哪?
  • 體檢發現白細胞減少了,是怎麼回事?小心,是這些原因導致的!
    說到白細胞,大家首先會將它和白血病聯繫起來,但是一般情況下,白細胞突然變多,或是有白血病的風險,那麼體檢發現白細胞突然少了是怎麼回事呢?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呢?到底嚴重不嚴重?今天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引起白細胞減少的原因1、可能是藥物導致的,如果我們服用某些解熱鎮痛藥、磺胺類藥、抗甲亢藥的時候,你去抽血檢查的話,可能會發現白細胞低了,這個時候就應該停藥或者換藥。2、病毒感染也會引起白細胞減少,比如,此時是流行性感冒或被病毒性感染的話。
  • 體檢發現白細胞減少是生病了嗎?不要著急下定論,或有別的原因
    所以在服用這些藥物的時候,要特別注意體內白細胞的數值,出現異常就應停止用藥,或者更換成其他具有同等效果的藥物,切不可繼續服用此類藥物,這是對身體的雙重傷害。2、病毒感染引發自然界中是有很多種病毒的,例如流感病毒,它會讓人患上流行性感冒。
  • 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就可以決定是否用抗生素?
    千萬不要僅憑血常規白細胞高低來判斷是否需要吃抗生素!!!網上看到有科普視頻或文章,告訴大家,白細胞高代表細菌感染,需要抗生素;白細胞低就沒有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通過白細胞高低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是一個初級方法,很多時候,如果只看白細胞高低,是會延誤診治的,分析如下:1.川崎病,白細胞很高,C反應蛋白也非常高,但是,不是細菌感染,不需要抗生素,是免疫性疾病,需要丙種球蛋白或者免疫抑制劑。
  • 白細胞與中性粒細胞升高就是細菌感染?
    看似簡單的問題,卻讓臨床醫生感到頭疼,血常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輔助臨床診斷。下面這幾個問題,你考慮過嗎? 1 血常規能夠區分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
  • 白細胞為什麼會升高?常見「元兇」有8個,不排除嚴重的情況
    3、感染當身體受細菌感染或病毒感染時進行血常規檢查很容易引起白細胞計數升高,比較常見的細菌感染主要有肺炎、中耳炎、扁桃體炎、膽囊炎等,常見的病毒感染主要有乙型腦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以及麻疹等。6、白血病白血病是一種很容易引起白細胞計數增高的疾病,當患有慢性粒細胞白血病或急性粒細胞白血病進行血常規檢查都能夠準確判斷,其中一部分異常白細胞會產生局部浸潤症狀,侵犯牙齦引起牙齦增生,侵犯眼部引起綠色瘤等,需要進行針對性治療和免疫治療。
  • 白細胞高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1、白細胞計數正常成人為4000~10000/μL,新生兒為15000~20000/μL,6個月至2歲嬰兒為11000~12000/μL。*升高:各種細胞感染,炎症,嚴重燒傷.明顯升高時應除外白血病.降低:白細胞減少症,脾功能亢進,造血功能障礙,放射線,藥物,化學毒素等引起骨髓抑制,瘧疾,傷寒,病毒感染,副傷寒.
  • 白細胞高,中性粒細胞高,淋巴細胞高是新型肺炎嗎?為什麼?
    所以血常規的項目有很多,主要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三大類。其中,中性粒細胞、淋巴粒細胞都屬於白細胞,也叫做粒細胞,與機體的細胞免疫存在著密切相關性。 白細胞高、中性粒細胞高、淋巴細胞高,究竟有什麼意義呢? 通俗的說,白細胞屬於人體的衛士,既有強大的吞噬作用,是血液中抵禦外來侵襲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 化療之後,吃什麼食物可以補白細胞?你真知道?今天告訴各位答案
    化療之後,吃什麼食物可以補白細胞?你真知道?今天我們來告訴各位答案。癌細胞在我們人體之內並不是穩定在原發部位或者是逐漸的向外進行擴散。相反會通過滲透到淋巴或者是血行製作進行相關的轉移,現在研究顯示癌細胞在早期就會有單個的細胞或者是細胞團脫離原發部位形成一定的轉移。
  • 科普:為什麼白細胞和血小板太低不能放療?
    臨床上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接受放療的病人白細胞出現了降低,是該繼續放療?還是暫停放療後升白?這個尺度該如何把握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事 1、為什麼放療會導致低白細胞呢?這是因為造血系統對放射線高度敏感,一些病人被射線照射之後,白細胞就降低了。導致我們經常查的血常規裡的白細胞、紅細胞和血小板通通減少。
  • 白細胞升高就是白血病嗎?
    比如:白細胞高達10萬,或者2萬、3萬多(20-30*10^9/L),同時出現:血紅蛋白(貧血指標)或血小板(出血指標)的明顯減少,以及出現不該有的原始細胞數量。外周血塗片:有大量異常的原始細胞。(要是真的是白血病,你可能沒有力氣生龍活虎的哭鬧著要看血液科了)除了感染,其他還有許多非血液系統疾病也能引起白細胞升高哦!敲黑板畫重點!生理因素沒錯,就是生理性波動,白細胞計數結果在正常值的30%以內波動多無臨床意義噠。
  • 懷孕尿檢白細胞偏高,有什麼影響?
    有很多懷孕的女性在孕期尿檢的時候出現了白細胞偏高的情況,孕媽們都特別擔心白細胞偏高會不會嚴重影響到自己和體內胎兒的健康。那懷孕期間白細胞為什麼會偏高呢?尿檢白細胞偏高該怎麼辦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正常人白細胞總數在(4.0~10.0)×10^9/L。
  • 化療後白細胞減少正常嗎?若低於這個數,化療可能就沒必要了
    然而,經過化療之後患者體內的白細胞數量會減少,而白細胞可以幫助殺滅入侵的細菌和病毒,那麼,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為什麼化療之後白細胞數量會減少呢?化療是現在經常使用到的治療癌症的方法,白細胞屬於血液中比較重要的血細胞,也能夠參與身體的免疫反應,在細菌、病毒入侵人體的時候能夠達到抗菌和抗病毒的目的。
  • 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患者早期白細胞會升高嗎?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早期白細胞一般不會出現升高,主要是白細胞正常或減少,但中後期合併細菌感染時就會明顯增高,甚至引起膿毒敗血症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實驗室檢查早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正常或減低,淋巴細胞計數減少,部分患者可出現肝酶、LDH、肌酶和肌紅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見肌鈣蛋白增高。多數患者C反應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鈣素原正常。嚴重者D-二聚體升高、外周血淋巴細胞進行性減少。 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糞便等標本中可檢測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
  • 流感被誤診新冠肺炎的可能性大嗎?兩者會疊加感染嗎?丨追問新冠肺炎
    有的人擔心流感被誤診為新冠肺炎,還有人對兩種病毒會不會疊加感染產生疑惑,科技日報記者就此採訪相關一線專家。均為病毒性感染 確診離不開核酸篩查上述論文認為,新冠肺炎疫情的流行走向極有可能融入今年的流感流行季,引起流感誤診為新冠病毒的憂慮。
  • 發熱、淋巴細胞減少的男孩,醫生說不像新冠肺炎,卻查了HIV抗體
    男孩一直在上班的地方,沒有疫情接觸史,外面的醫院不考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然的話,男孩應該會被隔離的。男孩的血常規檢查,最開始的1張是正常的,其餘3張都提示白細胞和淋巴細胞減少。胸部X線檢查提示「肺紋理增粗」,肺部CT檢查「未見異常」,C反應蛋白略微高一些。
  • 尿檢白細胞高是怎麼回事 小心是這裡出問題
    正常人的尿液中含有少量的白細胞,一般情況下,沉澱尿鏡檢白細胞的數量數會小於1個/高倍視野。當清潔中段尿沉渣鏡檢白細胞數大於5個/高倍視野時,則可診斷為白細胞尿。尿常規白細胞是做尿常規檢查三種細胞中的白細胞。專家指出,正常人尿常規檢查中是不會出現白細胞、紅細胞、蛋白等物質,若出現白細胞,則提示有尿路感染的情況,需進一步檢查確診病情。
  • 檢查發現白細胞升高會影響試管嬰兒的正常治療嗎?
    準媽媽做血常規檢查時,發現白細胞值高於正常範圍,就很擔心,害怕對胎兒產生不利影響。那麼,試管嬰兒順利懷孕後發現白細胞高對胎兒有影響嗎? 白細胞高本身對胎兒發育沒什麼影響,但如果孕婦因為白細胞偏高,在沒有醫師的指導下胡亂用藥就會對胎兒發育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