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鐘的,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評論員;本文系荔枝新聞客戶端、荔枝網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1月1日,在哈爾濱舉行的一場漫展上,一位女子趴在男子身上做出不雅動作。主辦方發布聲明稱,工作人員發現後勸阻並聯繫安保制止了相關行為,當事人並未與該平臺有任何合作,決定禁止當事人今後以任何方式參加該平臺組織的漫展。
此事發生後,不少人聯想到去年廣州漫展一名女子掀衣服、上海漫展穿JK制服(女子高中生制服)的女子不雅擺拍等行為。線下動漫活動的大尺度動作,屢屢突破公眾的認知,破壞了社會公德。況且,參加動漫活動的還有不少未成年人,他們還沒有形成穩固的價值觀。不雅動作如果形成錯誤的示範效應,無疑不利於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長。
這些年來,二次元文化發展得如火如荼,在輿論場上聲勢漸大,甚至頻頻與主流文化共振。對於漫展上的 不雅動作,有人表示,二次元文化本身就存在此類元素,他們的表演是在模仿原型;但也有二次元圈內人士努力與之撇清關係,認為不雅動作不能代表二次元文化。
不管二次元文化原本有怎樣的特徵,只要在公共場所傳播,就要遵守公共場所的規則規範。線下漫展活動的參與者對自己的身份應當有清醒的認知——首先是一個參與社會公共活動的公民,其次才是一個二次元文化的傳播者。如果破壞了公共活動的合法性與公序良俗,那麼文化的表達與傳播就無從談起。
近年來,以二次元之名褻瀆公德、逾越法律底線的現象,屢屢引發公眾不適。監管部門已經注意到這些不和諧的雜音,打擊力度不斷升級。不久前,非法漫畫製作者JM(原名蔣某某)宣揚血腥暴力色情的漫畫被查辦,公安機關以涉嫌製作淫穢物品牟利罪對其實施刑事拘留,等待蔣某某的將是法律的嚴懲。這對二次元圈是一次很好的警示。
作為以動漫為主要載體、角色扮演等周邊活動為延展的文化形態,二次元文化的形式本身並不帶有「原罪」。儘管在國內傳播的二次元文化深受日韓動漫影響,但在不斷的傳播和演繹中,本土原創的二次元文化也日臻成熟,「國漫」崛起已是不容忽視的趨勢。只要符合藝術創作規律、貼近受眾需求,在尊重道德和遵守法律的基礎上,二次元文化就能發揮正向的文化價值。
隨著受眾範圍的擴大,一些「亞文化」頻繁「出圈」,進入主流文化的傳播語境。這在讓「亞文化」獲得更好傳播路徑的同時,也對其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比如,漫展已成為廣泛參與的公共文化活動,而絕不是小圈子裡的私下表演,那就必須以公共文化活動的要求來約束。
部分「亞文化」愛好者不能一邊享受著社會的包容,又一邊試探社會的底線。社會包容不是毫無原則的。文化的繽紛多彩,建立在文明、理性、守法、不侵犯他人權益等共識基礎上。如果遺忘共識,一味以大尺度「吸睛」,那就是對公眾的冒犯。對於那些破壞社會公德、違反法律的行為,只有及時糾正處罰,讓實施者認識到錯誤,讓「圈子」形成抵制聲勢,才能讓亞文化傳播回歸清朗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