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1月23日發布的 (2020年第28期)關於食品安全抽檢信息的通告顯示,營口市、葫蘆島市多家海鮮經營商戶出售的皮皮蝦(爬蝦)等海產品中檢測中發現鎘超標。
據食品抽抽檢不合格信息顯示,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王楊海鮮攤床2020年9月10日購進銷售的皮皮蝦,經遼寧奉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6.3mg/kg;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王忠英海鮮攤位2020年9月10日購進銷售的皮皮蝦,經遼寧奉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3.8mg/kg;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大威海鮮批發部2020年9月7日購進銷售的皮皮蝦,經遼寧奉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1.9mg/kg;營口經濟技術開發區新老邊海鮮商行於2020年9月7日購進銷售的皮皮蝦,經遼寧奉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4.4mg/kg。四家海鮮生產銷售企業的檢出指標均高於國家標準≤0.5mg/kg,部分海產品超標達10倍以上。
食品抽抽檢不合格信息還顯示葫蘆島市連山區天化街漁樂圈海鮮超市2020年8月9日購進銷售的爬蝦(海水蝦),由遼寧惠康檢測評價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4.5mg/kg;葫蘆島市綏中縣綏中鎮王強海鮮坊2020年8月5日購進銷售的蝦蛄(海水蝦)經遼寧惠康檢測評價技術有限公司檢測檢出鎘(以Cd計)║3.6mg/kg,兩家海鮮生產銷售企業的檢出指標均高於國家標準≤0.5mg/kg。
近期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部門組織完成了食品安全抽檢790批次,涉及餅乾、茶葉及相關製品、蛋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豆製品、方便食品、蜂產品、糕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等12大類,其中合格774批次,發現不合格16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
其中檢測餅乾5批次,茶葉及相關製品7批次,蛋製品30批次,澱粉及澱粉製品26批次,豆製品29批次,方便食品10批次,蜂產品4批次,糕點79批次,均未發現不合格;糧食加工品292批次,合格289批次,發現不合格3批次;肉製品96批次,合格94批次,發現不合格2批次;食用農產品139批次,合格130批次,發現不合格9批次;蔬菜製品73批次,合格71批次,發現不合格2批次。
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抽檢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已依法進行了查處。
鎘廣泛應用於電鍍工業、化工業、電子業和核工業等領域。相當數量的鎘通過廢氣、廢水、廢渣排入環境,造成汙染。當環境受到鎘汙染後,鎘可在生物體內富集,通過食物鏈進入人體引起慢性中毒。鎘被人體吸收後,在體內形成鎘硫蛋白,選擇性地蓄積肝、腎中。其中,腎臟可吸收進入體內近1/3的鎘,是鎘中毒的「靶器官」。
有資料稱實際上,所有食物中都含有重金屬,對食用者都存在健康風險,關鍵在於風險的大小。海鮮作為美食,我們絕大多數人只是偶爾食用,攝入量遠不及水果、蔬菜、禽肉,更不及米麵等主食。從目前的研究來看,儘管海鮮中的重金屬濃度相對高些,但健康風險卻不一定比其他食物更高。
消費者及監管部門都應該重視。但以目前人們的食用量來看,通常都是安全的,偶爾吃一些也不用太擔心重金屬的風險,大家也不要太擔心,畢竟吃海鮮也是一次味覺的享受。
海鮮怎麼吃,才算最安全?
雖然說適當吃海鮮並不用太擔心重金屬的風險,但是重金屬並不是什麼好的東西,我們能少攝入就儘量少攝入。那麼,如何才能儘量減少重金屬的攝入呢?
1. 海鮮好吃,但也要適量,不要吃太多
是否安全還是取決於我們究竟吃了多少。雖然海鮮水產中容易富集重金屬,但是,只要控制食用量合理,也不用太擔心會有安全問題。
比如,我國居民膳食寶塔推薦每天吃魚蝦類 50~100 克。
2. 少吃或者不吃內臟等器官
大量研究顯示,在雙殼類、腹足類等海產品中,肌肉中重金屬含量往往最低,而消化系統、生殖系統等內臟器官中,重金屬的含量往往更高。
如果喜歡吃海鮮,儘量吃味道更鮮美的肌肉,少吃各種內臟。比如食用牡蠣、蛤、蟶、蚶、貽貝,可以選食它們的肌肉部分,去除內臟。
3. 高汞魚類不要吃
雖然說大部分海鮮中的重金屬並不會有多大安全風險,但是,有些魚類卻有著較高的風險,最常見的就是一些高汞魚類。
FDA 就建議妊娠和哺乳期女性不要吃方頭魚,鯊魚,旗魚,和鯖魚,因為他們的汞含量往往較高。
4. 不要吃來歷不明的海鮮水產
很多人宣稱野生水產更加安全,實際上,這並不一定。由於不清楚野生環境的汙染水平,這些地方的水產往往有更高的安全風險,所以,謹慎吃任何來歷不明的野生海鮮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