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火了 國產動畫電影產業發展潛力大

2021-01-09 環球網

□本報記者 於蒙蒙

截至7月29日晚,上映僅4天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已超過8億元。值得注意的是,上一部引爆觀影熱潮的國產動畫電影還要追溯到2015年暑期檔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該片累積實現票房9.56億元。分析人士指出,《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望創造國內動畫電影票房紀錄。

儘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火爆,但國產動畫電影目前發展仍不理想,存在基礎孱弱等諸多問題。相關上市公司更多是「持幣觀望」。業內人士指出,相較成熟的海外動畫電影產業,國產動畫電影目前存在風格較為局限、海外市場推廣乏力、合家歡元素不足、系列化運作及衍生變現能力較弱等問題,發展潛力仍有待開發。

引爆口碑

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講述哪吒的成長經歷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未公映前口碑就已引爆,該片在豆瓣獲得8.7的評分,超越了此前國產動畫電影票房保持者《西遊記之大聖歸來》的8.3分。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哪吒之魔童降世》想看人數為36.49萬人,燈塔八爪魚收集到該片14.19萬條有效評論,正面評論達95%。

上映後,《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表現不負眾望。7月26日上映首日,僅1小時29分總票房就突破1億元大關,創動畫電影最快破億紀錄。同時,《哪吒之魔童降世》超越《熊出沒·原始時代》,創造了國產動畫電影首周票房紀錄,刷新《神偷奶爸3》創下的動畫電影首周4.42億元的票房紀錄。隨著口碑持續向好,該片獲得了更好的排片佔比,7月26-7月29日分別為33.7%、42.6%、45.8%、49.4%。根據貓眼的最新預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有望高達22.59億元。

一組數據可以一窺《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用心程度。整個項目製作人數超過1600人,包含5000多個初版設計鏡頭,1400多個特效鏡頭,從籌備到製作用了將近5年。其中,前期和劇本將近兩年,中期製作將近3年。一位華東券商傳媒分析師指出,《哪吒之魔童降世》相比《西遊記之大聖歸來》質量更高,而且近期國產片數量少,積累了一批國產片的觀影需求。「這部片子可以說天時地利人和都趕上了。」

中國證券報記者注意到,《哪吒之魔童降世》受益最大的當屬光線傳媒。該片製作方為霍爾果斯可可豆動畫影視有限公司;出品方包括北京光線影業有限公司、霍爾果斯彩條屋影業有限公司(簡稱「彩條屋」)、可可豆動畫、霍爾果斯十月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北京彩條屋科技有限公司;發行方為光線影業,聯合發行方為華夏電影發行有限責任公司。工商資料顯示,除聯合發行方外,上述的製作方、出品方和發行方均為光線傳媒子公司或參股公司。

長城證券預計,《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約為8億元-16億元。根據約定,在光線傳媒出品佔比60%-85%的條件下,《哪吒之魔童降世》對光線傳媒發行與製片提供的合計收入預測區間為2.1億元-5.5億元。

基礎薄弱

儘管《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表現火爆,但國內動畫電影總體發展並不理想。2018年,我國共生產各類電影1082部。其中,故事片902部,動畫片51部,紀錄片57部,科教影片61部,特種電影11部。動畫電影票房佔總票房在5%-15%之間;2015年,依託《大聖歸來》等的出色表現,動畫電影票房佔比達15%;之後三年佔比逐年下降,2019年上半年憑藉《獅子王》、《熊出沒·始時代》、《千與千尋》、《白蛇:緣起》等動畫電影,佔比再度超過10%。

相比於海外成熟市場,國內動畫類型電影「存在感」偏低。2018年,日本TOP20電影中動畫片佔六席,票房佔比33%;美國TOP20電影中動畫電影佔五席,票房佔比24%;而同期中國TOP20電影中無動畫類型,且鮮有票房突破5億元的國產動畫電影。

民生證券指出,進口動畫電影佔總動畫電影票房60%-70%(2015年由於《大聖歸來》超預期表現,進口動畫片佔比為55%);目前進口電影平均票房1億元-2億元之間,優於國產動畫電影;近年來,國產動畫電影單部平均票房不斷上漲,2019年單部平均票房與進口動畫電影基本持平。從目前情況看,國產動畫電影多以低幼系《熊出沒》、《喜羊羊》為主,且多在春節檔上映;而進口動畫電影體量更大、內容更加豐富、受眾更廣。

差距的背後是國產動畫電影產業基礎薄弱。奧飛娛樂電影業務負責人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國內動畫製作起步較晚,經過十餘年的快速發展,國內三維動畫技術逐漸成熟,少量頭部一線製作公司製作能力可以媲美國際水準,但整體製作水平依然落後於國外企業,缺乏工業化的製作流程以及專業的人才及技術團隊。而這恰恰是動畫電影產業所高度依賴的。

「動畫電影的製作工藝複雜,培育周期較長,面臨成本和周期的挑戰。迪士尼動畫電影單片成本在1.5億美元左右,資金儲備和全球發行渠道允許其僱用500多人的製作團隊,拉長製作周期(迪士尼一部片子通常製作周期為5年),投入更多資金進行製作。」奧飛娛樂電影業務負責人指出,而國內一部動畫電影的成本僅是迪士尼的幾十分之一,主要的回收市場還是在中國,沒有相應的海外渠道,市場規模小,回收渠道有限。國內動畫電影通常受成本和周期限制,團隊規模小,製作時間短,從業人員工作強度大負荷重。

潛力待挖掘

《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在2015年的成功讓國產動畫電影受到了更多關注,但該片主控方橫店影視後續未能在動畫電影領域「趁熱打鐵」,近幾年來少有作品問世。中國證券報記者梳理發現,眾多上市公司布局了動畫電影「賽道」,但產出的作品屈指可數。從目前情況看,國內動畫電影市場佼佼者光線傳媒和奧飛娛樂都從各自角度驗證了其發展邏輯。

光線傳媒能「押中」《哪吒之魔童降世》並不意外,背後源於早前的布局。彩條屋成立於2015年10月,是光線傳媒旗下以動畫、漫畫、奇幻元素為核心的綜合影視公司。介入之初,國內動畫電影發展並不成熟。彩條屋投資已超過20家公司,以前期工作室為主,網羅了行業內的精英導演。彩條屋希望幫助這些導演實現職業化,同時保留其獨特的審美和創作空間,核心是一套完整的製片流程。

2016年-2018年,彩條屋相繼出品製作《大魚海棠》(票房5.6億元)、《大護法》、《昨日青空》三部成人導向的動畫電影。但是,除《大魚海棠》外,其他兩部電影票房表現平平。彩條屋旗下儲備的《姜子牙》、《鳳凰》、《深海》、《大聖鬧天宮》神話系列將於2020年相繼上映。

奧飛娛樂切入動畫電影得益於其擁有豐富的IP儲備。公司稱,打造出優質的動漫電影,用創意內容為產業賦能,加速IP變現。同時,希望依託電影的頭部內容屬性,擴大IP流量。奧飛娛樂在2017年寒假上映「貝肯熊」動漫形象的首部3D動畫院線電影《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取得1.26億元票房,成為第三個票房過億的國產合家歡系列動畫電影。2017年暑期檔上映的《十萬個冷笑話2》,取得1.33億元票房。而此前上映的「喜羊羊與灰太狼」系列電影已累計取得超過8億元票房。

奧飛娛樂方面透露,《喜羊羊與灰太狼》後續以3D大電影重新亮相,《大衛貝肯之倒黴特工熊》將在2020年推出第二部續集電影,創下多個收視冠軍的大熱IP《超級飛俠》將在2021年接力推出首部大電影。

中信建投研報指出,相較成熟的海外動畫電影產業,國產動畫電影目前存在風格較為局限、海外市場推廣乏力、合家歡元素不足、系列化運作及衍生變現能力較弱等問題,發展潛力仍有待開發。對比海外較為成熟的系列化合家歡動畫電影作品,影片全球票房往往為本土票房兩倍以上,最高甚至可達6倍。《哪吒之魔童降世》有望率先在「合家歡」題材上實現突破。

相關焦點

  • 影視產業動畫賽道正處於快速上升期、優勢潛力大!
    十年文革浩劫,動畫發展停滯,直至1976年改革開 放開始引進外國外優質影片,如《阿童木》《聰明一休》等日本動漫。1995年,電影 公司不再下達生產拍攝指標,動畫片計劃經濟時代結束,而後國產動畫在市場競爭中 敗下陣來,電影數量斷崖式下跌。遇此危機,國家於2001年發布政策利好,開始扶持低幼向動漫作品,《大頭兒子小頭爸爸》等作品誕生,後國漫開始緩慢復甦。
  • 中國動畫電影產業發展現狀
    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國產動畫電影在暑假上映結果成為爆款,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不僅戰勝了在2019年上映的所有電影包括首部國產科幻電影流浪地球在內一舉奪得2019年中國大陸電影票房冠軍寶座,哪吒之魔童降世以近50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成為首部獲得中國大陸2019年年度票房冠軍的國產動畫電影
  • 《哪吒》:見證中國動畫電影高光時刻
    圖片來源:北京日報      7月26日,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正式上映,票房成績不斷刷新紀錄——創下了動畫電影單日票房紀錄和首周票房新紀錄。截止到7月29日,《哪吒》的票房已經超過了8億,超過《大聖歸來》的9.56億票房,成為國產動畫電影史上最高票房的電影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超過15.3億元票房的《瘋狂動物城》(內地上映的動畫票房最高)看來也不是難事。
  • 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的復甦之路—終章(哪吒高歌猛進)
    大家好,這是中國國產動畫電影的復甦之路終章,也是標誌性電影盤點最後一篇!還記得去年2019年嘛!一部電影在暑期檔大火,被譽為最醜的哪吒的電影角色。給哪吒接生,哪吒慶生都有他們,這是最直接的表現手法!很地方的配樂都是採用中國樂器演奏!總體上是非常好的一部國產動畫電影,完成度很高也活該他火!
  • 電影《姜子牙》歸來!國產動畫電影未來可期
    國產動畫電影未來可期   8月16日,電影《姜子牙》官宣定檔國慶,作為去年「爆款」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彩蛋」,影片備受關注和期待。近年來,黑眼圈的「哪吒」,長臉的「齊天大聖」,細節「滿分」的白蛇、青蛇等動畫人物形象深入人心,「圈粉」了不少觀眾,電影票房也不斷躍升。國產動畫如何贏得好口碑和高票房,又如何更好地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一起探探中國動畫電影崛起背後的「錦囊妙計」。
  • 《哪吒》刷新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紀錄 中華傳統文化是不竭資源庫
    新華社北京7月30日電(白瀛、謝濱同)來自國家電影資金辦的數據,截至發稿時,上映5天的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突破10.2億元,刷新《功夫熊貓3》2016年創造的10.03億元票房紀錄,成為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新冠軍。
  • 《哪吒》成功背後的辛酸,為國產動畫電影指明未來的出路
    一方面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劇情讓我感動,更重要的一方面是讓我看到國產動畫電影新的可能性。,它也是2019年甚至近些年最好的幾部電影之一,這是之前國產動畫電影一直不敢想的事情,稱得上是真正意義上的國漫崛起也不為過。
  • 國產動畫電影未來可期
    2015年上映的《西遊記之大聖歸來》斬獲9.56億元票房,創國產動畫電影票房歷史新高,2019年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突破49億元票房,再次刷新了票房記錄,登頂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大魚海棠》《白蛇緣起》等國產動畫電影也取得了不俗的票房成績。受眾面拓寬是國產動畫電影取得高票房的重要因素之一。
  • 「雜評」從《哪吒之魔童降世》大爆,看國產動畫產業市場化三十年
    20世紀90年代以前,國產動畫電影大廠林立,創作了無數經典。上海美術電影製品廠是龍頭老大,連續幾十年創作出了《小蝌蚪找媽媽》(1960)、《大鬧天宮》(1964)、《哪吒鬧海》(1979)、《三個和尚》(1980)、《天書奇譚》(1983)、《寶蓮燈》(1999)等等經典作品。為什麼今天再也沒有這樣的作品了?
  • 《哪吒之魔童降世》是成功的國產動畫電影
    暑期檔的票房冠軍可能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到之前為止,《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票房已經超過39億元,並且正朝著40億元的方向發展。在此之前,國產動畫片依然慘澹,票房均未超過10億元,《哪吒之魔童降世》迎來了國產動畫片的一個亮點時刻。
  • 中國動畫電影的2019:《哪吒》50億票房之外,國產動畫電影的「新...
    不過,去掉這50.01億之後,我們仍然收穫了20.94億元的票房,這個數字比去年國產動畫電影總票房16.57億元高了26%。除《哪吒》以外剩下30部國產動畫電影平均票房6976.67萬元,這個數字較去年也同比上升了43%。
  • 國漫出海《哪吒》能帶領國產動畫逆天改命嗎?
    除了票房表現強勁,《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口碑也同樣爆棚,各大電影評分網站開出了高分,成為近三十年評分最高的國產動畫電影。隨著《哪吒》在內地的走紅,影片宣布將於北美、澳大利亞、紐西蘭等地區上映,正式進軍海外市場。
  • 《哪吒》之後:產業資本左側布局動畫的「最後上車機會」
    《哪吒》打開了動畫電影市場空間 2. 動畫產業鏈崛起的關鍵能力:一是可持續增長,二是能產生顯著的可放大效應。 3. 從左側交易的思維考慮,現在是產業資本布局動畫產業鏈的「最後上車機會」。 當前,兩大關鍵能力的基礎條件已俱備,因為產業鏈整體上仍在調整和洗牌中,一旦形勢扭轉,資產價格不可同日而語。 4. 產業政策不是單向線性發展,而是周期性變動,不能以線性思維看產業政策的鬆緊。」
  • 上映10天票房超23億 哪吒給國產動畫帶來哪些啟示?
    該片上映10天,票房超過23億元,不僅打破了2015年《大聖歸來》創下的9.56億元票房紀錄,更超越了《瘋狂動物城》,成為中國動畫電影票房冠軍。據貓眼電影預測,《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內地票房有望超過44億元。此次魔童「哪吒」的橫空出世,對國產動畫行業將產生怎樣的影響呢? 創最快破億紀錄的背後是?
  • 《姜子牙》《哪吒》《木蘭》扎堆上映,國產動畫春天真的來了嗎
    ,而接下來更是有三部國產動畫電影,國產動畫電影春天真的來了嗎?口碑炸裂,票房接連創新高,歷經國漫幾年的發展,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突破了國產動畫電影票房的新高。超50億的票房,直接位居影史票房第二,成為國產動畫電影新標杆。
  • 從《大聖歸來》到《哪吒》《姜子牙》國產動畫如何成為「票房擔當」
    截止到2020年11月7日,中國電影年度累計票房已經突破150億,票房成績的前三名為《八佰》《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讓國產動畫成為「票房擔當」,這在幾年前還是奢望。然而,自從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引爆了50億的驚人票房後,國產動畫片似乎隨時都能製造奇蹟,巧合的是《哪吒之魔童降世》《姜子牙》的出品方都是光線傳媒,在布局國產動畫方面,光線有獨特的膽識。
  • 2019年中國動漫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中國動漫產值規模已接近兩千億...
    近年來,我國國產動漫電影掀起了國產動漫的一片浪潮,《西遊記大聖歸來》、《哪吒之魔童降世》、《大魚海棠》、《白蛇:緣起》逐漸成為人們飯桌上討論國產動漫的話題。同時,伴隨著新媒體動漫的崛起,我國動漫產業產值規模已接近兩千億。
  • 國漫血淚史:從《十冷》大電影到《哪吒之魔童降世》
    國內動畫產業在脫離出低齡化的標籤之後,逐漸試著將受眾拓展到青少年,陣地也從電視熒幕、網站一直發展到電影院。國內動畫行業的幾年路程,雖然難以發展,卻依舊逆風生長。這對於當時已經厭煩了子供向動畫的群眾來說,就像是一陣清新的風。在《十萬個冷笑話》之前,也有人曾經嘗試過,但始終不像《十冷》這樣可以打破圈層,廣為人知。大獲好評的《十冷》無疑是國內動畫產業邁出的一大步,裡面的葫蘆兄弟、筋肉哪吒等搞怪形象不但沒有引起爭議,反而得到了很多歡樂笑聲。《十冷》的熱度維持了相當長的時間,一直到2014年,有妖氣做出了進一步的嘗試。
  • 國產動畫雄風再起,不容小看的國產動畫電影
    1947年至1965年是中國動畫最為重要的發展時期之一,也是中國動畫電影的重要發展時期。隨著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成立,這個時期的中國動畫開啟了第一次黃金時期,巔峰之作的動畫電影《大鬧天宮》就是在這個動畫繁榮發展時期誕生的,這個時期動畫作品數量增加,優秀作品不斷湧出,題材也變得多樣化,不管是在動畫製作還是在藝術創作上都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產出的作品都展現出鮮明的民族特色。
  • 除了哪吒和姜子牙,那些被觀眾忽視的優秀國產動畫電影
    》《姜子牙》外的優秀國產動畫電影給大家,希望我們大家一起為中國動畫電影加油。2014年推出的大電影《秦時明月之龍騰萬裡》。這部大電影的製作和劇情上並不算很出彩,和劇集系列的差距明顯。放進來的原因是,這是千禧年的第一部中國動畫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