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攻下兗州後,濮陽的大戶田氏和曹操秘密聯繫,告訴曹操濮陽空虛,可以趁機來攻取濮陽,田氏願做內應。曹操當機立斷,命許褚,典韋為先鋒,夏侯惇,夏侯淵為左軍,李典,樂進為右軍,曹操領中軍前來攻打濮陽,這時候曹操已經佔據絕對優勢,陳宮勸呂布:「現在不能出戰,等我們的將領到齊了在開戰,」呂布自覺武藝天下第一,沒把別人放在眼裡,說道:「我有赤兔馬和方天畫戟,我怕誰。」說完帶兵出去迎敵。
許褚第一個出馬大戰呂布,二十回合沒分勝負,曹操心想:沒必要和呂布單打獨鬥,浪費時間,應該趁呂布人單勢孤,以多取勝,佔領濮陽,想到這,曹操說道:「呂布非一人可勝。」他派出典韋,夏侯惇,夏侯淵,李典,樂進六將一齊去戰呂布,呂布在勇也抵擋不住,撥馬想退回濮陽,就見濮陽城拉起吊橋,關閉了城門,田氏在城頭對呂布喊道:「我已經投降了曹操。」呂布無奈,帶領殘兵敗將逃往定陶去了。
曹操之所以讓多員大將一起圍攻呂布有三個原因:
1:田氏已經和曹操聯繫好,裡應外合,拿下濮陽,曹操勝券在握,發動總攻的時機到了,一齊上陣可以儘快取勝。
2:濮陽空虛,呂布的將領都不在身邊,這一點從陳宮勸呂布,等將領到齊在出戰可以知道,曹操當然也早已知道,正是以多欺少的好時候,如果呂布手下高順,張遼等都在,想圍攻呂布,張遼等將也不可能看著不管。
3:呂布武藝高強,確實像曹操說得那樣,一個人不可能戰勝呂布,所以只能靠群毆才打敗呂布。
曹操在長板橋沒有命令多員大將圍攻張飛是有原因的。
長坂坡之戰,劉備被殺得落花流水,在張飛的保護下且戰且走逃過了長板橋。這時候糜芳來報,趙雲投降曹操去了,劉備呵斥糜芳:「趙雲和我是故交,斷不會降曹,」張飛說:「我去看看,如果碰見趙雲,就一槍刺死他,」劉備勸張飛不要魯莽行事。
張飛帶領二十餘名騎兵來到了長板橋,他粗中有細,知道這長板橋非常重要,如果曹軍衝過長板橋,很快就能追上大哥劉備,那大哥就危險了。但自己憑著二十來個騎兵,想擋住曹軍千軍萬馬,根本就不可能,怎麼能擋住曹軍呢?張飛合計開了。
張飛這人外表粗魯,還是很有計謀的,他看見橋東邊有一片樹林,心裡有了主意,命令二十名騎兵砍了些樹枝綁在馬尾巴上,分成兩隊在樹林裡騎馬奔馳,瞬間塵土飛揚,看去好像樹林裡埋伏了很多人馬。張飛見了覺得這效果不錯,命令二十個騎兵不要停,他自己立馬橫丈八蛇矛在長板橋上,心想:這樣準能把老曹給嚇住,他晚一會過橋,大哥就能逃得遠一點。張飛在長板橋設下疑兵計。
在說趙雲大戰長坂坡,殺了個七進七出,槍刺劍砍,殺死曹營上將五十餘名,曹將文聘隨後追趕,趙雲已經上了長板橋,張飛見曹兵追趕趙雲,早知道是怎麼回事,讓過趙雲,擋住了文聘的去路。文聘見張飛威風凜凜,殺氣騰騰,又見樹林裡塵土飛揚,懷疑張飛絕不是一個人,樹林裡肯定有伏兵,所以文聘不敢貿然和張飛交戰。一會功夫,曹仁,李典,夏侯惇,夏侯淵,樂進,張遼,張郃,許褚等將都殺到橋前,見張飛怒目橫眉,立在橋上。
這些曹將和劉備,諸葛亮多次交戰,在博望坡,新野屢次中了諸葛亮的詭計,敗得都挺慘,想起來一直心有餘悸,現在看見張飛一個人守在長板橋,都犯了合計,會不會又是諸葛亮的圈套呢?曹操聽到稟報,心裡也很疑惑,親自前來看個究竟。
張飛看見曹軍隊伍裡有青羅傘蓋移動,知道是曹操來了,心想:今天必須把曹操唬住,才能退了曹兵,我得從氣勢上嚇住曹操,想到這大喝一聲:「我是燕人張翼德,誰敢和我決一死戰,」張飛嗓門洪亮,一聲喊就像晴天霹靂一樣。曹操來到陣前,也看見樹林裡塵土飛揚,正疑心有埋伏,張飛自報家門,曹操想起來了,當年白馬坡一戰,關羽斬了不可一世的顏良,眾人都誇讚關羽的時候,關羽說道:「我不算什麼,我三弟張飛在萬馬軍中取上將首級如探囊取物,」原來這個就是張飛,名不虛傳。
曹操囑咐眾將不可輕敵,正這時張飛又大叫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和我一戰,」曹操見張飛英勇,又怕中了埋伏,就有了撤退的意思,張飛心裡也緊張,他想看看我這疑兵計是不是奏效了,正這時見曹操後隊陣腳移動,有撤退的跡象,張飛想:我在嚇他一次,估計就成功了,於是大叫:「戰也不戰,退也不退,確是何故。」這一聲喊,比剛才的聲音又高八度,曹軍正準備撤呢,軍心有點浮動,曹操身邊有一個叫夏侯傑的被嚇得苦膽破裂,倒撞於馬下,這一下就亂了,曹軍爭先恐後的逃命,自相踐踏,死傷無數。可以看出曹操沒有命令眾將圍攻張飛,是因為張飛設下疑兵計,情況不明,不敢貿然交戰,有了撤退的打算,在加上張飛的獅吼功,把曹軍嚇敗了。
總結:曹操攻打濮陽讓多員戰將圍攻呂布,是因為已經知道呂布的虛實,呂布武藝高強,只有圍攻才能快速打敗呂布,城裡又有內應,勝券在握。長板橋不敢讓眾將圍攻張飛,是因為張飛設下疑兵計,曹操不知道張飛的虛實,怕中埋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