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城疊北小候鳥驛站舉辦親子活動,豐富孩子們的暑期生活。
■桂城映月四小的孩子們在九江雙蒸博物館體驗當釀酒師。
了解更多精彩活動
暑假到來,萌娃紛紛「解放」。家長白天要上班,在沒有大人陪伴的情況下,孩子們尤其是「小候鳥」們如何度過一個安全、健康、快樂的暑假,成為了關注的話題。珠江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南海共有7個小候鳥驛站,在7月和8月期間,不少小候鳥驛站都推出了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等有針對性的主題活動,希望讓每一位在南海度過暑假的新市民子女都能有所學習,有所收穫,有所成長。
活動直擊
萌娃學做釀酒師
7月20日上午,「童心童行·樂遊南海」南海區第十一屆童玩節系列活動暨南海區圖書館暑期科普體驗活動在九江舉行。來自桂城映月四小的45名小學生,參觀九江僑鄉博物館(吳家大院)和九江雙蒸博物館,體驗九江歷史文化。這45名小學生都是南海區困難家庭學生、新市民子女和讀書驛站「學生館長」。
在九江僑鄉博物館(吳家大院),「中西合璧」的嶺南建築給小朋友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陽臺上的孔是用來架槍射擊防土匪的,而且拱形的陽臺也比方形更為牢固。」來自惠州市新圩鎮的五年級學生廖伊傑說,通過導遊姐姐的講解,他收穫了很多文化歷史知識,而且他還記住了有名小吃——九江煎堆。
隨後,一行人又來到九江雙蒸博物館。大家在「醉酒小屋」體驗了一回「喝醉的感覺」,之後又體驗釀酒。工作人員給每位學生準備了一碗水、一點酒麴、一個漏勺、一碗溫米飯、一個玻璃罐。「將米飯用水撈一下,然後放入玻璃罐中,再加入酒麴攪拌均勻,中間挖一個洞,擰好蓋放置在30℃以上的室溫環境中發酵36個小時,就能產生米酒。」孩子們按照工作人員的講解,開始「有模有樣」地學做釀酒師。
來自廣西河池市的四年級學生樊淼說,自己的奶奶今年80多歲了,會用玉米和葡萄釀酒,但是她沒有學過,這次她親自體驗了釀酒,感覺很有意思,也很有意義。
活動信息
讓「小候鳥」了解父母工作的地方
為了讓新市民子女在南海度過一個安全、愉快的暑假,在七月和八月期間,南海區7個小候鳥驛站分別推出了形式豐富,主題多樣的線上線下活動,市民只要關注「南海婦女」等微信公眾號,尋找相關活動信息,選取小孩感興趣的內容,就可致電各個小候鳥驛站負責人進行報名。
獅山鎮樹本小候鳥驛站緊靠產業園區,針對新市民的需求設計了夏令營活動。今年的夏令營時間從7月25日持續至7月31日,主要以作業輔導、閱讀學習和安全教育為主。
「針對暑假從外地前來南海的『小候鳥』,我們還計劃開展『小候鳥』地圖志和人物誌活動,通過社區走訪,和當地老村民聊天,最後組織小朋友們繪製社區地圖,讓他們對爸爸媽媽工作生活的城市有更深刻的了解,同時促進社區和諧共融。」樹本小候鳥驛站工作人員介紹。
和往年一樣,桂城疊北小候鳥驛站為小候鳥、社區兒童及家長們準備了豐富多彩的暑期活動,包括兒童安全、親子關係、生態教育等。尤其在安全教育方面,針對防溺水、交通安全、食品安全及防疫,驛站精心策劃,以有趣的互動遊戲和才藝展示等方式,寓教於樂。
老師支招
提前做好安全教育
暑假是孩子們的放假時間,但家長們要上班工作,給孩子規劃一個健康快樂的暑假很有必要。對此,西樵中學專職心理老師龐智華建議,家長們應關注孩子心理狀態,滿足他們的情感需求。此外還要主動發掘資源,滿足孩子的社交需求。
「新市民平日多數時間都忙於工作,真正與孩子獨處的時間並不多。」龐老師認為,孩子的情感需求才是家長們需要特別重視的。孩子的身心發育非常迅速,家長應該用發展的眼光看孩子、認識孩子。要多陪伴孩子,多聆聽孩子的心裡話。
放假期間,家長一般都不放心孩子外出遊玩,更多的是把他們留在房子裡,電視、電腦、手機是陪伴他們最多的「朋友」。同時,網路遊戲也容易讓孩子陷入詐騙的危機。
龐老師建議,如果工作條件允許,家長們儘量把孩子帶在身邊。如果工作條件不允許,可以主動發掘社區力量和社會資源,滿足孩子的社交需求。現在很多社區和社會機構,都會舉辦很多暑假活動,有些更是專門面向「小候鳥」設計的。這些活動,既可以讓孩子快速適應新生活,又可以讓孩子在活動中結識朋友。
一切的安排,都建立在安全基礎上。龐老師提醒家長,無論怎樣安排孩子的暑假生活,孩子的人身安全始終是最重要的。「兒童意外傷害其實都是可防可控的。所以家長們一定要提前對孩子做好相關的安全教育,避免發生意外傷害。」龐老師說。
萌娃事故
姓名:侯承棣年齡:10歲家鄉:肇慶
接觸新事物過快樂暑假
「放暑假了,我會合理安排好假期時間,寫作業、看書、看電視、學遊泳、去小候鳥驛站參加活動。」雖然才剛剛放假,侯承棣便迫不及待地想去大瀝五金城小候鳥驛站參加活動,與小夥伴們度過一個愉快的假期。
侯承棣今年10歲,正在上3年級,平時除了在學校上課,有空便會與媽媽一起去小候鳥驛站參加活動,在他看來,在這裡不僅可以看書、做遊戲,接觸到很多新鮮的事物,還可以認識到很多好朋友,大家有聊不盡的話題。「我記憶最深刻的就是蛋糕DIY的課程,打雞蛋、搓麵粉、發酵、烘焙……美味的蛋糕原來有這麼多工序,做出來真不容易,我也要好好珍惜每一樣食物,不能浪費了。」
侯承棣的媽媽張欣莎告訴記者,自己經常與孩子一起去小候鳥驛站參與活動,豐富多彩的活動增進了親子間的關係。「除了寒暑假會來驛站參與活動以外,有時候周末也會來參與活動,例如親子伴讀活動、心理教育活動、烹飪活動等,增進與孩子之間的交流。」
「相處時間少、缺少交流,是部分新市民家庭存在的主要問題。」張欣莎說,由於自己工作較忙碌,在家裡也要經常用手機電腦處理工作,因此常常忽略了孩子。而參與驛站活動時可以全身心投入,是一個親子共樂的機會。
姓名:饒燦陽年齡:13歲家鄉:河南
認識小夥伴加快融入南海
「這是我在驛站上課時做的手工,每一件都精心保留著。」饒燦陽把在活動上自己做的髮夾、剪紙、獅頭、龍船都收藏好,作為紀念。
饒燦陽今年13歲,去年開始到小候鳥驛站參與活動,最喜歡的是手工製作課。以獅頭DIY課程為例,在活動中既可以了解到佛山的傳統獅頭文化,又可以自己動手製作小獅子頭。她希望,今年的暑假也可以多參加相關的活動,認識更多玩伴,一起去看看南海的美景,了解本土的文化。
饒燦陽的媽媽張金芝介紹,對於新市民來說,來到一個全新的地方,比較擔心孩子難以適應環境,找不到同齡的玩伴。而小候鳥驛站給孩子們提供了一個認識小夥伴的平臺,通過活動,大家成為了好朋友,孩子也可以在集體中鍛鍊自己。「每到假期政府或機構都會舉辦一些針對新市民子女的活動,一方面可以豐富孩子們的暑假生活,快速融入這座城市,另一方面,也為要上班的家長解決後顧之憂。」張金芝說。
統籌/珠江時報記者陳焯瑩文/珠江時報記者王方亞洪曉詩陳焯瑩羅熾嫻圖/珠江時報記者劉貝娜戚偉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