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機長劉傳健:在勞動中創新 在勞動中奉獻

2020-12-22 國際在線

  開欄語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在我們身邊,有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他們以巨大的勞動熱情積極投身全省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用自己的奮鬥故事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他們是四川省工人階級和廣大勞動群眾的優秀代表,是治蜀興川徵程中一個個閃亮坐標。今日起,四川日報推出「身邊勞模川人榜樣」系列報導,讓我們一起走進他們的故事,致敬四川勞動者。敬請垂注。

  人物名片

  劉傳健 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飛行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2018年5月14日,他帶隊執飛3U8633航班,妥善處理右側前風擋玻璃爆裂脫落事件,成就「史詩級」備降,確保機上119名旅客生命安全。12月2日,榮獲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稱號。

  利落的寸頭、筆挺的西裝、鮮紅的綬帶……從機長到副總經理,劉傳健又有了一個新身份——四川省勞動模範。

  「當選省勞動模範,是對我過去工作的小結和認可,更是對我今後工作的鞭策。」12月2日,四川省第八屆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結束後,四川航空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飛行技術管理部副總經理劉傳健告訴記者,雖然以前有過一些榮譽,但「勞動模範」這個榮譽對他而言,是特別的。

  「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提名、當選勞動模範、先進工作者的代表來自各行各業,他們身上展現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如今,我從事管理工作,希望把勞模精神貫穿其中,影響、帶動更多的人。」劉傳健說。

  劉傳健的言行舉止,透露著作為飛行員的沉穩、嚴謹。與他的交談中,記者感受到他對飛行事業的熱愛、鑽研與執著。

  他從事飛行29年來,安全飛行1.4萬餘小時,連續10年榮獲公司安全星級獎;經常執行高原特殊機場的航班任務,且均為飛行難度較大的九寨、稻城、康定等高原、高高原特殊機場,榮獲川航飛行部2017年「高高原飛行達人」。

  2018年5月14日,一場「史詩級」備降,牽動全國人民的心弦,也讓他成為大家心中的英雄機長。

  那天,劉傳健執飛的3U8633航班從重慶飛往拉薩,起飛42分鐘後,副駕駛面前的右側風擋玻璃出現網狀裂痕,約30秒後玻璃再次爆裂,眨眼間整塊風擋玻璃直接從9800米高空脫落,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窗外,飛機急速下降。

  面對這場史無前例的危機,機長劉傳健一邊承受著幾乎讓他不得動彈的衝擊力,以及突然暴露在高空中的寒冷和缺氧等問題,一邊手動駕駛這架右側風擋玻璃脫落、控制面板遭到破壞的飛機。34分鐘後,飛機成功備降成都雙流機場,9名機組成員和119名乘客安全落地。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能在危急時刻把失壓的飛機控制好,得益於劉傳健從事飛行以來,一絲不苟、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2006年,劉傳健從空軍第二飛行學院退役,加入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從成為飛行員的那天起,他就始終牢記確保飛行安全這一最高職責,把安全飛行規章標準落實到每一個航班飛行的全過程。

  「困難前,每個人都應盡責。」年初,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劉傳健主動申請執飛川航承運四川醫療隊及物資抵武漢的航班。此後,他再度執飛四川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出徵所乘航班,以及四川援助湖北醫療隊第三批撤離隊員從武漢飛往成都的航班。

  危急時刻義無反顧,劉傳健做了不平凡的貢獻。「對於未來,還是希望能腳踏實地,扎紮實實做好該做的事,在勞動中成長、在勞動中創新、在勞動中奉獻!」(記者 範芮菱 文/圖)

  原標題:英雄機長劉傳健:在勞動中創新 在勞動中奉獻

相關焦點

  • 身邊勞模 川人榜樣①丨省勞模劉傳健:現在,英雄機長有了「新稱號」
    在我們身邊,有著一大批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他們圍繞省委「一幹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緊扣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以巨大的勞動熱情積極投身全省經濟社會建設主戰場,用自己的奮鬥故事詮釋著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
  • 《中國機長》獲角色原型集體力挺 英雄機長劉傳健現身「安利」
    「川航5·14」事件真實原型四川航空3U8633航班責任機長劉傳健、第二機長梁鵬、副駕駛徐瑞辰、乘務長畢楠等「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集體現身,為《中國機長》打call。電影拍攝時,英雄機組全員還現身片場探班,參觀片場並與各位主演進行深入交流,劉傳健機長表示:「整個劇組的工作狀態非常好,他們非常辛苦。相信電影《中國機長》會感染大家,希望大家到電影院去看《中國機長》!」
  • 「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
    執飛機長是「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 川航供圖2日下午,四川第三批援鄂醫療隊126人乘機前往武漢戰「疫」。此次醫療隊著重派出了具有重症治療護理經驗的醫護力量,有利於儘快參與救治武漢前線危重症病人,航班由「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生金曉博2日凌晨還在科室值夜班,凌晨1時左右接到醫院通知將前往武漢。「半夜回去的時候,兩個娃娃都睡了,父母和愛人聽說後,都在家等著我,我們開了一個『特別』的家庭會議。」金曉博說。「放心去,家裡有我們!」
  • 旅客在海南受傷需返航成都治療,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
    川航還派出了「英雄機長」劉傳健執行此次航班。7月31日,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從四川航空公司了解到,20日,川航海南分公司直屬售票櫃檯接到旅客求助,一名四川籍男性旅客在海南意外受傷急需回成都治療。由於傷情嚴重,受傷男子無法坐立,只能依靠擔架,希望能搭乘三亞直飛成都航班。
  • 《中國機長》原型人物劉傳健送四川醫療隊赴鄂抗疫
    《中國機長》原型人物劉傳健送四川醫療隊赴鄂抗疫  2月2日下午,四川第三批援助湖北醫療隊120餘名醫護人員和相關物資出發前往武漢。尤為值得一提的是,承擔本次飛行任務的正是電影《中國機長》的原型、有著「中國民航英雄機長」之稱的劉傳健。
  • 川航備降事件調查結果公布,更多細節披露:「英雄機長」劉傳健曾...
    調查報告中披露了更多「英雄機長」劉傳健應對此次事故的細節。2018年5月14日,川航空客B-6419 號機執行重慶至拉薩3U8633航班。機上飛行機組3人(責任機長、第二機長、副駕駛)、乘務組5人、安全員1人、旅客119人。
  • 勞動,民族進步的靈魂
    從燦爛輝煌的華夏五千年到碩果纍纍的中華文明;從古代文明的智慧到火紅時代的偉大成就;從為國奉獻的勞動模範到改革開放的勞動者……這一切的巨大成就,無不為勞動所帶來的根本力量。中華民族是勤於勞動、善於創造的民族:青銅具、活字印刷術、成渝鐵路、川藏公路、……他們見證了中國歷史變遷與偉大復興的實現;稻田英雄袁隆平、鐵人王進喜、鋼鐵英雄孟泰農業模範申紀蘭……他們是奮鬥的人,他們的精神永遠在我們當代追夢人的心中,他們總是被我們敬仰。勞動,創造了歷史文明,使民族擁有了靈魂,更讓我們展望未來,心馳天外!
  • 英雄機長劉傳健:他34分鐘救128人 當年卻差點當水泥廠工人
    對於機長劉傳健來說,代表著128個人的生命。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在萬米高空上,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突然爆裂脫落。一瞬間,副機長被氣壓推出機艙,一半身子掛機頭外面,而機長劉傳健此時也突然失聰,身子像被猛獸驟然撕裂。
  • 川航事件調查報告披露:機長劉傳健曾高空缺氧飛行近20分鐘
    飛機在航路飛行中,駕駛艙右風擋爆裂脫落,飛機失壓,旅客氧氣面罩脫落,機組宣布最高等級緊急狀態(Mayday),飛機備降成都。該事件造成一人輕傷、一人輕微傷,飛機駕駛艙、發動機、外部蒙皮不同程度損傷。2018年5月14日當天6點27分,飛機從重慶江北機場起飛,機長劉傳健擔任責任機長,右座副駕駛為徐瑞辰。
  • 《中國機長》原型劉傳健護送四川醫療隊赴武漢:隨時待命!
    而承擔本次任務的正是「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他主動申請執飛本次航班。劉傳健護送醫療隊劉傳健在接受總臺央視記者採訪時表示,自己和全國人民一樣,一直很關注疫情,隨時待命,有需要第一時間衝上去。希望武漢人民能夠配合醫務人員,把自己保護好,挺過最困難的時候,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 英雄機長:劉傳健接四川最後一批援鄂隊員回家
    #英雄機長接四川最後一批援鄂隊員回家#】4月7日下午3點50分3U3104次航班順利抵達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四川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員回家,英雄機長劉傳健熟悉的身影再次出現。四川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員162人包括華西醫院140人、疾控三隊14人、中國醫學科學院輸血研究所6人、以及國家單獨抽調的華西醫院、成都公衛中心的2名院感專家。
  • 川航8633號航班三萬英尺驚魂,挽救128人英雄機長劉傳健
    3U8633號航班機長是劉傳健,46歲,中國籍,累計13 666個飛行小時,其中A320機型為9 254小時,高高原航班飛行262.49小時。第二機長梁鵬,34歲,中國籍,累計8 789個飛行小時,其中A320機型為6708小時,高高原航班飛行185.17小時。副駕駛徐奕辰,中國籍,27歲,累計2 801個飛行小時,其中A320機型為1180小時,高高原航班飛行112.32小時。
  • 英雄接英雄,劉傳健執飛最後一批四川援鄂醫療隊返川航班
    今天下午,四川省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乘坐川航包機返回成都,剛剛解除隔離的「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再次前往迎接,書寫英雄再接英雄的傳奇故事。 上月,劉傳健曾兩次執飛成都—武漢航班,為四川省第三批、第六批援鄂醫療隊護航,並祝福大家「平安歸來,到時來接你們回家」。
  • 上海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讓每個學生在勞動中成長|一...
    據悉,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正在研究制定勞動教育「十四五」規劃、教學指南、實踐資源圖譜作為配套文件,構建「1+3」的勞動教育制度體系。《實施意見》在勞動教育內容上是如何設定的?在系統化高質量實施勞動教育方面,《實施意見》有什麼新舉措?市教委有關負責人進行了解讀。
  • 論《勞動合同法》中的「勞動基準」
    對勞動合同書面形式、二倍工資、經濟補償金、用工檔案等具體制度規則的分析表明, 我國《勞動合同法》中的大量強行規則並非勞動基準。雖然《勞動合同法》與勞動基準關係 密切,但其中真正涉及勞動基準的規定並不多,僅在非典型勞動關係調整中略有提及,因此,制定單獨的《勞動基準法》,仍有很大的制度空間。
  • 【地評線】荔枝網評:致敬勞動楷模,吹響「勞動號子」
    「要學喜鵲造新房,要學蜜蜂採蜜糖,勞動的快樂說不盡,勞動的創造最光榮……」,一首傳唱四方的歌曲道出了勞動的價值與意義。無論時代如何發展,崇尚勞動、熱愛勞動永遠是不變的主題。廣大勞動模範秉承吃苦耐勞的光榮傳統,在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辛勤付出中,寫就彪炳史冊的偉大傳奇,照鑑推動時代發展的偉大精神,是我們學之榜樣、行之目標。
  • 《中國機長》:帶英雄的無臉船長無法進入
    作為一部改編自川航事件的電影,《中國機長》所做的,不僅是還原了過去令人震驚的空客危機,也意在讓危機事件更加緊張,然而一部電影中人為製造的戲劇性衝突並不精彩,另一面無法刻畫人物,這使得事件人物的還原停留在照本宣科類新聞的層面。
  • 餵羊、鬆土、做家務,這些大學生在勞動中成長
    楚天都市報4月9日訊(記者肖楊 通訊員尹若冰 高楊)「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連日來,武漢科技大學學生在各種群裡分享居家防疫期間,主動參與勞動的體驗,在勞動中鍛鍊成長。穆建龍說:「通過這段時間的勞動實踐,感覺到一切樂境都可以由勞動而來,一切鬱悶都可在勞動中釋放。在校習得書中玉,在家習得生活常識,在勞動中感悟生活,用勞動創造幸福生活。」姐姐帶著弟弟一起做家務來自武科大文法學院社會1801班的秦天慧,在疫情期間,為父母分擔家務,幫媽媽做飯,給弟弟輔導作業。
  • 《中國機長》與航空電影,空難改編難在創新與嘗試
    著名作家徐志摩就是在1931年的「濟南號」郵政飛機事故中不幸罹難。有數據顯示,超過80%的空難都是人為因素導致,其中飛行員操作不當佔了很大的比例。也就是說,整架飛機上的生命,幾乎就掌握在機長的手上。2018年5月14日的川航3U8633航班備降成都事件,在駕駛艙風擋玻璃破裂脫落,失壓,儀器多數失靈的情況下,機長劉傳健強行把飛機開回了成都雙流機場。
  • 勞動最光榮 共圓中國夢
    一個個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成為鮮明的時代標識,樹立無形的精神豐碑。 文/韓小喬 圖/視覺中國「光榮屬於勞動者,幸福屬於勞動者」。習近平總書記在11月24日舉行的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強調,弘揚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社會風尚。「人民創造歷史,勞動開創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的每一項成就,都源自人民群眾的勞動創造。一個個愛崗敬業、銳意創新、勇於擔當、無私奉獻的先進模範人物,成為鮮明的時代標識,樹立無形的精神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