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是輕量大物竿系列的第一期:天元浪尖大物5.4米,促銷到手價590元。一款號稱可以挑戰50斤巨物的魚竿。
塗裝分析
浪尖大物選擇了全漆手把節,由墨綠過渡到馬卡龍綠,白色線條圖案上方是浪尖二字和日語awazuke,泡沫的意思。
整個漆面沒有用cp條做分割,過度自然,上方僅有一個英文「create miracle」,創造奇蹟。塗裝設計不錯,沒有明顯瑕疵。天元在這款魚竿上用了超長的親膚握把,這個設計有利於雙手提竿,比較貼心。
超長親膚握把
竿稍用的是大力馬萬向轉環,其他一些網銷魚竿的標配一個不缺:防抱死、帶膠圈的隱蔽式失手環、金屬防爆環。
檢查裸碳部分,天元用了低密度帶距,整體美觀度有提升,錐墊做工也不錯。總的來說,作為600元不到的大物杆,整體設計和細節做工配得上他的價位。
塗裝分析
去前後堵,魚竿重170.2克,官方標註175克,後堵是14.4克,佔總體重量的8%。
根據科學釣魚硬度標準測試,這款魚竿為5.7H。
其他基礎數據的實測結果參見這個表格(基礎數據實測那個表格)。
很多釣友問力矩到底是什麼意思?
把魚竿帶後堵重量乘以帶後堵重心的數值,得到的結果就是力矩,實際上是力對物體作用時所產生的轉動效應的物理量,數值越大,持感越重,拋投、提竿就會越累,更多詳細內容可以參見相關資料。
基礎的物理量
調性測試
釣性方面,通過500克砝碼的展現來看,浪尖大物和整個浪尖系列一樣,硬度都不低。不過它的硬度一部分來源於二、三節的大錐度(3.7‰/3.1‰/1.2‰),這也是天元的制竿理念,強調前端足夠的硬度來控魚。
頂釣500克砝碼可以看到也僅僅是1、2節在受力
平釣1000克砝碼時二、三、四節受力也很均勻,調性沒有任何問題
這種設計在搏10斤以內青魚、草魚時能夠很好控魚,但是如果遇到較大體型的魚類,就會很快用到手把節的力量,完全靠後段強度控魚,腰力一般。
可以看到鄧剛實戰面對大魚發力的狀態
強度測試
魚竿手把節底部離地2米,魚線縮短到2米,和地面的夾角是80度,模擬魚在水深2.5米處逃竄的情況,主要考驗魚竿後兩節的最大強度。
模擬實戰的受力模式
從慢鏡頭來看,魚竿第四、五節同時斷裂,也是到了受力極限,斷杆內外逆絲清晰,稍有撕裂感,內壁也比較光滑。
最大可以承受6.38kg的拉力,根據科學釣魚東麗綜合魚線的結節強度來判斷,天元浪尖大物5.4米可以硬挺拉斷3號子線。
這裡我解釋一下:並非這款魚竿不能用4號或者5號子線,而是我測試的結果是在極限狀態下(一般溜魚最大角度就是80度),天元浪尖5.4可以硬挺拉斷3號子線。如果溜魚的角度變小,比如60度,那它的拉力會明顯增加,挺斷4號、甚至5號子線也是有可能的。
綜合評價
天元浪尖大物塗裝設計和細節做工不錯,參數標註準確,持感稍重,硬度較高,腰力中等,強度一般。其設計還是天元的前端硬控,後段放軟的思路,推薦垂釣十斤左右,喜歡強勢控魚的釣友。
主觀評論
這是輕量大物竿系列測評的第一期:天元浪尖大物。首先解釋一下輕量大物竿的定義,我把5.4米重量170g左右的魚竿叫做輕量大物竿。一般用於垂釣20斤以內大魚,也是現在最主流的湖庫竿的重量。
天元浪尖大物的調性符合鄧剛對於魚竿的理解,強調控魚必須要有一定的硬度,而不是死命的提升強度。如果我讓魚不能隨意的「衝」起來,那它就不能發揮最大的能量,也就根本不可能拉斷我的魚竿,不過這個需要一定的溜魚基礎。
浪尖大物還有一個特殊的地方在於超長的握把,一方面對於雙手提竿比較友善,不容易打滑。另外一方面天元的溜魚理念是手上扶竿身,這也是親膚材質做了很長的原因。
魚竿達到這個價位或者說這種品牌的時候,大家比拼的就是對於釣魚的理解了,你很難說誰的更好,誰的更有性價比。幫助你找到一款符合你「口味」的魚竿才是「科學釣魚」這個節目存在的意義。
推薦閱讀
這是我弄斷了上百根魚竿,用上萬元換來的「好魚竿」名單
66歲老爺子挑戰全網所有魚鉤,網紅們都準備好了嗎?
我做了兩年的魚竿測評,給您這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