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2020-12-15 光明網

  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顯著提升——

  「十三五」高等教育取得突破性進展

  本報記者 梁丹 焦以璇

  ■聚焦教育2020收官系列發布會

  12月3日,教育部舉行教育2020「收官」系列第二場發布會,介紹了「十三五」期間我國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等情況。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在發布會上表示,「十三五」時期,中國高等教育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扭住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能力的核心點,牢牢抓住提高質量、推進公平兩個戰略支點,持續開展全面振興本科教育攻堅戰,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提供了強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撐。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高等教育體系

  「我國已建成世界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毛入學率不斷提升,由2015年的40%提高到2019年的51.6%,在學總人數達到4002萬。

  研究生教育規模也在不斷擴大。教育部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司長洪大用介紹,我國已全面完成研究生教育「十三五」規劃指標。其中,期末千人註冊研究生數目前已超過2人,在學研究生總規模今年將達300萬人,專業學位碩士招生佔比目前已超過60%。「十三五」期間授予博士學位33萬人,碩士學位339萬人。

  追求量更強調質。吳巖表示,五年來,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2018年,我國首個本科專業類教學質量國家標準發布,涵蓋全部12個學科門類、92個本科專業類、587個專業、5.6萬餘個專業點。一流課程「雙萬計劃」遴選國家級一流本科課程5118門,示範帶動高校本科課程建設。實施「六卓越一拔尖」2.0計劃,在17個基礎學科實施拔尖學生培養計劃,首批布局104個基地。

  五年來,新工科全面深化、新醫科融合發展、新農科高位推進、新文科布局未來。「四新」建設交織融合、引領發展,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

  「『十三五』時期,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工作堅持立德樹人、服務需求、提高質量、追求卓越,加快培養國家急需的高層次人才,高質量、內涵式發展取得新成效。」洪大用表示,近年來,研究生教育改革發展不斷深化,學科專業體系建設和改革更加有力,「雙一流」建設全面啟動、紮實推進。

  堅持標準先行、質量為要。教育部組織開展了第12批學位授權審核工作,新增了28個博士學位授予單位,29個碩士學位授予單位。啟動學位授權自主審核改革,目前已批准32所高校自主審核增列學位點。加強學位授權點動態調整,2015年以來,全國共有332所高校自主撤銷1663個博士碩士點。部署開展我國學位制度建立以來第一次大規模學位點評估,全國12877個學位授權點完成自評,抽評普通高校和科研機構現有學位授權點2292個。

  為加強研究生導師隊伍建設,教育部印發《關於全面落實研究生導師立德樹人職責的意見》等文件,構建國家典型示範、省級重點保障、培養單位全覆蓋的三級導師培訓體系。2019年我國共有研究生導師46萬多人,比2015年增加近10萬人,其中,45歲以下導師增加約4.5萬人。

  信息技術正在引發一場高等教育的學習革命。據統計,我國上線慕課數量增至3.2萬門,學習人數達4.9億人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所有高校全部實施在線教學,108萬名教師開出課程合計1719萬門次,在線學習學生共計35億人次。

  高校思政課改革創新呈現新氣象

  「目前,全國高校教師黨支部書記『雙帶頭人』比例從2018年底的68%上升到2019年底的82%,其中黨委書記和校長列入中央管理的高校普遍達到95%以上。」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副司長餘先亭在發布會上透露。

  思想政治工作是學校各項工作的生命線。餘先亭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匯聚各方力量,不斷創新高校思政工作。會同中組部、中宣部深化地方黨政領導幹部上講臺,黨的十九大以來,各省(區、市)黨政領導班子成員上講臺作報告已形成制度性安排。2019年,會同國資委開展「國企領導上講臺、國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推動50位國企領導進高校講授100場公開課,遴選100名央企骨幹擔任校外輔導員,幫助學生了解國情、黨情、世情、企情。

  實施「基層黨建質量提升攻堅行動」,開展新時代高校黨建示範創建和質量創優工作,實現全國民辦高校黨支部書記培訓全覆蓋,打造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網、易班網和中國大學生在線「三駕馬車」為引領的校園網絡新媒體傳播矩陣……5年來,高校黨的政治建設取得新發展,思想政治工作呈現新氣象。

  綜合調查表明,99.1%的學生贊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黨和國家必須長期堅持的指導思想」。99.3%的學生認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創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思政課改革創新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一環。「『十三五』時期,全國高校思政課在師資、教材、教法等方面持續創新,思政課的思想性、理論性和親和力、針對性不斷增強,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和滿意度大幅提升。」教育部社會科學司司長劉貴芹說。

  劉貴芹表示,「十三五」時期,思政課改革創新發生格局性變化。2019年3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頂層設計上,黨中央、國務院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見》,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改革創新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等多部門出臺部門規章和文件,教育部成立大中小學思政課建設指導委員會,政策「組合拳」頻頻落地,深化思政課改革創新「四梁八柱」基本定型。

  辦好思政課,關鍵在教師。據統計,截至2020年11月,登記在庫的全國高校思政課專兼職教師總數為106411人,首次突破10萬人大關,比2015年增加44290人,「十三五」時期高校思政課教師年均增長率達14.4%。

  「這5年,思政課改革創新的條件保障更加有力。」劉貴芹介紹,「十三五」期間,中央財政對高校思政課建設的直接投入達4.7億元。其中,2016年至2019年,中宣部、教育部建設37所全國重點馬克思主義學院,支持經費1.1億元;教育部累計向高校思政課建設投入專項經費近1.5億元。

  「十三五」時期,大學生對思政課的獲得感明顯增強。一項涉及200多所高校、近15萬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2020年大學生對思政課的滿意度超過90%,比2015年提高了18個百分點。

  高校服務經濟社會能力顯著提升

  「『十三五』期間,高校深入實施高等學校服務國家戰略行動,推進高校主動肩負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責任和擔當,高校科技服務經濟社會和國家重大戰略的能力顯著提升。」教育部科學技術司司長雷朝滋介紹,5年來,高校的科技成果和社會服務為產業升級以及高鐵、光伏、數控等領域提供了關鍵技術支撐。

  統計數據顯示,高校不僅建有60%以上的國家重點實驗室,承擔了80%以上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還聚集了60%以上的全國高層次人才,高校兩院院士在全國院士總數中佔比超過40%。

  在高校科技成果轉化方面,2016年至2019年,高校服務產業、企業和社會需求獲得的橫向科研經費總額超過2147億元。2019年,全國高校籤訂技術轉讓合同13918項,比2016年增長45.1%;合同總金額67.5億元,比2016年增長34.3%。

  「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高校快速響應,重點圍繞檢測試劑、藥物研發、疫苗研製等方面開展緊急攻關,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了貢獻。」雷朝滋介紹,高校共研製出44款檢測試劑盒,獲國內認證17款、國外認證41款,國內外銷量超億份。抗體藥物、蛋白重組疫苗、減毒流感載體疫苗已經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雷朝滋表示,「十三五」期間,教育部支持高校科研人員將最新科研成果寫入教材、融入課堂、傳給學生。《2019高校創新能力監測報告》顯示,在普通高校中,有53.9%的本科生參加過教師科研課題,12.8%的本科生參加過省部級及以上科技學術大賽;65.0%的研究生參加過企業委託科研項目,20.9%的研究生獨立在全國或國際學術會議上作報告。

  為進一步解放高校科研創新活力,「十三五」期間,高校科技「放管服」改革縱深推進,在機構運行管理、人事管理、科研經費管理等方面繼續優化政策導向,同時,深化科技評價改革,切實推動作風、學風轉變。

  「『十四五』期間,高校將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轉學風、提質量』攻堅行動,進一步加強有組織科研,為服務新發展格局、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雷朝滋說。

[ 責編:田媛 ]

相關焦點

  • 廣州三大重點項目同日開工 白雲機場三期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廣州三大重點項目同日開工 白雲機場三期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金羊網  作者:張豪、丁玲  2020-06-29 28日下午,廣州市重點項目
  • 福建龍巖市產能置換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福建龍巖市產能置換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北極星大氣網訊:經過多年努力,龍巖市3個產能置換項目均取得突破性進展。三、龍泰實業平板玻璃項目產能置換取得突破性進展福建龍泰實業有限公司投資建設的龍泰新能源材料科技產業園項目位於新羅區紅坊鎮,是泰國華僑回饋家鄉、帶有外資性質的大型工業項目。該公司擬建設一條日產600噸浮法玻璃生產線。
  • 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巖:「十三五」時期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
    新華網北京12月3日電 今日,教育部舉辦新聞發布會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思政工作、科技創新情況。「高等教育開始發生格局意義的變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特別是人才培養取得的突破性進展、歷史性躍升,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發展新階段,高等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全面升級,高等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全面創新,高等教育學習革命全面推進。
  • 高城水庫景區(慈孝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
    茂名網訊 高城水庫景區(慈孝湖)項目建設由於徵地工作進展緩慢等因素影響,進度較為滯後。目前,經過多方努力,項目已取得突破性進展,項目建設已開始進行清表等工作。近日,筆者在高城水庫景區建設現場看到,一些施工車輛正在把砍下來的雜木運走,相關的土方工作也在同步進行。
  • ...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力爭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原標題: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我省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江西省開展贛州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江西省將以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力爭「十四五
  • 「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 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北部灣港貨櫃航線總數達到52條。「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發展取得重大進展,規模穩居世界第一,有效地發揮了「一帶一路」重要支點作用,為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發揮了重要作用。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十三五」期間,我國港口規模不斷擴大,沿海港口萬噸級及以上泊位數2530個;在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和貨櫃吞吐量排名前10名的港口中,我國港口均佔7席;建設集疏運公路1500公裡以上;貨櫃鐵水聯運量年均增長20%,重點區域煤炭集港全部改由鐵路和水路運輸。
  • 瑪莎拉蒂撞人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2600萬和賠償金,譚明明認了?
    瑪莎拉蒂撞人案件取得突破性進展!2600萬和賠償金,譚明明認了張ZYWYDFFF關注【導語】:去年在河南發生的瑪莎拉蒂撞人案件,不少人都在蹲一個後續,畢竟譚明明在撞完人之後態度還如此囂張,譚家人更是妄圖用錢抵災,如此行為實在是讓人不齒。
  •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人類真能實現「長生不老」?
    以色列科學家的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人類真能實現"長生不老"?千百年來,"長生不老"一直是無數人熱議的一個話題。不管是古代的帝王將相,還是如今的平民百姓,幾乎每個人都有一個"長生不老"的夢想。衰老和死亡是每個人都要面對,卻又不想面對的事情。
  • 第二場:介紹「十三五」期間高等教育事業改革發展、高校人才培養...
    很高興又和各位見面了,我們今天要召開的是教育2020「收官」系列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要向各位介紹「十三五」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思政工作、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等工作的有關進展情況。很高興今天我們請來了五位司局長為大家重磅發布。他們是,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吳巖司長,科學技術司雷朝滋司長,社會科學司劉貴芹司長,學位管理與研究生教育司洪大用司長,還有思想政治工作司餘先亭副司長。
  • 「十三五」收官 山東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雙高」建設起勢
    山東教育新聞網訊 11月17日,記者從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發布會上了解到,在「十三五」期間,山東省高等教育發展積厚成勢,毛入學率從2015年的48.06%提高到56.75%,比全國水平高5.15個百分點,進入普及化階段。
  • 王俊峰課題組在線粒體蛋白跨膜轉運研究領域中取得突破性進展
    近期,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王俊峰、周數研究團隊在線粒體蛋白跨膜轉運研究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利用液體核磁共振技術在國際上首次解析出酵母線粒體內膜Tim23通道蛋白與其底物肽段的複合物三維空間結構。
  • 在智能航運體系建設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江西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
    近日,交通運輸部印發《關於江西省開展贛州革命老區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等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的意見》,我省將以開展交通強國建設試點為契機,力爭「十四五」期間在綠色高效城市配送體系建設、普通國省幹線公路和城市道路管理機制創新、智能航運體系建設、農村公路長效養護機制建立、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等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
  • 印度首艘國產航母取得「突破性」進展
    首次系泊試驗成功,對於印度首艘國產航母而言,絕對算得上突破性進展。要知道,印度首艘國產航母研製之拖沓及事故之多,超出人們的想像。先看研製之拖沓,早在2009年2月28日就鋪設龍骨了,當時印度軍方非常樂觀,預計2013年該艦即能建成並海試,2014年交付印度海軍。
  • 西安交大科研人員在分子濃縮富集與空間定位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例如,商用溶膠聚沉方案由於短時間內無法取得弱吸附分子在納米結構表面的快速吸附,而固定襯底方法仍存在分子快速吸附、咖啡環效應及成本等諸多技術問題。因此,如何高效地把待測分子空間上局域化到等離激元熱點區域,提高分子與納米結構的相互作用仍然是提高SERS檢測靈敏度,實現單分子水平的超靈敏傳感至關重要的科學技術問題。
  • 2021國考申論熱點:高等教育普及化
    如今,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家庭像孫川家一樣,實現大學生「零的突破」。   清華大學教育研究院對此進行了長達數年的數據跟蹤,「中國大學生學習與發展追蹤研究」總結了2011-2018年全國本科生家庭情況,發現70%以上大學生都是家庭的第一代大學生。
  • 天壇生物:創新引領藥物研發 科研試驗取得階段性進展
    本次兩條公告的發布,顯示出天壇生物在產品研發試驗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產品研發進程不斷加快。同時,能夠一連取得兩項科研實驗進展也凸顯出天壇生物一直以來對科研的高度重視。填補血友病用藥缺口推動治療實現突破性進展早在血液製品的白蛋白產品時代,天壇生物以其豐富的產品,過硬的品質,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成功。而在國內眾多企業爭奪因子類產品市場的當下,天壇生物依靠對未來市場的精準研判和強大的科研力量投入,在因子類藥品研發領域再次領先。
  • 「十三五」期間長城獎學金共資助82國291名學生來華學習
    12月22日,澎湃新聞從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期間,我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共同設立的長城獎學金共資助來自82個國家的291名學生來華學習。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在會上介紹,「十三五」期間,我國深入參與全球教育治理邁出新步伐,密切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合作,服務國內教育改革發展取得新進展。
  • 高等教育階段 在學總規模4002萬人
    如今,中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等教育體系,越來越多的學生像李夢娜一樣,成為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通過教育改變了命運。今年9月,本科畢業於青島農業大學的宋曉彤,進入天津城建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專業是土木水利。她既是家中的第一代大學生,也是第一代研究生。「相比讀本科,讀研期間的責任感更強,師生關係也有所不同。導師更像一個指引者,會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合適的方式去發展。」
  • 陳情令:「忘羨」取得突破性進展,劇中給出的暗示你發現了嗎?
    這一次,魏嬰終於明白藍湛的情誼,兩人的關係至此有了突破性的進展。大家注意了嗎?在雲深不知處,當魏嬰醒來,藍湛直接撩開了魏嬰的內衣,查看他的傷口。而魏嬰的反應有些不自在,有些不敢直視藍湛。此時魏嬰穿的內衣是白色絲綢的,在此之前,魏嬰的內衣要麼黑色,要麼紅色,有白色也是棉布的。其實魏嬰穿的是藍湛的內衣。
  • 網友問詢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更名河北海洋大學進展,官方答覆
    河北科技師範學院針對網友問詢的「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更名河北海洋大學」一事目前的進展問題,河北省委辦公廳近日給予了答覆。6月6日,有網友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以「關於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更名河北海洋大學的諮詢」為題,向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留言問詢稱,「早在2017年,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提出加快建設『河北海洋大學』的公告,同時河北科技師範學院提出更名的規劃被列入河北省『十三五』高等教育發展規劃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