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京都車站到宇治,最方便直接的是坐JR奈良線。不過我一時迷糊上了近鐵的奈良線,車上一位老者看出我坐錯車,主動告訴我需要換兩次車,還給我寫了個小紙條,有圖有文字,這就是在日本漢字通用性的好處。
這個其中一個換車站。
到達宇治。宇治屬於京都府,是京都府第二大城市。
這是我們乘坐的火車。
車站有點新奇特色。
出了站才知道坐的這是京阪電車線。
流經宇治的河流,宇治川。
京阪電車站就在宇治川河邊,坐京阪電車的話,去平等院需要過橋。如果坐JR奈良線則無須過橋。
宇治橋,上有平成八年(1996年)的字樣。
宇治橋,1996年建造。這個位置最初的橋是公元646年建造的,但我想那座橋肯定被重建過多次。不過你要是在一些中文百科上搜索,可能會看到「宇治橋,建於646年」的信息,簡直是不動腦子,要是7世紀的橋存在到今天,那鳳凰堂的世遺稱號就該讓給橋了。
宇治橋的橋頭,有這樣一個雕塑,紫式部像。
紫式部,日本歷史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的女作者,據說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長篇小說。源氏物語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學史上的地位都非常高,我早聽說過但從未看過,如果拿《源氏物語》與七百年後的《紅樓夢》相提並論,不知合不合適。由於歷史上日本女性的地位不高,紫式部的名字現在已無從知曉,紫式部是後人根據小說的內容給她起的名字,但她出身於藤原家族,肯定是姓藤原。
前文在法隆寺夢殿(日本的首批世界遺產,法隆寺(下))時曾提到,中臣鐮足幫助中大兄皇子(後來的天智天皇)刺殺蘇我入鹿有功,被天皇賜姓藤原,他的後裔(也許是一支)就封在宇治,後面要去的平等院就是藤原家的寺院。紫式部家也是藤原氏的後人,但屬於沒落貴族。紫式部和他的父親都熟讀中國文學和典籍,所以她的小說中有很多中國古代故事的原型。由於她的出身以及她的文學水準,她曾做過天皇皇后的侍從,對她描寫宮廷生活也有生活來源。
紫式部出身在宇治,她作品中的很多事情也是發生在宇治,所以她是宇治的符號之一。
世界遺產,平等院(鳳凰堂)是我們來宇治的真正目的,下篇另寫。
通往平等院的表參道,路口有個水泥的鳥居。
宇治,除了平等院和源之物語,還有一樣著名,那就是宇治抹茶。許多與抹茶有關的商店和餐館。
抹茶,唐朝時期傳入日本,隨著蒙古人建立了元朝,這種精細的茶文化被泡茶取代,抹茶在中國絕跡。
有句話叫做,世界抹茶在日本,日本抹茶在宇治。
而在日本則一直留傳到今天,不過據說日本的傳統抹茶技師也在減少,而且機器磨無論如何也達不到傳統的手工磨的效果。
街上的商店,也是非常多與「宇治茶」有關的,除了抹茶,也有各種衝泡的茶葉,以及多種與茶有關的點心食品。
抹茶店內
這是一家抹茶的麵館,日語的そば(So-ba),是蕎麥麵的意思。
臨街的櫥窗,老師傅(估計就是店主)讓你看著他的面是手切的。
麵條是抹茶色的,我們在這家嘗了一下,並沒有想像中的好吃。
切面用的刀。
這家的招牌也是抹茶拉麵。
宇治的街道,沒什麼特色
新式的住宅樓
老式的房子
這是JR的宇治站,如果直接去京都站,從這裡坐車方便,如果去祗園一帶的話,還是坐京阪電車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