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要到2020年的春節了,比中國老百姓們放春假還要激動的,肯定就是緊盯中國消費市場的奢侈品們了。過好一個傳統節日是中國人年年不變的儀式感,也是最捨得花錢的時候,平時高高在上的奢侈品們,也要放下身段,把自己裝扮起來蹭蹭春節的熱點了。它們個個摩拳擦掌,蓄勢待發,披上了喜慶的外衣,也講起了「中國話」。那麼今年,哪家的「春節限定」能入中國消費者們的眼呢?
GUCCI-設計不夠,外援來湊
到了鼠年,"過氣網紅"米老鼠又可以再次翻紅了。已經91歲的米老鼠,早就徵服了世界各地的幾代粉絲,與它出過聯名的品牌數不勝數,從一線品牌Marc Jacbos、comme des garcons,到親民的快時尚Forever 21、UNIQLO、HM,時尚資源接到手軟。今年,GUCCI比米老鼠死忠粉Marc Jacbos搶先一步請它來做外援,與迪士尼合作推出了「米老鼠群星會」新春系列。
永遠把自己的LOOKBOOK搞得一副財大氣粗的GUCCI,這次把拍攝地點從私家花園在了遊樂園,鼓勵大家春節不要宅在家嗑瓜子了,去迪士尼樂園排排隊也是好的。
很多人遠離春節限定,無非是因為那個顯眼的生肖設計流行期限只有短短的一個月,不過米老鼠系列作為卡通跨界時尚的槓把子倒沒有過氣一說。有趣的是,我竟然還在襯衫款式上嗅到了一絲國潮的氣味。鞋子系列也非常省心,7500一雙的過氣老爹鞋和冬天露腳後跟的不保暖樂福拖鞋來打頭陣,設計感取決於尬笑的米老鼠logo是放大縮小,兩個成隊還是三五成群。
將圖案印上就萬事大吉的套路,GUCCI年年用,年年翻車,不信你看看去年的三隻小豬系列?
對了米老鼠的女朋友米妮去哪兒了?去了MIUMIU,這一家子人在鼠年還挺忙。
Burberry-賣logo上癮的博柏利
自從換了logo之後的Burberry,似乎在年輕化的道路上一去不復返了,新春系列完全捨棄了經典沉穩的格紋,打著「紅色就是活力,紅色就是朝氣」的口號向你走來。
Burberry特意請來了我們的周冬雨同學來代言,紅色西裝,紅色包包,紅色圍巾,人們沐浴在新春紅的海洋的一片祥和氣息當中,差點就忘記仔細看看Burberry在logo上做的小文章了。
你仔細看看那個顯眼的「B」logo,其實上面盤踞著一隻生肖鼠,Burberry還給它取了個響亮的名字——「博博鼠」!為了強調logo和博博鼠的存在,Burberry將它無限放大,印在包包上,紋在絲巾裡,比GUCCI的logo疊加,還是可以拿一點創意分的。
Louis Vuitton-圈錢高手LV,十元店配飾價格翻了1000倍
不知各位有沒有發現,LV近年來非常喜歡向配飾發力,前段時間發布的3000一個的LV小腕包,打著「吃土女孩都能買得起LV了」的口號,也算是刷了一波存在感。
為了爭做「人人都買得起」的LV,繼續在配飾上大做文章,鼠年新春系列成衣未出倒是配飾先行,鑰匙扣、AirPods殼、手鍊,甚至家居用品比如瓷碗收納盒什麼的都考慮到了。但,把LOGO拿掉之後,又和十元店裡面的精品有啥區別?
以上的配飾系列送家人送閨蜜也還算得上誠意的新年禮物,但你要是送下圖的絲巾圍巾系列,那不好意思,這朋友沒得做了。
Chloé-今年不靠大紅色,卻沒了高級感
Chloé今年特別邀請了英國藝術家Julie Verhoven擔任設計,設計師最擅長的就是色彩的運用,這次結合了中國的水彩文化設計了一隻「彩雲鼠寶」的圖案,用在了人氣款 C bag 和鎖頭包和限定T恤上,讓人霧裡看花,水中望月。
只是不知道為什麼,一股廉價的味道散都散不去。
Dior-山丹丹的鳳凰紅豔豔
說實話Dior的新春系列可能是最值得期待的了,畢竟在2019年Dior給中國消費者帶來的春節限量就是一個結合東西方審美的絕佳案例,圖案以中國四川的繡球花為靈感,結合了歐洲植物圖鑑的寫生手法,可以說是至雅的設計。
但Dior今年就「厲害」了,不整花花草草,直接將鳳凰來儀的中國元素拿來。沒有一大片的紅色,而是用橙色、灰色、玫紅色等顏色來綜合,雖然和鼠年沒有關係,但是吉祥的含義算是給到了。
只是,不會知道這樣的包搭什麼衣服才背得出去呢?別再說什麼看臉就行,顏值必勝法在這個包上失效了,不信你看楊天寶女士,也很遺憾沒能撐得起這款包,甚至淪為了包包的陪襯。
Tory Burch-本命年的朋友可以收養一隻
下面是輕奢品牌Tory Burch的鼠年限定,前有博博鼠,後有Rita,沒錯,Tory Burch的設計師也為這隻貨真價實的老鼠取了一個Rat的諧音名Rita,還為他設立了一個冒險家的人設。
看看Rita的新年新衣你會知道什麼叫「人不如鼠」,綠紅白三色的粗呢大衣透露著一股貴氣,金屬扣子還不忘印上品牌logo,手裡的小包款式簡單但一看就不便宜,渾身上下都透露著「我在外面混得很好」的自信。
Kate Spade-請當紅網紅做外援,流量的力量不容小覷
論資歷,傑瑞還比不上前輩米老鼠,但是憑藉著可可愛愛的形象,湯姆與傑瑞表情包得以在每個人的社交圈裡翻紅。輕奢品牌Kate Spade都要請傑瑞來當外援了,這暗示了什麼?流量為王啊!
除此之外,傑瑞還和zara、優衣庫等快時尚均有合作,可可愛愛的傑瑞也算是順利打入時尚圈了,不過事實證明,那一層窗戶紙還是不要捅破比較好。
每年春節臨近,除了關心選購什麼年貨,春晚有什麼陣容,網友們還多了一個新節目,那就是看看各大一線奢侈品為了討好中國消費者又要作什麼妖了,就像是年年等馮鞏老師的那一句「我想死你們啦」,圖的都是一樂。你說真要買吧,估計也沒幾個人會買。
中國人奢侈品購買力不強嗎?當然不是,在麥肯錫發布的《中國奢侈品報告2019》調查中顯示,中國人一年得花7700億人民幣購買奢侈品,這幾乎佔了全球奢侈品銷售額的三分之一,其中80後、90後則是購買奢侈品的主力軍。抓住了中國消費者的心就等於抓住了財路,奢侈品不舔中國這個大市場都不行。只是每年的新春系列奢侈品圈錢的手段太套路,現在還想靠「中國元素」作為賣點在過年的時候大撈一筆,已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許多奢侈品在幾個世紀以來通過層出不窮的營銷手段在歐美市場有著無法撼動的地位,它們可以把聖誕節、情人節搞成一個個帶著銅臭味的節日,但如今想要靠套路拿下中國市場,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只能使過去的營銷策略淪為一紙空談。奢侈品每年春節限定套路,大家年年也都猜的到,一是生肖的套用,二是萬變不離其宗的中國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春節恰恰是最有辨識度的,圍繞春節展開的文化活動太多了,我們從小就在濃濃的年味裡長大。今年是鼠年,可奢侈品的老鼠圖案要麼是直接拿來西方的卡通形象 ,要麼就是在金絲銀線和水鑽的簇擁下,老鼠失去原本靈動的神態。要知道,中國人對老鼠的感情可不一般,它位列十二生肖之首,象徵著機智、靈動,古人眼裡老鼠有著大智慧。
魯迅先生更是高看老鼠一眼,他在《朝花夕拾》的《狗·貓·鼠》中寫道:我床前就貼著兩張花紙,一是「八戒招贅」,滿紙長嘴大耳,我以為不甚雅觀。別的一張「老鼠成親」卻可愛。自新郎、新婦以至儐相、賓客、執事,沒有一個不是尖腮細腿,像煞讀書人的,但穿的都是紅衫綠褲是粗俗了,在路上遇見人類的迎娶儀仗,也不過當作X交的廣告看,不甚留心;但那時的想看「老鼠成親」的儀式,卻是極其神往。
中國的十二生肖,不是給生肖取個外國名字,編個西方故事就能概括的。中國紅,更不屑於成為什麼時尚流行色,而是一種充滿自豪和底蘊的象徵。奢侈品品牌討好中國消費者的心有多急迫?從每年的春節限量版就能窺見一斑。
西方奢侈品對這些中國元素的賣力擺弄看上去彆扭極了,套用元素似乎是奢侈品們邁步過去的坎,破罐破摔的動靜反而還更大一些,以醜出圈的單品細數起來可太多了,像是在明目張胆地挑戰當代年輕人的審美。近幾年倒是收斂了一些,既要高級感,也要接地氣,不如從中國明星化和KOL入手,由時尚人士輻射到普羅大眾,可你大片偏偏要清一色皮笑肉不笑的硬照臉,與節日氣氛格格不入。
前有跌下擂臺的Dolce&Gabanna,請來中國模特做「吃播」,舉止扭捏,語言輕蔑,看似借用中國文化,實則是高級黑,後面還演變成明目張胆的種族歧視,實屬反面教材。去年還有Prada和華裔導演袁巧玲合作的復古電影《春節青春物語》,氣氛詭異,色調昏暗,完全沒有春節闔家團圓、共享其樂的美好氛圍。
即使是入駐中國多年,被人們熟知的Calvin Kelvin,也曾因為忽視了「雞」在中國語境中的多重含義,在幾年推出了一款在正面印上大公雞的男士內褲而貽笑大方。你們是否也甚至懷疑過,這些奢侈品設計師對中國民俗文化的了解是不是都是從google上的隻言片語裡搜刮而來的。
在東方的民族文化中,高雅的審美情趣往往離不開如含蓄、內斂、留白、意象等意味深長的表現形式,中國人重內涵、重文化,這一點是西方設計師們常常忽略的。雖然那些元素確實是春節必不可少的元素,但是簡單粗暴地印生肖,清一色大紅大金配色的老套設計,即使在年輕人眼裡看來都顯得有些過時了。
中國人愛面子,重儀式,奢侈品恰恰能夠滿足中國人希望在家人朋友眼裡留下「過得好」的印象,但是奢侈品究竟昂貴在哪兒呢?是它的LOGO嗎,是它的價格嗎?當然不是。論奢侈品購買力中國是數一數二的,但是還不至於用一個所謂新春限定的奢侈品給人留下一種只有錢沒有品味的印象。
奢侈品進入中國已有三四十年,真正打入中國市場也有十餘年,發展至今還在一成不變地照搬老一套的文化元素,不根據實際審美創新,那也不能怪中國消費者對春節限定敬而遠之了。
一個奢侈品品牌應該是一個文化標誌,用來激勵對美的追求和對其他優秀文化的包容,也鼓勵人們追求更高的生活層次和更好的品位。可一邊將中國元素刻板化甚至醜化,一邊還想著無腦賺中國人紅包錢的奢侈品,難道不跌價嗎?
From 蟬市。
聲明:本人與文中品牌無任何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