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女魔頭」扎哈 哈迪德:北京大興機場設計者,去世時僅66歲

2021-01-11 騰訊網

扎哈·哈迪德是世界上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因為她的設計風格大膽、前衛,一直被人稱為「建築女魔頭」。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22歲到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學習。33歲在香港一個國際建築比賽上首次獲獎,65歲時在中國留下了她人生中最後一次設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機場尚未建成,已經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

2016年,「建築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在美國因心臟病去世。她終身未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事業。生前曾受到過許多非議,但是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終結。

借她自己的話說,「我一生堅韌不拔,耗費常人數十倍的努力,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

一、建築界的女強人

扎哈·哈迪德出生在巴格達一個思想非常開明的富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支持自己的女兒通過接受教育,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在哈迪德的少女時代,她可以自由地出入任何場所。因此她認識了鄰家的建築師哥哥,再加上她的母親也熱衷於房間改造,促使她對建築設計萌發了興趣。

哈迪德二十二歲時,伊拉克國內發生了一些變化,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將家搬到了英國倫敦。她也趁機跑到了當地一所建築學院學習。

大學畢業之後,哈迪德一面在學校任教,一邊創辦自己的工作室。又不斷設計作品,參與各項國際性大獎的角逐,但是始終未能成功。

直到1982年,她來到香港參加一個國際性的建築比賽,參與香港「山頂」項目的設計。結果初賽時參賽稿就被人扔進了字紙簍。幸好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磯崎新發現了她,將她的作品撿起來。於是,她獲得了這一次比賽的第一名。

那是哈迪德第一次獲得國際大獎,但是後來的事情發展並不順利。雖然獲獎,但建築項目因故被撤銷了。距離她的第一個成名之作出現,還要等到11年後。

1993年,哈迪德在美麗的德國萊茵河畔推出了她的成名作,這是一座消防站。獲獎之後,哈迪德返回英國,耗盡心力參與一間英國歌劇院的設計角逐,最終取得第一名,但是卻因為英國人不能接受她弱國的移民身份,而被取消資格。

這件事讓哈迪德內心遭受重創,因為在這之前,她已經在英國倫敦生活了二十年,卻沒有一個建築作品留在這座城市。

二、哈迪德的「廣陵絕響」

隨著哈迪德的成名,關於她的負面評價變得越來越多。許多設計師批評她,「完全不考慮天花板高度、地板落差,牆面的傾斜」,「她以為她是小孩兒在玩兒捏泥巴」!

哈迪德的作品外形新穎、誇張、帶有流動性,在許多人眼中這是「不實用」的。而她本人則是一個「未婚」且脾氣火爆的女人。

這件事比較奇怪,未婚的男性能夠得到「鑽石王老五」的美譽,而女性則不行。60歲還不結婚的女人是多麼可怕啊!於是大家就開始叫哈迪德——「建築女魔頭」。

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和批評,哈迪德一一反駁。有人批評她的設計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她就說:假如周圍全都是垃圾,我為什麼要和垃圾協調?

哈迪德不但搞建築設計,還曾經設計過珠寶。為了保證自己一直有新鮮的「想法」,她主張理論與實踐並行。當了三十多年的建築學導師,一邊教授學生,一邊努力實踐,旨在追求「打破常規」。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那個時候的倫敦也是開放、包容的,但是現在的英國倫敦已經開始衰退、老化。

為了保持傳統風格,對於哈迪德的前衛、新奇的設計,他們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他們不但不會接受哈迪德的設計方案,甚至對哈迪德濃重的伊拉克口音,深棕色的皮膚產生了排斥,進而對她的「品味」產生懷疑。

後來哈迪德又給日本做過一個設計,日本人一開始也樂於接受她方案,卻由於成本的問題,一拖再拖,最後不能實行。

再後來,哈迪德輾轉來到了給她帶來福運的中國。一別三十餘年,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和心胸,接納了她的設計。從方案敲定到建築完工,一氣呵成。

今天的中國人,比較喜歡哈迪德與中國某企業合作設計的辦公大樓。當然,國人心目中最優秀的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它囊括多項第一,它不僅是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也是世界施工難度第一的航站樓。

大興國際機場「魔幻」的外形似鳳凰展翅,前衛的造型,彰顯出大國自信,它已經成為了扎哈·哈迪德留給這個世上的「廣陵絕響」。

結語

由於成名之後作品一直飽受爭議,扎哈·哈迪德的絕大部分作品只能安靜地躺在她的文件夾裡。又由於來自弱小的國家,頂著一張深色的皮膚,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她都不能融入英國。

扎哈·哈迪德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來過中國,她的設計靈感有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園林景觀。因此2010年前後,當扎哈·哈迪德在國際上飽受非議和責難時,她再一次來到這個曾給她帶來無窮靈感的國度。

開放、包容的中國對她張開了雙臂,歡迎她的到來。隨後扎哈·哈迪德先後為中國設計了廣州大劇院、南京青奧中心、北京大興機場。

1982年,哈迪德在中國香港第一次拿到國際大獎。2019年由哈迪德負責設計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扎哈·哈迪德一生中輝煌的起點與終點,都留在了這個給她帶來福氣的國家。

廣陵散絕弦猶在,史冊將會銘記這位偉大的建築家,銘記她一輩子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

相關焦點

  • 她是北京大興機場的設計者,被稱「建築女魔頭」,去世時僅66歲
    可惜的是,在大興機場的最後,卻有一個讓人十分動容的故事,這座機場的設計者並沒能看到這座機場的建成,這是為什麼呢?事實上,這座機場的設計者扎哈·哈迪德由於突發疾病,在機場建成典禮之前便逝世了。一、國家災難之下的伊拉克上層人士大興機場位於北京,是我國一座用來促進世界與中國之間交通的機場,這樣一座機場的設計者不會是無名之輩。扎哈·哈迪德是一位伊拉克的設計師,他的設計師之成長路充滿著艱辛。
  • 「建築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北京大興機場總設計師,去世時僅66歲
    前言夜幕降臨,北京大興機場的燈光也再次的亮起,這個以"浴火鳳凰"為設計理念的機場在黑暗中顯得格外的耀眼,在夜晚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充滿了生命力的烈焰,白天我們又看到了一個青春有活力的現代化的一座機場,如同我中華文明在經歷烈焰般的灼燒之後的重生
  • 「建築女魔頭」扎哈:設計了北京大興機場,卻沒能活著看到
    她曾為中國設計了北京大興機場,但她的生命卻沒有等來大興機場的完成,就匆匆離開了人世。但是,我們世人都記得,她曾轟轟烈烈地活過。伊拉克女孩「一個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環境。」此後的扎哈,從數學系畢業,又來到建築系,在這裡她認識了自己的老師,曾經設計過中國央視大樓的雷姆·庫哈斯。而在他的教導下,扎哈的才華屢屢被激發出來,而且在每次完成學校的建築作業時,扎哈的建築作品總會讓人眼前一亮,充滿驚喜。老師們稱讚她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天才,以後一定會有所作為,有所成就。
  • 伊拉克「建築女魔頭」:設計了北京大興機場,卻未能親眼看見成品
    在伊拉克就有一位非常優秀的女性建築師,她對於藝術有著一種近乎癲狂的感性,這位建築師從來不拘一格,而且也從來不尊重主流,但也正因為她這種不拘一格,結果創造了很多的藝術,更是成為了現代建築藝術的傳奇。在這位女性的努力下,她不僅成為了建築女魔頭,而且還曾經設計過北京的大興機場,被人譽為現代女性之偶像。那麼這位建築師到底有著什麼樣的傳奇呢?
  • 北京大興機場設計師,扎哈:沒等作品建成就已去世,一生爭議不斷
    剛剛建成啟用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就是其中的佼佼者,被當代社會評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以瑰麗雄奇的造型徵服了世界,它的建築設計者扎哈·哈迪德,以線條繁複、造型奇特的"解構主義"設計手法馳名業界,被稱為"建築界女魔頭",以一介女流躋身於世界建設藝術家的行列,雖然身前身後爭議不斷,但都無損於她世界頂級設計師的地位和名望
  •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計劃打造上海最綠色的建築
    扎哈-哈迪德建築事務所最近在中國完成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作品,包括一個巨大的海星機場和一座令人驚嘆的摩天大樓。 現在,它在中國節能環保集團(CECEP)上海總部的設計競賽中勝出,該項目將以可持續發展技術為榮。
  •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展播:北京大興國際機場
    「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上榜名單共100家,分為七大類主題榜單。即日起,北京旅遊網將對這100家首屆北京網紅打卡地逐一介紹,為您遊玩北京提供參考。人文景觀類——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定位為「大型國際樞紐機場」。
  • 扎哈·哈迪德去世四周年-兩顆鵝卵石與建築女魔頭
    ZAHA HADID (1950-2016/03/31) 扎哈·哈迪德 被譽為「英國建築女魔頭
  • 望京SOHO設計者,傳奇女建築師扎哈·哈迪德
    18 歲,哈迪德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攻讀數學系。 22 歲時,全家為了她的學業移居倫敦,她開始在著名的建築學府——建築聯盟學院學習。 27 歲,哈迪德畢業後加入大都會事務所(OMA),在那裡做了兩年的學生和六個月的合伙人,之後創立個人工作室,開始大量參與國際競賽。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客服電話(機場巴士+停車樓)
    35 來源: 牆根網 舉報   服務熱線和監督電話: 010-96158  機場巴士客服電話
  • 中國最牛機場,創造40多項世界之最,被稱世界新七大奇蹟之一
    >近年來,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許多基礎設施建設已難以滿足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例如,高速公路、鐵路、橋梁等設施需要快速升級或建設新的替代品,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提供新的催化劑,各種各樣的橋如雨後春筍,其中比較有名的是港珠澳大橋,高速鐵路持續了很長時間,全國各地都建起了新機場,其中,位於北京的大興機場獨具特色
  • 紀錄片《大工告成——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學術研討會在京舉行
    中國民用航空局機場司副司長張銳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黨群部副部長李慎波分別在研討會發言中國視協紀錄片學術委員會名譽會長、中國文聯終身成就藝術家、知名紀錄片人劉效禮和與會嘉賓們分享了自己第一次去大興機場的經歷,表達了對於大興機場建設成就的驚喜以及對機場設計者、建設者的崇拜。
  • 北京大興機場三組模型展示設計智慧
    攝影/本報記者 袁藝為紀念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一周年,由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辦的「新中國大工匠智慧——北京大興國際機場」主題展覽,於昨日(10月展覽以獨特的視角和新穎的敘事手法,解讀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這一偉大工程,將專業複雜的建築知識,用一種通俗易懂,趣味橫生的方式展現給觀眾。在開幕式後,還舉行了展覽主旨論壇和青年建築師機場設計論壇。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機場運行新標杆 協同發展新引擎
    原標題: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機場運行新標杆 協同發展新引擎機場運行新標杆 協同發展新引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探訪鳳凰展翅,藍天夢圓。同時,它位於北京、天津城區和雄安新區的中心位置,可以說是一個最好的選擇。」關於大興機場的選址,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2014年底,國家發改委批准北京建設新機場項目的可研報告。2014年,項目主體工程正式開工,配套設施完成設計。2019年9月25日,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大興機場正式開航投運。
  • ​廈門航空進出北京航班今起全部轉至大興機場
    新航季啟用後,廈航將在大興機場夏航季運營每日54個航班,冬航季每日66個航班,航線網絡將覆蓋廈門、上海、深圳、杭州、長沙、重慶、福州、香港、澳門等近20個航點。到2025年,廈航集團計劃在大興機場投入運力超過50架,重點打造北京大興至福建、華東、西南等大流量航線的空中快線,構建從大興機場飛往國內主要城市、港澳臺地區,輻射東南亞、東北亞的空中網絡。
  • 外形像融化的冰塊,扎哈唯一室內外全案操刀的「魔幻」酒店,本月...
    扎哈,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女建築師已經離開我們4年了,但她留給後世的傑出的作品仍在不斷建成。 sdfd 從左至右依次為: 廣州大劇院、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首爾東大門設計廣場
  • 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推進產業項目落地
    中新網北京1月8日電 (記者 杜燕) 2020年,北京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大興片區)進入實質性建設階段。今天,記者從北京市發改委了解到,為落實好大興國際機場臨空經濟區的戰略定位,實現「兩區、三心、多組團」的空間布局和「1+2+2」的產業發展體系,北京在體制機制和政策層面不斷創新,保障各項任務目標有序實施,紮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高標準建設民生安居工程噪聲區安置房項目緊鄰大興國際機場,用於安置因機場噪聲影響而搬遷的村民。
  • 我國最「尷尬」的建築,俯瞰像衛生巾,正看像悲傷青蛙,一模一樣
    如今我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性建築,它就像是一張名片,展示著城市特有的魅力,比如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州塔等。一般標誌性建築都具有超前性,造型新穎,給人眼前一亮,不過一座新的建築建成,群眾自有看法,褒貶不一,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建築——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
  • 我國最「尷尬」的建築,俯瞰像護舒寶,正看像悲傷青蛙,一模一樣
    如今我國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地標性建築,它就像是一張名片,展示著城市特有的魅力,比如上海東方明珠電視塔、廣州塔等。一般標誌性建築都具有超前性,造型新穎,給人眼前一亮,不過一座新的建築建成,群眾自有看法,褒貶不一,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座建築——梅溪湖國際文化藝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