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哈·哈迪德是世界上首位獲得「普利茲克建築獎」的女性,因為她的設計風格大膽、前衛,一直被人稱為「建築女魔頭」。
扎哈·哈迪德1950年出生於巴格達,22歲到英國倫敦建築聯盟學院學習。33歲在香港一個國際建築比賽上首次獲獎,65歲時在中國留下了她人生中最後一次設計——北京大興國際機場。機場尚未建成,已經被譽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首。
2016年,「建築女魔頭」扎哈·哈迪德在美國因心臟病去世。她終身未婚,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獻給了事業。生前曾受到過許多非議,但是她依然堅持自己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終結。
借她自己的話說,「我一生堅韌不拔,耗費常人數十倍的努力,我沒有一天放過自己」!
一、建築界的女強人
扎哈·哈迪德出生在巴格達一個思想非常開明的富人家庭。她的父母都支持自己的女兒通過接受教育,實現經濟上的獨立。
在哈迪德的少女時代,她可以自由地出入任何場所。因此她認識了鄰家的建築師哥哥,再加上她的母親也熱衷於房間改造,促使她對建築設計萌發了興趣。
哈迪德二十二歲時,伊拉克國內發生了一些變化,父母因為工作原因,將家搬到了英國倫敦。她也趁機跑到了當地一所建築學院學習。
大學畢業之後,哈迪德一面在學校任教,一邊創辦自己的工作室。又不斷設計作品,參與各項國際性大獎的角逐,但是始終未能成功。
直到1982年,她來到香港參加一個國際性的建築比賽,參與香港「山頂」項目的設計。結果初賽時參賽稿就被人扔進了字紙簍。幸好日本「後現代主義」建築大師磯崎新發現了她,將她的作品撿起來。於是,她獲得了這一次比賽的第一名。
那是哈迪德第一次獲得國際大獎,但是後來的事情發展並不順利。雖然獲獎,但建築項目因故被撤銷了。距離她的第一個成名之作出現,還要等到11年後。
1993年,哈迪德在美麗的德國萊茵河畔推出了她的成名作,這是一座消防站。獲獎之後,哈迪德返回英國,耗盡心力參與一間英國歌劇院的設計角逐,最終取得第一名,但是卻因為英國人不能接受她弱國的移民身份,而被取消資格。
這件事讓哈迪德內心遭受重創,因為在這之前,她已經在英國倫敦生活了二十年,卻沒有一個建築作品留在這座城市。
二、哈迪德的「廣陵絕響」
隨著哈迪德的成名,關於她的負面評價變得越來越多。許多設計師批評她,「完全不考慮天花板高度、地板落差,牆面的傾斜」,「她以為她是小孩兒在玩兒捏泥巴」!
哈迪德的作品外形新穎、誇張、帶有流動性,在許多人眼中這是「不實用」的。而她本人則是一個「未婚」且脾氣火爆的女人。
這件事比較奇怪,未婚的男性能夠得到「鑽石王老五」的美譽,而女性則不行。60歲還不結婚的女人是多麼可怕啊!於是大家就開始叫哈迪德——「建築女魔頭」。
面對外界的諸多質疑和批評,哈迪德一一反駁。有人批評她的設計不考慮與周圍環境相協調,她就說:假如周圍全都是垃圾,我為什麼要和垃圾協調?
哈迪德不但搞建築設計,還曾經設計過珠寶。為了保證自己一直有新鮮的「想法」,她主張理論與實踐並行。當了三十多年的建築學導師,一邊教授學生,一邊努力實踐,旨在追求「打破常規」。
英國曾經是世界上最發達的國家之一,那個時候的倫敦也是開放、包容的,但是現在的英國倫敦已經開始衰退、老化。
為了保持傳統風格,對於哈迪德的前衛、新奇的設計,他們自然是不能接受的。他們不但不會接受哈迪德的設計方案,甚至對哈迪德濃重的伊拉克口音,深棕色的皮膚產生了排斥,進而對她的「品味」產生懷疑。
後來哈迪德又給日本做過一個設計,日本人一開始也樂於接受她方案,卻由於成本的問題,一拖再拖,最後不能實行。
再後來,哈迪德輾轉來到了給她帶來福運的中國。一別三十餘年,今天的中國,已經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人以前所未有的開放姿態和心胸,接納了她的設計。從方案敲定到建築完工,一氣呵成。
今天的中國人,比較喜歡哈迪德與中國某企業合作設計的辦公大樓。當然,國人心目中最優秀的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它囊括多項第一,它不僅是世界最大單體航站樓,也是世界施工難度第一的航站樓。
大興國際機場「魔幻」的外形似鳳凰展翅,前衛的造型,彰顯出大國自信,它已經成為了扎哈·哈迪德留給這個世上的「廣陵絕響」。
結語
由於成名之後作品一直飽受爭議,扎哈·哈迪德的絕大部分作品只能安靜地躺在她的文件夾裡。又由於來自弱小的國家,頂著一張深色的皮膚,花了二三十年的時間,她都不能融入英國。
扎哈·哈迪德曾在上個世紀80年代來過中國,她的設計靈感有一部分來自中國的園林景觀。因此2010年前後,當扎哈·哈迪德在國際上飽受非議和責難時,她再一次來到這個曾給她帶來無窮靈感的國度。
開放、包容的中國對她張開了雙臂,歡迎她的到來。隨後扎哈·哈迪德先後為中國設計了廣州大劇院、南京青奧中心、北京大興機場。
1982年,哈迪德在中國香港第一次拿到國際大獎。2019年由哈迪德負責設計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通航。扎哈·哈迪德一生中輝煌的起點與終點,都留在了這個給她帶來福氣的國家。
廣陵散絕弦猶在,史冊將會銘記這位偉大的建築家,銘記她一輩子與中國結下的不解之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