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新年作為大家最重視的節慶,置辦年貨是迎接春節不可缺少的前奏。當下,距離農曆新年還有1個多月,巴城的各大商家已開始籌備年貨,以迎接即將來臨的年貨購物潮。近日,記者走訪發現,無論是超市、水果市場及各大商場,都有不少市民前去採購年貨。大家認為當下還處於疫情防控時期,可避免年關扎堆,便提前購置年貨。
1 春節臨近備貨忙 巴城各超市「年味兒」濃
時下,隨著春節臨近,市民紛紛忙於購置年貨,連日來,我市不少商超皆是一派熱鬧景象。近日,記者走訪巴城各大超市了解到,超市已推出了特色購物或促銷活動,琳琅滿目的商品令人眼花繚亂。
1月5日下午,記者來到巴人廣場附近一大型超市看到,牛年生肖玩偶、對聯、中國結、喜慶的福字、大紅燈籠以及各式各樣的貼花,把整個超市裝飾得喜氣洋洋。超市裡還擺滿了堅果、飲料、新年糖、新年大禮包等各種各樣的年貨。
正在選購新年紅包的市民張女士告訴記者,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一段時間,但因目前仍處於疫情防控時期,避免節前扎堆採購年貨,她與家人便提前來超市大採購。「先把春聯、福字、糖果等年貨備好,水果、蔬菜就到時候再買。」張女士說完,推著一大車物品繼續選購起來。
隨後,記者又前往巴城另一家大型超市了解情況,記者現場看到,糖果、堅果、乾貨、米油等商品被集中擺在一起,方便市民選購。此外,超市裡不少商品的價格都是促銷價,有的甚至是「買一送一」。「為了滿足市民購買需求,超市裡的年貨全部到位,目前已經有不少市民在購買,預計春節前一周將會迎來銷售高峰期。」該超市一工作人員稱。
2 今年氛圍「不太濃」但花卉市場有點「熱」
要說起採購年貨,不少巴中人還會想到一個地方,那就是南池市場。不過今年的南池市場,較往年相比有些許「冷清」。
5日下午,記者在南池市場內一家賣對聯的商鋪看到,各式各樣的對聯掛滿了店鋪,但是前來購買的市民並不多。「前幾年這個時候,每天能賣出100多副對聯,現在每天只能賣30副左右。今年太冷清了,可能是受疫情影響,逛街的人少了。」該店鋪老闆馬女士告訴記者。隨後,在隔壁一些賣乾貨的商鋪處,記者得知,目前也未到銷售高峰,預計還要等一段時間。
除了對聯、福字,鮮花和盆栽被不少市民列入了年貨清單。6日上午,記者來到巴城街心花園附近一家花店,大小盆栽擺放在店門外,不少市民經過此處都會駐足觀看一番。「每年這個時候,就會有很多顧客來買盆栽和鮮花,不少顧客喜歡買些百合、康乃馨、向日葵回家插在花瓶,或者是綠蘿、多肉等一些小盆栽。」店主馮女士稱。
隨後,記者在巴州區三小附近一家花店看到,高貴典雅的蝴蝶蘭、頂開紅花的鴻運當頭、含苞待放的杜鵑花以及四季常青的綠植。花店老闆告訴記者,每年進入冬月後,前來買花的顧客就開始增多,春節前後正是花卉銷售的旺季。很多市民喜歡買一點花花草草,給家裡添一點春天的色彩,尤其是紅掌、蝴蝶蘭、杜鵑、金桔這幾種賣得最火。「我剛搬了新家,所以特意來選兩盆鮮豔的花放在新家,過年看著喜慶。」市民趙明告訴記者。
除了鮮花,記者發現,仿真花也很受歡迎。巴州區三小附近一仿真花店老闆說,年關期間,市民們開始大量購買仿真花來布置屋子,迎接春節。「我們店鋪今年的仿真花品種比去年豐富了不少,今年仿真花的價格也基本與去年持平。」老闆說。
3 140多個商家廣場展銷 市民開始備年貨
今年,不少人都有一種感受,新年的氛圍來得特別早。「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前幾年這個時候還沒什麼新年氛圍,今年卻有種馬上過年的感覺。」市民陳麗萍說,今年在外務工的人群返鄉較早,大街上已經有濃濃的新年氛圍了,也有一些人已經開始準備年貨了。
近幾日,巴人廣場十分熱鬧,「供銷拉動內需暨惠民商品全川行」活動在巴人廣場舉行展銷會,140多個商家在此設立展位,銷售年貨以及日用品、美食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市供銷社相關工作人員介紹,展銷會將持續到1月10日,共設了140多個展銷位,商家主要來自省內市州以及重慶、貴州等地,展銷的商品主要是一些特色美食或當地特產、生活日用品、乾果香腸等年貨。
「這裡的乾果價格比較便宜,我就多買了一些,留著過年吃。」市民陳麗萍說,本來只打算逛一逛,但看到價格便宜品質也好,就買了一些容易存放的年貨。
市供銷社相關工作人員介紹,由於今年的特殊情況,展銷會上也非常注意疫情防控,進入會場需要出示行程碼,必須佩戴口罩,在入口處還放置了紅外線體溫檢測儀,場內安排了至少5名勸導員。他說,通過這些方式來保障市民的健康安全。
4 新年穿新衣 服裝店折扣多
在老一輩有句俗語,「有錢莫買年下貨」,意思是再有錢也不要在春節前幾天買東西,因為價格會有所上漲。「過年必須要穿新衣是很多人一直以來的習慣,現在生活條件好了,一些人不在意過年是否穿新衣服,但還是有些人會講究過年的儀式感。」市民王海波說,他們小時候最盼望過年,父母會提前買好新衣服,但只能掛在衣櫃裡不能穿,一定得等到大年初一早上穿,寓意著新年新氣象。他說,雖然隨著年齡的增長,不一定要初一早上穿新衣,但一家人過年買新衣是必不可少的,「自己有了孩子後,也想讓他們感受一下我們當年過年那種感覺。」
最近,不少服裝店都開始了慶元旦迎新年打折活動,王海波和妻子也帶著家人們採購新衣。「孩子得買兩套,一套留著大年初一穿,一套平時穿,大人每人一套。」趁著元旦節,一家人逛遍了巴城的服裝店,都買到了喜歡的新衣。「現在價格比較便宜,很多店鋪都五折、七折,比過年買划算多了。」王海波說。
巴城步行街一家服裝店老闆告訴記者,最近是銷售服裝的高峰期,一方面是因為春節臨近很多人開始購置新年衣服,另一方面是店內即將上春裝,不少冬裝都開始打折,價格優惠幅度較大。「最近生意比較不錯,營業額比平時多一倍。」該老闆介紹。
5 一天賣出80噸砂糖橘 商家提前為春節備貨
無論是否備年貨,水果都是很大的消耗品,對不少市民來說,春節期間喜歡到批發市場批發水果,價格也便宜。雖然距離春節還有一個多月,但部分商家已經在制定備貨計劃了。楊佳成在巴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經營著一家水果批發店,他們家做水果批發已經十幾年了。「水果不容易存放,備年貨基本要到臘月二十過後才會達到高峰期,現在只需要給本地商超以及各縣區和鄉鎮零售商供貨。」楊佳成說,春節期間,銷售量肯定會有所上漲,但今年受疫情影響,不敢過多備貨,目前計劃高峰期每天運一卡車水果回來,大概7噸左右。
楊佳成說,受疫情影響,今年的銷售量比往年有所減少,加之很多產地都開發了線上平臺,減少了30%左右的銷量。記者了解到,今年水果的批發價格很誘人,以冬季最火的砂糖橘為例,批發價在2元每斤左右,柚子價格在1.2元每斤左右,本地草莓批發價格在25元每斤左右。
巴中農副產品交易中心物業部經理盧飛文介紹,交易中心一共300多戶商家,涉及水果、蔬菜、幹雜、糧油、副食、鮮肉、水產等,從2020年12月底就進入了銷售旺季。目前,市場上銷量最好的水果有砂糖橘、耙耙柑、蘋果等,他介紹,每天市場售出的砂糖橘超過80噸以上,供給全市各縣區的零售商,耙耙柑銷量也達到40噸左右。進口地基本是在成都、德陽、陝西等地方,另外還有很多其他應季水果都比較受歡迎。另外,市場還有一些進口水果,如車釐子、榴槤、菠蘿蜜等,來滿足市民的消費需求。為落實疫情防控,在進口這些水果時,必須要提供檢疫證明、消毒證明、核酸檢測報告以及追溯信息,確保讓市民吃的放心。「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些價高進口水果也比較受歡迎,雖然比不上砂糖橘等熱銷水果,但銷量也不錯。」
「現在部分商家已經在開始計劃備年貨所需的水果,今年受疫情影響,經濟緊張,加之一些人可能不會回家過年,商家在備貨時都比較謹慎,年前高峰期預計的備貨量只有平時的2至3倍左右。」
6 線上備貨熱度不減 手機下單是年輕人的首選
記者採訪發現,年貨市場除了線下逐漸進入銷售高峰,線上置辦年貨的「熱度」也不減。隨著市民消費習慣的變化,這段時間,網購年貨成為不少消費者的選擇。
記者了解到,巴城不少大型商場已開啟「年貨節」線上活動。消費者進入超市小程序即可在線上選購各式各樣的商品,包括鮮果禮盒、海鮮禮盒、零食禮盒、乾果禮盒、名酒禮盒、春節飾品等多款熱銷年貨,同時,還有機會參與線上商品限時秒殺、休閒零食滿減等優惠活動。
「年底了大家都忙,趁著快遞還沒放假,我和爸媽已經在網上採購年貨。相比在線下的實體店購買,我認為網上的選擇面更廣,不僅有淘寶、京東等,還有拼多多、社區團購等渠道進行採購,而且各種各樣的商品都有。」家住巴城川劇團的市民王燦說。
此外,市民趙琳也稱,她最近在抖音上面也採購了不少貨品。「我每天晚上睡覺前都會刷抖音,經常看到那些主播直播帶貨,各種各樣的美食都有,所以我已經下了十幾個訂單,購買了大米、油、水果、紅糖鍋盔、紅糖餈粑、火鍋、炸雞等,現在就坐等收貨了!」趙琳說。
採訪中,不少市民告訴記者,年前這段時間,許多上班族忙於各種總結、年會,為春節更好休息而加班加點,無暇去逛「年貨大街」,所以大部分年輕人傾向於動動手指就能下單的「線上」消費模式。「在網上買東西,價格實惠也方便,貨還全,還能參加賣家的各種活動。」90後女孩彬彬說道,在她看來,用一部手機就能樂享網絡年貨盛宴,才是買年貨正確的「打開方式」。(實習生 董路 向玥 記者 牟柯 張嬌)
原標題:春節未至年貨「俏」 你在準備年貨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