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藤縣在實施資源換產業發展戰略過程中,搶佔陶瓷行業「洗牌」機遇,強龍頭、補鏈條、聚集群,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做大做強陶瓷產業,成功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市場競爭優勢和地方經濟優勢。
走進廣西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自動化生產流水線有條不紊地運作,運輸叉車來回穿梭。這個投產剛滿一年的陶瓷企業,目前已經實現陶瓷年產量2000萬平方米,產值8億元,獲批國家專利6項。
廣西歐神諾陶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殷曉春說:「我們目前試投產了一期的三條生產線, 已經全部達到或者超過了當時設計的生產水平。現在正在推進二期的建設,我們有信心在一年到兩年內把剩下的全部生產線按時投產。」
藤縣高嶺土資源豐富,儲量約6.7億噸,可供200條陶瓷生產線連續使用150年以上,集聚陶瓷產業的優勢得天獨厚。但長期以來,藤縣高嶺土一直扮演著「為他人作嫁衣」的尷尬角色,只能以低廉的價格賣往佛山等陶瓷企業集中區。直到2009年,藤縣抓緊廣東陶瓷產業轉型升級機遇,大膽實施資源換產業戰略,規劃2.5萬畝的高標準陶瓷產業園,成功引進一批陶瓷企業抱團入駐。為了讓企業願進來、留得住、發展好,藤縣堅持優化營商環境,設立陶瓷服務辦公室、投資服務中心,建立非公企業投訴維權機制,從徵地、建設、辦證、融資,到招工、治安聯防、子女入學,為企業貼心服務,細緻解決。
龍頭企業的進駐,有力帶動了陶瓷生產及配套企業到藤縣落戶。主要為陶瓷生產企業提供釉料的廣西艾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該公司今年3月投產,目前正計劃進一步擴大生產規模。
廣西艾陶新型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總經理莫龍豔說:「我們目前的產能有30%是供應藤縣的陶瓷廠區,還有70%是在其他全國各個廠區,我們也看好整個發展的前景,產能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管理中心主任李勇輝說:「我們今年集中簽約了8家配套企業,把我們的鏈條補足、延長。」
目前,藤縣中和陶瓷產業園已有34家企業籤約入駐,已投產17家,建成生產線42組。
藤縣縣長覃仕平說:「我們現在正在推進品牌招商,還有園區擴園、陶瓷物流、陶瓷電商、區域市場方面的規劃,爭取更深度地融入到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當中去,目標是利用5年左右的時間,把藤縣的陶瓷產業做到年產值300億元,配套產值100億元,年創稅20億元,安排就業10萬人的一個產業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