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T澳門賽將於11月25日開賽。今天下午,組委會宣布了全部參加比賽的男女32名選手名單,並進行了抽籤。由於WTT賽事賽制非常獨特,頁面下部有專門介紹。
男子9~16種子Battle one籤表:
張禹珍vs皮切福德
方博vs加多斯
薩利赫vs黃鎮廷
趙子豪vs古斯塔沃·坪井
男子5~8種子Battle two
林昀儒vsWINNER4 from Battle one
法爾克vsWINNER3 from Battle one
王楚欽vsWINNER2 from Battle one
鄭榮植vsWINNER1 from Battle one
男子1~4號種子 TOP 4 seed battle
許昕vs雨果·卡爾德拉諾
馬龍vs林高遠
女子9~16種子Battle one籤表
張安vs索爾佳
杜凱琹vs斯佐科斯
田志希vs迪亞茲
徐孝元vs劉煒珊
女子5~8種子Battle two
鄭怡靜vsWINNER4 from Battle one
馮天薇vsWINNER3 from Battle one
王藝迪vsWINNER2 from Battle one
陳幸同vsWINNER1 from Battle one
女子1~4號種子 TOP 4 seed battle
陳夢vs丁寧
孫穎莎vs王曼昱
本次比賽,男乒男隊共有6名選手參加。分別是:馬龍、許昕、林高遠、王楚欽、方博、趙子豪;女隊共有7名選手參加,分別是:陳夢、孫穎莎、丁寧、王曼昱、陳幸同、王藝迪、劉煒珊。
值得一提的是,日本男女隊這次集體缺席。WTT賽事是一個商業賽事,和積分並不掛鈎,因而對世界排名和明年奧運會沒有什麼影響,這一點可能是日本隊集體缺席的一個原因。在剛剛結束的總決賽上,日本隊共有6名選手參加,分別是:石川佳純、伊藤美誠、張本智和、丹羽孝希、佐藤瞳、加藤美優。日本隊集體缺席,尤其是女隊伊藤美誠沒有參賽,使得女子比賽懸念更小。
另外,丁寧在休整三個多月後,本次比賽復出,並作為3號種子,首先和陳夢進行一場排位賽。排位賽勝負不影響晉級,但會影響1/4決賽的對手。
本次比賽是WTT(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成立以來的首次比賽,總獎金為60萬美元(男女)。設有參與賽事獎12500美元。
比賽將分為以下幾個階段:
1階段:排名9-16名間的淘汰賽
2階段:排名5-8名與1階段的勝者間的淘汰賽
3階段:前四種子排位大戰
1/4階段:前四與2階段的勝者
半決賽
決賽
WTT澳門賽倒計時1天!幸運8、7局4勝、9局5勝將齊上陣
總決賽剛剛結束,WTT澳門賽明天又將開賽,11月份賽事就是這麼密集,真的是要追回被疫情耽誤的時間和比賽的節奏。不過澳門賽卻完全不同於總決賽和世界盃,是一個全新的賽事,也是WTT——世界桌球職業大聯盟成立以來的首場比賽,具有著創造新紀元的歷史意義。
WTT澳門賽,從一開始宣傳就被冠以「新賽事」,那麼,它到底新在哪裡呢?
分三點來進行說明。
1>9局5勝制
這可真是開山之作。國際A級比賽,從21分制的5局3勝,到11分制的7局4勝,已經有20年。走到今天,終於出現了11分制的9局5勝制。具體規則為:1-8局10平以後一分制勝,如果打到決勝局第9局,則需要領先2分獲勝。
1-8局到11分就算贏,第9局需要2分差。這樣的賽制的好處是更緊張、更刺激。T2聯賽就曾經採取這樣的賽制,只不過T2聯賽有24分鐘的限制,更為緊湊,但9局5勝制對運動員的體能和精力提出了新的挑戰,可能對老將不太有利,有網民稱這是在折騰老隊員。從比賽時間來看,應該比7局制略微長一點點,可能也不會加太長時間。因為前8局是打到11分即結束,也能節省出一點時間。
半決賽依然採取7局4勝制,但是前6局11分即結束,不再加分,決勝局需要領先2分獲勝,這樣的時間當然要比原來的縮短一些。
第一戰、第二戰和1/4決賽採取5局3勝制(下圖)。這應該是WTT賽事的一個很新穎的特點,但這個規則似乎過於複雜與繁瑣了一些,看得讓人有眼花繚亂。
2>設置前四種子大戰,重新排序
前四號種子之間需要以比賽來重新排序,賽制採取8分制,5局3勝,每局到8分即獲勝。
實際上就是排名9-16選手首先比賽,產生4名晉級,然後再和排名5-8選手比賽,產生4名晉級。而排名1-4名的選手需要打排位賽(非淘汰),至此產生8名選手,按對陣規則進行1/4決賽、半決賽、決賽。
3>獎金設置新方式
這種獎金分配方式是很新穎的,首先有參與獎(保底),每場比賽只要勝出都有獎金,越往後打獎金越加碼,最後還有全勝獎,前4種子大戰即便輸球者,也有獎金,可以說這是一個非常具有激勵機制的獎金分配方式了。
你能算出全勝奪冠能拿到多少獎金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