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棚西紅柿已經成熟銷售半個月了,每天能賣500元到600元。」連日來,新疆洛浦縣恰爾巴格鄉闊恰艾日克村村民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都在自己的大田拱棚裡忙碌著,趕著採摘西紅柿送到批發市場。「我這西紅柿品種好,口感也好,好幾個批發商都在預訂,不愁賣。」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說。
圖為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正在將採摘的西紅柿裝箱。買買提艾力 攝
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所在的闊恰艾日克村人均耕地不足1畝,是一個深度貧困村,有建檔立卡貧困戶283戶。一直以來,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依靠小麥、玉米、核桃等傳統種植,經濟結構單一。近年來,闊恰艾日克村「訪惠聚」工作隊和村兩委結合脫貧攻堅和本地實際,積極引導村民發展設施農業,爭取籌集扶貧項目資金新建了42座溫室大棚和285座大田拱棚,切實調整產業結構,打破傳統農業種養結構,幫助農民多渠道增產增收。
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在嘗試種植拱棚蔬菜見到效益後,主動承包了十幾個拱棚,種起了西紅柿、辣椒、白菜、韭菜等經濟作物。如今,伊米爾薩伊普家有28個大田拱棚,成了村裡的蔬菜種植戶。「村裡安排有技術員定期來指導,成熟上市前又幫我們聯繫銷售渠道。現在種的西紅柿已經賣出了2萬多元,預計收入5萬元。」伊米爾薩伊普•麥託合提介紹道。
為確保村民依託設施農業穩定增收,「訪惠聚」工作隊與村兩委幫助成立了3個村級農民種植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結合實際引進春提早、秋延晚類效益好的蔬菜品種,統一安排種植,統一進行管理技術培訓,統一協調銷售,有效解決了村民缺技術、沒銷路的問題。
同時,村裡還爭取資金建成佔地100畝的果蔬批發市場一座,包括果蔬分揀車間一座和塑料包裝車間一座,庫容量達3000噸,有效解決了蔬菜等農副產品儲存難、銷售難等問題,並為村裡的80名村民提供了就近就業崗位,實現人均年收入1.8萬元以上。
「工作隊幫忙聯繫種植專家為村民培訓了30多次。如今大田拱棚和溫室大棚種植已帶動種植戶人均年增收2500元以上。」闊恰艾日克村黨支部書記麥麥提江·喀斯木說,今年村裡又籌資新建了50座溫室大棚即將投入使用,可以帶動50戶貧困戶增收。
據了解,闊恰艾日克村按照「一村一品一特色」的發展理念,已初步形成特色種植產業鏈。目前,該村80%以上農戶掌握了土豆、西紅柿、辣椒、大蔥等大田蔬菜種植管理技術,40%以上的農戶掌握了溫室大棚種植技術,全村蔬菜種植面積達到500畝。
(經濟日報新聞客戶端 耿丹丹 通訊員 李蓉 阿卜杜拉 古哈爾)
責編:秦雅楠
31841190,.新疆洛浦:特色種植帶動村民穩定增收,.2020-07-23 09:55:54,.204306,.秦雅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