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 齊倩】今年3月份,伊朗暴發嚴峻的新冠疫情,時至今日仍未得到全面控制。截至目前,伊朗累計確診病例已經達到105萬例,進入11月後每日新增維持在1萬例以上。
在此背景下,伊朗政府同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籤署協議,加入由世衛組織牽頭成立的「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即Covax計劃),希望通過該計劃購買疫苗控制疫情。然而,美國一意孤行的制裁決定,使伊朗在購買資金上「捉襟見肘」。
據「半島電視臺」報導,當地時間12月7日,伊朗央行行長赫馬蒂(Abdolnasser Hemmati)在社交網站發文證實,美國正在設法阻止伊朗通過Covax計劃購買疫苗。他直斥美方此舉「不人道」,必將「被記錄在歷史記憶中」。
伊朗央行行長赫馬蒂,圖自伊朗媒體
赫馬蒂7日在instagram帳號發文稱:「到目前為止,由於美國政府不人道的制裁,以及需要獲得OFAC的許可,(伊朗)任何支付和轉移所需貨幣的方法都面臨障礙。」
OFAC指的是美國財政部的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
2018年5月,美國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隨後重啟並新增了一系列對伊制裁措施。今年10月,美國政府宣布對伊朗18家主要銀行實施制裁。
根據美方相關規定,受制裁對象在美國境內的資產將被凍結,美國公民不得與其進行交易;將給予與這18家銀行有商業往來的外國公司45天時間結束合作關係,否則將面臨「次級制裁」。
有美媒分析稱,美國此舉意味著,今後幾乎所有與伊朗金融機構進行交易的公司都將受到美國制裁,將再度重創伊朗經濟,甚至使伊朗難以使用外匯購買藥品和醫療物資等。
赫馬蒂在文章中證實此事。據他描述,伊朗曾嘗試動用其在韓國被凍結的資金來購買疫苗,但仍遭到了美國的阻止。
赫馬蒂在文中寫道,鑑於韓國是制裁實施前伊朗石油的主要買家,該國在韓國約有70億美元儲備,但這筆資金仍處於凍結狀態。儘管伊朗一再呼籲解凍,但韓國因擔心美國的報復而未能將其轉移。
他補充稱,「來自美國的壓力和威脅」也導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拒絕了伊朗的貸款請求。「儘管承認伊朗的權利沒有經濟或法律障礙,但IMF甚至不敢向其董事會提出伊朗的人道主義貸款請求。」
最後,赫馬蒂表示,伊朗正在尋求「其他途徑」來支付疫苗的費用,並正在與其他國家進行談判。他還提到,伊朗「有希望」在本國生產疫苗。
赫馬蒂7日在instagram帳號發文
值得一提,10月19日駐伊朗大使常華接受塔斯尼姆通訊社專訪時表示,伊朗外長扎裡夫近日訪華,與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舉行會談。扎裡夫在會談結束後通過推特表示,兩國就深化雙邊關係包括地區合作、維護伊核協議、共同研發疫苗等問題達成了共識。而在10月8日,中國與全球疫苗免疫聯盟(GAVI)籤署協議,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實施計劃」。
就疫情嚴重程度來看,「半島電視臺」報導稱,伊朗目前正與「第三波」疫情做鬥爭。
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實時數據,截至北京時間7日晚8點半,伊朗累計確診病例達到1051374例,死亡病例共計50594例。自11月初以來,伊朗每日新增病例維持在1萬例以上。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在伊朗抗擊疫情時一意孤行地實施制裁,遭到國際社會的反對。伊朗外長扎裡夫曾多次提到,由於美國的制裁,伊朗無法用「自己的錢」來確保獲得正在研發的新冠疫苗,並怒斥這一使民眾挨餓的圖謀是「反人類的罪行」。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今年3月5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方密切關注當前伊朗新冠肺炎疫情。在伊朗政府和人民抗擊疫情的關鍵時刻,持續對伊朗施加單邊制裁無異於雪上加霜,這違背人道主義精神。中方敦促有關方面立即解除對伊朗相關制裁,避免幹擾伊朗及國際社會抗擊疫情的努力。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