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晨宇專輯歌曲創造背景盤點,孤獨的人擅於治癒孤獨!
如果硬要說成長,我覺得應該說是我越來越能夠接受所有的人,接受你們,接受外界所有人給我的批評,建議。
雖然我並不在意這些,但是,我在意你們,把我當作家人。---華晨宇
與其用眼睛討厭一個快男選手,不如用耳朵去傾聽一位歌者!
我一直是一個死的靈魂,只在他的音樂中復活並起舞!
專輯《卡西莫多的禮物》
你還會不會唱快樂的歌,如果知道人世殘酷;你還會不會說悲傷的話,如果一切都非無緣無故。
2014年9月19日 正式發行,製作人鄭楠,收錄10首歌曲,曲風流行,搖滾,古典等。
華晨宇全程參與整張唱片製作過程,並自己創作三首作品《Why Nobody Fights》《卡西莫多的禮物》《Let You Go》。
2014年12月10日,《卡西莫多的禮物》獲2014土豆網"青春的選擇"年度盛典年度最受歡迎專輯獎。
2015年1月18日,專輯音樂錄影帶獲第四屆北京國際微電影節最佳新銳導演獎及其他三項提名;3月30日,獲第22屆東方風雲榜最佳專輯。
花花本想把專輯名叫《40碼》,40碼是他自己的鞋碼。
他說一個人不需要擁有太廣的天地,因你只有兩隻40碼的腳,只需要站在這麼一個位置。順其自然地活著就很好,因為只要站在這裡,你就是存在的,是有價值的。
後來專輯用了《卡西莫多的禮物》這個名字,希望大家學會接受那些所謂表面不好的東西,因為他們可能也會有它的美的點在裡面。任何的事物都是有兩面性的,學會看到它好的一面。
專輯的製作歷時9個月,從2萬首小樣裡挑歌,收錄國內,香港,丹麥的新銳作曲者作品,有搖滾,抒情,音樂劇,古典,朋克,英倫等多種曲風。
除了林夕的詞,其他全部採用90後的年輕填詞人,每首作品都是從四十幾首歌詞裡比稿。
封面拍攝是在悶熱潮溼又下起了暴雨的樹林中,雷電交加,直到拍到深夜。唱片包裝設計由引力太空設計室負責,國內版是白色的禮物盒裡裝著綠色封面的專輯。
海外版是站在大海裡,簡單幹淨的藍白設計風格禮盒,體現他追求簡單的內心。文案:一個在暗黑中,用童心歌唱的詩人。
《卡西莫多的禮物》音樂錄影帶講述生活在地球的雨果星人卡西與喜劇演員星雲之間的故事。整片長達40分鐘,由引力太空傾力製作。
彭宥綸導演大膽的將音樂與故事融合在一起,選用了華晨宇專輯中《卡西莫多的禮物》和《煙火裡的塵埃》。後期將錄影帶剪輯成了兩首歌的MV。
1. 《卡西莫多的禮物》
這首歌是花花在《花兒與少年》歐洲遊的時候,在義大利教堂裡面看到一幅很抽象的畫,突然來的靈感。
當時因為節目規定,手機上交,沒有設備可記錄這一段旋律。回國後忘記了,苦思不得,。
2個月過後,正在給唱片創作歌曲的他,又突然回想起來,立即用鋼琴記錄下旋律,成就了這首唯美、憂傷、寧靜的古典音樂劇式的心靈之歌。
花花說創作這首歌的時候,腦海裡想像的畫面是,黑夜的教堂裡,一柱燭光,一個孤單的痛苦的人跪在燭光前。
製作人鄭楠精心編曲,將小樣的痛苦深沉的情緒,調整得偏向唯美憂傷,並且在前奏加了雨夜雷電,教堂的鐘聲環境音,主音樂聲採用了電子Synthlead,古典而靈動憂傷。
華晨宇錄這首歌曲只用了2個多小時,順利錄完,錄製過程中,感動自己要哭。
現在花花已經自己學會編曲了,鄭楠大哥哈哈哈哈!
2. 《why nobody fights》
這是他為體育館寫的歌,為火星人合唱寫的歌!單純的音樂,不必受歌詞的束縛,做真誠的喜歡的音樂,不必受任何約束!
無論是在現場還是電視上,只要你看著他唱,便會被吸引,他就像一個磁場,這個世界終究會承認他的真實認真!
每次都不想這首歌結束,我們一直唱下去!
3. 《微光》
4. 《let you go》
用一首歌的時間寫了這一首歌,在歌寫完後就有了編曲的思路和細節處理,才華終不會被埋沒!
5. 《煙火裡的塵埃》
6. 《拆彈專家》
該曲是丹麥年輕樂隊Dúné作曲,曲風屬於indierock,充滿想像力。
整首歌都在高音區,反覆節奏的鼓點與擊掌聲的音效,配有童聲的和音,令歌曲新穎又有趣,激昂又熱血。
7. 《環遊》
8. 《我們都是孤獨的》
9. 《不朽》
10. 《枕邊故事》
專輯《異類》
2015年12月18日發布。
專輯選歌歷時7個月,花花原創其中7首,曲風涵蓋pop,搖滾,古典,說唱等;風格從霸氣、深情、搞怪、溫柔中不斷變煥,呈現出一個148面的華晨宇。
搖滾風格的《我管你》邀請了100位歌迷到現場參與錄音,呈現出頗具層次的聽覺感受。
《異類》是華晨宇首次嘗試創作說唱搖滾,由趙辰龍填詞,同時邀請了眾多藝人和專業合唱團助陣和音,完成了這首極富個人特色的Hardcore說唱搖滾。
在包裝方面,此次實體專輯採用USB快閃記憶體盤的形式發售。U盤16GB的大容量和小身軀將更方便攜帶和體驗歌曲。U盤設計獨特,還刻有專屬的《異類》LOGO,以供收藏。
專輯共拍攝了三支MV,《國王與乞丐》的導演彭宥綸,以鬥魚之間的相愛相傷比喻愛情。
《蜉蝣》是陳曦第一次導歌曲MV,畫風有一種精緻油畫的感覺,前期整體的黑白色調偏於壓抑,後期又顯現了五光十色的迷離和禁錮。
整體場景和構思充分契合「蜉蝣」的生命旅程,展現了一個從茫然迷失到掙脫現狀,挖掘自我的過程。
《異類》則邀請了比爾賈執導,遠赴臺灣拍攝,通過衝突和暴力的美感,荒誕超現實主義手法講訴了一個不被理解的「異類」男孩從異世界突破重圍、破殼而出,獲得新生的故事。
《異類》專輯飽含了華晨宇吸收的歐美音樂養分,Pop、搖滾、古典、硬核說唱……如果你是習慣聽華語音樂的歌迷,你會因為這張專輯而更變得耳界開闊。
在神經質與飄飄然的聲音表情佔據了樂壇大部分作品的環境下,有著火星人思維的華晨宇,卻仍把控聲音的力度與張力,姿態昂揚,態度誠懇。
2016年3月28日,《異類》獲第23屆東方風雲榜年度概念專輯獎,3月29日,獲2016酷音樂亞洲盛典年度最佳專輯獎。
1. 《我管你》
下圖是後來的真我版。
2. 《國王與乞丐》
《國王與乞丐》布局完整,楊宗緯與華晨宇的對唱鋪陳出故事的層次,豐富且有回味的力量。
3. 《蜉蝣》
是《Let You Go》的升級版,以一架鋼琴貫穿,配以磅礴鼓點,凸顯遼闊深遠的意境和孤獨內心,與華晨宇的個人特點非常契合。
後被用於紀實真人秀《我是誰》的主題曲。
4. 《反義詞》
5. 《異類》
《異類》做到了舉重若輕的效果,音樂風格看似「異類」,其實比旁人更冷靜、更清醒,也更躁動地唱給這個時代。
既滿足了80後渴望叛逆的內心,也填補了90後期盼乖張、溫順的情緒。這張專輯風格多樣,處處是豐盈多變的節拍,像是趣味舒緩的逗點,分割出不同風格之間的音樂節奏
6. 《逃離烏託邦》
此曲是挪威18歲的精靈少女Aurora Aksne的歌曲,其曲風迷幻而深邃,非常有趣和花花的風格很般配。
烏託邦代表人類意志中美好的世界,看似美好實則有諸多束縛,華麗麗的背後是空洞的夢。
7. 《世界是個動物園》
世界是個動物園》有俏皮的人聲提點,揮灑出一股反諷的機智。
所有的動物叫都是花花一個人的聲音,精分哈哈!在演唱會的現場,他會問火星人要簡單一點的還是難一點的,每次都能用「oiaioaiaoaoaiaoi」把火星人調戲到尖叫!
8. 《變相怪傑》
在《明日之子》中他說「要說騷我可比你騷多了。」
確實如此,他唱這首歌的時候,真的騷得要命!
9. 《寫給未來的孩子》
「談到親情,大多數都是寫給父親母親的,寫給已經存在人的,那我就想我為什麼不能寫給一個還沒來到這個世界上的人呢?寫給我未來的孩子。」
他希望未來的孩子是一個女孩,取了一個名字叫做judy。歌曲的demo裡,花花哼唱的就是「親愛的Judy,親愛的Judy」
你說媽媽曾對著肚子給你唱歌,所以你也要唱歌給未來的孩子。我們以後在現場一起給她唱這首歌好不好?
他是我見過最真誠最美好的人。
10. 《地球之鹽》
《地球之鹽》善用了真實樂器與虛擬音效的搭配,層次逐步厚重,有透露大愛的憐憫感,也有黑色幽默。副歌填詞的靈感來源於同名紀錄片。
「這首歌是寫給上帝的」唱給人類的悲歌,寫給地球的情書。
歌曲創作靈感:花花深夜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和一群黑衣陌生人在雨夜站在一片無名的墓地前,十分憤怒地向上帝控訴眼前逝去的生命究竟是為何。
他帶著超越年齡閱歷和身份的使命感記下夢中的故事,寫出這首悲愴,莊嚴,聖潔的生命之歌。
這是花花第一首為公益寫的一首歌,演唱會上他閉上眼睛緩緩用雙手託舉話筒超過頭頂,將心願交給上帝,潸然淚下!這是一個歌手,一個藝術家對宇宙萬物的敬畏和大愛!
11. 《憂傷的巨人》
在安徒生故居門前的小路上,他說:「走過安徒生走過的路,從此我就會寫童話故事了。」
一首童話般憂傷又美好的兒歌,一架鋼琴,一個故事,一個歌者,一群傾聽的火星人。
音樂不拘泥於任何形式,這首歌以demo作為完整的作品呈現給火星人,極簡的伴奏,細膩的嗓音,停頓的設計可見他的一個玲瓏心了。
他寫自己喜歡的歌,寫自己腦洞中的故事,從不刻意討好,就像是遺世獨立的詩人。
擺脫了世人競相追逐的功力,他是如此美好!
2016年初,他經歷了一場毀滅性的浩劫,生病,緋聞,整容謠言,粉絲脫粉,老粉回踩,營銷號帶頭說華晨宇完了。
「只是在演唱會上,我們聚在一起的時候,他哭紅了眼睛,說,我在乎你們。」
專輯《H》
2017年3月4日發布,共收錄9首歌曲(含1首伴奏),花花為其中六首歌曲擔任作曲人,由鄭楠擔任製作人。
2017年3月28日,專輯歌曲《我的滑板鞋2016》獲得第24屆東方風雲榜最佳改編歌曲獎。
《H》於2015年底開始籌備,整個製作期間,華晨宇最希望的是尋求在音樂上的變化 。
專輯名稱來源:「H」不僅是華晨宇姓「華」的首字母,也是聽眾對其暱稱「花花」的首字母和華晨宇歌迷團體「火星人」中「火」的首字母。
此外,專輯中兩首華晨宇比較滿意的曲目《Here We Are》《我的滑板鞋2016》也都含有字母H 。
該專輯採取實體一萬張限量發售的方式,意在回饋喜愛華晨宇音樂的聽眾們的支持和喜愛 。專輯實體採取優盤造型,外形採用代表華晨宇的「HCY」 作為Logo。
1. 《巨鹿》
夢中的少年你有一隻陪伴的巨鹿,在夜空中飛奔吟唱空靈的樂章 。
華晨宇喜愛的宮崎駿動漫《幽靈公主》中,有一隻守護森林的神鹿,有珊瑚一樣的木角,人面鹿身,白天是神鹿,晚上化身為螢光巨人,主宰著生命。
在一個奇怪的夢中華晨宇一路奔跑穿過黑暗到了白色世界,看到一群白色的天使在跳舞和玩耍。
醒來後的深夜他關燈寫出了這首歌的大部分旋律,空靈飄渺,就像這隻龐大美麗的神獸的呼吸一樣悠長。
以鋼琴獨奏開篇,然後加入管樂,由安靜到漸強再回歸寧靜。和聲全部來自於華晨宇的人聲,多組高音與和聲的不斷變化,營造了唯美的聖潔氛圍 。
2. 《造物者》
當這首歌還是一支Demo時,它最初的名字《Weekend Warrior》和英文歌詞,就是講述一群周末奇思妙想、無「怪」不作的年輕人的創造渴望。
現實中,你有自信、有個性、有才華,卻困於工作、學習、生存變成一個個圈套,心底的鼓譟像被扯碎的枕頭裡漫天飛的鵝毛一樣發酵。
造物,是好奇心永不止步,是ZUO的執念,是生命不息,折騰不止,是無數腦洞,永不冷場。
旋律簡單、跳躍,流行電音+Rap的音樂風格和上口的曲調都充滿年輕節奏和生活態度,腦洞大開的歌詞彰顯了歌曲的主題:自由的靈魂 。
3. 《Here We Are》
旋律多變 ,歌曲中最後一段RAP,從說唱到編曲都特別加重情緒和力量的變化,能夠讓聽眾聽見心底的力量。
而真實鋒利的詞作則使歌曲完整豐滿,主歌第一段抒寫了內心迷茫的狀態,之後歌詞逐漸變得堅定和無所畏懼 。《使徒行者》主題曲。
4. 《To Be Free》
前奏以斷續的Bass跳躍入題,鼓的部分平穩而又富於張力,重要音節上的變調小音符使歌曲多了幾分異域色彩。
配合華晨宇從慵懶到爆發的磁性嗓音,展現出歌者對世界的困惑、彷徨、叛逆、憤怒。
歌詞畫面感十足,既描述了一個懦弱迷茫的少年成長為勇士的過程,又剖析了人物內心的情感變遷,同時還展現了許多現實世界的縮影 。《勇士之門》宣傳曲。
5. 《For forever》
歌詞有著淡淡的憂傷,編曲上輕鬆的鼓節奏是該曲的骨架與靈魂 。B1段每句尾巴的三重音層層推進,讓整首歌有了獨特的曲式。
C段更加有趣,跳動的「Oh」隨鼓點介入重複的大合唱中,讓排山倒海的合唱顯得奇妙不已。
古典韻味的主和弦,通透的假聲,偶爾肆虐的吉他以及溫柔細膩的聲音,讓《For Forever》為聽眾帶去舒心和愉悅 。
最喜歡一起合唱」發發愛我「了,每次都很感動!
6. 《消失的昨天》
作曲來自華晨宇有過合作的新生代才子王子,這首demo原本是他畢業時每人為畢業季寫一首歌的作業。
明明畢業本該有很多的傷感和憂愁,,但王子卻覺得應該克制,用最簡單的旋律表達複雜的心情。
華晨宇溫柔的嗓音把歌曲的傷心表現的絲絲入扣。從尾音的小顫音,到性感撕裂的副歌、細節音符的處理,層層遞進地網住聽者的神經 。
7. 《我離孤單幾公裡》
2016年初,華晨宇一個人獨自在國外旅行,深冬的風景豁達且沉重,凝練而不單薄。那段時間他經常一個人走在街上,或是走在山裡,心裡有無限往事。
寫這首歌的時間是沒有光的清晨,他感覺自己一人獨自在隧道中一直走路,卻永遠走不到盡頭。
心裡很安靜,這樣的感覺,好似能聽見時間流淌的聲音,清清的風和霧在身邊,有一些孤單。
歌曲DEMO原名叫《在路上》,注重自然,淡淡的感悟和溫柔的歌聲交織著對生命沿途風景的欣賞與懷念。
歌曲主要以抒情為主,華晨宇委婉的氣聲與柔和的唱腔延續了他慢歌的風格,悠揚的歌聲貼合完美的配器,營造一种放松自然的感覺,這也是華晨宇最自然的本色。
歌曲中華晨宇使用了略帶深厚的音色,但仍然很清亮,旋律有淡淡的憂傷。過滿則虧,這首歌曲剛剛好。乾淨純潔卻不膩的聲音,傳達著稚氣的怯懦與滄桑,自然而清新。
歌曲還用了諸多漸強唱法,每一個長音都有漸強處理,包括和聲錄製也設計了從輕到強,突然再強收的方式,使得高低音聽起來沒有那麼大的爆發力,卻很舒服人心 。
每當小編心情墜入谷底的時候,都會聽這首歌。雖然歌名中帶有孤獨,可是給予聽眾的卻是走出孤獨的力量。
8. 《我的滑板鞋2016》
放棄了原曲的曲式,重新作曲,但保留了敘事性的說唱風格,更改並修正了節奏。
加入了較短的旋律性樂句形成副歌,強化記憶點,讓歌曲變得流暢、工整、易於接受。
曲作帶來的變化是最根本的,改編後的「滑板鞋」符合人們對流行曲的基本認知 。
9.《巨鹿》伴奏
其他專輯
1. 《寒鴉少年》
花花原計劃將這首鍾愛之作放入專輯之中。《鬥破蒼穹》邀請到華晨宇為電視劇創作主題曲。
主創團隊聽到這首中速搖滾後一擊即中,表示歌曲中的故事感和力量感正和電視劇要表達的概念十分契合。
作為《鬥破蒼穹》的主題曲,《寒鴉少年》是一首純粹的中速硬搖滾,尖嘯的吉他,沉重的鼓擊,雄厚的貝斯線,電氣化處理後的人聲非常抓人,充滿未來感。
搖滾是用最喧囂的方式表達孤獨脆弱,歌曲的主歌部分充滿暗色戲謔。
華晨宇用一種冷靜中摻雜調皮的音色詮釋了一幅暗夜下的詭色畫卷,將聽眾情緒即刻帶入鋼索邊緣。
副歌部分,從唱腔到旋律層層推進,最終蓄力爆發、重拳出擊,似和充滿生旦淨醜與百般惡意的世界展開抗爭,嗓音中的力量和決絕既是自我掙扎,也是孤勇一戰。
「寒鴉少年」這樣獨特且略帶滄桑的動物概念命名,是來源於《海邊的卡夫卡》書裡的意象。
書中「叫烏鴉的少年」被形容為 「不過是一片薄薄的幻影,不過是沒人理睬的回聲罷了」。
這樣帶著孤獨與恐懼,渴望在石頭間藏身,無可避免來到這個世界,卻向死而生的新生力量和迷茫的年輕人無處不在。
2. 《齊天》
3. 《無聊人》
我可以接受這個社會上的所有東西,我可以理解這個社會上所有的因果關係,但不代表我要置身其中。---華晨宇
4. 《here we are 》
歌曲的創作靈感來自華晨宇海外度假途中,清晨看著熙攘的人群突然覺得也許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有不為人知的角色,那一刻他在心裡想大喊一句「Here We Are」。
不管你是真的他是假的誰是目的地,我們都真實地「在這裡」。「當你在困惑的時候,心中不會有很多的聲音,只有一兩個聲音在告訴你『我們在這兒』」。
這首歌旋律多變,有暗藏殺機的節奏變化、悲天憫人的主旋律、由弱漸強層層遞進的中國古典元素的Rap,與電影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緊密呼應,華晨宇標誌性的利落好聲音酷勁十足。
「Here We Are」這句反覆的主旋律頗具中國古典氣質,創作概念和《使徒行者》相得益彰,充滿力量。
製作人鄭楠在編曲時保留小樣的鋼琴為底的抒情情緒,逐漸加入真弦樂的配置。
《Here We Are》的說唱風格不常見,原始的demo中沒有鼓,製作人鄭楠和華晨宇意見一致,決定在前面的說唱中不加太重的元素,用最誠懇簡單的方法突出歌詞要義。
這首說唱既不是hip-hop說唱,也不是搖滾說唱,也許可以叫conscious Hip Hop。
在最後一段RAP,從說唱到編曲都特別加重情緒和力量的變化,讓人聽見心底的力量,感受到歌曲引爆的濃濃硝煙。
5. 《夏之旅》
這首華晨宇與六神合作的新歌《夏之旅》,是首能充分調動聽者耳朵的熱情之歌。
捉迷藏般的電音,把華晨宇溫柔熱烈的歌聲託起,仔細聽時讓人心癢,仿佛置身一場搖滾電音風格的演唱會。
6. 《尋》
正在旅美的華晨宇在太平洋彼岸的夏風中捕捉靈感,對著邁阿密的白色沙灘和海浪寫出三段式空闊遼遠的旋律。
情感濃烈、精緻唯美,城市、草原、荒漠、沙丘、森林、海洋……無數聽覺元素勾勒出讓人動心的奇幻旅程。
起伏旋律讓人置身南半球的異域之境寬闊明朗,就像海鳥飛翔在渺渺的大海和叢林上面,廣闊而舒展,直擊心靈。
華晨宇將這首歌稱作「2017摯愛之作」,在錄音過程中極盡細節的認真,反覆研磨發音到滿意,錄製當天從下午四點到凌晨三點。
幾度調整唱法,而為了達到歌曲意境和聽覺上的最佳感受。
直到半夜華晨宇仍堅持一軌軌精心單錄和聲,甚至首次親自挑選每一道音軌,呈現出歌曲最終的飄渺氣質。
7. 《智商二五零》
「當時正看完電影《死侍》,那種賤賤拽拽的性格和魯班七號的slogan「智商二百五,膜拜,記得膜拜」給我的感覺特別像,我就結合這兩個人物寫了一首輕鬆愉快可以讓人搖頭晃腦聽上癮的音樂。」
華晨宇首次嘗試雷鬼異域曲風,更加注重旋律的流暢度,抒情與敘事兼備,「現實」的verse部分如同「穩定器」,「魔幻」的rap部分則如同「加速器」。
8. 《癌》
《癌》也是無字歌,是華晨宇的第三次創作,用獨有的華氏唱腔唱出一種紛繁複雜。
像無字碑一樣,留給時代瑰麗的思考,由寧靜、孤獨、黑暗、壓抑、掙扎,到爆發、分裂、恐懼、死亡、釋放、再回歸寧靜、超脫。
這首歌曲也只有華晨宇才這麼寫這麼唱,通過人聲實驗性,自由表達,沒有歌詞,依然令人強烈感受對《癌》的恐懼和壓迫感。
9. 《趁你還年輕》
《等風來》推廣曲。
10. 《嗨夏》
11. 《橫衝直撞》
《睡在我上鋪的兄弟》插曲。
12. 《掛彩》,《半生緣》
這個·····
13.《火星情報局》
14.《鬥牛》《降臨》
什麼時候出生?超愛鬥牛!
華晨宇專輯歌曲創造背景盤點,孤獨的人擅於治癒孤獨!要補充內容的火星人在下面留言么!幫小編點個讚吧,整理了很久很久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