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姬陵是印度國寶,也是全世界所有建築藝術中最經典的傑作之一,每年會吸引數百萬名遊客,為印度帶來了豐厚的旅遊收入。可最近,印度法院卻向當地政府發出了嚴重警告:泰姬陵要麼變乾淨,要麼直接拆掉!這是怎麼回事呢?原來因為霧霾爆表和河流汙染,教科書裡這個美麗的世界遺產就快保不住了!
怎麼回事?泰姬陵「黃」了?
聽說了嗎?被稱為「印度珍珠」的泰姬陵變黃了……在世人心目中,印度名勝泰姬陵好似一位聖潔的女神,象徵著莫臥兒王朝第五代皇帝沙賈汗對亡妻的愛情。
在過去的350年裡,泰姬陵經受住了地震的天災、盜匪的搶劫和被廢棄的人禍,依然屹立不倒。而原本下雨就有清潔泰姬陵的作用,但空氣汙染太嚴重,泰姬陵被「燻黃」了,那些沒被雨水衝刷過的死角甚至開始變黑,如今只能靠人工清洗。
空氣汙染和河道汙染是罪魁禍首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泰姬陵所在的阿格拉市是世界上第八大嚴重汙染城市。阿格拉市會在露天燃燒生活垃圾。這種煙霧粘在大理石上,使它變成黑色。不僅如此。泰姬陵附近的火葬場,也了環境汙染的「幫兇」。
因為這些不充分燃燒留下的碳顆粒不溶於水,當地政府每隔幾年就要為泰姬陵做一次「面膜」,來起到美白功效——在建築表面覆蓋一層含有石灰的黏土,但持續效果很短;而政府在泰姬陵周邊500米禁止車輛通行等措施,也是「治標不治本」。
城市裡還有煉油廠,煙囪吐出的二氧化硫使泰姬陵的外牆的變色情況愈發雪上加霜。而因為霧霾太過嚴重,2017年印度與斯裡蘭卡的板球對抗賽,隊員們甚至戴上「保護」裝備進行比賽。
知名旅遊諮詢網站「福多爾旅遊指南」甚至把泰姬陵列入「2018不宜到訪」目的地清單……如今,印度最高法院終於忍無可忍,給當地政府下了最後通牒。不過,修復泰姬陵的難度巨大,因為泰姬陵身旁這條,曾經被莫臥兒帝國的開國君主巴布爾稱讚為「比佳釀更美」的亞穆納河,現在正泛著工業汙水的惡臭……
每天,幾百萬升沒有經過處理的廢水,會被直接排入亞穆納河。而一種叫做格萊德搖蚊的蚊蟲會在這樣的廢水中滋生。一到晚上,它們就會被泰姬陵反射的燈光吸引,成群結隊地撲到泰姬陵的牆上,留下它們黑綠色的糞便。由於常年的清潔和修補,泰姬陵的外牆已經是千瘡百孔。
在心愛的皇后慕塔芝瑪哈去世後,沙賈汗下令建造了這座規模巨大的陵墓,他要用這座陵墓來表達對皇后永遠的愛。然而,在設計泰姬陵的時候,亞穆納河就是泰姬陵的一部分,建造泰姬陵的人從沒有預料到,亞穆納河也會「死亡」。
當時,為了在如此靠近河流的地方修建泰姬陵,沙賈汗的工程師們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他們挖了數百口超過12米深的井,並用碎石將井填滿,用這些裝滿填充物的深井來支撐龐大的泰姬陵。可如今研究者認為,受汙染的亞穆納河可能會腐蝕地基,使泰姬陵的尖塔傾向一邊。
亡羊補牢為時不晚,最近印度交通部長表示,將關閉工廠、整治河道、鼓勵使用生物燃料,並修建大壩來管理河流。希望這劑「猛藥」,能保住這座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視為「印度珍寶」的世界文化遺產。
2017年,《瀕危世界遺產名錄》中共有34個國家的55項世界遺產,其中瀕危遺產數最多的國家是敘利亞,有6處遺產進入瀕危名錄,美國大沼澤地國家公園第二次進入名單;中國沒有世界遺產位列「瀕危名單」,這無疑是一個不錯的成績。
瀕危名錄承載著人們對世界遺產受損甚至永久消失的憂慮,可以想像,如果泰姬陵真的有一天不在了,那肯定是全人類的損失,我們將愧對子孫後代。但願泰姬陵這一次等來的不僅是美顏,更是脫胎換骨,也希望在人們保護下,所有的世界遺產,都不再在瀕危榜「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