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焦慮與變局:全球年票房銳減300億美元,流媒體大戰讓電影重生...

2021-01-13 搜狐網

原標題:2020的焦慮與變局:全球年票房銳減300億美元,流媒體大戰讓電影重生or死亡?

【版權申明:本文為@影吹斯汀 獨家原創稿,未經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抄襲or轉載,違者必究!】

又到年終出年報的時候了。如果說「寒冬」是2019內地影視行業的常用關鍵詞,今年則要在寒冬的基礎上,再來一個「雪上加霜」,並且範圍擴大到全球。

疫情給2020世界電影行業帶來的衝擊前所未有。從影院停業、劇組停工開始,一系列連鎖反應已經蔓延開來。從普通的從業者到產業巨頭,都必須思考同一個問題:接下來該如何生存下去?

更進一步看,生存和自救其實只是眼前的基礎問題。疫情不止在影響當下,更在影響未來。由這場疫情引發的種種危機,已經深深改變了整個電影行業的格局。許多「不可能」統統變成了可能,一些難以動搖的「傳統」,也不得不向現實妥協。

2020遭受重創的全球電影業,到底有多慘?好萊塢迪士尼、華納等巨頭們的種種「騷操作」,是將「拯救電影」還是加速其「消亡」?網絡流媒體會取代影院嗎?疫情之下的焦慮和變局,我們來聊聊↓↓

1、【撤檔、停工、倒閉、票房銳減...TA們沒能挺過的至暗時刻】

年初春節檔前夕,7部電影在同一天集體宣布撤檔還令人記憶猶新。原以為損失了黃金檔期已經是最壞結果,卻沒能料到這是全球影視產業進入「至暗時刻」的開端。

在國內電影陷入撤檔潮後,從2月底開始,日韓、歐洲、北美等眾多國家和地區的電影業也被迫按下暫停鍵。

好萊塢大片陸續撤檔,引發全球震動。3月初,迪士尼真人大片《花木蘭》宣布撤檔,接著《黑寡婦》《蜘蛛俠3》《雷神4》《奇異博士2》《X戰警:新變種人》《速度與激情9》《007:無暇赴死》等重點大片也紛紛宣布改檔期。全球影市進入「寒冬期」,目前除亞洲的中國、日韓等地外,大部分國家和地區都仍然沒有「解凍」。

影院關閉和大規模撤檔潮最直接的後果是票房銳減。《好萊塢報導者》在3月中旬做過一次預測,新冠在一季度至少給全球電影行業帶來數百億美元的損失。

本月北京電影學院發布了《電影藍皮書》,對全年的全球電影票房情況做了分析,先看幾項重要數據↓↓

2020年前11個月,中國電影票房為165億元,約為去年同期(600.37億元)的27.5%;

美國票房為20.3億美元,僅為去年同期(102.2億美元)的19.9%;

目前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80-100億美元,約為2019年(422億美元)的20%~25%。

票房銳減,最先受影響的自然是影院。影院和院線的危機,成為疫情之下首當其衝的行業事件。

國內方面,根據4月中旬的統計,全國原本有一萬三千多家影院,截至今年3月已經有兩千二百多家影院宣布倒閉,還在支撐的也都在裁員減薪。

院線龍頭們在疫情最為嚴峻的第一季度也經歷了一場大虧損。萬達電影一季度虧損至少5.5億,股價下跌18%;金逸影視一季度業績淨利潤虧損1.45-1.6億元;華誼兄弟一季度預計虧損1.38-1.4億元;國資背景的幸福藍海也遭受重創。

目前,國內電影院復工率達到了93%以上,日韓、東南亞等亞洲市場復工率在87%左右,都處在有序恢復的狀態中。

北美、歐洲等地區的院線就沒有這麼幸運了。根據媒體在Comscore(美國網際網路統計公司)找到的數據,目前北美影院復工率在38%,歐洲、中東、非洲(縮寫統稱EMEA)加起來只有34%的影院在營業。

(圖源:一起拍電影)

北美連鎖影院巨頭AMC、Cineworld等都陷入不同程度的危機,紛紛進行併購、收購等動作,但這又增加了債務危機。

根據AMC的財報,2020前三季度,AMC分別淨虧損21.76億美元、27.38億美元和36.43億美元,全年股價下跌55.76%。順帶一提,萬達在AMC娛樂的持股比例是50.01%,按照這樣的情況發展下去,不知道明年會不會有新打算?

早在7月時就有分析師表示,北美大部分連鎖影院的極限是撐過今年。5個月之後,疫情依舊不樂觀,院線們的壓力只多不少。

與直接受關停衝擊的影院一樣,上遊的製片公司也遭受著停工帶來的「成本危機」。

為了防疫需要,上半年全球劇組也幾乎都經歷了停工潮。

國內劇組在疫情得以迅速有效控制後,得以率先恢復拍攝,2月底就有劇組陸續重返浙江象山、橫店影視城。

歐美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疫情在多地陸續爆發,他們也不得不面臨停工、轉場、防疫成本增加等多種麻煩事。阿湯哥主演的《碟中諜7》先因義大利疫情爆發不得不終止在威尼斯的拍攝,後來無奈轉場英國;為了防疫,泰國、印度等一些國家規定不能拍攝吻戲,現場工作人員不超過50人。是否真的有效果也不得而知。

據摩根大通分析員的預測,為了防疫,每部影視劇的拍攝成本將上漲10%至20%,這對製作公司來說是不小的負擔。

劇組停工但燒錢不停,再加上疫情影響下資金回收變慢,對影視公司而言也是沉重打擊。許多實力相對弱的公司,沒等來全面復工就已經消失。據粗略統計,上半年,國內已經有超過5000家影視公司註銷或者吊銷,生存環境可以說十分嚴峻了。

2、【疫情之後,即將進入「斷片」時代?】

除了直接的衝擊,另一些連鎖反應,或許要在一到兩年之後才會顯現。因為疫情,許多影視項目被擱置甚至消失,那麼在不久之後是否會出現片荒?

對停工三個多月、至今還在緩慢復工的好萊塢而言,「斷片」焦慮更加明顯。

一方面,許多大片被迫延遲了拍攝進度,什麼時候能製作完成為問號。上半年,《黑客帝國4》《侏羅紀世界3》《碟中諜7》《阿凡達2》等重點大片全部拍攝中斷,夏季之後才陸續復工。原定於今年上映的《神奇動物在哪裡3》也因為停工而沒法趕上計劃。

羅伯特·帕丁森版《蝙蝠俠》慘上加慘,好不容易等到復工,男主角又感染了新冠,不得不再次停擺。

另一方面,即使按計劃拍完了,能不能正常上映還是個未知數。2021說來就來了,但疫情什麼時候能被遏制住,誰也不敢預料。

如果仍不能全面復工,當存貨全部用完,接下來可能就是「無片可放」的尷尬。

此外,人員流失也是一個需要焦慮的問題。據統計,全美國的電影行業約有90萬從業者,疫情爆發後,絕大部分人都面臨著失業。為了維持生計,大部分都紛紛轉行。還有多少人願意在行業裡繼續堅守?這是一個現實問題。

人員衝擊同樣發生在國內。在影院停工170多天的時間裡,多少院線、宣發、劇組幕後從業者、甚至「不在線上」的演員們紛紛轉行,資源也越來越向頭部集中。

3、【「流媒體亂戰」時代開啟,變局是風口還是泡沫?】

危機之中自有新機。院線停擺了,卻給符合「隔離觀看」需求的線上流媒體創造了巨大機會。

年初徐崢的電影《囧媽》反應神速,撤檔第二天就宣布改線上免費點播。成為「內地院線片轉流媒體」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觀眾們感到興奮,《囧媽》也獲得了6億網絡版權購買費的天價收益,但此舉卻讓院線相當多從業者非常不滿。抵制《囧媽》和徐崢的風波,成為一個社會事件。

如今所有的擔心和爭議也都暫時可以放下了,《囧媽》只是特殊情況下的特殊個例,在國內沒能成為主流。

但在疫情持續嚴重的北美,流媒體的發展卻非常迅猛。年初上映的《隱形人》《喋血戰士》《魔發精靈2》等從3月開始首先陸續嘗試縮短院線窗口期,或者直接線上線下同步上映。

進入下半年,「院網同步」已經擴展到了大投資的重點電影。索尼率先放棄了原定6月12日上映的湯姆-漢克斯主演的戰爭大片《灰獵犬號》的院線發行,蘋果花7000萬美元購買下獨家版權,並於7月10日快速上線蘋果流媒體AppleTV+

迪士尼的《花木蘭》撐了半年,也直接宣布放棄北美院線發行,9月初直接上線自家流媒體Disney+。年底上映的《神奇女俠1984》也在華納HBO Max同步開啟點播。

還在堅決堅持只在影院上映的,只有諾蘭的《信條》

疫情之下也需「恰飯」,「上線流媒體」成為唯一可行的收益渠道,已經不再被好萊塢老牌影視公司們排斥。

7月環球影業與AMC院線達成全新合作協議,環球旗下的影片將把院線窗口從70天縮短至17天,AMC也能獲得一筆穩定收益。

華納更加直接,12月初剛宣布其2021年北美上映的全部17部電影,包括《沙丘》《哥斯拉大戰金剛》《黑客帝國4》《貓和老鼠》《招魂3》《新自殺小隊》等都將在院線上映之時,同步登陸HBO Max

除了發行,傳統影視大廠們直接入局流媒體也早已開始。迪士尼的Disney+去年11月上線,今年10月發布的財報中已經顯示用戶量達到了7370萬,絕大部分都來自今年的增長。比如《花木蘭》上線之後,Disney+下載量迅速上升了68%。

電影無法上映,線下樂園歇業,流媒體躍升為營收第二高的業務,成功拯救了今年處於困境中的迪士尼。

此外,華納的HBO Max和環球旗下的「孔雀」(Peacock)也已經先後布局加入流媒體大戰,好萊塢「六大」裡的派拉蒙,近日也宣布重整流媒體平臺「Paramount+」。傳統大廠們紛紛開始跑馬圈地、各立山頭。

老牌影業巨頭固然有內容庫的優勢,不過已經是流媒體龍頭老大的Netflix依然有超強競爭力。早在今年4月,Netflix的市值就已經超過迪士尼,目前全球用戶已逼近2億。

在「網生內容」製作方面,Netflix也積累了相當豐富的經驗。《婚姻故事》《愛爾蘭人》《美國工廠》等已成為奧斯卡大熱門。其注重內容、注重作者培養的思路和成熟的製作模式,比起「拿IP賺快錢」的迪士尼,看起來具有更長遠的發展優勢和可能性。目前國內網友對Netflix的認知度也相對更高。

即使詹姆斯·卡梅隆、史匹柏、克里斯多福·諾蘭等大導演還是對流媒體不滿,但傳統被打破的大趨勢仍然不會改變。

除了疫情之下被迫自救的選擇,通過發展自家流媒體掌握更多用戶,把影片「面市」的命運和收益獨家掌握在自己手裡,也是各製片大廠們心裡打好的算盤。疫情,也可以說是加速製片公司擺脫院線制約的催化劑

對流媒體改變和妥協的不光是大廠,還有高傲的奧斯卡。

從前奧斯卡接收影片有一條規則:電影必須在洛杉磯地區影院上映至少一周才可獲報名資格。現在這項規則也取消了,公開上線流媒體後的60天內,再上線奧斯卡評委專用的流媒體平臺就可以報名參加評選了。

雖然奧斯卡說這是臨時性的規定,但是,還是要抱著一切皆有可能的心態。

電影主流基地的改變,讓如何運作流媒體,成為接下來好萊塢大廠們最關心的問題。目前Amazon斥資2.5億美元買下了《指環王》劇版的拍攝權,HBO Max將重啟《正義聯盟》,迪士尼更準備依傍漫威、皮克斯、星戰三個收購來的IP大戶,計劃每年出產100部左右的IP影視作品。不得不說,這是一個驚人的數字。

不過,只要劇組復工一天不進入常態化,大家的布局還是多少會受影響。或許比拼誰的存貨多,誰能製作出小而美的內容,會是流媒體們一段時間內的主題。

沒有了「影院放映」這個硬條件的制約,那些關於」電影「的技術和藝術形式的追求是否還能保持?也許這是真正的影迷們需要多慮的問題。網絡效益考量的標準是點擊率、下載量、付費用戶數。有自媒體人舉了一個極端例子:如果諾蘭砸兩億美金的巨製,傳播度比不上小嶽嶽說的一個段子,那再往後我們還能看到有公司願意投資巨製嗎?

而相比流媒體這個內部競爭,好萊塢要面臨的外部環境同樣不樂觀。沒有了密集的大片轟炸調動腎上腺素,製作水準也逐漸套路,海外觀眾對好萊塢的興趣和依賴已然在逐步降低。最近的例子就是《神奇女俠1984》,國內上映後反響平平。9月初上映的《信條》票房也遠未達到華納的預期。

對已從疫情中甦醒的內地影市而言,缺少好萊塢大片參與競爭,對國產電影來說無疑又增加了空間和機會。明年的戰局,就等明年見分曉了。

馬上就要和2020告別,然而疫情還是沒有徹底退出我們的生活。對影視行業而言,考驗與變革仍未停止。從前的世界很難再回去了,但危機過後,也總會迎來新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責任編輯:

相關焦點

  • 《復仇者聯盟4》全球票房超28億美元 中國又貢獻300萬
    《復仇者聯盟4》又刷新了票房紀錄 雖然2019年就超越《阿凡達》成為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但是迪士尼和漫威影業的超級英雄電影《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2020年又迎來了一個好消息
  • 2019,迪士尼一年票房比中國電影市場總票房還高
    文|躍幕電影,作者|七月超413億美元,同比增長1%。這是2019年全球電影市場交出的答卷。從同比2016、2017年保持著3%左右的增幅,到同比2018年只有1%的微漲,全球電影市場的微增態勢穩上加穩。
  • 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增速放緩,電影票房為422億美元
    一、電影票房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全球戲劇及移動娛樂市場規模不斷擴大,2019年全球戲劇及移動娛樂市場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美元,達到1010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了75億美元。資料來源:美國電影協會、智研諮詢整理根據美國電影協會數據:2014-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呈不斷增長態勢,近年來增速逐漸放緩;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達到422億美元,較2018年增加了4億美元,預計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球電影票房將會出現2014以來首次下降。
  • 《星球大戰9》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速度「新三部曲」最慢
    據迪士尼官方數據,太空歌劇史詩電影《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的全球票房在本周二突破10億美元大關,成為迪士尼在2019年第七部達到這一成績的商業大製作。《星球大戰》是目前歷史最悠久、粉絲基礎最深厚的電影系列之一,《星戰9》作為一部系列完結篇,其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從來就沒有懸念,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截止周二,影片在北美市場累計票房達到4.813億美元,暫列北美影史票房第16位,也是第六部躋身北美影史前20名的《星戰》作品,《星戰》被譽為北美市場的「國民IP」可謂實至名歸。
  • 2020年北美票房不足23億 下跌八成創40年歷史新低
    根據Comscore的消息,截至目前,北美票房在2020年的收入只有22億美元,這跟去年相比下降了80%——去年,北美的年度票房收入為114億美元!北美票房統計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才真正開始的,因此,儘管美國電影協會稱北美票房收入曾在1984年首次達到40億美元,但這種說法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予以支持。根據Comscore的消息,截至目前,北美票房在2020年的收入只有22億美元,這跟去年相比下降了80%——去年,北美的年度票房收入為114億美元!
  • 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達425億美元破紀錄 復仇者聯盟4領跑
    據統計公司Comscore數據:2019年全球電影票房為425億美元。此數字刷新影史全球年度票房紀錄,是該項首次超過420億美元。  北美之外年度總票房311億美元,首次突破300億,中國、日本、韓國、法國、德國、俄羅斯、墨西哥、西班牙、巴西和義大利等影市火熱,亞洲影市票房增長明顯,中國內地影市2019年票房達到642.66億元(近93億美元),同樣刷新紀錄。  北美年度總票房114億美元,比2018年下降4%,不過仍是僅次於18年的影史第二高北美年票房。
  • 《星球大戰8》票房已超過12.6億美元,擠進全球票房榜前十
    上個月中旬,《星球大戰:最後的絕地武士》在北美和一些國家上映,到今天它的票房已經超過《美女與野獸》,成為2017年票房收入最高的電影。從上映以來,《星球大戰8》的票房就表現強勢,北美首周末票房達到2.2億美元,並且全球票房很快突破10億美元大關。
  • 2020年北美票房不足23億 下跌八成創40年歷史新低
    根據目前的預測,2020年北美票房的成績最高將是23億美元,這將是自上世紀70年底末80年代初以來的最低值。北美票房統計是從上世紀80年代初才真正開始的,因此,儘管美國電影協會稱北美票房收入曾在1984年首次達到40億美元,但這種說法並沒有足夠的證據予以支持。
  • 真不容易:《星球大戰9》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大關
    對於迪士尼來說,旗下又一部電影加入到「10億美元俱樂部」的影片隊伍中來,而它就是《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據外媒最新報導稱,《星球大戰:天行者崛起》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影片的北美票房收入為4.813億美元,海外票房收入5.197億美元。
  • 選擇影院還是流媒體,全球的電影發行都在改變思路
    文丨新文化商業,作者丨Amy Wang2020年後及相當長時間裡,有關電影的議題都將是如何活下去。看起來,PVOD是條不錯的路子,且正全球流行。短期來看,從PVOD從誕生到2020年爆發,不得不承認有新冠疫情的「推力」;但長期來看,是電影發行模式與技術演變的必然結果。
  • 迪士尼2019年全球總票房超775億 近代好萊塢史無前例
    在整個2019年,迪士尼在北美的票房收入為創歷史紀錄的37.6億美元,海外收入則是73.5億美元,這同樣創造了歷史紀錄,而全球總票房則是刷新歷史紀錄的111.2億美元(約合775億人民幣)。
  • 電影藍皮書:初步估算2020年全球電影票房約為80-100億美元 約為...
    12月19日,北京電影學院現代創意媒體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國家電影智庫、青島電影之都辦公室與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在青島聯合發布《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電影藍皮書: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報告(2020)》中英文版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在世界各地持續蔓延,對電影產業帶來巨大衝擊——攝製組停工、影片撤檔、影院關閉,從生產製作到發行放映的業務流程被迫中斷或重組,影院票房損失慘重,整個電影生態系統備受影響。
  • 2020奧斯卡提名電影今年在國內票房收入超過7億美元 「小丑」獲得...
    原標題:2020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人在美國票房收入超過7億美元  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電影2019年在中國票房收入超出7億美金,導致周一公布奧斯卡金像獎提名人,這比去年的總數少。  依據Comscore的數據信息,在得到提名的9部電影中,有7部包含《小丑》和《好萊塢時光》,在美國國內的票房總金額為7.472億美金,全球票房累計19.8億美金。  2019年的入選影片過去十年中是北美地區票房第四高的影片。與上年的12.6億美金對比,這是一個非常好的收入,但因為被提名者缺乏大片的特性,因而收入比上年少。  2019年,華納兄弟。
  • 全球票房電影排名前十名
    只要看看新電影歷史票房排行榜的前十名,就知道為什麼電影院不會被流媒體取代,為什麼電影製作人爭相拍續集和特效電影,他們開始模仿驚奇漫畫的「宇宙模式」。《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2)票房:13.42億美元去年排名第8的《哈利波特》系列最終票房被擠到第10位,13.42億美元成為電影史十大票房的新門檻。影迷們可能不得不擔心這部電影今年很難保住這個位置。《侏羅紀世界2》和其他大片都在後面。
  • 前瞻電影產業全球周報第23期:132億美元票房!2019年全球前十影片...
    2019年全球前十影片迪士尼坐擁7部2019年已經過去,這一年產生了不少「爆款」電影。據統計,迪士尼旗下電影2019年全年全球總票房為132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單家公司年度票房紀錄。其中,《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28.0億)《獅子王》(16.6億)和《冰雪奇緣2》(12.3億)名列年度全球票房榜前三位,聯手為迪士尼貢獻了56.9億美元票房。
  • 上映19年後 哈利波特1全球票房突破10億美元
    上映19年後,《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球總票房突破10億美元大關。《哈利·波特與魔法石》2001年全球首映,總票房一直卡在10億美元關口(此次重映前累計為9.9786億),遲遲未能突破。如今《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新4K修復3D版在中國內地上映,截至目前票房超人民幣1.2億元,全球累計票房成功邁入了10億美元俱樂部。至此,《哈利波特》系列電影已有兩部全球票房過10億美元,另一部是哈利波特系列電影的終結篇《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下)》,票房為14.02億美元。
  • 全球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亂世佳人》第一《復聯4》僅排第五
    近日《亂世佳人》被華納流媒體下架的事情引發熱議,這部電影除了是一部高評分的經典電影以外,還是全球票房最高的電影。當然這裡的票房指的是通脹換算後的票房,那麼按照2019年的貨幣購買力來計算《亂世佳人》通脹總票房高達37.06億美元。
  • 《海王》全球票房大破9億美元,成為DC電影票房影史最高
    截止發稿時,《海王》全球票房已達9.4億美元,這樣耀眼的成績,估計讓製片方都笑得合不攏嘴,雖然與漫威電影還有著不小的差距,但是這足以證明DC電影已經崛起,並且開始向前奔跑。《海王》12月21日才在美國上映,還不到一個月,所以說《海王》的最終票房突破十億美元大關,還是非常有可能的。當然這樣傲人的成績,內地市場作出了巨大的貢獻,截止發稿時,《海王》在內地票房為19.6億,距20億大關僅一步之遙。
  • 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全球票房破10億美元
    近日,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憑藉在中國內地重映前3天收穫1360萬美元的神助攻。電影《哈利·波特與魔法石》的全球累計票房在19年之後終於突破10億美元大關,達10.00126億美元!
  • 2020中國電影「戰報」出爐,204.17億票房全球第一
    隨著2020年正式收官,過去一年中國電影的「戰報」也新鮮出爐。據燈塔研究院發布2020年度報告,全年票房204.17億元(約合31億美元),超過北美(21億美元)成全球第一票倉。這標示著中國電影產業一年來共克時艱所取得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