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姨,謝謝您!加油!」孩子帶著稚嫩的聲音說。當餘娟在雨夜裡,為自己的一對3歲多龍鳳胎兒女採集完咽拭子。作為媽媽的餘娟,隔著面屏,看著自己的孩子卻不敢相認。
她知道,穿著厚厚的防護服、帶著口罩、隔著面屏,孩子當然認不出自己;她也很欣慰,兩個孩子夜裡被叫醒起來採集咽拭子沒有哭鬧,還能主動地跟自己說聲謝謝和加油。
令她更感動的是,70多歲的父親站在旁邊,她悄悄對老父親說不要給他們說我是媽媽,短短的交流,餘娟心裡默默地說:「爸,謝謝您!」父親也在用眼神告訴女兒:「女兒,放心,孩子們我會照顧好,您安心工作。」
看到這裡很多網友說,感覺到酸和甜,還有淡淡的鹹。
一聲"阿姨",怎麼能不讓人心酸呢?那是自己的孩子,為了讓孩子安心,不哭鬧,只能裝作不相識。
因為還有很多鄰居不辭辛苦地等著。餘娟還要繼續戰鬥。
感覺到甜,就是老父親理解寬慰的眼神,感覺但鹹就是想要讓人流淚的感覺。
抗疫不正是如此一幕幕組成的戰歌嗎?
有國家組織,有奉獻醫護人員,有努力配合的家人還有群眾,維護秩序的志願者及警察,共同阻擊疫情,打擊病毒。
而這一幕幕,在確診人員停留地在通宵上演。
下面是網友深夜發的檢測圖片,時間是凌晨3:50
還有網友發的凌晨5點發的圖片。
大圖,深夜檢測,凌晨5點
類似的工作在通宵上演,而低風險地區的人則是高枕而眠,因為他們知道有人在戰鬥的一線。
睡好,起來時戴好口罩,保護自己就是支援,也是貢獻。
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都在關注成都,這次口號是郫縣豆瓣加油!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以此記下歷史的瞬間,當孩子一聲阿姨,濃縮了所有人的情感。
孩子沒有害怕,沒有到處找媽媽,還在鼓勵阿姨加油。
這是這是孩子的配合,也是支持,也是致敬,也是一份貢獻!
你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