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駐留心底那一片童心童趣
「六一」兒童節到了,在這個本是孩子們的節日裡,聽到身邊的幾位同事饒有興趣談起電視裡播放的動畫片,再仔細觀察不難發現身邊許多同事心中仍舊保留的童心童趣。
那些喜歡看動畫片的同事,進入動畫片世界不只是為了重溫童年的純真,更多的也許是通過輕鬆詼諧的動畫褻瀆一下現實生活中的沉重,因為動畫片常常會用現實生活中無法想像的手段惡搞,狠狠地幽默一把。此外,沒有悲劇結局的動畫世界也能使人暫時逃避現實社會的殘酷。
童真點燃成人心中的善良之燈,使成人在每日忙碌之餘去反思人與自然、社會與愛的辯證關係。
我曾看過一部動畫片《馬達加斯加》,故事情節簡單至極:紐約中央公園動物園裡的四位好朋友——獅子亞歷克斯、河馬格洛麗婭、長頸鹿梅爾曼、斑馬馬蒂流落荒島,它們面對飢餓,也面臨著殘酷的自然法則的挑戰,於是,在餓昏了頭的獅子亞歷克斯的眼裡,斑馬馬蒂成了一塊鮮嫩的肉排,但張開大口的亞歷克斯在最後時刻終於意識到了這是它的朋友而非食物,友情使它決心強忍肚餓;而斑馬馬蒂在危險時刻,也會向它的獅子朋友奔了過去……
加菲貓做為一個動畫人物也為成人喜愛,它永遠都是又肥又胖,又懶又饞,可是他還有另外一個容易被忽略的個性,就是不一般的自信和驕傲。例如他最喜歡的人物是他自己,他最好的朋友是鏡子,他認為自己的體型很完美,至少在這樣的體重下是如此……
我們從小受到的傳統教育中,饞懶奸猾都是壞孩子,長大走入社會才發現,不論大人或是小孩,面對生活的壓力,都想有一天能夠偷偷懶,像加菲貓一樣大吃大喝大睡。然而在這個忙碌的社會,不可能有太多像加菲貓一樣的饞蟲和懶蟲存在,我們也就可以想像,大多數崇拜和迷戀他的成人,都是希望從他身上獲得補償。於是,成年人都可以在「童趣」中獲得心理默契,乃至學會以幽默感來化解挫折和自身弱點帶來的沮喪和沉重。
在我上下班路上都要經過一所幼兒園,我常常會轉頭望一下裡面的鞦韆和轉椅。耳邊仿佛再次想起「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操場上的鞦韆上還有蝴蝶停在上面」的《童年》旋律。如今,鞦韆和歌聲依舊,只是自己那年少敏捷的身影不在了,大腹便便的我坐在電腦前,充滿懷舊的旋律總會使我想起那不會回來的「總是一個人面對著天空發呆」的童真年代。
作者:楊建東
單位:建行北京前門支行
地址:北京崇文區西打磨廠1號(100062)
電話:862762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