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鋒
他連續36年戰鬥在服刑人員監管改造一線,還有兩年半便可光榮退休,去完成與家人一起遊歷祖國壯美河山的計劃,可是,這個簡單的願望卻再也無法實現了……
他是渝都監獄三級高級警長劉鋒,服刑人員心中的好警官、同事們口中的好鋒哥、女兒眼裡的好爸爸。
8月26日是劉鋒特別喜悅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為人民警察隊伍授予警旗。此後,他經常念叨著希望能親眼看一看警旗,和警旗合個影作為退休紀念。
9月9日10時46分,正在服刑人員生活現場執勤的他突發心臟病,昏倒在工作崗位上。渝都監獄迅速與120急救中心聯繫,第一時間進行救治。12時39分,監區同事得知劉鋒生命垂危的消息後,立即帶著一面嶄新的警旗趕去醫院,希望他醒來時能夠看到心心念念的警旗。然而,警旗還沒有送到,劉鋒就停止了呼吸,生命永遠定格在了2020年9月9日13時57分。沒來得及與警旗合影,但劉鋒已經用熱血和生命、無悔的青春向警旗敬了一個最標準的警禮!
主動請纓
面對疫情堅定「逆行」
今年1月27日,渝都監獄啟動疫情防控戰時勤務模式,值完春節班才回家休息了兩天的劉鋒,主動向監區黨支部請纓參與第一批封閉執勤。監區黨支部本想讓他在家多休息兩天,安排他參與下一批執勤,但他堅定地選擇了繼續參戰。他說:「我少休兩天沒啥關係,還是讓年輕民警多陪陪他們年邁的父母和年幼的子女吧。」
封閉執勤期間,他除了要完成監控員的本職工作外,還要為服刑人員測體溫,向他們宣講新冠肺炎疫情的防控要求、傳授防疫知識、開展心理疏導教育……領導和同事們考慮到他年齡偏大,勸他多休息,他總是婉言謝絕,輕描淡寫地說上一句:「我身體好著呢,還有兩年半就要退休了,能做一點算一點,要對得起咱頭頂的國徽啊!」
5月底,監獄勤務模式調整,一名同事因防疫需要無法及時到崗,劉鋒再次主動站出來頂班。從5月26日到7月1日,劉鋒連續封閉執勤36個日夜。
「關鍵時刻,鋒哥總是能頂得上來,他對黨和人民的忠誠、他對監獄事業的擔當值得我們永遠銘記和學習。」望著劉鋒辦公桌上那一部「傷痕累累」的執法記錄儀,監區黨支部書記、監區長漆瑞濤紅了眼眶,話語中充滿不舍與敬意。
「7月底到8月中旬是重慶今年最熱的一段時間,鋒哥作為老大哥很關照我,總是讓我在室內工作,自己頂著毒辣的太陽,負責室外監管。服刑人員購買的日用品送到監區,他都主動去下貨,身上的執勤服溼了又幹,幹了又溼,但他沒有半句怨言。」回憶起和劉鋒肩並肩戰高溫、鬥酷暑的那段日子,民警何盛國哽咽道。
從1月28日開始參與第一批封閉執勤到9月9日病發倒在工作崗位上,劉鋒累計封閉執勤176天,是所在監區封閉執勤天數最多的民警。
夢想成真
36年堅守監管改造一線
劉鋒出生於監獄警察世家,父親、哥哥、姐姐都在監獄工作到退休。從小的耳濡目染,讓長大後當監獄警察成為了他的理想。21歲生日那天,劉鋒終於圓夢,成為了一名光榮的監獄人民警察。這一幹就是36個年頭。
做好教育改造服刑人員的工作,需要讓服刑人員從內心裡認罪悔罪,重塑人生觀價值觀,而這考驗的是,監獄民警是否有「將鐵杵磨成針」的決心和恆心,是否有讓服刑人員真正折服的「看家本領」。
「只要堅持,找對『藥方』,再冰冷的石頭也能捂熱,再難管的服刑人員也能回歸正途,畢竟服刑人員也需要愛和溫暖。」這是劉鋒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
服刑人員朱某是一名無通信、無會見、無匯款的「三無」人員,因從小缺乏來自家庭的教育和關愛迷失了自我,走上犯罪歧途。剛入獄時,朱某就因性格偏激和對監獄監管的不適應,經常與其他服刑人員發生衝突,一度被列為重點攻堅轉化對象。
了解到朱某的改造表現後,作為管教民警的劉鋒認真查閱朱某的個人檔案資料,多方面、多角度聽取其他服刑人員對他的看法。一番努力,最終找到了朱某思想行為不穩定的癥結所在。接下來的3天,劉鋒從朱某的出生開始談起,用一點一滴的回憶幫助朱某找到當初犯罪的原因,用17個小時的攻心行動融化了朱某心中的堅冰,幫助朱某樹立尊法守法的理念,重拾正確改造的信心。當年除夕前夜,劉鋒自己掏錢給朱某買了一雙嶄新的棉鞋,讓朱某的這個春節分外溫暖。
從那以後,朱某像換了個人似的,改造變得非常積極,再也沒有違規違紀行為,還被評為「市級改造積極分子」,朝著新生之路堅定前行。
得知劉警官去世的噩耗後,朱某一度變得沉默寡言,他在日記本裡寫到:「劉警官的出現,讓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來自家的溫暖。從我服刑以來,他自始至終沒有對我另眼相看,是他為我照亮了回家的路,他生前對我的教育我會永遠記在心上,我一定要好好生活,不能辜負了劉警官對我這些年的付出。」
服刑人員彭某患糖尿病多年,今年3月份的一次突發事件讓他終身難忘。凌晨兩點多,正在值班的劉鋒發現彭某突發疾病,立即按照監獄突發事件處置程序,一邊向監獄報告情況,一邊迅速趕到彭某床邊作簡單處理,隨即和同事們合力將彭某抬到監獄醫院進行救治。經過近半小時的搶救,彭某順利脫離生命危險。
回憶起那個驚心動魄的晚上,彭某說:「我自己的情況我很清楚,那天晚上真的是『生死三分鐘』,要不是劉警官及時發現、及時送醫,我的命估計也就在那天劃上句號了。」
得知劉鋒去世的消息後彭某非常難過,他說:「真是想不到劉警官這麼好的一個人竟然突然就離開了,我滿刑出獄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到劉警官墓前鞠躬致敬。」
「鋒哥善於抓細節,作為一名老管教,他經常能及時發現服刑人員思想行為的細微變化並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改造,有效地幫助服刑人員調整心態、轉變認識、適應環境。」身邊突然少了一個好戰友,監區黨支部副書記、政治教導員李忠貴心裡空落落的。
從警36年,劉鋒如一塊磐石紮根在監管改造一線,始終堅持依法、嚴格、公正、文明的執法理念,用春風化雨、大愛無聲的真情改造,和同事們共同努力,將改造好的2000餘名服刑人員陸續送回社會。
心願未踐
但他的愛永遠伴著家人
作為一名監獄人民警察,工作時間長是常態,周末節假日在崗執勤值班更是家常便飯。相對於其他職業,民警對家庭的愧疚感往往更深更重,所以劉鋒把難得的休息時間都留給了家人。
雖然工作很忙,但他還是會擠出時間探望95歲的老父親,陪他聊天、散步,想方設法逗老人家開心。「9月7日,劉鋒還專程帶父親去商場買了禦寒用的帽子和出遊用的背包。又到藥房請醫生幫父親測量了血壓和血糖,確認一切正常後才放心回家。」劉鋒的姐姐滿懷悲痛地說到,他們至今都不願意接受弟弟去世的現實,更不敢將這事兒告訴父親,怕父親受不了這沉痛的打擊,老人家一直以為劉鋒忙著執勤,天天念叨著等他回來一起歡度中秋。
劉鋒不僅是一個好兒子,還是一位好父親。「女兒,你也許不是這世界上最美麗的姑娘,但你是爸爸心中最可愛的女兒。你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但你可以是最勤奮的;你也許不是最順利的,但你可以是最樂觀的……」這是劉鋒27年前寫給女兒的一封信,女兒會時不時拿出來看看,仿佛爸爸就陪伴在身邊,一切煩惱都會因此煙消雲散。
「從小到大,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都說父愛如山,父愛無言,如今,我真正理解了這句話的涵義,爸爸是天底下最愛我的人,他是天底下最好的父親!」劉鋒的女兒劉海靈說。父親去世後,她在朋友圈寫下了這樣一段話:「爸爸的突然離世帶給我巨大的傷痛,往後的日子裡,還有許許多多的事情需要我去面對,我一定要堅強,我一定不能讓爸爸失望。我會把他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下去,做一個對國家、對社會、對家庭有用的人。」
「退休以後,我打算買一輛『五菱之光』,然後改造成簡易的『房車』,帶著一家人全國各地到處去走走。」近兩年,劉鋒經常對父親和女兒說起這個願望,可這麼一個簡單的願望卻最終成了遺願。
初心不改,使命猶在,浩氣長存,丹心永駐。劉鋒把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全都獻給了他最摯愛的監獄事業,他用生命向警旗敬禮,抒寫了新時代監獄人民警察的無上榮光。
重慶法制報記者 舒楚寒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