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士尼又炸鍋了,
這次倒不是公司出了什麼狀況,而是新版的《小美人魚》讓觀眾們吵翻了。
原因就是,迪士尼選了黑人女星 Halle Bailey 來演新版的愛麗兒。
華特迪士尼工作室
最新聲明:哈利·貝瑞將在《小美人魚》的真人重製版中飾演愛麗兒。
看過原版《小美人魚》的人應該都還記得。
愛麗兒這個角色一直是個紅髮的白人美人魚,所以很多人覺得哈利·貝瑞和她格格不入。
於是果不其然,一場有關種族歧視的大混戰開始了。
不過這次有趣的是,竟有不少人企圖用科學論證愛麗兒不能是黑人,於是雙方的辯論變得十分有觀賞價值。
一起來看一下吧:
如果我錯了請指正,但是愛麗兒好像不可能是黑人吧?她住在水下,陽光照不到,皮膚怎麼生成黑色素呢?好像沒人注意到這個問題?
那些說美人魚並不存在並且愛麗兒有可能是黑人的人。我告訴你們什麼是存在的:科學。
美人魚是半魚。
魚住在海裡。
海底沒有陽光
因此,美人魚不應該會進化出帶黑色素的皮膚來抵禦陽光。
美人魚住在海洋裡。水下=陽光有限。陽光有限=缺少黑色素。缺少黑色素=皮膚顏色更淺。因為他們住在水下,到了一定深度就完全沒有陽光了,所以愛麗兒和其他所有美人魚都應該是白化種。
上面的Zach你見過魚嗎?
有些魚非常黑,Zach。
鯨類也是很深的藍色,Zach。
很多魚的顏色黑得要死,Zach。
看在老天的份上,你TM去潛一次水好不好,Zach?
她還穿著蛤蜊殼胸罩呢,Zach。
她的胸衣繩又是哪來的呢,Zach?
是一隻小鳥用椰子殼給她運過來的嗎,Zach?
正如我們所知的,所有的魚都白得像雪,沒有顏色。
我認為美人魚都是白人,因為他們住在深水裡,陽光很難照到。這跟他們住在哪個大洋沒關係,因為他們可能會像魚一樣季節性遷徙。不過也有可能是我想太多了。
我讀到的一條評論說愛麗兒是黑是白都不影響故事本身……我覺得這應該沒錯……我能接受……但如果你讓愛麗兒變成黑人,那所有的美人魚都應該是黑人
你不會因為缺少陽光就白化。這是一種基因變異,如果它不妨礙一個物種的生存那它倒是有可能成為這個物種的普遍現象。但由於白化的魚、螃蟹、水母等等都少得可憐,可見白化對生存沒有太多好處。
各位嘗試用科學證明愛麗兒不能是黑人的人,我來給你們科普一下。(請把重音放在「嘗試」兩個字上)
黑素細胞的生成壓根就不是靠陽光照射。它靠的是遺傳(TYR基因的正常表達、各種酶,以及多巴醌完全轉化為黑色素)
朋友們,考慮到我們的國家和政府這麼荒唐,現在大家居然要用「科學」來證明一個黑人女孩不能演美人魚。要不是這個X事真的很悲慘,我可能會覺得它挺搞笑呢。
大家居然要用科學來給自己的種族主義正名,覺得迪士尼不能讓黑人女孩來演愛麗兒……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科學?TM的她是條美人魚好不好!誰家的小姑娘長魚尾巴的?就這了你們還用科學解釋深海裡的膚色問題?閉嘴吧!
「美人魚是科學的,我們來證明一下愛麗兒不能是黑人。」
「這簡直就是侮辱了一代人的智商。」
「好吧,那我們讓白人來演Tiana公主吧。」(迪士尼動畫裡著名的黑人公主)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我的頭要炸了。
補充一下,Tiana長這樣:
出自《公主與青蛙》The Princess and the Frog
OK,接著來看正反兩方的辯論。
這個故事講的是一個魚女和章魚大媽做了個交易,然後就變成人了。生物學在這裡根本就不適用好嗎。
種族主義者們居然在用地圖和科學證明愛麗兒不能是黑人。
居然真的有人說愛麗兒從科學上講不能是黑人……傻X,這部電影一言不合就載歌載舞,你居然還擔心裏面的科學準確性。天啊。
說的對呢,水下那些長鱗片、長魚鰭的生物生成黑色素的模式「一定」跟人類一樣!真「科學」。
……
…………
真是激烈而「科學」啊。
不過,如果我們真的要談科學,《小美人魚》裡顯然有另一個問題更需要解決吧:
我覺得我們更需要談談愛麗兒為什麼有肚臍 :)
而且說到底,這件事情上迪士尼可能還真的有點責任。
畢竟,看見自己熟悉的經典角色突然變樣,接受不了是正常現象。
下面這位讀者的評論或許能很好地總結這個問題:
好吧,美人魚可以是白人也可以是黑人。我覺得真的沒什麼大不了的,都不影響觀眾認識這個角色。我完全不反對這麼做,但我覺得最好還是能出些新故事、新電影、新角色!用這種方式來體現變革並與觀眾們交心。我們還是少出些重製版,然後做些新的公主電影吧(而且我也想看一部王子電影),出一部有不同膚色和種族的女性的電影。雖然我們已經有《公主與青蛙》裡的Tiana和《花木蘭》裡的木蘭了,但我覺得你得拍一些新電影才能真正觸達觀眾的內心。以前這些公主故事基本都是根據歐洲小說和文化改編的,為什麼不拍一些新的公主電影,去借鑑非洲、南美、亞洲這些地區的文化呢?我們還是少炒冷飯,多創新吧。
編輯:梅園西牆的王半仙
英日韓、多語種、考研留學.
滬江網校優質課程 免費領取
↑長按識別免費領取↑
想不想提升外語水平
就看你自己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