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隨著人類科技的提升,人們對於宇宙的探索的步伐也是越來越快。而我國自從進入7月份以來,接連發射了兩枚運載著衛星的火箭,而且兩枚火箭的發射過程都十分的順利,成功地將我國的衛星送到了預定軌道。而作為老牌的航天強國美國卻沒有那麼如意了,美國一家商用航天公司在7月4日晚上也進行了一次發射,但是發射場一聲巨響以後,火箭發射指揮室卻陷入了一片唉聲嘆氣中。
美國私人企業的火箭夢
和中國國情不同,美國的火箭一般是由私人企業定製發射的,而特斯拉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的「太空探索技術公司」可以算是美國航天私人火箭企業的龍頭企業,而SpaceX的可重做火箭計劃更是開創了人類製造可重複使用火箭的先河。而這也給誒隆馬斯克帶來了巨大的利潤。而美國企業自然也不會放過這個巨大的商機,於是便有無數企業希望可以研製出自己的火箭。
發射場一聲巨響
而就在4日晚上9點,紐西蘭馬西半島的航天發射場上突然傳來了一聲巨響,美國一家私人火箭公司「火箭實驗室」的「電子號」火箭成功發射升空,而位於美國總部的「火箭實驗室」還對本次發射進行了全程直播,可就在實驗室一片歡呼聲中,電子號卻突然出現了停頓,僅僅6分鐘過後,電子號便一頭栽進了大海。「火箭實驗室」也急忙中斷了此次直播,而火箭發射指揮室中的一片歡呼之聲也變成了一片唉聲嘆氣。
電子號
電子號是美國和紐西蘭一起贊助研製的小型火箭,這種火箭直徑只有1米左右,高度也只有18米,而最高負重也只有200公斤。這種火箭的發動機甚至是靠著3D印表機列印出來的,所以可想而知對於非常燒錢的火箭製造行業,這種火箭的成本可以降低多少。而電子號也經過13次發射,只有1次失敗經歷,而這「火箭實驗室」也是有絕對把握可以將火箭送上太空,於是便搭載了7枚小型衛星,但是這7枚小型衛星也隨著火箭墜毀以後全部丟失,可以說「火箭實驗室」此次損失慘重,而這次失敗也讓其在短時間之內很難找到合適的顧客了。
總結
不過雖然美國此次發射火箭失敗,但是相對於火箭技術,明顯還是美國處於領先位置,不過這也給了我國火箭研究院很多的啟發,相信不久以後我們也會在火箭發射技術上更上一層樓。那麼對於這件事你們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