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中秋過的開心嗎?假期剛過,跟大家聊點兒輕鬆有趣的話題。
上周已經有兩期大阪vlog跟大家見面了,這周還有幾期也會陸續發布,繼續跟大家分享大阪好逛、好玩、好投資的地方!
早就聽說大阪人和東京人相互「看不順眼」,東京人認為自己溫和、有禮、不管閒事,而大阪人話多、聒噪、素質低;大阪人認為自己幽默、熱情、開朗,而東京人冷漠、世故、假正經。
這次大阪的看房旅程,我切實的體會到了大阪和東京氣質上的不同。簡單來說,東京人更像我們固有認知中的日本人,有禮貌(過於有禮貌),人與人之間疏離感強,做事一板一眼,還有一點兒「假」。而到了大阪,我覺得自己可能來了個假日本。
之前去東京玩的時候,即使身為遊客,也能感覺到一種莫名的緊張感,而走在大阪的街道上時,我整個人明顯更加放鬆。東京的高樓簡直可以用「鋪天蓋地」來形容,站在銀座抬頭看,仿佛所有的大樓都向著我壓過來,哪裡都是一樣的繁華;而大阪雖然繁華程度遠不及東京,但處處透著自己獨特的味道。
大阪人幽默開朗(大阪盛產搞笑藝人),這讓大阪比東京多了幾分活力和生活氣息,比如東京的計程車司機和乘客的交流大多僅限於「您好,您去哪兒?」「到了,下車請小心。」,而這次在大阪坐計程車,司機很開心的和同行會日語的小夥伴聊了起來,語調十分輕鬆幽默。會日語的小夥伴是項目方的工作人員,長期在大阪工作,他說大阪人特別擅長吐槽,也喜歡交流,等個車都可能有路邊的大爺找你聊天(讓我想起北京胡同裡的大爺),這在東京是不可能發生的。
而且我發現,在不影響他人的情況下,大阪人不避諱也不反感在公共場所大聲聊天(不是大到吵人的聲音,只是在公共場所正常聊天),同行的大阪小哥說,東京的公交車上一個說話的人都沒有,讓他非常的不適應。
這樣的特點,時常被東京人「嫌棄」的說成「民風奔放彪悍」。以前看過一個視頻,來自東京的博主開玩笑說:「大阪人背後都紋著老虎的!」後來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張圖,感覺非常準確的描述了東京人和大阪人的不同。
日本著名綜藝monitoring曾經分別把50公斤散裝大米放在東京和大阪的商業區,並擺上「免費,請隨意取用」的牌子,觀察兩地居民的不同反應。
東京的米缸在街頭放了一個小時,雖然有人好奇的上前查看,但一個拿米的都沒有。節目組詢問原因,路人紛紛表示:「發免費散裝大米這種事情也太可疑了吧?」而在大阪,僅僅過了5分鐘,就有一位年輕的主婦裝走了一小袋米,接受採訪時她說:「是覺得有點可疑啊,不過今天剛好要去買米,還想著真是太幸運了!」
最後還弱弱的加了一句:「其實,還想多拿一點點的。」還有位大叔特地回家取了電飯煲內膽和量杯來裝米,最終大阪市民齊心協力,在30分鐘內搬空了米缸。
我覺得這樣的城市還挺可愛的!
東京和大阪是日本的No.1和No.2,很多人會下意識的把他們比作北京和上海,但其實不是這樣。
東京是日本事實上的首都(名義上日本沒有首都),核心23區面積是623km2,整個東京都的面積為2188 km2(和浦東+崇明島差不多大),人口在1400萬上下;大阪府(都、府、道和縣同為日本一級行政區劃單位)比東京都略小,大概有1905 km2,人口不到900萬。人口規模導致經濟規模相差懸殊,2017年,東京都的GDP為104.3萬億日元,而大阪府的GDP雖然排在第二,僅次於東京,但只有39.1萬億日元。作為瘋狂輸出GDP的城市,東京生活壓力更大、人情更淡漠,也是人之常情。
其實大阪在歷史上曾經是日本的經濟貿易中心,到了近代才被東京超越。現在,東京都會圈吸納了日本超過三分之一的人口,創造著日本一半的產值。不過這幾年,明顯感到日本政府在大力增加大阪的吸引力,將大阪打造成日本的第二張名片。
大阪是日本旅遊景點最多、景點密度最大的城市,隔壁的京都和奈良更是世界知名的古都,距離大阪只需半小時車程,再加上大阪人熱情好客的性格,旅遊業毫無疑問是大阪的發展方向。
在大阪遊覽的這幾天,我有些明白為什麼有的朋友每次去日本玩都直奔大阪了,從交通成本、遊玩體驗、時間成本等因素來看,從大阪開始遊覽體驗會更好。大阪地區的旅遊業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近幾年大阪境外遊客接待量的增長率已經超過了東京,等過兩年賭場開起來,一定會吸引更多國際遊客!
不知道熱情開朗的大阪人民,會怎樣招待八方來賓呢?
BTW,各路資本早就嗅到商機,流入大阪,你也可以關注一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