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擁曼哈頓5層豪宅!極簡主義大師的家有多美?

2020-12-09 新浪家居

網絡漫畫:分辨唐納德·賈德的藝術品和宜家家居,作者Mimi Pond

唐納德·賈德被譽為20世紀最重要的藝術家之一,其極簡主義藝術廣為人知。尺寸和形狀完全統一、從上至下等距排列的矩形盒子是他標誌性的藝術形式。而拋開這一身份,賈德還有其鮮為人知的一面。

唐納德·賈德《無題》,銅和亞克力板,15.2×68.6×61cm,1987年

3月1日,美國藝術家唐納德·賈德(Donald Judd)大型個人回顧展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開幕。半個世紀前,賈德已被公認為極簡藝術的先驅,而名為《無題》的矩形方盒子也成為其司空見慣的個人符號。今天,時尚芭莎藝術帶你走入賈德的紐約住宅,在一個私密卻更加廣闊的語境中討論這位藝術家無與倫比的設計與收藏。

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唐納德·賈德個人回顧展現場,2020年

曼哈頓坐擁五層樓

在現今紐約曼哈頓最為繁華的SOHO區春天大道(Spring Street)101號上坐落著一棟五層樓的復古建築。置身於這個充斥著奢飾品門店和高端餐廳的黃金商業區中,該建築顯得有些格格不入。這裡便是唐納德·賈德曾經在紐約的住所和工作室,同時也是現在的賈德博物館。

紐約曼哈頓SOHO區春天大道(Spring Street)101

曾經的SOHO是一個老工業區。設計師尼古拉斯·懷特(Nicholas Whyte)於1870年設計了這棟建築以作工廠使用。隨著製造業的衰退和貿易的下滑,該地區的經濟逐漸凋敝,許多廠房和倉庫人走樓空。而SOHO也成為當時紐約少有的住房壓力較小的地區。

賈德與朋友們在住宅一樓聊天

沒落的工業區似乎總是因其寬敞的空間和較為輕鬆的經濟負擔而受到藝術家的青睞。1968年,賈德在紐約惠特尼博物館(Whitney Museum)的個人回顧展上賣出了許多作品,收穫頗豐的他花費了6.5萬美元在紐約買下這座破舊的五層樓廢棄工廠。進行了清理與簡單的修葺之後,他和妻兒搬進了這座「豪宅」。

紐約曼哈頓SOHO區春天大道(Spring Street)101

賈德生前清楚地表明,希望自己居住和工作的地方能儘量保持原樣,以便人們按他的初衷看到它們。1994年,65歲的賈德突然離世。他的女兒雷娜(Rainer)和兒子弗萊文(Flavin)作為基金會的董事會成員,巧妙地將這座建築加以維護和利用,從而讓它定格在賈德生前的模樣。

賈德在自己的辦公桌邊,1970年 Judd Foundation

現在,走進這棟建築,光影、紋理、比例……我們能夠從每個角落感受到賈德對空間的處理方式以及他的審美品位,同時也能夠一覽諸多設計大師的經典家具以及藝術家的出色作品。

紐約曼哈頓SOHO區春天大道(Spring Street)101室內 Judd Foundation

開啟豪宅藝術之旅 ▲

從一樓大門進入時需要留心腳下,因為一進門的位置便擺放著藝術家卡爾·安德烈(Carl Andre)的作品《Manifest Destiny》——八塊紅磚。安德烈是賈德十多年的藝術摯友。1986年,他曾在該住宅一樓舉辦過一場名為「命運」的展覽。展覽結束,二人共同決定將這件展品留在門口。賈德去世後,這堆磚塊也被永久保留在了原處。

位於門口的卡爾·安德烈雕塑作品《Manifest Destiny》 Judd Foundation

原本,賈德將一樓規劃為自己的工作區域,然而街道上川流不息的路人總愛隔著窗戶觀望他的工作,很快他便搬到了樓上並將一樓轉變為陳列展示的空間。進入二樓的起居區域,觀眾便能看到賈德所設計的家具,包括1973年設計的單人沙發床和1982年設計的松木桌椅。

賈德設計的木製沙發床 Judd Foundation

賈德設計的廚房 Judd Foundation

深感於現成可用的家具太少,賈德於上世紀70年代初開始自己設計從而填補這個空白。顯而易見,在他的家具中,其藝術創作裡形式與材料的提煉語言轉化為了設計語言。但其並不希望自己的家具被視為藝術,他曾說過:「藝術的配置和規模無法轉化為家具和建築。如果椅子或建築物無法正常使用,而只是看起來像藝術品,那就太可笑了。」

唐納德·賈德《椅子手稿》,紙上鉛筆,1988年(左);膠合木板椅84號(右) Judd Foundation

1973年,賈德製作了第一件家具——給孩子使用的木製沙發床。正如他所強調的,圍繞作品的空間與作品本身同樣重要。這一設計利用規整的膠合木板將床墊的空間分割、框限出來,給孩子以睡眠休息時的安全感。

之後,賈德從紐約搬到德克薩斯州的馬爾法(Marfa)並開始與當地木匠和手工藝人合作製造家具。他通常會告訴伐木場自己所需木材的數量和尺寸,然後工人會進行砍伐與裁切。

賈德設計的木製沙發床 Judd Foundation

可以說,賈德在家具設計上的成就並不亞於其藝術成就。2018年,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SFMOMA)舉辦了「唐納德·賈德:專用家具」大型展覽,該展覽匯集了其雕塑、繪畫以及家具設計,從而將賈德置於現代主義和極簡主義之外更廣闊的語境中以供觀者認識。

舊金山現代藝術博物館「唐納德·賈德:專用家具」展覽現場

除了自己的設計外,在賈德紐約和馬爾法的住宅中也雲集著許多經典的設計作品。阿爾瓦·阿爾託(Alvar Aalto)、密斯·凡·德·羅(Mies van der Rohe)、弗蘭克·賴特(Frank Lloyd Wright)等知名設計師的作品都位列其中。毋庸置疑,在極簡主義家具這一領域,他也是一位大收藏家。

建築工作室中阿爾瓦·阿爾託設計的凳子、密斯·凡·德·羅設計的椅子以及格裡特·裡特維爾德設計的紅藍椅。 Judd Foundation

賈德是芬蘭建築師和設計師阿爾瓦·阿爾託的狂熱粉絲。阿爾託的家具為特定的建築而設計,對他而言,家具是建築整體的一部分。而這一觀點同賈德的看法不謀而合。他在紐約、阿爾法和歐洲的個人空間中收藏了數十件阿爾託的作品。顯然,這位設計大師的家具已經演變成其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閱讀區域中賈德設計的置物架和阿爾瓦·阿爾託設計的椅子、茶几。 Judd Foundation

在賈德的二樓工作室中便擺放著阿爾託設計的桌椅和自己的大型金屬立方體雕塑。而在牆面上,我們還能看到阿德·萊因哈特(Ad Reinhardt)的作品《抽象紅色》(Abstract Painting, Red)。賈德與萊因哈特相識於上世紀60年代,據其回憶:「他總是站在街角,在寒風中說話。」在三樓,賈德還收藏了他的另一幅黑色作品《抽象繪畫》(Abstract Painting)。

二樓,賈德的金屬雕塑和阿爾瓦·阿爾託設計的椅子。 Judd Foundation

二樓,左側牆面上為阿德·萊因哈特《抽象紅色》。 Judd Foundation

阿德·萊因哈特《抽象繪畫》,布面油畫,38.1×38.1cm,1960年

另外,約翰·張伯倫(John Chamberlain)的作品在其家中也是隨處可見。張伯倫曾在上世紀60年代使用金屬薄片創作了許多畫作。這一系列作品在畫廊首次展出時,賈德便購買了六幅。他先掛在了紐約住宅的四樓,之後又帶到了馬爾法的街區(The Block)之中。而在五樓臥室的牆面上,我們還能看到張伯倫極具代表性的金屬雕塑作品《普萊斯先生》(Mr. Press)。另一側,丹·弗萊文(Dan Flavin)的螢光燈裝置總在夜間發出幽幽的紫色光線。

牆面上為約翰·張伯倫的作品,前方為阿爾瓦·阿爾託所設計的椅子。 Judd Foundation

約翰·張伯倫《普萊斯先生》,金屬等綜合材料,1961年

五樓臥室,左側為丹·弗萊文的光裝置作品。 Judd Foundation

除此之外,傑裡特·裡特維爾德(Gerrit Rietveld)的「之」字形椅子、克萊斯·奧爾登堡(Claes Oldenburg)的《紅色香腸》(Red Sausages)、弗蘭克·斯特拉(Frank Stella)的《古爾 II》(Gur II),甚至馬塞爾·杜尚(Marcel Duchamp)的雪鏟都被賈德收入囊中。

四樓,左側牆面上為弗蘭克·斯特拉的繪畫《古爾II》,中間為傑裡特·裡特維爾德設計的「之」字形椅子。 Judd Foundation

四樓,左側牆面上為克萊斯·奧爾登堡的《紅色香腸》。 Judd Foundation

賈德以大師的設計與藝術包圍自己,並在其中尋找靈感。在極簡藝術之外,純粹的功能和非裝飾性的形式是其家具設計與收藏的共同特徵。在生命的最後十年中,賈德將大量精力投入於建築項目及產品設計。他對物體及其所處空間的關係,以及物體改變空間能力的研究一直持續到1994年去世。「如果走遍他的所有空間,你會感受到這是一個人的生活方式。」賈德的兒子弗萊文在談及父親的獨特審美觀時這樣說道。

正在展出

相關焦點

  • 唐納德·賈德:被低估的極簡主義大師
    在1960年代裡,沃霍爾、利希滕斯坦和賈德是當今的現代大師,賈德對藝術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但缺乏知名度」。 到70年代,能源、環境危機造成了藝術界的空前叛離,其中較有影響的就有極簡藝術。60年代的極簡主義運動雖從未一統天下,但是它將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去掉,比如創作效果或是繪畫中的透視等,從而尋求將藝術對象作為一個整體的感覺。
  • 新裝飾主義大師——邱德光
    1925年巴黎博覽會上,被稱為「新裝飾主義」的ARTDECO風格被正式走向了國際舞臺,不僅影響了全球建築,而且引入了現代審美觀念。隨後,美國帝國大廈將將ARTDECO風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邱德光經過一個世紀的發展和演變,ARTDECO風格被賦予了更多的涵義。
  • 紐約豪宅,建築大師們下一波前赴後繼的名利場
    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辦公大樓實聯化工(江蘇)有限公司辦公大樓最近,西扎將自己的設計版圖又延伸至美國,他在這裡的首個項目是紐約曼哈頓一幢高檔住宅樓 611 West 56th Street,計劃於 5 月正式開工,2018 年秋季完工。
  • 包裝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文/畢曉明 重功能輕裝飾是極簡主義包裝設計十分重要的設計原則,在很多包裝設計作品中無一不體現著這一重要原則。極簡主義的相關設計一直都堅持著重功能輕裝飾的基本設計原則,儘可能的將那些沒有用的裝飾全部拋棄,只留下一些必要的設計元素來進行點綴裝飾。
  • 留白之美:UI設計中的極簡主義
    極簡主義設計關鍵字:簡約、層次、清晰、留白、對比、有意義簡約毋庸置疑,簡約的設計往往是最直觀的,但簡約卻不是簡單。有人會拿極簡設計與原始的設計做對比,而兩者卻有本質上的區別。少即是多,這是極簡主義設計核心特徵之一。層次極簡主義設計有非常明顯的層次分割,通常情況下,極簡風設計的畫面中只有一個視覺焦點,因為整個畫面是簡約的,元素並不會存在很多,整個畫面是清晰的,用戶可以更快地注意到核心的內容。
  • 如何設計出極簡主義風格的APP界面?
    在今天,極簡主義早已演變成了一種潮流、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一種價值觀,被應用在各行各業的方方面面。對於APP的設計而言,極簡主義風格的APP摒棄了複雜的操作界面,降低了用戶的使用難度,以簡約但不簡單的設計和功能,使整個產品既高效合理又簡潔美觀。二、極簡主義風格APP有哪些優點?
  • 日式極簡主義,小資情調,來一場「斷舍離」如何?
    一半生活,一半藝術日式極簡主義風格,並不是一種窮裝修,而是一種精裝修。極簡主義(Minimalism),顧名思義,簡單到極致。生活已然如此,不管是風光無限還是一地雞毛,對待自己的家與生活,還是要精緻、從容。
  • 坐擁漢口核心,大師聯袂打造,融創玖璽臺,或將重新定義武漢豪宅
    2017年,融創TOP系產品——融創中心武漢壹號院首入武漢,武漢有了齊肩國際標準高品質人居典範。如今,融創再攜旗下又一豪宅產品玖璽臺而來。目前,全國一共只開發了五座玖璽臺,全部落子城市核心地段或佔有優勢資源。
  • KennaXu在藝App直播回顧 | 聊聊我感興趣的極簡主義藝術
    、包括極簡主義風格的設計、包括』做減法』的管理學方法論等,其源頭可以說都來自於極簡主義(Minimalism)。也就是說,極簡主義藝術產生的動因最初來自於繪畫,但最終無一例外的,極簡主義藝術家們全都轉向了三維,甚至超越於三維的創作。
  • 日本極簡主義的數字產品UI設計
    編輯導語:日本是一個崇尚極簡主義的國家,這點在數字產品的UI設計中也有所體現。本文作者為我們分享了一些在網頁設計中,以日本極簡主義美學為特色的數字插圖的例子,希望這篇文章能給激勵各位設計師,思考出更多令人驚嘆的極簡主義設計。
  • 「由繁入簡」——論極簡主義下的創意包裝結構設計
    32.1 極簡主義的歷史和發展 32.2 極簡主義包裝設計風格 52.2.1 極簡主義包裝造型的減法原則 52.2.2 結構的再生 62.2.3 人性化設計 6114.4 經典案例總結 115 極簡主義創意包裝設計的流程 125.1 市場調查 125.2 創意的設計 125.3 三位效果圖和模型 135.4 方案測評
  • 最完美的極簡主義,雕塑家perry lancaster與他的木雕寵物
    最近有點跑偏,講了好久的工具,今天聊回木藝,介紹一種極簡主義藝術化木藝玩法——佩裡·蘭開斯特(perry lancaster),和他的木製動物。相信有許多人見過這些可愛的小動物,我也借過幾張來宣傳,有人誇我做得好,我也舔著臉沒糾正,我真是恨不得自己有這樣的創意,但實在是能力有限,心有餘而力不足啊。這些小動物的作者,是英國雕塑家佩裡·蘭開斯特(Perrry Lancaster)。他於1969年出生於英國劍橋郡郡。
  • 當包浩斯邂逅極簡主義,簡潔而不簡單
    屋主是從事攝影工作的,對事物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和審美,喜歡純淨極簡的風格,打造有故事卻不複雜的家居空間,在這個白色盒子裡,設計師以現代極簡強調空間裝飾的開放性,讓包浩斯理念得到功能性發揮
  • 我的家,一隻28寸的行李箱——一位極簡主義男士的分享
    1.思考,認真透徹的思考我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踐行極簡主義了,現在已經有五六年了。我學的是服裝設計,我的畢業設計和實踐,都是極簡主義。極簡主義,不是一味的控制東西的數量,而是一種理念。一般開始踐行極簡主義,都是從扔東西開始。我也經歷過這個時期,但真正步入實踐後,我發現真正有用的,是透徹的思考。不是思考你不想要什麼,而是思考你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從思考不想要什麼,到思考要什麼,是一個過程。扔掉不想要的東西,會涉及到對自己的人生和以往人生的選擇。
  • 極簡主義風格!
    成立於2007年的COS,主打極簡主義風格 走北歐極簡風的 COS 衣服大都是採用羊毛羊絨、蠶絲和起毛全棉等面料,而作為高端的標配,自然更新周期不會和快時尚品牌H&M一樣,每年只出兩個系列,COS的定價大概在700元,而H&M則300元左右,前者的定價比後者約高出一倍。
  • JOJI無象良屋,極簡主義下的實用生活美學
    人的一生中,有超過三分之一的時間會在家裡度過。對當代人來說,家不僅只是一套房屋,也是承載著居住者生活態度的「容器」。在每一寸空間裡,都展示、保留著人們的生活與精神的印記。所以,裝修一套房屋,就是一次將生活方式具象化的藝術設計。
  • 極簡主義黑白攝影美無與倫比
    上世紀50-60年代有一部分攝影家,他們認為光是黑白還遠遠不夠,對內容上苛求簡潔。不是說畫面裡的元素越少越好,而是追求用儘可能用少的元素來實現最有深度的表達。也就是極簡主義的藝術思想在攝影上的呈現。極簡主義攝影因為本是藝術的表達,所以它不需要所有的觀看者都欣賞或者喜歡,因為藝術欣賞也是需要後天學習的,並不是天生就具備,但能夠看懂並體會到欣賞的觀看者,一定是有較好的藝術修養與美學知識。我認為黑白藝術攝影是永恆的,它保留了攝影的最本質和屬性。黑白專注於圖像的結構,並賦予深度、戲劇性和優雅感。
  • 極簡主義生活方式與冥想的共同之處,靜心與專注的每一天
    在極簡主義生活中對於自律是有很高要求的,只有做到思想上和行動上的自律,才能控制自己的欲望,讓自己精神極簡,欲望極簡。在冥想中同樣對自律很是看重,冥想需要堅持不懈地去練習,並且最好在每天的同一時間進行,要堅持正確的呼吸方式,堅持正確的坐姿,堅持正確的理念等等,如果沒有自律那極簡主義生活和冥想都無法完成。
  • 龍貓先森極簡主義床|讓生命在純淨自然的空間流動
    龍貓先森[洛林系列]家居向著名建築大師——密斯·凡德羅致敬,延續了他「Less is More」的精神。摒除不必要的修飾,讓生命在更廣闊的空間中流動。以極簡的線條取締繁瑣的裝飾,營造一個充滿幾何美學的空間。
  • 歐寶發布全新品牌標識 採用極簡主義設計風格
    易車訊 近日,我們從相關渠道獲悉,歐寶發布全新品牌標識,新標識採用極簡主義設計風格,歐寶的「Blitz」閃電標誌變得更加二維化,擁有明亮的黃色背景和全新的字體,展現出了更加年輕化的理念。近幾年,已經陸續有大眾、日產和寶馬發布了自己旗下的新標識,可以看到在極簡主義風格盛行的時代,這幾家公司的新標識都採用了更加簡單的二維化設計,這方面歐寶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