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臺詞#
日劇的魅力在於,不靠俊男美女來博眼球,演員相貌平平,很自然,沒有整容,沒有耍酷,但是有時肢體語言略顯誇張,有時裝傻中二無釐頭,加上襯託劇情的靈魂配樂,劇情緊湊不帶一點拖沓,劇情大都是在訴說對人性的深層探討,更透露出對人性的關懷,讓你看到人性最深處的黑暗,但最後讓你也看到人最暖的一面,那縷陽光帶來的希望。很多的電視劇有哲理性,不少隱喻的東西值得觀眾挖掘。
醜小鴨能變成白天鵝,不是因為她有多努力,而是她爸媽本來就是白天鵝。——《LEGAL HIGH》
崇高的理念在欲望面前根本無能為力。說到底,人類不過是充滿欲望的生物。人活著就不能否定這一點。正因為這份欲望文明社會才進化至今。今後也會繼續進化,絕不會倒退。——《LEGAL HIGH》
越是工作做不好的無用之人,就越是會主張自己有多努力。努力了又怎麼樣,結果才是全部。——《LEGAL HIGH》
不要用你自己的眼光隨便去評價別人的生活,因為你根本不懂別人的幸福。——《LEGAL HIGH》
我們能做的,只有對現在還活著的人心懷慈悲,領悟平凡的每一天都是奇蹟的道理。——《LEGAL HIGH》
日劇裡總會在不經意間講出一些觸及內心的臺詞。 它淡淡地講出了關於人生、愛情的感觸,讓人感同身受。
「好人有好報,能幸福生活的社會,這不過是夢話,現實很殘酷,或許確實是這樣,但是,人活著正是因為擁有夢想,因為要實現夢想,我們才能活在這充滿絕望的現實中,我相信,理想可以顛覆現實。」——《LEGAL HIGH》
「人類的大腦是很不可思議的,自以為不記得的事,其實就冬眠在大腦的深處,然後會因為某種契機而突然甦醒,就像從抽屜中飛出來一樣跳出來。」——《LEGAL HIGH》
「人一定在心中的某個地方留著這樣的靈魂 「不讓任何人承擔責任,不想看的東西就迴避,大家能友好地生活下去就可以了。 但是,如果想奪回值得誇耀的生活方式,就必需看那些不願看的現實,必需帶著身負重傷的覺悟前行。這才叫做戰鬥!」——《LEGAL HIGH》
日劇總能在不經意間刺穿人心,在看似稀鬆平常的句子裡講出人生哲學 ,比雞湯更深入骨髓。
「人是一種醜陋的生物,是一種以制服看不順眼的人為樂的殘酷生物,所以,它會為了討人喜歡而不自覺地偽裝自己,為了在這個集體中生存下去而全副武裝,這些可能是很重要的事。但我希望你們不要忘了,人也是為了正義的存在而努力的美麗生物。」——《LEGAL HIGH》
「人呢,稱能幫助自己的人為先生,以示謙遜。」——《LEGAL HIGH》
「婚姻是一種長期賣春的合約。」——《LEGAL HIGH》
「有工夫絕望的話,還不如吃點好吃的去睡覺呢!」——《非自然死亡》
「如果能拯救某個人的一生的話,到底要不要睜一眼閉一隻眼。」——《非自然死亡》
「你都經歷過什麼?又目睹過什麼呢?臉上浮現著我不曾見過的神情。」——《非自然死亡》
「反覆著永遠得不到答案的人生,現在必須查清楚。如果不查清楚,一生都必須要面對永遠得不出答案的問題。」——《非自然死亡》
「比起抹殺新生事物,維持現狀,還不如正視新事物的能量,將其引入,這才是真正的聰明之舉吧。」——《富貴男貧窮女》
「一直往上看這就是人生的秘訣。」——《富貴男貧窮女》
「所有成長的秘訣在於自我克制,如果你學會了駕馭自己,你就有了一位最好的老師。」
「如果你因心願沒有實現,而正在心灰意冷,為宏大目標而拼搏過的這段經歷,將來一定會成為你的力量。」——《墊底辣妹》
日劇與韓劇的區別就是:韓劇是「你在所有人眼中都閃閃發亮,唯獨看中了我」 。而日劇就是「在所有人眼中都平凡又渺小的我們,卻在彼此的眼中閃閃發亮」 。後者的殺傷力實在太大了,看韓劇總是在快進,日劇反而想停下來抄臺詞…
「不懵懵懂懂就放棄,花上時間,自然而然去捨棄不是挺好嗎。」——《我的話說來話長》
「據說人生有三個坡,分別是上坡,下坡,沒想到。」——《四重奏》
「比悲傷更令人悲傷的事,是空歡喜。」——《四重奏》
「躲一個人容易,但是要想再見到可就難了。」——《深夜食堂》
「忘記,就等於沒有發生,只有記住才算是擁有。」——《深夜食堂》
「可能因為我自己也比較單細胞的緣故,所以我更喜歡簡單和直接的人。」——《深夜食堂》
日劇告訴我們生活的本質是殘酷的,但你依然可以選擇當一個冒險家;它告訴我們夢想是何其艱難,但即便是沒有成功,也不枉費當初的努力;它告訴我們有些事情光喜歡是沒用的,也不要為了戀愛而戀愛,就算在一起成為夫妻也會面臨各種考驗;它告訴我們,遇到問題,適當的停下,不代表軟弱,你只是需要有人為你加把勁;它告訴我們,你不需要活成別人期待的樣子,不需要在乎別人的成績。
「讀書不是非做不可的事,而是先想要去做的事情。讀書不是為了考試,而是為了成為更出色的大人。」——《女王的教室》
「今後你會碰到很多你不知道不能理解的事情,也會碰到很多你覺得美好的、開心的、不可思議的事情。這個時候作為一個人自然想了解更多學習更多,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慾的人,連自己生存的這個世界都不想了解,還能做什麼呢?」——《女王的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