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就是一次旅行,有時候我們並不在意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風景,以及看風景的心情;跟著小編探索不同的風景,品味不同的人生!
城中村改造是我國城市化進程中的必然環節,改造是城市發展的需要,否則將制約城市的發展,長期以來城中村髒亂差的現象已經嚴重地拉低了城市的整體形象,留下了許多治安隱患,如果不對城中村進行全面改造,城鄉建設和管理將難以適應城市經濟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要建設現代化城市,提升城市品位和綜合競爭力,必須從物質形態和管理體制兩方面入手。
但是城中村的拆遷改造一直以來都是一項極其複雜的工程,涉及到村民、開發商、集體等多方面的利益;關於城中村的去留,一直是一個比較有爭議的話題,有人認為,城中村阻礙了城市的發展,影響了城市的整體面貌,應該儘快拆除,但也有人認為,作為外來務工人員棲身之處,溫柔鄉應該保留。
在我們的城市裡,城中村是最常見的一種現象,可以毫不誇張地說,幾乎每個城市都有城中村;上海是眾人口中的魔都,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也誕生了眾多的城中村;今天我們所說的就是位於上海的董家渡;
董家渡和大多數城市裡的城中村一般都存在著房屋陳舊陳舊,設施設備落後,線路零亂,握手樓,一線天等等各種景象,但好在在魔都裡,靠著出租的房子,日子過得還算過得去,但是這樣的生活並不長久,如今董家渡已經人去樓空,一片荒涼。早期受地理位置和周圍環境的影響,來上海打工的小青年很多,但對背井離鄉的外鄉人來說,又沒有更多的錢可以租房子住,董家渡便憑藉交通方便和較低的租金受到許多外鄉人的喜愛,這裡也曾經溫柔過許多外鄉人的時光,是外鄉人在魔都的溫柔鄉。
隨著董家渡改建工程的臨近,不少牆上掛著引人注目的「拆」字,於是住家們紛紛搬離別處;這個一度繁榮一時的董家渡,逐漸退出了歷史舞臺,也許不久的將來這裡就會被高樓大廈所取代,但有關它的故事應該會繼續下去。
不知道大家怎麼看上海「落寞」的城中村,曾經是外鄉人的「溫情鄉間」,現在卻是人去樓空?請留言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