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陳蕾 通訊員 毛華屆
2018年1月下旬,47歲的衢州巡特警楊建軍因腦溢血,深夜23時30分倒在巡邏路上。遵照他的生前願望,家人為他辦理了器官捐獻手續。他的眼角膜、肝臟、腎臟都無償捐獻給了他人,救助了5個人的生命。
2020年3月31日,浙江衢州。
楊建軍離去2年,楊曉燕的悲痛漸漸釋放,常常在深夜,淹沒她的心,模糊她的眼。
打開工作模式,她要努力開店,做好自己的生意運營,帶好孩子;但是衢州城裡好多地方都掛著楊建軍的照片,她一見到就會想要哭。
在沒人或者人少的地方,她就會跟照片上的楊建軍說說話。
那是她和楊建軍的私密模式。
那個酷愛警服總愛衝鋒在前的「楊哥」,是衢州巡特警的明星。
大家對他的第一個印象是,笑聲。
同事們都親暱地叫他為「楊哥」,年紀輕的新警則稱呼他為「楊叔」。
他是巡特警大隊的資深警官,也是團隊的開心果,有他的地方就有笑聲,有什麼困難大家也會第一時間想到他。
楊建軍是因為愛當警察才來當警察的,這是楊曉燕和大伙兒都知道的事情。他對警服的喜愛,甚至不肯穿西裝拍婚紗照哦,結婚照上他都堅持穿著特警服!
他的英勇故事也總是被人傳說:比如怎麼救人又怎麼制服壞人
多次獲得全市技術比武第一名,個人檔案裡的2次三等功,8次嘉獎等榮譽記錄足以證明這個男人的智勇雙全。
他對安全的重視也是超乎尋常的。
如果是他帶隊出警,他總說一句話:「我把你們帶出來,就要負責把你們安全帶回去。」
可偏偏是他自己,倒在了巡邏路上再也沒有起來。
楊建軍犧牲的消息,楊曉燕當時猶豫了一陣,還是選擇對家中二老直言相告。公公婆婆雖然異常悲痛,但楊媽媽還是親手籤署了兒子的器官捐獻書。因為楊建軍曾經多次,很認真地告訴他們說,「做人就是要善良,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生才是有價值的人生」。不僅是對親屬,對同事們,他都說過「哪天我不行了,你們就把我捐了吧」。
「我兒子倒在工作崗位上,現在要以另一種方式活下去。」
2018年1月26日上午10時許,楊建軍76歲的老母親在人體器官捐獻登記表上籤下自己的名字。她的悲痛,盡數寫在後面的兩句話上:
「兒子,媽媽為你籤字。」
「兒呀,媽籤字。」
這個清明節前夕,錢江晚報小時新聞收到了楊曉燕寫給楊建軍的「見字如面」——
清明節快到了。以前這節似乎與我無任何干係,可在這兩年裡卻成了我最重要的日子。
回想當時,接到你大隊長的電話說你高血壓犯了,在醫院裡,讓我過去。我當時聽了並不那麼緊張,因為我不知道那麼嚴重,會永遠失去你。
醫生和我說你腦幹出血10毫升,死亡率百分百,我突然覺得眼前的景象全變黑白了,但是我沒有流眼淚,現在想想可能當時還哭不出來吧……
你的離開,對我來說就像個夢,總覺得等會就醒了,我對自己說:沒事的,沒事的。
看到你在醫院睡得很沉,任由我怎麼叫都不應,我才覺得天要塌下來了。大家勸我,時間會讓我淡忘,可是老公,你知道嗎?時間越久我越想你。
我現在有時候還會整夜整夜睡不著,那種心痛,那種抹不去的往事如初。
我經常一個人哭,和朋友說起你又哭,我的眼淚都快流幹了。
你為啥把我扔下啊?讓我一個人這麼孤獨這麼無助。
你剛走時,我哪裡也不敢去,因為哪裡都有你的影子。
原本,每天中午都是你和我約定的悄悄話時間。
如果沒有意外,你每天中午都要打電話給我,問我吃了沒有,吃了什麼。
接到這個掐著點兒的電話,我常常也會撒嬌。有時候還嫌你煩,我忙起來還會怪你,問這麼多幹嘛呀
可是現在,好久都沒有人來問我中午吃了沒有,吃了什麼了。
失去了,就更覺得珍貴,更捨不得。
以前別人說這句話的時候,我都不覺得有什麼,可現在,真的感覺是字字扎心。
你知道嗎,在我們美麗的衢城大街上到處有你照片,我走到哪裡都能看到你。
我經常會站在照片下面和你說話,邊說邊掉淚,在沒人或人少的地方。
現在兒子女兒也大了,也都懂事了,這點你可以放心,還有你的領導同事都對我們關愛有加,對父母也有所照顧,我很感謝也很感動。
楊建軍,我還是那麼喜歡你。
我期待來生,來生我還要嫁給你。
來生,我不再像以前一樣為了生意都讓你在外面吃,或者只做素菜給你吃。
來生,我要天天給你做你愛吃的紅燒肉。
來生,我一定不和你吵架,什麼都由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