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顏小二述哲文圖/網絡
20世紀的日本,有一個被稱為「昭和逃獄王」的男人,他以4次「實力越獄」,讓日本警察「顏面掃地」,也讓日本上下在舉國談論他「越獄傳奇」的同時,也深刻體會到,惡不僅僅產生於惡行,也產生於以「善」的名義過度「懲罰」與「歧視」,於此,推動人們反思之餘,這個男人用「越獄」,為日本監獄環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推動作用。
這位越獄者名叫白鳥由榮,是日劇《破獄》裡男主角的原型。韓國、印度能拍出改編國家法度的好電影;而日本監獄的越獄高手,也用讓人哭笑不得的越獄方式,促使那個時代大部分日本人反思自己對「不小心跌落陰影之人」的看法。這位「昭和越獄王」何嘗不是以自己的「越獄」改變人的善惡觀念,並實質性推進日本監獄體制改進呢?
沒有多少人和事,或者是電影故事,能推進人們反思人性的。如果有,這種人和事以及電影故事,將十分尊貴和難得,這也是顏小二選擇講這位「越獄大師」故事的原因。
白鳥由榮算不算個好人呢?在社會倫理層面來說,還真不算,他盜竊過、殺人過、還前後四次越獄過。這四次越獄經歷簡直讓當時日本警察顏面掃地,但他讓20世紀的日本舉國震驚的,不止於他高超的「越獄技術」,而在於他越獄的目的。
大家可能覺得「白鳥由榮」是個愛自由的人?也可以這麼說吧,不過,個人覺得他追求的,大抵不是身體自由,而是一顆拒絕被歧視禁錮的自由靈魂。
「我想被當人看」----這是白鳥由榮四次越獄後「自投羅網」時的自白。
1、第一次越獄---白鳥由榮控訴,青森監獄條件太差/非打即罵
1933年春,白鳥由榮(後文簡稱白鳥)那個時候還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偷,他和自己的同伴入室盜竊時被房主撞見,爭鬥中,白鳥和同伴殺掉了房主。那一次,白鳥和同伴成功逃離,但是兩年後,因同伴偷盜被抓,白鳥也前去自首,並交代了自己殺人的事情。
之後,白鳥就開啟了他幾度越獄而又入獄的「傳奇」。
1935年12月,那個時候的白鳥年紀不大,才28歲,但是他已經開始了自己的服刑生涯。他被送到了青森監獄,因為看守的虐待與侮辱,白鳥很快萌生了逃跑的想法。看守不僅毒打白鳥,還時常施加言語羞辱,比如「你這樣的殺人犯,就該早點去死」。
於是,白鳥趁著看守換班的15分鐘,從獨立監獄中唯一送飯的洞口,用一根自己從箍便桶上取下來的鐵絲,打開了鎖…
這是他第一次成功越獄,而他的越獄讓青森監獄的警官們顏面掃地之餘又感到震怒,警官們出動了大批人馬搜捕白鳥。沒過幾天,白鳥被抓了回來。
這一次,因為越獄,白鳥的刑罰被加重,他雖然在判罰時提出監獄條件太差,但是卻並沒有得到回應。
2、第二次越獄---「鎮靜房」冬天太冷,越獄找「老友」訴苦
1937年4月,白鳥的監獄生活似乎看到了轉機,他被轉移到東京監獄,而這裡的監獄長和以往白鳥接觸的看守們不同,他對白鳥的態度很平和,不會虐待他,也不會侮辱他,將其視為普通人一般。
那一次,白鳥感覺自己被這位監獄長「當做一個人」,感覺自己獲得了尊重,他將這位監獄長視為「恩人」一般的存在。
但好景不長,1941年10月,因為日本對外發動戰爭,日本境內的犯人便需要時不時轉移。這個時候,白鳥又被送到了秋田監獄。
因為白鳥殺過人,還越獄過,放在當時,可謂「臭名昭著」的重點「照顧對象」,於是他被關押到秋田監獄裡的「鎮靜房」。
這種房間四面都是銅製度牆壁,24小時無間斷看守,門從內部沒有打開的可能,窗戶在頭頂上,還很狹小。秋田監獄裡的「鎮靜房」,在白鳥到來之前,一直保持著0越獄的「優良成績」。
「鎮靜房」清淨是清淨,但是太冷,冬天冷得讓人受不了,白鳥多次向看守索要禦寒棉被被拒後,他再次決定越獄。
他成功了嗎?成功了!
他是怎麼做到的?大致是這麼個情況。身手不錯的白鳥徒手攀爬上了銅牆,來到頭頂的那個小天窗,他用鐵皮充當小鋸子,先是在牆上磨出一個可以放腳的地方,一點點磨,然後再磨斷天窗的鐵柵欄。從僅僅只有一個頭那麼大的地方鑽出去(個人高度懷疑他可能會縮骨),然後翻越5米高的監獄圍牆,成功逃離。
只是白鳥的出逃不太想是為了逃避懲罰,更像是看望「老友」之餘訴訴苦!
他是走著來到當年待他比較好的那位東京監獄的監獄長小林良藏家裡,向他訴說秋天監獄裡的日子十分辛酸,他很痛苦。並向這位監獄長尋求幫助,期待可以改善自己的監獄生活!
因為這次訴苦,白鳥再次被送回了監獄。只是小林良藏的力量太弱,他似乎並不能幫到他什麼。而白鳥因為兩次越獄,懲罰又重了些,被送到了當時號稱日本最嚴監獄,即北海道網走監獄。
3、第三次越獄---被送到更冷的地方,還戴著20公斤的手鍊腳鏈
北海道網走監獄因為地理位置原因,常年被冰雪覆蓋,十分寒冷,溫度低的時候,可以達到零下30度,同時這裡的看守也和這裡的天氣一樣—-冰冷幾近覆蓋陽光。嚴厲的看守加上惡劣的地理環境,從北海道網走監獄越獄簡直天方夜譚。
當然,白鳥到了這裡,也並沒有過太好,因為他多越獄經歷,這裡的看守不理會他的「保暖請求」,他常常只能穿著單衣,在那嚴酷的監獄裡生活。為了防止他逃跑,他被加上了近乎有20公斤重的手鍊腳銬。但是即便這樣,神奇的白鳥再一次越獄。
1944年8月,看守們進入白鳥的牢房,房間裡早已不見白鳥的蹤跡,床上用品摺疊得很整齊,而手銬腳銬也被整整齊齊地擺在了地上,只是沒有了螺栓。房間裡的視察窗被人為打開,其中有四顆原本固定視察窗的螺絲釘,被整整齊齊擺在一邊,仿若是白鳥對看守者的「嘲笑」。
白鳥是怎麼做到的呢?原來他每次吃飯就會用飯菜裡面的湯水塗抹腳銬手鍊的螺栓處,用飯菜湯水裡面的鹽分腐蝕螺栓,以此擺脫了手鍊腳銬。而他打開視察窗也是用一樣的辦法....為了這次越獄,他堅持了大約八個月。
讓人有些唏噓的是,這次越獄還有一個細節,白鳥因為有個看守人對自己不錯,而推遲了自己越獄計劃一天,因為他不想對自己比較好的那位看守因為自己的越獄而承擔責任。
越獄後的白鳥過了一段監獄外的「自由」生活,因在報紙上看到日本戰敗的消息,十分沮喪,便決定去札幌自首。途中,他被瓜農當做小偷,繼而發生了爭執,然後他失手殺死了瓜農....
1946年12月,對於瓜農的死,白鳥雖然說自己是正當防衛,但是法院並不理會,堅持其是故意殺人,然後鑑於他幾次越獄的驚人「前科」,他再一次鐺鐺入獄。
4、第四次越獄---洗澡都被盯著太難受,逃獄成功後為感謝香菸之恩又「自首」
這一次,札幌監獄面對這位被世人稱為「昭和越獄王」的男子,如臨大敵,他們對他進行更加嚴格的看守,基本屬於24小時監視狀態,並且定期檢查門、窗、牆壁等等,連他洗澡都盯著。
但是讓看守大呼「我的天」的是,在1947年春,白鳥又消失了。他在地上挖了一個直徑50公分的洞,而他的工具主要來自他上廁所的便器—-便器上的鐵皮,以及吃飯用的鋁盆。他真是一個「懂得活用」的男人!
一次比一次嚴格的看守,一次比一次神奇的越獄,白鳥事跡成為當時日本人茶餘飯後的談資。
白鳥這一次,在警察視線中消失了快一年。1948年1月,毫無徵兆地,白鳥告訴一位遞給自己香菸的巡警,說自己是白鳥由榮,然後他再次入獄。
而這一次,白鳥表示,告訴巡警自己身份的原因,是因為在這個香菸極其難得的匱乏年代,這位巡警例行檢查的時候十分和氣,遞給了他一根香菸,他感覺到自己被當作人,覺得這位巡警人不錯,於是就告訴了對方自己身份。
四次越獄,其中基本上有三次屬於白鳥「自投羅網」。而最後第四次逃獄後,又自願入獄的白鳥,終於讓自己渴望改善監獄環境的被監獄看守以及世人聽到。
5、白鳥由榮「被當人看」的監獄生活—生活愜意,桌上有花,越獄王不越獄了
白鳥的四次越獄引起了國民的關注,也引起了當時掌管監獄體系領導者們的關注與反思,他們注意到白鳥越獄前都曾抱怨過監獄環境問題,開始反思監獄的作用。
監獄到底是為了「懲罰」,還是為了幫助犯人「改過自新」?
為了懲罰去懲罰,與為了懲惡去作惡,差別有多大呢?顏小二始終覺得,處理人性問題,「想當然」是大忌,會讓以善為出發點的人,成了惡的劊子手。而白鳥的四次「實力越獄」,讓20世紀的日本警察們開始反思日本監獄舊體系,相應的,日本監獄在制度層面和現實層面,都發生了一些「前所未有」的變化。
這一次,白鳥來到的監獄,監獄牢房不僅生活用品比較齊全,桌子上還有鮮花,他還有自己的私人空間,比如洗澡不會被監視,並且還能偶爾健健身。
這一次,白鳥老老實實在監獄裡面過起了他的監獄生活,並且沒有再逃跑過。1961年12月下旬,白鳥因為表現好,被評為「模範犯人」,得以提前出獄。出獄後,白鳥又平靜生活了18年,在72歲的時候,他因為心肌梗塞去世。
6、白鳥由榮所求的不過是基本的尊重—-對犯錯者的過分苛責會異變成欺壓之惡
白鳥由榮的事跡何止會震撼到日本,現在遠在中華大地的小二,隔著時間與空間,也是有些個感慨的。越獄對他來說,不是難事,但是他卻有自己的堅持,他並不是為了越獄而越獄,只是為了追求「作為人」的那種「被尊重」的人格。
作為犯人,他四次越獄,有三次是因為他的主動,才重新回到監獄。他不怕監獄的寂寞與封閉,他害怕監獄裡的「冷漠」與「欺凌」。
他的事跡讓人嘖嘖稱奇之餘,亦給人性與人心帶來一絲「震撼」。
我們在歌頌「善」的同時,過度以「道德倫理」為武器,僵化打壓「犯錯的人」,一併沒收了「犯錯者」本應具有的「那作為人當被尊重的權利」,這難道不是可怕的「惡」嗎?
沒有人可以沒收另一個人「作為人的權利」,能夠扯爛這個「權利」的,只有自己。奈何人確實常犯這樣的錯誤:以「道德」等代表「善」的所謂法則為武器,自我賦予自己輕視、踐踏他人人格的權利。這是不正常的!
因為披著「懲惡」的外衣,這種病態的「不正常」往往容易被忽略,就如白鳥故事中,踐踏犯人的看守,還不如因一根香菸恩情而自首的逃獄犯,來得更能叫人可以感受到人心的溫度。
善惡顛倒,常在轉念的無形之間。這世上,哪有絕對的善和惡?複雜的交融才是常態。
白鳥由榮是因為他11年4次成功越獄,而讓一個國家震撼?越獄的離奇故事如果沒有一點人性與人心的深度,何以會震撼一個國家?
於我看來,這位20世紀「白鳥由榮」以「越獄」聞名的日本人,讓人感慨讓人反思的,是他作為罪犯時,越獄的目的---「想被當人看」。目的有些卑微,姿態卻低得足以讓人心肝一顫。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喜歡請點讚關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