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會沉沒嗎?海洋與陸地也有生老病死的輪迴!

2021-01-07 博物致知計劃

一、 日本會沉沒嗎?

日本沉沒,這是一個很能引起人們熱議的話題。可能是由於日本多發地震火山活動,所以日本人也非常有憂患意識,他們曾經拍攝過一部叫做《日本沉沒》的電影;在中國,出於歷史和現實原因,人們對於這一話題也是興(xi)趣(wen)很(le)大(jian)。但是日本真會沉沒嗎?

日本沉沒電影海報 圖/網絡

目前地質學家們中有一種猜測,認為日本不止不會沉沒,還會繼續長高長大,並最終和歐亞大陸拼合到一起。要理解這個理論,我們可以先看看板塊理論。

二、 板塊是怎麼運動的?

講到板塊運動,幾乎所有的書本或者是文章都要提到一個人:魏格納。

魏格納 圖/網絡

1910年,躺在病床上的魏格納看到世界地圖上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幾乎可以完美拼合,於是引發了對於地質的興趣,於是開始研究地球各個大陸之間的關聯。1912年,他提出了系統性的大陸漂移說概念,1915年出版《海陸的起源》,但是作為先行者遇到的阻力是很大的,當時主流的地質學界瘋狂批評他的這個學說,為了尋找更多的證據,魏格納多次深入格陵蘭島進行科學考察,1930年,他在第三次考察中不幸罹難[1]。

非洲和南美洲板塊輪廓幾乎完美拼合
考察中的魏格納

傳統地質學界反對魏格納大陸漂移學說的原因主要是魏格納沒辦法提出大陸漂移的動力學原因。如此巨大的大陸,它們是在什麼力量的驅動下運動的呢?這個問題在魏格納去世後的30年間不斷困擾著科學家們。

30年後的1960年,在冷戰的背景下,美蘇兩國都派出了大量的海洋地質考察船考察海洋地質地貌(為了給潛艇提供數據),在考察過程中,美國的科學家發現了海洋中洋中脊的存在。洋中脊是存在於海洋中的一系列海底山脈,這些山脈是由火山活動形成的,至今都還在噴發。

谷歌地圖中直接能看到洋中脊
全球洋中脊分布圖,灰色部分就是

洋中脊的發現解決了困擾科學家們的動力問題。大陸漂移說開始被科學家們廣泛接受,並成為人們如今熟悉的板塊運動學說。板塊運動學說認為地球內部由地殼、地幔、地核三部分構成,越往深處走,物質的密度越大。也就是說,地幔是「漂浮」在地核之上,地殼又是「漂浮」在地幔之上的。

地球結構示意圖 圖/網絡,有修改

地核的溫度非常高,能夠達到6000℃,太陽表面的溫度也不過如此了。地核無時無刻不在烘烤著地幔物質。地幔物質是一種類似於橡皮泥的狀態,這種狀態被我們成為塑性狀態。在烘烤下,熱的地幔物質向上拱,冷的地幔物質向下沉,這個過程叫做地幔熱對流。

地幔熱對流示意圖 圖/網絡

地幔熱對流時,地幔物質被加熱,其中有一部分地幔物質以巖漿的形式衝破地殼,擠出地殼,就形成了洋中脊。地幔物質的熱對流是非常緩慢的,時間尺度可能是數億年。地幔這種緩慢的對流也在影響著地殼的運動,被「馱」著的地殼隨著地幔一起運動,這就是地殼運動的動力來源。

地幔熱對流與洋中脊

三、 海洋和陸地的生老病死

板塊運動提出以後,有一個叫做威爾遜的地質學家提出了一個海洋和陸地生老病死的循環理論:威爾遜旋迴[2-3]。這個理論認為,海洋和陸地就好像是人一樣,從幼年到老年,最終消失。

(1)胚胎期:大陸地殼拉張開裂形成大陸裂谷,如東非裂谷。

(2)幼年期:大陸地殼繼續拉張開裂,出現狹窄的海灣,如紅海、亞丁灣。

(3)成年期:大陸繼續開裂,出現大洋和洋殼,同時洋殼中出現洋中脊,大洋迅速擴張,如大西洋。

(4)中年期:大洋中脊向兩側擴張,海洋邊緣出現板塊之間的碰撞與俯衝消減,海洋總面積開始縮小,如太平洋。

(5) 老年期:洋殼縮小,兩側陸殼地塊相互靠近,中間僅殘留小型洋殼盆地,如地中海。

(6)消亡期:海洋消失,大陸碰撞,大陸碰撞的地方隆起形成山脈,如喜馬拉雅山脈、阿爾卑斯山等

四、 回到日本沉沒的問題

日本列島是怎麼形成的呢?因為太平洋板塊向歐亞板塊下俯衝,在俯衝的邊緣處形成隆起,這就是日本列島形成的原因,同時在靠近太平洋一側形成一個板塊拼合的裂縫,這就是馬裡亞納海溝。

所以,我們如今看到日本是一個地震火山多發的地帶,這是因為太平洋板塊在與歐亞板塊碰撞,可以這麼理解,每一次日本的火山和地震,都說明日本更高面積更大了,經過很多年以後,日本可能最終與歐亞板塊拼合起來成為大陸的一部分。

PS:目前正在長期更新地球演化系列文章,歡迎大家關注。

參考文獻:

[1]路甬祥.地球科學的革命——紀念大陸漂移學說發表100周年[J].科學與社會,2012,2(03):1-12.

[2].大洋的生長和消亡[J].太平洋學報,2017,25(03):96.

[3]Susanne J.H. Buiter,Trond H. Torsvik. A review of Wilson Cycle plate margins: A role for mantle plumes in continental break-up along sutures?[J]. Gondwana Research,2014,26(2).

相關焦點

  • 日本真的會像很多人想的那樣沉沒嗎?真相會讓你驚訝!
    我們知道,在日本有一部電影叫做《日本沉沒》,講的是在日本的東京發生了一場超大大地震,最終導致日本幾乎全境沉沒到海裡。同時國內也有很多關於「日本會在未來的不久沉沒」的論調。那麼問題來了,日本真的會沉沒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研究一下日本的地質構造。
  • 日本小島消失的背後—島嶼形成與消失的原因,以及日本會沉沒嗎?
    從圖像來看,小島是由巖石組成,結合地圖上岸邊厚厚的防波堤,說明這個地方海水對於海岸的破壞作用很強烈,這個小島可能是原來陸地的一部分,後來因為海水的破壞作用,海岸線後退到了現在的地方,小島作為未被破壞的部分遺留在了海中。
  • 日本未來會沉沒麼?那麼萬一日本沉沒,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迅速,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走上了小康社會,但是工作壓力也隨之而來,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會選擇在自己的生活得到保障的前提下,選擇外出旅遊去放鬆一下自己的心情,緩解一下自己的工作壓力,也有的人會選擇出國旅遊去看一下外面的世界欣賞一下不一樣的風景感受一下不一樣的風土人情。日本未來會沉沒麼?那麼萬一日本沉沒,會給中國帶來什麼影響呢?
  • 日本真的會沉沒嗎……
    十月電影公社策劃之地震題材災難電影季之三日本會沉沒嗎至電影《日本沉沒》,歡迎品閱,轉發有你!一句話影評美國大片的套路都是當了英雄又贏得美人,日本大片倒是很好運用了逆向思維,而且還在關鍵時刻「把持住了」。為什麼要看這部電影據某些媒體報導,《日本沉沒》可能成為現實,這次精彩的預演一定不能錯過。影評《日本沉沒》改編自小松左京所著的同名小說。
  • 《日本沉沒2020》中,海南島會跟日本島有一樣的結局嗎
    日本沉沒2020這部影片中,以2020年東京奧運會之後的日本為背景,通過「一個普通的家庭故事」,講述了在日本逐漸沉沒的情況下,面對終極選擇的人們的現實生活。而《日本沉沒2020》恐怕要成為湯淺政明的職業滑鐵盧了,這部影片在豆瓣上只有6.7分,評價下面基本上都是網友在噴,可能是期望越高,失望就越大,湯淺政明以往的<心理遊戲>,<海馬>,<貓湯>,<獸爪>,<四疊半>,每部都是神作,但他近年的作品越來越趨於商業化了。
  • 如果地球海洋面積變成陸地,會發生什麼變化?人類還能生存嗎?
    地球上之所以會出現生命離不開具有誕生生命的種種條件,比如水資源,對於寄生的生物而言,如果沒有水資源的話,人類都不可能在地球上出現,隨著地殼的運動逐漸出現了陸地,如果地球上的70%的海洋變成了陸地之後,人類還能夠繼續生存下去嗎?
  • 70年代的小松左京把日本沉沒了,50年後湯淺政明會怎麼沉沒日本?
    湯淺政明馬上就與日本網飛再度合作,今年夏天將會上架的作品是《日本沉沒2020》,這絕對是值得期待的經典改編作品。▲小松左京《日本沉沒》而這次與網飛再度合作,改編的是另一部曾經在70年代造成轟動的科幻經典——日本科幻小說「御三家」之一的小松左京的代表作《日本沉沒》。
  • 日本島嶼突然沉沒,出動艦艇搜查無果
    引言專家預言難道真的會成為現實嗎?日本當地一座小島嶼突然沉沒,出動大批潛艇進行搜尋也沒有結果,這種現狀不禁讓人心中一顫,畢竟島嶼沉沒對於日本來說可不是一件小事,日本國土面積小,是一個島國,經常會因地殼運動而發生一系列的自然災害,但島嶼沉沒已經不能用自然災害來進行解釋了。
  • 日本「沉沒」後如何生存?人氣新番《日本沉沒2020》給你答案
    改編自科幻作家·小松左京暢銷小說的動畫片《日本沉沒2020》,在奈飛(Netflix)獨家上架從9日起向全世界播放作品共10集,主要講述了在將要下沉的陸地上奮力活下去的一家人。導演是湯淺政明。他表示「將原本並非動畫取向的原著,以不同以往電影及電視劇的製作方法來影視化,我覺得很有趣」。
  • 日本還有大事發生?沉沒危機尚在咫尺,地震核洩漏又找上門
    日本這樣的國家又怎麼會轉性子呢。毫不誇張的說就是美國轉性了日本也不可能轉性,日本天生就是一個好鬥的民族。阻擋不了災難對日本的「傷害」再者來說日本這個國家的地理位置確實是非常特殊的,因為它所處的地理位置就相當「危險」。大家也都知道日本經常會有地震發生,我們經常會聽到關於日本的地震報導。
  • 地質運動中海洋和陸地的變遷,對於生物會產生怎麼樣的影響?
    地球自從誕生以後,在外界宇宙環境和自身地質活動的雙重作用下,無論是內部巖層的組合與分布,還是外表地形地貌的特徵,都處在不斷的演變之中,因此將會存在著海洋和陸地互換的現象,那麼原來栖息生活在海洋或者陸地的生物,對它們會產生什麼影響呢?
  • 當海洋和陸地互換時,地球會造成什麼後果?
    在它誕生初期,由於一直都在下雨,整整有好幾千幾萬年,在大雨磅礴衝刷下地球,漸漸隨著水蒸氣的流逝蒸發,慢慢的形成了陸地面積,整個陸地只佔了很小一部分的面積,形成了顯著的地形地勢,最後地球逐漸被分化出海洋和陸地板塊,液態水居多讓海洋的面積佔據了地球的70%面積。
  • 《日本沉沒》了嗎?
    近期,《日本沉沒》的動畫改編版本《日本沉沒2020》在Netflix和A站上線,導演是日本著名監督湯淺政明。為這個簡單的故事脈絡中,鋪墊了十分複雜且又充沛的情感,甚至會使人想起日本電影中的不朽巨作《楢山節考》。
  • 日本沉沒是真的怎麼辦?
    據日本《東京新聞》報導,日本神戶大學教授巽好幸近日預測稱,日本九州在未來的100年內可能發生巨型山口劇烈噴發。  這部電影原是日本小說家小松左京的同名科幻小說,1973年出版,馬上引起日本民眾的廣泛關注,電影公司同年將其改拍成電影,據說創下880萬觀眾的紀錄。我觀影時中國正在改革開放,的確很窮,但聽了日本流浪漢的對話,心裡很不是滋味。  大概是20多年過去,世界算是有了很大的變化,但長期以來關於日本沉沒的預測似乎不絕於耳。
  • 海平面上升或是滑入馬裡亞納海溝,日本列島沉沒還要多久
    經常在網上看到討論日本沉沒的帖子,時不時就有人翻出來討論一陣,有理有據頭頭是道的。總結起來無非就兩種情況,一種是日本島國,四周都是大海,氣候變暖海平面上升就被淹沒了;另一種是日本處在亞洲和太平洋板塊交界處,旁邊就馬裡亞納海溝(你說是就是吧),因此日本多地震,還是大地震,一地震日本列島就往海溝裡面滑,滑著滑著就沉下去了。那麼究竟日本列島會沉沒麼,還需要多久呢,兩種情況分別說一下。氣後變暖海平面上升會淹沒日本麼?
  • 《日本沉沒》推出日劇和動畫電影,小慄旬擔任日劇主角,已經定檔
    《日本沉沒》這部作品的名字,想必我們都聽說過。面對越來越惡化的地球生存環境,不少文學作品都比較關注環境汙染和人類生存。其中,《日本沉沒》就是這樣一部作品。之前,《日本沉沒》推出了電影,以海洋淹沒日本為主題,在電影上映的時候也有著不小的人氣。最近,《日本沉沒》被改編成了日劇和動畫電影。
  • 日本1.27億人懸了?大地震頻繁來襲,國家沉沒危機或將爆發
    但是日本的野心一開始就註定是非正義的,所以就算是日本喪心病狂到令人髮指,可是天理昭昭最後的日本以戰敗國身份無條件宣布投降。日本的「忍者神功」真的驚人善惡輪迴豈能逃脫,日本由於二戰勞民傷財所以日本在其後20年間,就開始躲在美國的身後休養生息。
  • 一旦日本面臨沉沒,日本民眾會選擇哪個國家逃離?結果意想不到
    除此之外,隨著全球氣溫的變化,海平面的不斷上升,日本也不得不面臨可能會被沉沒的危險。 而實際上,即使日本被這一海溝吞沒這個設想太過於遙遠,但日本頻繁發生地震等自然災害也導致了日本各種基礎設施遭受嚴重破壞。針對日本可能會沉沒這一現象,有調查顯示日本民眾已經有所打算。
  • 世界第一大的垃圾場,不在陸地上而在海洋裡,面積相當於四個日本
    世界上存在「第八大陸」,你聽說過嗎?那是太平洋上一片由400萬噸塑料垃圾組成的漩渦,位於美國西海岸和夏威夷之間,面積相當於四個日本。「第八大陸」生存條件極為惡劣,幾乎沒有海洋生物長期生存在那裡。這裡處在太平洋的亞熱帶氣流中心,是赤道的無風地帶,被稱作「海洋中的沙漠」。由於沒有風,地處太平洋亞熱帶氣流中心的「第八大陸」海水流動得非常緩慢,來自亞洲東海岸和美國西海岸的各種漂浮物匯集於此。據估計,這裡的塑料垃圾10% 來自漁網,10% 是海上航行的貨船丟棄的;其餘80% 的塑料垃圾則來自陸地,它們通過排水管道等途徑進入海洋。
  • 日本會有沉沒的可能嗎?專家:因為這個原因,未來將不可避免
    導語:日本會有沉沒的可能嗎?專家:因為這個原因,未來將不可避免眾所周知,日本雖然經濟實力強大,是目前世界的第三大經濟體,然而其因為是一個島國,而且面積只有30多萬平方千米,其發展潛力受到了極大的限制。除此之外,日本因為是島國的原因,還經常受到海嘯地震等各種自然災害的威脅,可以說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甚至還有很多人認為,未來的日本甚至都有沉沒的可能,這是真的嗎?對此就有專家表示:因為這個原因,未來將不可避免!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日本的沉沒未來不可避免?那就是日本的大陸板塊非常接近世界最深的馬裡亞納海溝,而且日本的大陸板塊每年都緩慢的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