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從10月1號開播以來,距今天剛剛才4天,票房卻超過9億,算下來每天超過2個億,領跑國慶檔,是名副其實天票房第一,超過之前的動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
在豆瓣評分達到7.1分,在動漫電影中還算是比較高的,在國慶檔中也算是比較高的分數。
《姜子牙》顛覆了以往的故事,這故事發生在姜子牙封神之後。
靜虛宮天尊的首席大弟子姜子牙,只要殺了九尾狐狸,就可以成為眾神之首。
可當他就要殺死九尾狐時,他看到了九尾狐身下的一個無辜女孩,那個女孩看著他,呼救。
就在這愣神之際,九尾狐跑了,而姜子牙受天尊之罰,來到了北海,讓他破除幻想才能回到靜虛宮。
天尊說,他看到的是九尾狐幻化出來的幻境,那個女孩不是真的,只要姜子牙破除心中的幻境,他就可以再次回到靜虛宮,成為眾神之首。
姜子牙一直想不明白,直到他遇上了那個幻境中的女孩小九。
他們兩個人由敵對,慢慢變成心心相惜,最後成為一個團隊,一起去找到真相。
在找的過程中,遇上了紂王,還有九尾狐。
通過紂王我們知道,他正在找他的妲己,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妲己被九尾狐所殺,他看到小九以為是九尾狐就想要殺了她。
通過九尾狐我們知道了當年的真相,本來是天尊想要一統天下,和九尾狐合作,最後成為神仙后,卻殺了九尾狐全族,還用鎖把九尾狐鎖到妲己的身上,讓無辜的生命受到威脅。
想到師尊的話,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蒼生,子牙很是疑惑,後來師尊告訴他,小九不是幻想,是人,只是犧牲他一個人就可以救得蒼生,讓姜子牙好好想想,想清楚了他就可以回到靜虛宮。
姜子牙從信奉師尊到質問天尊,最後違背天尊,這就是一個求真的過程。
特別是那一句:「不救一人,怎救蒼生?」把劇情推向高潮。有點像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的味道,身邊的人都救不了,怎麼能談論救助蒼生呢?身邊的人是人,蒼生也是人,如果蒼生是海,那麼人就是滄海一粟,沒有這滄海一粟的組成,哪裡來的海?
師尊說:犧牲一人就可以救得所有人,這就是為蒼生。
本以為這真的是為了蒼生,後來才發現,這不過是師尊的私心。
姜子牙放棄了成為神的機會,最後他斬斷了天梯,斷了人間和靜虛宮的聯繫,放棄成為「眾神之首」的機會。
這驚動了更上一層的神仙,最後師尊受了罰,人間得到太平,姜子牙成為了人們心中的英雄。
故事到這裡就結束了,很多人看到這裡,就說,這故事簡單了,而且很恐怖,給小孩子看不太合適。
給大人看呢,劇情又太簡單,沒有彎彎繞繞的劇情,一波三折的起伏,讓人回味。
有人說看完了劇情說,基本記不得有什麼點,倒是結尾的彩蛋讓人印象深刻。
我認為這故事挺好,整過過程很流暢,因為故事發生在劫難之中,人類受到覆滅,到處一片荒原,幾乎沒有什麼人類,而冤魂卻到處都是。
整個過程以兩種顏色來點綴,一是紅色,二是藍色,給人的感覺就是一種恐怖到窒息的感覺。
這就是為了體現後來姜子牙解救人類後,人間一片綠色,突出主題。
恐怖是恐怖了點,可這是劇情需要,可以理解的。
再來說說《姜子牙》這部演片的「顛覆」,有些放大,有些縮小,有些顛覆了我們以前的認真。
《姜子牙》作為賀歲檔的電影,它卻用恐怖的氛圍營造,讓人覺得有些突兀,畢竟賀歲檔基本都是喜劇或者大團圓。而《姜子牙》中間沒有什麼喜劇元素,都是暗黑恐怖的紅和藍,讓人看著很鬱悶。
作為動畫片,一般的人認識裡面,還是給孩子看的。
而姜子牙卻明確標註,最好是8歲以上的孩子觀看,就是說需要有點知識,有點見識,還有點膽量的人才能去看,畢竟這恐怖的氣息,還是會嚇到很多小寶貝的。
中國的動漫電影,比較出名的就是之前的《哪吒之魔童降世》,《大聖歸來》,這些都挺適合孩子看,一般都是親子電影。
而《姜子牙》更多的是適合大人看,因為它劇情比較恐怖。
這也是一個進步,說明中國的電影已經慢慢走向成熟,走向大人的市場。
第一個是妲己,在中國神話史上,妲己歷來就是一個狐狸精,專門迷惑紂王的。可這裡面的妲己,也就是小九,卻是個受害者,她因為被九尾狐附體,還被天尊鎖住,成為秘密交易的犧牲品。
世人皆痛恨妲己迷惑紂王,卻從來不曾為妲己平反,她也是個弱女子,是個權利之中的犧牲品。在男人的天下生存,她只因為長得漂亮,被迫成為了犧牲品,誰可曾站到她的角度去想過,她可曾想要嫁給紂王,想要迷惑紂王?
第二個:申公豹
申公豹在神話上,可是反派,因為嫉妒姜子牙,成為姜子牙的對立面。
在《姜子牙》裡面,申公豹長得胖胖的,一看就是好人。他為了姜子牙,自願降臨北海10年,默默陪伴,後來更是在擋住九尾狐時,犧牲了自己,找到了自己的信念,成為了自己的英雄。
第三個:九尾狐
九尾狐一般都是狡猾,兇狠卻無人性的象徵。
這裡面的九尾狐依然是個受害者,當然也不能說完全是受害者,與虎謀皮,得有這樣的實力和勇氣才行,而她沒有,卻還要和天尊合謀,最後成為了天尊登頂的犧牲品。
不僅族人被殺,成為冤魂,她自己也被綁在妲己身上,被分去部分妖力。
這也告訴我們,找合作者,還是需要看人品的,要不然會吃虧。
封神演義之中,我們看到姜子牙面對其他人時,常說天意如此,你們又何必違背天命呢?
天命這個詞,常常被神仙用來管理凡人,統治者用來麻痺人民。
人們常說,天命不可違呀。
如今《姜子牙》告訴我們,天命可違,只要心中有善。
姜子牙為了救助一人,放棄蒼生,這是違背了師尊的命令。
姜子牙砍斷天梯,砍斷了人間和天虛宮的紐帶,違背了師尊的命令。
姜子牙放棄成神,轉身回到人間,為了掃蕩天下不平,讓人間回到天下天平,這也是違背了天尊的命令。
這樣的逆天而行,讓他顛覆了過去的形象,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
原來逆天而行很簡單,只要堅持信念就好,堅持做自己,做自己認為對的事。
他認為身邊的人是人,蒼生也是人,身邊的人都不能救,怎麼能救助茫茫蒼生?
這樣發自靈魂的拷問,師尊不能回,但姜子牙的「逆天而行」就是最好的答案。
不管《姜子牙》評論如何,它終究在國慶檔中佔據一席。
9億的票房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據,這麼多人看,票房均天2個億,在疫情影響下的電影業是個不錯的答卷。
或許它的情節不夠精彩,或許它的劇情不夠完美,但是它依然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
精美的畫面,工業級的打鬥場面,唯美的動圖,都是讓人眼前一亮的東西。
更重要的是,其中很多顛覆的鏡頭,讓我們看到了人們一直追求的東西~改變。
一切都可以改變,只要向善。
心中有善,一切皆有可能。
申公豹心中有善,他洗白了,成就了自己的信念;小九心中有善,感動了姜子牙,就算逆天而行,也要救小九;姜子牙心中有善,一人也不能少,就算逆天而行,也算得償所願,人間恢復正常,小九找到了阿父,成為人們心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