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女生來講,髮型和顏值之間的關係可以說是密不可分的,不同的髮型往往能為自己帶來不同的style,同時也能在視覺上修飾臉部"缺陷",通過揚長避短的修飾來打造更加精緻完美的整體造型。
不過也正是因為髮型對女生而言真的很重要,而且堪稱能修飾臉型的新花樣也總是層次不窮,所以不少女生在換髮型的過渡期總會不約而同地選擇扎馬尾這一經典髮型。
不過實話實說,好像自從記事開始,扎馬尾這件事就成為了難以磨滅的"童年陰影",因為媽媽們似乎總喜歡把馬尾揪的高高的、緊緊的,恨不得把兩個眼皮都吊起來才"善罷甘休";所以小時候一說起幹練的高馬尾,頭皮總會不由自主的一陣發麻。
成年之後,似乎不少人也"保留"著媽媽們祖傳的手藝,依舊習慣把馬尾扎得又高又緊,殊不知,這樣的扎法不僅對臉型毫無修飾作用,長久以往甚至還會造成髮際線後移的"青年尷尬"。所以說呀,如果你總覺得自己扎馬尾不夠時尚,不夠隨性,不妨看看今天的文章哦,看看自己是否踩入了扎馬尾的3大"雷坑"!接下來咱們話不多說,先來說說第一大坑!
1、馬尾扎太緊
這第一大雷坑就是不少人都踩過的——扎太緊!先不說咱們普通人把馬尾扎得過緊會毫無保留的嶄新出圓潤的大臉龐,但是這高高的發啾就夠讓人頭髮一緊了;
即便是關曉彤這樣的高顏值,遇上了如此緊緻的高馬尾,依舊是讓人難以評價,不僅毫無時尚感,反而還因為上吊的眼角更顯"兇感",看上去極其不容易相處。
若是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紮起這樣的馬尾,不但不能成為吸睛的亮點所在,反而還會引發旁人的誤會,以為你是一個難以相處的"狠角色"。
不過這緊馬尾的"副作用"可不只是顯兇這麼簡單哦!長時間的緊繃狀態很容易使頭皮無法放鬆,久而久之自然會造成髮際線的後移,相信要不了多久,雖說頭髮還沒完全禿頂,但這稀稀零零的髮際線依舊會給人留下一種發量稀少的感覺,看起來氣質大減。
要想改變脫髮的困擾,同時也在面相上更加柔和一些的話,在扎馬尾時我們不妨將皮筋少扎一圈,相比之下,適當的保持皮筋的送度更好的讓馬尾處於一個更加隨性卻不凌亂的造型之中,視覺效果也會更加自然。
若是按平時的扎法將馬尾揪起,在最後一步完成以後,稍稍的把發圈向後移動一下,或者是把顱頂的頭髮向前拽一下,依舊可以打造出不一樣的完美效果。
可別小瞧這一個動作!輕輕一拽不僅能將馬尾的鬆緊程度調得恰到好處,而且還能讓原本平淡無奇的顱頂顯得更加圓潤,視覺上也能稍稍修飾下我們的臉型。
2、馬尾扎太高
除了扎太緊,在綁馬尾的時候不少女生還喜歡刻意的把馬尾吊的老高,希望能以此打造出飄逸幹練的感覺,尤其是一些小個子的女生,他們希望能通過高聳的馬尾在視覺上起到增高的效果。有時候高聳的馬尾甚至能高過頭頂;
殊不知,這樣的造型不僅死板刻意,而且還給人留下一種"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既視感,別說能視覺顯高了,它不壓你的個子就真是謝天謝地了。
所以在扎馬尾的時候,我們一定不要因為身高或者是追求某種幹練的風格而盲目的把馬尾揪的"高聳入雲",相反,選擇低低的髮髻有時更能凸顯出小個女生的柔美感;
若是想追求青春活潑的風格,那就試試中高的馬尾吧!從下顎線斜著向上一直到後腦勺,這裡就是中高馬尾的最佳位置了!
3、髮型太"油光"
要說如何扎馬尾最能修飾臉型,那額前的幾縷小鬚鬚絕對是"功臣擔當",但是即便額前碎發能修飾臉型這一說法已經人盡皆知了,依舊還是有不少女生喜歡在扎完馬尾後給前額的碎發抹上一層髮膠,營造出寸草不生的"油光感"。
其實追求不同的風格都是每個人所擁有的愛美權力,但小編不得不說,這成天的往頭髮上抹髮膠的確是一件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費力活。
而相比之下,給前額留下一定的呼吸區域,讓碎發自然的垂落在兩側,一來可以很好的對髮際線做到遮擋作用,二來又能在無形中修飾臉型,豈不是一舉兩得還減少了脫髮的風險,這樣的妙事咱們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馬尾雖然看著簡單,但若想把它扎出隨性卻又不隨意的feel,其實還得需要一定的功力,但不得不承認,馬尾辮的魅力的確很足,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美美的度過髮型過渡期,而且上起手來也是相當輕鬆。
所以說呀,要想讓自己的馬尾更加與眾不同,要想更好的保護我們的髮際線不再後移,還是老老實實避開以上三大雷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