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西門町,你不能錯過的是品種繁多的美食。
西門町裡特色小吃店眾多,比較著名的是鴨肉扁、阿宗面線、老天祿滷味、成都楊桃冰與蜂蜜咖啡,加上許多日式餐廳及傳承中國口味的各式外省餐廳。我在偷懶,就是看誰家人多,就去誰家,百試不爽。
這就是一個類似大排檔的小店,門前的爐灶上正在加工著荷包蛋和蘿蔔糕。
這樣的價格在西門町是比較便宜的,西門町消費較貴。
其實,我們想法就是少點一點,再去嘗試其他的小吃。吃完後,也就差不多了。留點肚子買水果回去。
這個蚵仔煎可是大有文章,需要專門來寫一篇,等我醞釀下。
這是在臺北的正式遊玩的第三天,上午去了所謂「總統府」參觀後,一路走回西門町,不遠。帶著昨晚對西門町的驚豔,白天再來看看,順便吃頓好吃的。
馬上就營業了,稍安勿躁,等一下。
我們是第一批客人,坐在了最裡面。小店就是傳統的日本風格,多說幾句吧。臺灣在1895年至1945年被日本統治,臺灣深受日本影響,臺灣的城市規劃、街道、建築、飲食等都有鮮明的日本印記,在臺灣遍地的「711」便利店中,可以看到大量的日本進口食品飲料。好壞,這裡就不做評判了。
生魚片、烤洋蔥豬肉、淡鹽鹹菜,一小碗味增湯,米飯尤其飽滿清香。在日料店裡,午餐總是中規中矩的定食,類似我們的盒飯,只不過更精緻一些。中午一般不供應酒類,大家吃的都比較簡單。但在晚上,日料店裡可是熱鬧非凡,吵吵鬧鬧的,與平時溫文爾雅不同,大有不醉不歸的架勢,有機會去居酒屋鬧騰一下,也挺好。
這個就屬於浪費了。兩份足量的定食足夠了,這是點餐的水平問題了,我檢討。
這個定食是本店的招牌之一,烏龍麵、米飯、烤肉、天婦羅,我最喜歡的是米飯上醃製的紅姜,酸甜辣的恰到好處。
看樣子,這裡是個不錯的小店。
在臺灣,很多的小店都有幾十年的歷史,一家人守著一家小店,一輩傳一輩,不變的是味道。不浮躁、認認真真、精益求精地做好一件事,是這些臺灣小店的特點。反觀我們的一些小店,距離百年老店總差九十九年。
在後面,一定發一篇關於關於臺灣小店的文章,看看他們的傳承和堅持。
請繼續關注,下文介紹一下,在青春洋溢的西門町街區裡,總在上演的藝人街頭表演,精彩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