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詩歌最講究意蘊,講究託物言志,用外物表達內心豐富的情感。自然界中的青山、夕陽、流水、朝露等無不是詩人內心情感的寄託。
「雪」意象在詩詞中也頻繁出現,在不同的詩人筆下,姿態萬千,情感各異。
在中國詩歌史上,詩人對「雪」的描寫,可謂源遠流長。最早在《詩經》中就有「昔我往矣,雨雪霏霏」的詩句。
古代文人愛雪,愛雪的晶瑩剔透,愛雪的雄渾壯美,也深深感念雪中的悲情。
春雪
韓愈
唐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這是唐代文學家韓愈的一首小詩,也是他眾多小詩中的佼佼者。
古代詩人喜愛用雪來塑造充滿春天氣息的詩句。韓愈的《春雪》便是展寫春臨花開,生機勃勃這一勝景的典範。
詩人以春花比作白雪為出發點,賦予雪花以人的感情。在韓愈的眼中,「雪」成了春天的使者,表達了對春天的欣喜與期盼。
塞下曲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是漢樂府舊題,多寫邊塞徵戰。
這首詩是盧綸《塞下曲》組詩的第三首,描寫了將軍雪夜率兵追敵的壯舉,氣概豪邁。
最後一句是對嚴寒景象的描寫,突出表達了戰鬥的艱苦性和將士們奮勇的精神。
江雪柳宗元 唐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雪色白,雪花晶瑩剔透,因此常被作為美好高潔的象徵。
這首詩是柳宗元參與變法失敗後,被貶謫至荒僻之地所時所寫。
在嚴寒的冬天裡,大雪滿江,一葉孤舟,一位老者獨自垂釣。
在柳宗元的《江雪》中,我們感受到的是身披蓑衣的老者「獨釣江雪」的孤獨寂寞,也看到了一位雖屢遭貶謫,但卻越挫越勇的古代士大夫。
商山風雪壯,遊子衣裳單。四望失道路,百憂攢肺肝。——《商州客舍》孟郊
我們認識孟郊大多是從《遊子吟》開始的,並為那慈母與遊子兩相牽掛的情懷深深打動。
這是《商州客舍》的前四句,詩人對雪的描寫簡潔明了,「壯」與「單」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一場雪,讓寂寞、孤單、身處異鄉的遊子愈加感到寒冷。
在漫天飛雪中,愈發思念遠方的親人。四野望去,不知所往,內心愁苦更是難以言表。
雨雪皇甫冉 唐風沙悲久戍,雨雪更勞師。絕漠無人境,將軍苦戰時。山川迷向背,氛霧失旌旗。徒念天涯隔,中人芳草期。
皇甫冉才華橫溢,佳作頗多。他所作詩句精玄微妙,《全唐詩》言他「天機獨得,遠出情外。」
這首詩描寫了久戍邊關於「雨雪」相伴的徵夫們,遙望故土,盼望與親人早日團聚。
這戍邊、這戰事如此困苦,在這連方向都難以辨別的崇山峻岭中,軍旗也在濃霧中不見了蹤影。家鄉如此遙遠,何日才是歸期?
結語:雪,受到歷代文人的鐘愛,借雪表達對春天的期盼,戍守邊關的豪情,對故土的思念,離別的苦等。 雪雖美,但也寒。
詩詞ll 唐詩
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