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首回歸圓明園:明明流失文物多的去,偏偏十二獸首卻備受關注?

2020-12-25 騰訊網

今天,或許對於很多文物愛好者而言,有一個新聞值得慶賀!

闊別160年的馬首回歸圓明園,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60年,圓明園慘遭焚掠,而在海晏堂裡的十二獸首都被英法聯軍所掠奪,多年來,在國家文物局和社會各界力量的努力下,牛首、猴首、虎首、豬首、鼠首、兔首在內的六尊圓明園流失獸首銅像通過不同方式回歸祖國。

馬首早在2007年被澳門賭王何鴻燊高價拍賣並且捐贈給國家,一直在國家博物館收藏。

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馬首也成為首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只是外國人設計的水龍頭,為何會引起那麼多人的關注呢?

有些網友有些疑惑:這只不過只是一件充滿恥辱意味,被愛國情緒炒高的西式銅鑄噴頭,圓明園的文物多的去,為何偏偏十二銅首卻格外引起關注呢?

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銅像,原是清朝皇家園林的圓明園海晏堂前噴水池的一部分,當時是由乾隆年間駐華耶穌會教士郎世寧所設計。

這12個生肖獸首銅像,代表著一天十二個動物時辰,其中馬所代表的是正午時分,此時一天陽氣最足,所以馬首噴水的時候,所有動物都會一起噴水。

(圓明園海晏堂外噴泉的十二生肖獸首銅像)

而馬首是清乾隆二十四年所制,那個時候正處於乾隆盛世,清王朝國力強盛,人文藝術也處於歷史上巔峰。

而十二獸首所用的銅,是專門為宮廷所製成的合金銅,含有諸多的貴重金屬。這種合金銅也多用在皇家園林以及宮殿,比如北京故宮、頤和園所陳列的銅鶴等。

(郎世寧畫像)

由於顏色深沉,內蘊精光,歷經風雨而不鏽蝕,再加上整個動物造型鑄工精整,清晰逼真,就連動物絨毛等細微之處都仿佛栩栩如生,鼻、眼、耳等重點部位及鼻上和頸部皺褶也十分清晰逼真,因此展現出當時乾隆盛世極高的工藝水準。

當時設計師郎世寧還融合了西方造型藝術的特點,比如馬首頭頂上的造型和捲毛,顯示一個典型的歐式白馬。

但可惜英法聯軍入侵,在火燒圓明園時,十二生肖銅首跟其他文物一樣流失海外。從鴉片戰爭後一百多年,因戰爭、搶奪、偷盜等流失海外的文物就達到數百萬件。

或許很多人對十二獸首回歸表示質疑,認為比起其他文物,這些獸首本身沒有多大價值,而且自己家的文物被搶走,為何還要巨款買下來呢?

事實上,目前國際法關於向原屬國歸還非法流出文物的國際公約有十多個,但像英國大英博物館、法國巴黎羅浮宮博物館等18名歐美國家館卻集體公開抵制返還流失文物,同時還在國內設立相關法律條規,認為非法流入其他國家的文物佔有和買賣行為視為合法,予以保護。

因此,若我們僅僅憑藉自己法律手段,依然無法追討國寶。

面對不平等規則,我們還未能改變,這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強大,但如今看到全國上下,都在努力追討流失文物,有數以萬計的同胞們未曾遺忘歷史,銘記當時的恥辱。

如今,一大批先富起來的人在為國家做著貢獻,這才是獸首存在的最大意義!

屈辱是傷疤,但並不意味著我們就成了任人宰割的肉。

如今12獸首7件已經回歸,還剩下5件。

即便山再高,即便路再難,我們願意花十年、幾十年之時間,一代人接著一代人,讓這些流失海外百年的它們接回家!

相關焦點

  • 圓明園「馬首」百年回家之路 十二獸首為何如此受關注?
    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一同流失海外。  2019年11月13日,文化和旅遊部、國家文物局在中國國家博物館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捐贈儀式。為更好踐行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文物保護國際共識,國家文物局經與何鴻燊先生協商一致,將馬首劃撥北京市圓明園管理處收藏,回歸原屬地。
  • 我國流失的圓明園十二獸首,已回歸7件,剩餘的5件都在哪裡
    我國已經有5千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所以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不少文物遺失了,如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還有些文物流失到了海外,如被炒作得很火熱的圓明園十二獸首,是在晚清時期被英法搶去的。
  • 馬首回歸圓明園:十二生肖獸首,已回歸的究竟如何重回祖國?
    近日,圓明園十二生肖銅獸裡的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了首件回歸圓明園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從英法聯軍掠奪,再到如今回歸原屬地,這闊別160年的馬首銅像經歷怎樣一個歷程,或許沒有人能夠完整知道。
  • 結束160年的流離 馬首回歸圓明園
    流離160年後,馬首銅像終於「歸來」,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馬首回歸:為什麼圓明園十二獸首如此受關注
    160年前,圓明園慘遭焚掠,從此下落不明的馬首銅像,於12月1日正式回歸圓明園。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百年夢圓——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展》同期開展。
  • 馬首回歸圓明園,其他的獸首現在在哪裡?為什麼價值會這麼高?
    ,馬首在圓明園有特殊的意義,畢竟獸首是從這裡被割下分散在各地,至今都沒有聚首。 馬首銅像回到了圓明園,那麼其實十一個獸首現在在哪裡呢?在此之前,先來了解一下十二生肖獸首是怎麼來的,又是怎麼流失海外的?
  • 圓明園十二獸首,已回歸7件,剩餘的5件都在哪裡
    我國已經有5千年的歷史了,在歷史的每個階段,我們都創造了輝煌的歷史,所以古人也給我們留下了很多珍貴的文物,但在歷史的發展過程中,我國的不少文物遺失了,如大名鼎鼎的蘭亭集序,還有些文物流失到了海外,如被炒作得很火熱的圓明園十二獸首,是在晚清時期被英法搶去的。
  • 馬首回家!期盼十二獸首終有聚首的一天
    昨天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闊別160載,馬首回家,不僅成為「十二生肖銅獸」中第一個回歸圓明園的獸首,還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感到安慰的豈止圓明園,它的歸來,再次詮釋「民族弱則文物失,國運強則文化興」的深刻道理,未嘗不是對中華民族深重苦難的些許慰藉。160年前,英法聯軍劫掠圓明園,十二獸首隨著150萬件珍貴文物一起流失,被強盜帶往不知何處。銅獸首的流浪之路,註定坎坷崎嶇;銅獸首的回家之路,同樣艱辛漫長。
  • 圓明園十二獸首身上的歷史訊息
    國家博物館的圓明園獸首展陳。四川在線記者 王國平「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1日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十二獸首,8尊已回歸我國,其餘4尊現在在哪
    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期間,它們放火燒掉了我國最大的皇家園林圓明園,並將圓明園中的寶物洗劫一空,圓明園中的二十獸首,也是在這個時期被英法列強給搶奪去了,從此流落世界各地。建國後,我國加強了對流失文物的追討,並設置了專門的資金用於回收文物。
  • 馬首結束160年流離回歸圓明園 何鴻燊於2007年斥資6910萬港幣購得
    來源: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原標題:深度關注 | 結束160年的流離 馬首回歸圓明園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 李雲舒 管筱璞12月1日,歷經160年漂泊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回歸「故裡」。圖為當日正在展出的馬首銅像。
  • 馬首時隔160年重回圓明園 至此鼠首等七尊獸首已回歸
    160年後,2020年12月1日,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圓明園馬首銅像結束百年流離,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在儀式上,國家文物局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羅靜向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交接了馬首銅像劃撥入藏清冊。這也就意味著圓明園馬首銅像的管理權正式劃歸圓明園管理處。
  • 熱評丨馬首回歸圓明園,歷史故事裡有記憶更有情感
    2020年最後一個月的第一天裡,馬首銅像正式回歸圓明園是一個重大新聞。結束百餘年流離的馬首銅像,是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從皇家私藏到屬於全體人民的文化遺產,馬首銅像的故事既是一個新時代流失文物回歸原屬地的成功範例,也是一個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契機。
  • 圓明園馬首將展出三年什麼狀況?馬首是怎樣回來的 還有哪些獸首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圓明園馬首將展出三年什麼狀況?馬首是怎樣回來的 還有哪些獸首沒有回來? 圓明園馬首將展出三年具體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近日,在經過了160年的流離,圓明園馬首銅像正式入藏圓明園正覺寺,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馬首回家後,還有「未完待續」的文物歸途
    12月1日,「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這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同時也標誌著馬首不再是一件皇家私藏,而是屬於全民的文化遺產。馬首的回歸引發了人們對於「十二獸首何時圓滿重聚」的期待,以及更多海外文物回家的探討。
  • 歷經160年,「馬首」回歸圓明園
    12月1日,馬首銅像回歸原屬地圓明園,牽動著億萬網友的心。自1860年英法聯軍侵華,圓明園慘遭劫掠和焚毀,位於其中的馬首銅像與其他11尊獸首銅像同流失海外,一直到160年後的昨天,馬首銅像成為了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山寨版「圓明園十二獸首」搶眼太原街頭(圖)
    4月25日,山西太原街頭正在噴水的山寨版「圓明園十二獸首」格外的吸引市民的目光。圓明園十二獸首是著名文物,1860年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十二獸首流失海外,截至2014年,僅鼠首、牛首、虎首、兔首、馬首、猴首、豬首回到大陸,龍首在臺灣,蛇首、羊首、雞首、狗首下落不明,成為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徵。
  • 馬首回歸,十二生肖銅首現有幾個在中國?
    鑄造獸首所選用的材料為當時清廷精煉的紅銅,外表色澤深沉、內蘊精光,歷經百年而不鏽蝕,堪稱一絕。在第二次鴉片戰爭中,英法聯軍入侵中國,攻陷北京,將圓明園內無數珍寶劫掠一空,掠走了十二個青銅獸首,致使這批國寶流失於海外一百多年。十二生肖像是展現中西方文化交融的藝術珍品,在國際上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鑑賞價值。當年侵略軍搶劫時,也是將其作為最珍貴的寶物對待。
  • 「馬首」入藏圓明園,將作為正覺寺基本陳列持續展出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王莉 圖/新華社李賀,國家文物局提供 12月1日上午,國家文物局、北京市人民政府在圓明園正覺寺舉行「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入藏儀式」,國家文物局正式將圓明園馬首銅像劃撥北京市海澱區圓明園管理處收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重要文物
  • 圓明園迎第一件獸首回歸,一文看懂它和十二生肖背後的故事
    原創 朵朵編輯部 耳朵裡的博物館你好啊,我是朵朵~進入到2020年最後一個月,圓明園有了好消息:馬首銅像回家了!圖源:新華社闊別160年,馬首銅像成為第一件回歸圓明園的流失海外的重要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