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那邊才出反戰題材+怪獸題材的《金剛:骷髏島》,這邊日本的最大IP,怪獸題材電影《新哥斯拉》也出高清資源了。
哥斯拉是日本流行文化及全球知名的形象符號。
首次出現在1954年電影《哥斯拉》中。從那時起,哥斯拉就已經成為一個世界性的流行文化符號,其共出演了31部影片。
是視頻遊戲,小說,漫畫,電視連續劇等中經久不衰的明星。
日本對於哥斯拉賦予了各種隱喻,這個龐大的未知怪獸是日本民眾來自島國的不安全感下誕生的內心隱患。
它隱喻著隨時可能發生的災難,如海嘯和地震,隱喻著核危機下的種種不可預知的危險。
但同時,這個怪物也是日本人團結一致的象徵,在各種災難和困苦前,最後,所有角色都會聯合起來,為了國家和自己而做出「亂世英雄」的壯舉。
這一次,日本人又將哥斯拉玩出了新的東西,就是政治隱喻。
目前網絡上,大多觀眾對於《真哥斯拉》評分並不高,整體只有6.5分,但評價非常兩極化,有的觀眾,卻把《真哥斯拉》奉為最好的一部怪獸電影。
在日本本土,《真哥斯拉》也斬獲第40屆日本電影學院獎,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兩項大獎。
胖哥提醒,如果你是衝著特效和怪獸摧毀城市的奇觀場景去的,那麼你一定會失望,這部《真哥斯拉》分分鐘鍾都在展示著政治的虛偽和一個政客的決心。
對,《真哥斯拉》借用怪獸,談的卻是人類的政治體系與大眾的關係。
影片的故事脊梁非常簡單,未知的怪獸突然現身日本海域,並且登陸日本國土,給城市不斷造成巨大的災害。
面對未知的怪獸,面對民眾和世界各國的壓力,日本內閣如何應對,成為這個影片的主線故事。
哥斯拉只是製造衝突的外部力量。整部影片的關鍵,來自日本內閣成員之間,日本政府和美國政府、和聯合國其他成員之間的角力。
影片中,哥斯拉四次進化,每一次都製造了新的衝突,讓日本內閣中的力量發生了變化,重組了內部關係。
劇本情節的設置非常明晰,哥斯拉四次變化,新的壓力讓日本內閣做出新的應對策略,同時展現了政治關係轉變。
哥斯拉以第一形態出現在海中時,內閣趕緊開會,這事打臉開始了。
請來的專家,一問三不知,其實只是不願意負責人,背鍋。他們認為怪獸是海洋生物,不會登陸。
官員下屬科學家,經過研究認為有登陸可能,但因為專家的話,官員反而埋怨下屬沒有猜透專家和首相的心意。
這時,人人想的都是減輕政治壓力,不要製造民眾恐慌。
男主角矢口蘭堂也認為怪獸有危害國家的潛在危機。但大多官員對此付之一笑。
就在首相全國講話,安撫民眾,說怪獸不會登陸時,怪獸真的登陸了!
首相相當難堪,矢口蘭堂獲得了重用。
矢口蘭堂組建了新的調查團隊,他的第一宗旨是,「要改說真話的人」!然後是,「不管級別,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明顯諷刺了兩種人,沽名釣譽的專家們,說假話帥鍋的官員。
當怪獸橫穿城市,形成巨大傷害時,內閣卻陷入了文山會海之中!人民在躲避,他們卻在不停的開會,開會,開會。
他們表面在指定各種策略,其實還是在甩鍋!逃避責任,或者把對自己需要背負的責任降到最低。
這是,該片第一個重要隱喻來了!日本自衛隊的使用。
關於,日本自衛隊參加行動,自衛隊在日本國土動用武力,在日本政治體系中有嚴格的規定。
不光如此,日本動用自衛隊是否合法是寫入聯合國公約的,受到世界的監督。
對此,日本首相非常猶豫,有主戰派,也有觀察派。
很多官員自大的認為,自衛隊一出,絕對能消滅怪獸。這是,男主角矢口蘭堂說了一句值得中國人民仿佛玩味的話,「當年皇軍就是這樣認為的,結果付出了日本幾百萬人生命的慘痛代價」!
其話語中,直指日本在二戰中犯下的錯誤,而差點慘遭滅國的慘痛教訓。
就在好不容易,內閣指定了新的法案,首相勉強同意了自衛隊出擊時,由於武力打擊地區屬於人口密集區,首相再次放棄了武力。
他主旋律的高呼,「自衛隊的首要任務是保護民眾」!
結果,突然怪獸進入了第二形態,從爬行的海洋生物,變成了可以直立的陸地生物,並迅速移動進入大海,暫時消失的無影無蹤。
這給了日本內閣喘息的機會。這時矢口蘭堂又說出了打臉的話!
有官員感嘆,短短三小時,怪獸就給我們造成了這樣巨大的傷害啊!主角諷刺,「因為我們三個小時都用來開會了」!
自衛隊的衝突還為決絕,第二個日本人心中的惡魔化身很快就來了,就是核輻射危機!
矢口蘭堂的團隊發現,怪獸身體中有核元素,它所到之處都檢測出核汙染。他們很快發了怪獸的來歷。
有日本科學家幾年前就預測了這次襲擊,怪獸來自日本和他國隨意廢棄在海底的核原料廢體重,普通生物吞噬了核廢量,變異成了現如今的怪獸。
他們在教授的研究中發現了其名字,怪物叫,哥斯拉。
面對核汙染,內閣選擇了說假話,不願意引發民眾恐慌。可紙包住火,觀眾利用網絡發酵了信息,流言四起,國家恐有亡國危機。
作為核大國,同時遭受過兩次核打擊的國家,日本對於核力量又愛又恨,萬分警惕。
自衛隊、核危機衝突還未決絕,日本民眾心中的第三個痛點緊隨其後,美國對於日本的壓制關係,成為了影片的新的衝突點。
片中,官員直接吐露這種不平衡的關係,「日本一直都是作為美國的附屬國存在的啊」。
值得調侃的是,美國拍出的大使居然是日本人,由石原裡美飾演的,極具野心的女強人,代子·安·派特森。
這個名字都具混血的美國人,夢想是40歲成為美國總統,日本在她口中是奶奶生活過的國家。
代子出身日本極具名望的貴族。卻從小接受美國文化長大。她本身就是一種日本國人身份認同危機的一種象徵。
代子處處與男主角矢口蘭堂作對,她代表的是美國的利益,她希望全全控制日本內閣,第一時間處理哥斯拉,因為這個怪獸很有可能進化為其他物種,給美國,甚至全世界造成危害。
哥斯拉再次登陸時,已經進化為第三形態,身體比第二次高處了一倍,更加強裝,移動更加靈活,危害更大。
在美國壓力下,首相下令自衛隊可以不受約束的活力打擊。結果自衛隊的武力沒有任何作用,這時,美國派出B25轟炸機,在日本國土投彈打擊。
日本首相雖然非常憤怒,但只能妥協。
結果這次打擊沒有任何作用,反而刺激了哥斯拉的進化,進入第四形態的哥斯拉擁有了噴射雷射的能力。
日本首相和重要內閣在撤離時,被全滅。這個日本突然失去了最高決策機構。
這時,哥斯拉再次進入冬眠......這個巨大的怪獸就聳立在日本城市中,具研究,距離它下次復甦的時間不過300多個小時。
而一個更大的衝突讓他們的時間顯得更加捉襟見肘。
美國和聯合國通過聲明,準備在日本國土內,再次使用原子彈,摧毀哥斯拉!
在日本國土第三次動用核武器,對於日本新內閣和民眾來說無疑難以接受。
但新的內閣是軟弱派,已經開始準備核武器打擊的講話稿了。
另一邊,矢口蘭堂的團隊正在研究消滅哥斯拉的新武器,代子在內心的召喚下,民族情結開始復甦,她成為了周旋於美國和日本內閣的重要力量,為矢口蘭堂的研究爭取著時間。
不斷的低落劇情肯定是為了最後高潮劇情的上升製造情緒落差。
不斷黑,其實是為了刺激新生,帶入希望。
片尾,我們再次看到了日本的團結,所有人放棄了小我,為了保衛國家而甘願犧牲。
男主角矢口蘭堂直接說出全片的一大主控思想,政客的職責就是為了國家和人民自我獻身。
而不是甩鍋,說謊,妥協,為了自己的利益。
片尾,另一位頗具正義感的政客也說,我們需要對哥斯拉單獨制定的新的應對法案了。
這個國家一次次在廢墟中重建,我相信這一次也不例外,我們會重現振作起來。
這個國家還有希望!
如此明目張胆的主旋律渲染,在前面大段的黑之後,並不沒有令人反感,而是比較自然的傳遞了這種叫做希望的東西。
《真哥斯拉》把怪獸電影與政治題材影片進行了結合,給怪獸電影帶來了新的方向。
全片用怪獸隱喻著日本國內對於,自衛隊、核危機、美國國際關係等三大問題,不斷以此製造劇情衝突,最後還是用團結的力量,正面的結局了衝突,並保留了對於國家的希望。
這些套路雖然明顯,但不會讓人生厭,因為這都是作為一個國家的人民都迫切關注的東西,都關係國民的切身利益。
在這個想像的共同體中,我們需要民族這種特殊的人造物,為我們加固精神上,對於國家的認同感,同時也需要國家給予我們精神上的安全感。
《真哥斯拉》就在這兩端給我們帶來了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