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以 H&M、ZARA 為代表的快時尚品牌業績不斷下滑,風靡近 10 年的快時尚行業,正在遭遇前所未有的衝擊。
一方面以「快速、優質、低價」著稱的快時尚,在上新速度和價格優勢方面已經網紅電商這類「超快時尚」(ultra fast fashion)甩在身後。
▲圖片來自:enewspaper
另一方面,租衣服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日常,成為了一種新的時尚生活方式。
除此之外,美國還有一批快速崛起的創業公司,想讓你「不洗衣服」,即銷售一種可以穿幾周甚至幾個月也無需洗滌的衣服。
這些公司也是衝著幹掉快時尚來的,其中一家叫做 Unbound Merino 的公司就在官網中寫道:
在一個以快時尚為主導的世界裡,我們希望慢下來,生產經久耐用的多功能產品。
「不洗衣服」會不會成為繼租衣服後又一種新的潮流?
可以幾個月不洗的衣服,是怎麼實現的?
到底是什麼樣的衣服,可以穿幾周也不需要洗。畢竟就算沒有粘上各種汙漬,在夏天出汗後的衣服,一天不洗就臭得不行,什麼樣的黑科技面料才能實現?
要解答這個問題需要先了解為什麼出汗後衣服會變得難聞,其實汗水本身並不會散發味道,但是當汗水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被皮膚表面細菌分解後,就會釋放臭味。
所以,如果能找到一種不吸汗的面料,在人體出汗時讓汗水直接從皮膚蒸發到空氣中,而不附著在衣服上,那麼衣服確實可以穿很久也不洗。
實際上現在市面上排汗衣的原理就是這樣,可就算可以加速汗水蒸發,也做不到穿幾周也不用洗。
而聲稱可以穿幾周不洗的服裝品牌 Unbound Merino ,採用的是一種叫做美利奴羊毛(merino wool)的面料,這是一種由美利奴細毛羊所產的羊毛,是羊毛中最細的一種,擁有很好的延展性和排汗性。
Unbound Merino 的衣服所用的是美麗諾羊毛中超細型毛,直徑 17.5 微米,不到頭髮直徑的三分之一,可以穿 46 天也沒有異味,而且不容易皺褶,可以隨意塞進背包。
早在 2106 年 Unbound Merino 最早是在眾籌平臺 Indiegogo 推出這款衣服,原本的眾籌目標是 5000 美元,但最終眾籌目標卻超過了 37 萬美元。
如果帶上一套這樣的衣服,外出旅行時行李箱就能輕很多了。而 Unbound Merino 的目標用戶,就是那些熱衷戶外旅行的白領和企業家,其創始人 Dan Demsky 表示:
我們針對的是舊金山和紐約等城市的企業家,其中來自 Facebook,Google 和蘋果公司總部的訂單數量巨大。
一件這樣「不用洗」的 T 恤價格為 65 美元(約合 450 人民幣),據悉 2017 年 Unbound Merino 銷量已經超過 100 萬美元,而去年這個數字又翻了一番。
而另一家開發「不用洗」衣服的初創公司 Wool&Prince 同樣採用的是美利奴羊毛,但卻號稱可以「100 天不用洗、不摺痕、無氣味」。
創始人 Mac Bishop 為了證明效果,除了在產品製造出來之後送給 15 個志願者體驗,自己也穿了 100 天,期間還進行了跑步、自行車和打籃球等運動。
▲圖片來自:Wool&Prince
巧合的是, Wool&Prince 和 Unbound Merino 最初都是在眾籌平臺興起的,短短一周就在 Kickstarter 籌集了 30 萬美元,超過原定目標的 10 倍。
不過這類衣服的材質也不全是羊毛,一個叫做 Pangaia 的環保服裝品牌採用的是有機棉和海藻纖維,這種海藻纖維比棉花更輕和更吸汗,再經過一種具有抗菌性的薄荷油處理後,讓貼身衣物也不需要常常清洗。
據稱 Pangaia 的衣服,與普通的衣服相比,每件能節約 3000 升水。但是價格感人,T 恤、連帽衫、運動褲的價格在 150-300 美元之間。
「不洗衣服」是什麼體驗
雖然這些公司給我們展示了一個不用洗衣服的美好生活,但真要你把一件衣服穿上幾周,就算沒有潔癖很多人一時間也無法接受。
然而從銷售數據來看,購買這類「不用洗」的衣服確實是越來越多了,到底這種衣服穿起來是什麼感受呢?
在旅行博客 One Tech Traveller 上,博主 Russell Fernandez 講述了他身穿 Unbound Merino 的 T 恤在香港、澳門和蘇格蘭旅行的經歷。
據這位博主介紹,在旅行中他只攜帶了兩件襯衫、兩條內褲、兩雙襪子,都是美利奴羊毛質地的衣服,在大嶼山等景點進行徒步旅行, 4 月分香港的天氣已經炎熱潮溼,不過 Russell 表示衣服連續穿了幾天依然乾爽,連襪子也幾乎沒有異味。
而在氣溫較低的蘇格蘭,Russell 表示只穿一件襯衫也不會感到太冷。這應該得益於美利奴羊毛這種材料,能在炎熱時加速排汗讓你感到乾爽,而在氣溫較低同樣有較好的保暖效果。
不過這種衣服也不是沒有缺點, Russell 表示明顯感覺到衣服比普通的襯衫要重。這也和羊毛的面料有關,Unbound Merino 採用的羊毛重量較重,每平米布料重約 200 g,而一般一件 T 恤的重量在 150g-300g 左右。
▲ 圖片來自:Unbound Merino
同時從目前幾家銷售這類衣服的公司來看,可供選擇的款式都不算太多,而且大都為基本款,看來是將設計讓位於實用性了。
此外這些衣服雖然號稱幾十天不洗也沒有異味,但這不代表這些衣服不會髒,如果粘上汙漬還是要通過洗滌劑才能清除。
其實市場上已經出現了 「不會髒」的衣服,因為這些衣服面料採用了特殊的氟碳高分子聚合物技術,大多數液體分子在碰到布料前就被一層二氧化矽粒子形成的隔離層彈開,不過就沒有「防臭」的功能了。
所以,市場上號稱「不用洗」的衣服其實並非真的這麼理想,不是沒異味但會髒,就是不會髒但會有味,兩者不可兼得。
主打環保和可持續,也是各大時尚品牌的轉型路線
儘管這些「不用洗」的衣服尚不完美,但每年不斷增長的的銷售額,也反映了現在服裝品牌的一個趨勢,那就是環保和可持續。
這也是 Unbound Merino 、Wool&Prince 和 Pangaia 等創業公司在營銷時一個重要的賣點。尤其是 Pangaia ,除了採用「不用洗」的紡織技術,衣服材料也都是將回收材料和廢棄塑料經過特殊處理後支持的,目標是成為一家可持續性的時尚品牌。
而這幾家公司的創始人在接受採訪時幾乎都提到了一個點,就是其實我們的衣服原本就不用洗這麼多次,這個印象是洗衣粉品牌大量營銷的結果。
其中 Wool&Prince 的創始人 Mac Bishop 還曾在全球最大的日用消費品公司聯合利華的營銷部門工作,他在接受採訪時表示:
洗衣粉品牌增長的唯一方法,就是讓消費者認為需要頻繁地洗衣服。讓他們相信穿一次不洗就會變臭變髒。
很難說 Mac Bisho 不是為了為自家產品而說出這番話,但其實還真有一些數據和調查這種觀點。
德國的洗衣機品牌 AEG 一項調查顯示,70% 被丟棄的衣服是因為褪色、收縮和變形,這很大程度是由於過度洗滌造成的。
而加拿大一位紡織科學教授曾和學生進行了一項測試,發現一條穿了一年的牛仔褲,和穿了兩個星期的,細菌含量並沒有明顯區別。結果證明很多時候的確沒必要這麼頻繁地洗衣服。
此外還有一個事實是,地球上最大的汙染源之一其實就是洗衣機廢水。雪梨大學一項研究發現,洗衣機廢水是微塑料汙染重要來源,平均每一件衣服能產生 1900 個微塑料纖維,這些纖維難以分離過濾,超過一半會隨著汙水處理系統排放到河流和海洋中。
▲ 洗衣機廢水中排出的微塑料纖維
還有數據顯示洗衣服佔據家庭用水量的 17%,而一件衣服的碳足跡(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有約四分之一來自於洗衣服。
倡導消費者「少洗衣服」甚至已經成為了一項環保運動,2017 年非營利組織 Fashion Revolution 發起一項 「護理標籤項目」(Care Label Project),向消費者宣傳過度洗滌衣服對環境的影響,目前已經在不同品牌的 18200 款衣服上添加了「不要過度洗滌」(Don’t Overwash)的標籤。
實際上近年不少時尚品牌都因為環保備受詬病。不久前 H&M 被曝光 2013 年以來在丹麥焚燒了 60 噸滯銷衣物,就引發了很大爭議。
▲H&M 被丹麥媒體曝光焚燒的牛仔褲. 圖片來自:Crime Archive
因此環保和可持續,如今也是各大時尚品牌一大轉型方向。
去年 1 月,包括 Zara、Asos、H&M、開雲集團、阿迪達斯在內的 64 家奢侈時尚品牌承諾到 2020 年將進一步推行可持續發展措施。其中 Gucci 母公司開雲集團計劃在 2025 年前實現供應鏈環節的 100% 可追蹤,H&M 則要在 2030 年實現 100% 使用再生或其他可持續來源的材料。
▲ 圖片來自:BBC
這也是因為消費者觀念正在轉變,電商服務與營銷平臺 Nosto 最近一份報告顯示,52% 的消費者希望時尚產業變得更加可持續,因此這些時尚品牌都在想方設法讓消費者知道自己在踐行可持續性上有多麼努力。
開雲集團首席可持續發展官和國際機構事務主管 Marie-Claire Daveu 甚至認為「可持續性能讓奢侈品更加奢侈」。
在這樣的背景下,出現那些專門圍繞環保和可持續的時尚創業公司也就不奇怪了,畢竟這就是目前時尚行業最大的趨勢之一。
而消費者開始為產品背後的價值觀買單,這種消費心態的變化也開始在更多行業中顯現了。
題圖來自:Cleancu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