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繞不開的話題。
年初,我們安靜地呆在家,過了史上最長的一個假期;年末,它又面臨著捲土重來的可能。
《時代周刊》曾經對2020年做了總結,稱它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但還好,我們都挺過來了!在今天,伴著冬日的暖陽,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忍不住想說一句,你好,2021年!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許下願望,希望新的一年諸事順利。而蛋姐就超可愛了,她的願望是有超多好吃的好玩的。上一次,她跟我許願要禮物,是聖誕節的時候,想要一個小豬佩奇的面具。
當時,我找遍了超市,也沒買到面具,最後送了另一款小豬佩奇的水杯。
不得不說,蛋姐真的超愛小豬佩奇。
我們之前帶蛋姐玩過《小豬佩奇》裡的尋寶遊戲,還給她買過小恐龍的玩偶、小豬佩奇照相機。
說實話,《小豬佩奇》這麼火,也是有原因的。
作為一部優秀的學前動畫片,它畫風清新、故事溫暖,裡邊的不少情節,都能給我帶來育兒方面的新啟發。
情緒平和的媽媽
是童年最大的幸福
豬媽媽絕對值得大多數媽媽學習,她溫柔和藹、情緒穩定,遇到事情不慌不忙,總是能控制好情緒,溫和地對待兩個寶寶。就拿第1集來說,佩奇帶著弟弟喬治在泥坑裡跳來跳去,把渾身都弄髒了。豬媽媽也沒有很生氣,而是提醒著,「如果你要在泥坑裡跳,你需要穿上靴子才行。」
通常來講,碰到類似的情況,大多數家長會很生氣,把寶寶一通指責,最終的場面往往是大人怒火攻心,寶寶哇哇大哭。豬媽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範本——與其壓抑寶寶的天性,用壞情緒處理問題,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後來,喬治也跳泥坑的時候,佩奇就學著豬媽媽的樣子,告訴喬治要穿上靴子。
育兒書裡都說,管教寶寶的時候,要溫和而堅定。溫和就是指像豬媽媽這樣,遇到事情不慌張,不隨便發脾氣。而堅定則是說要堅持管教中的規則,幫助ta學會自我約束,以適應社會生活。像豬媽媽這樣情緒平和的大人,會讓人覺得輕鬆而快樂,有安全感。而這,恰恰是童年時寶寶最需要的。
不缺位的爸爸
主動參與到育兒中來
要說最會陪寶寶玩的爸爸,我要把這個榮譽獎項,頒給《小豬佩奇》裡的豬爸爸。他在家庭生活中參與度很高,雖然平時上班也很忙,但下班回家後,豬爸爸會陪孩子滑冰、玩球、下象棋、變魔術……
除了陪玩,豬爸爸也很會鼓勵人,經常掛在嘴巴邊的話是「幹得好!非常棒!」而且,當佩奇和喬治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在合適的時間點,給予恰到好處的引導。相比較而言,我們身邊會陪寶寶的爸爸太少了,很多媽媽都在經歷著喪偶式育兒。
爸爸忙碌一天下班回來後,沙發上一躺、二郎腿一翹,再把手機拿出來玩一玩,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在網上經常看到調侃爸爸帶娃的段子,好笑之餘卻又有點心酸。明明是兩個人生下來的娃,媽媽早早地適應角色,而爸爸的腳步卻邁得那麼緩慢。
當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爸爸,但我始終覺得,爸爸要參與到育兒中來。像媽媽無法承擔的體力遊戲、讀繪本、搭積木等,都可以讓爸爸來做。
爸爸媽媽
謝謝你們彼此相愛
《小豬佩奇》裡,我最感動的就是豬爸爸和豬媽媽,彼此相愛互相尊重,讓佩奇和喬治在溫暖有愛的家庭裡長大。對於寶寶來說,幼年時期家庭中親密穩定的關係,能夠給ta最大的安全感。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之路並不輕鬆。
父母輩習慣了刀子嘴豆腐心,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從他們嘴裡說出來,都覺得傷人。更別說,還有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時不時就拌嘴吵架。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才漸漸明白:其實也不能怪他們,畢竟當初也沒有人好好教過,要如何去表達愛。
像《小豬佩奇》裡,豬爸爸和豬媽媽就給了一個理想範本——
在豬媽媽生日的那一天,豬爸爸帶著喬治、佩奇一起,給豬媽媽做蛋糕、過生日;豬爺爺和豬奶奶幫忙帶佩奇和喬治,讓豬爸爸和豬媽媽單獨約會。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永遠都不過時。而豬爸爸和豬媽媽則是身體力行,告訴了佩奇和喬治,父母彼此相愛是令人欣喜的事。
這也是我和老陶一直想帶給蛋姐的,希望她沐浴著愛長大,也可以大方自然地表達愛。
有時候忍不住在想,為什麼小豬佩奇一家,竟然有那麼大的魔力?
但真的沉下心來觀看了之後,發現《小豬佩奇》裡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也沒有驚險跌宕的故事,不過是一家人相處的日常,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流淌著真實和快樂。
能夠讓寶寶釋放天性快樂長大,盡情去探索和體驗,毫無疑問是需要大智慧的。
希望這種智慧,我們都能擁有。暫時沒有也不要緊,在新的一年裡,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繼續成長~
日子再難,但愛一直都在!
新的一年,一定要越來越好哦~
喜歡我今天的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寶媽~
最後,千萬別忘了給我一個「贊」,給蛋媽一份鼓勵,也給養娃道路上的自己,鼓勁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