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好的媽媽,才能養出幸福的孩子!寶寶痴迷的動畫片,令我深思

2021-01-16 蛋媽陪娃

大家好,我是荷包蛋媽媽。

新冠肺炎疫情,是2020年繞不開的話題。

年初,我們安靜地呆在家,過了史上最長的一個假期;年末,它又面臨著捲土重來的可能。

《時代周刊》曾經對2020年做了總結,稱它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但還好,我們都挺過來了!在今天,伴著冬日的暖陽,我們迎來了嶄新的一年。

忍不住想說一句,你好,2021年!

每年的這個時候,我們都會許下願望,希望新的一年諸事順利。而蛋姐就超可愛了,她的願望是有超多好吃的好玩的。上一次,她跟我許願要禮物,是聖誕節的時候,想要一個小豬佩奇的面具。

當時,我找遍了超市,也沒買到面具,最後送了另一款小豬佩奇的水杯。

不得不說,蛋姐真的超愛小豬佩奇。

我們之前帶蛋姐玩過《小豬佩奇》裡的尋寶遊戲,還給她買過小恐龍的玩偶、小豬佩奇照相機。

說實話,《小豬佩奇》這麼火,也是有原因的。

作為一部優秀的學前動畫片,它畫風清新、故事溫暖,裡邊的不少情節,都能給我帶來育兒方面的新啟發。

情緒平和的媽媽

是童年最大的幸福

豬媽媽絕對值得大多數媽媽學習,她溫柔和藹、情緒穩定,遇到事情不慌不忙,總是能控制好情緒,溫和地對待兩個寶寶。就拿第1集來說,佩奇帶著弟弟喬治在泥坑裡跳來跳去,把渾身都弄髒了。豬媽媽也沒有很生氣,而是提醒著,「如果你要在泥坑裡跳,你需要穿上靴子才行。」

通常來講,碰到類似的情況,大多數家長會很生氣,把寶寶一通指責,最終的場面往往是大人怒火攻心,寶寶哇哇大哭。豬媽媽給我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範本——與其壓抑寶寶的天性,用壞情緒處理問題,其實還有更好的方法。後來,喬治也跳泥坑的時候,佩奇就學著豬媽媽的樣子,告訴喬治要穿上靴子。

育兒書裡都說,管教寶寶的時候,要溫和而堅定。溫和就是指像豬媽媽這樣,遇到事情不慌張,不隨便發脾氣。而堅定則是說要堅持管教中的規則,幫助ta學會自我約束,以適應社會生活。像豬媽媽這樣情緒平和的大人,會讓人覺得輕鬆而快樂,有安全感。而這,恰恰是童年時寶寶最需要的。

不缺位的爸爸

主動參與到育兒中來

要說最會陪寶寶玩的爸爸,我要把這個榮譽獎項,頒給《小豬佩奇》裡的豬爸爸。他在家庭生活中參與度很高,雖然平時上班也很忙,但下班回家後,豬爸爸會陪孩子滑冰、玩球、下象棋、變魔術……

除了陪玩,豬爸爸也很會鼓勵人,經常掛在嘴巴邊的話是「幹得好!非常棒!」而且,當佩奇和喬治遇到困難時,他總是在合適的時間點,給予恰到好處的引導。相比較而言,我們身邊會陪寶寶的爸爸太少了,很多媽媽都在經歷著喪偶式育兒。

爸爸忙碌一天下班回來後,沙發上一躺、二郎腿一翹,再把手機拿出來玩一玩,幾個小時過去了。我在網上經常看到調侃爸爸帶娃的段子,好笑之餘卻又有點心酸。明明是兩個人生下來的娃,媽媽早早地適應角色,而爸爸的腳步卻邁得那麼緩慢。

當然,世界上不存在完美爸爸,但我始終覺得,爸爸要參與到育兒中來。像媽媽無法承擔的體力遊戲、讀繪本、搭積木等,都可以讓爸爸來做。

爸爸媽媽

謝謝你們彼此相愛

《小豬佩奇》裡,我最感動的就是豬爸爸和豬媽媽,彼此相愛互相尊重,讓佩奇和喬治在溫暖有愛的家庭裡長大。對於寶寶來說,幼年時期家庭中親密穩定的關係,能夠給ta最大的安全感。

我們這一代人,成長之路並不輕鬆。

父母輩習慣了刀子嘴豆腐心,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從他們嘴裡說出來,都覺得傷人。更別說,還有生活中的雞毛蒜皮,時不時就拌嘴吵架。現在我也結婚生子了,才漸漸明白:其實也不能怪他們,畢竟當初也沒有人好好教過,要如何去表達愛。

像《小豬佩奇》裡,豬爸爸和豬媽媽就給了一個理想範本——

在豬媽媽生日的那一天,豬爸爸帶著喬治、佩奇一起,給豬媽媽做蛋糕、過生日;豬爺爺和豬奶奶幫忙帶佩奇和喬治,讓豬爸爸和豬媽媽單獨約會。都說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永遠都不過時。而豬爸爸和豬媽媽則是身體力行,告訴了佩奇和喬治,父母彼此相愛是令人欣喜的事。

這也是我和老陶一直想帶給蛋姐的,希望她沐浴著愛長大,也可以大方自然地表達愛。

有時候忍不住在想,為什麼小豬佩奇一家,竟然有那麼大的魔力?

但真的沉下心來觀看了之後,發現《小豬佩奇》裡沒有高高在上的說教,也沒有驚險跌宕的故事,不過是一家人相處的日常,在不完美的生活中,流淌著真實和快樂。

能夠讓寶寶釋放天性快樂長大,盡情去探索和體驗,毫無疑問是需要大智慧的。

希望這種智慧,我們都能擁有。暫時沒有也不要緊,在新的一年裡,還有大把的時間,可以繼續成長~

日子再難,但愛一直都在!

新的一年,一定要越來越好哦~

喜歡我今天的文章,可以分享給更多的寶媽~

最後,千萬別忘了給我一個「贊」,給蛋媽一份鼓勵,也給養娃道路上的自己,鼓勁加油~

相關焦點

  • 3歲孩子痴迷動畫片怎麼辦?愛看動畫片很正常,關鍵在於怎麼引導
    有寶媽發帖求助:有什麼好辦法不讓3、4歲兒童痴迷動畫片?3、4歲孩子為什麼要讓他不痴迷動畫片,我家雙胞胎2歲開始也是很迷動畫片。我們懂得控制度,並善於引導,孩子反而能越看動畫片,越愛學習。01如何控制孩子痴迷動畫片的程度?
  • 寶寶睡的好,媽媽養的美——我的睡神寶寶養成記
    一方面呢,託我孕期妊娠劇吐的「福」,我整個孕期也沒有胖,所以體重很容易就是低於孕前的體重,另一方面,雖然我因為生產的時候失血過多嚴重貧血過一陣子,但是因為休息的好,所以貧血恢復的也快,整個人的狀態也調整的很好。和很多媽媽一樣,我也是從生完寶寶之後就一直自己帶孩子的。
  • 寶寶在家,就痴迷動畫片怎麼辦呢?
    不知道你家的寶寶是不是也一樣,只要一到家,就久久的坐在電視前面挪不開眼,不僅擔心孩子沉迷動畫片,又擔心長時間的看電視影響孩子的視力。不過反過頭來想一想,在我們孩提時期何嘗不是一樣呢?動畫片是童年美好回憶重要的一環。
  • 「結束媽媽的生命是偉大的成全」!什麼樣的家庭才能養出這種孩子
    我只是學習的機器,從來沒有感覺到快樂。 父母走後,母親悲傷,為了不耽誤我學習,好多事情不跟我說,不讓我操心。考上北大後,總懷疑自己生了病,經常去醫院檢查,生怕自己和父親一樣不久於人世,拋下母親一個人。媽媽本來就過得挺苦的,她該怎麼辦?我愛我的媽媽,我們沒有矛盾,我這麼做都是為她好,我覺得殺了她是一種偉大的成全。
  • 對比短片《鷸》和《包寶寶》:媽媽適時放手,孩子才能獨立成長
    而兩位媽媽,包媽媽和鷸媽媽形成鮮明對比的處理方式,帶來了截然不同的結果。《包寶寶》中,在包媽媽密不透風的呵護,不僅孩子無法正常獨立成長,更是加速孩子的叛逆,讓孩子想逃離她的掌控。反觀《鷸》,鷸媽媽不給小鷸餵食,而是一點點推動他向前,讓小鷸自己去覓食和面對風浪。因為她深知只有這樣,小鷸才能獨立生存於廣闊天地間。
  • 開發寶寶智力——1-3歲寶寶適合看的動畫片
    動畫片是所有媽媽又愛又恨的東西,愛的是有了它,終於能讓我們在「媽媽,媽媽」的叫聲中脫離出來,收貨一枚安靜的寶寶,恨得是看多了會傷害寶寶眼睛。所以每個家長一定要把握好看電視的度。所以這個時期的寶寶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很多世界觀都是從動畫片裡建立的,很多話語、行為都會跟著動畫片裡的人物學習,媽媽們在選擇動畫片的時候一定要慎重,下面就是結合我家寶寶的看動畫片歷程,總結的一些我認為值得孩子們看的動畫片。一、小豬佩奇這是橙橙哥看的第一部動畫片。
  • 適合2到3歲寶寶看的動畫片,動畫片少兒大全
    小朋友在生活中模仿卡通人物,向爸爸媽媽表達自己的想法已是常態。但並不是所有動畫都適合給孩子看,不同階段的孩子看的動畫片也應該有所不同。《夏目友人帳》、《another》、《甜甜少女番》等類型的動畫片,很顯然給2到3歲處於啟蒙階段的寶寶來說不合適觀看。
  • 好媽媽≠完美媽媽,而是跟孩子在一起幸福的媽媽
    也是在晉升的同一天,在婦產科被宣布即將要成為一個媽媽。即使懷孕之後,每天都在公司出勤,直到預產期的前一天,還挺著肚子飆車追客戶。在跟客戶談合同的時候,羊水破了,在場的人都是一臉尷尬,只有她淡定的說出「我的孩子,很喜歡您的禮物呢」。然後把事情交給同事之後,打電話給醫院,淡定到護士都以為是家屬。
  • 3歲寶寶值得推薦的幾部動畫片!媽媽們別錯過
    哈嘍大家好,我是小魚!都知道生寶寶不容易,然而教育寶寶更不容易,在寶寶小時候我們就要給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相信各位家裡的寶寶們都非常喜歡看動畫片吧,一部好的動畫片將對寶寶受益一生,那麼3歲寶寶值得推薦的動畫片都有哪幾部呢,請媽媽們看下去!1、《哆啦A夢》
  • 孩子出生家人太高興,爸爸和舅舅抱寶寶的像熊大熊二,好溫馨!
    還有一些丈夫,在得知自己妻子懷孕了之後,都忍不住要興奮上好幾個月,這種做爸爸媽媽的心情,是難以言喻的快樂呀。有的家庭還會請所有親戚喝喜酒,來慶祝自己喜得孩子,恨不得告訴全世界,自己的有孩子了,老婆懷孕了呢!咱們在朋友圈也會看到一些,十年不發一條朋友圈的男性,突然開始發朋友圈「炫耀」,自己終於有孩子了,讓朋友們都感受到,他是真的非常開心和幸福。
  • 寶寶睡著也愛笑?在暗示大腦發育好,寶媽注意這幾點養出聰明娃
    朋友圈曬高顏值寶寶「天使笑」,被贊聰明娃糖媽前段時間去表妹家串門,表妹給我看了一個她同事曬娃的朋友圈,看得出來孩子剛出生不久,看樣子還沒滿月。寶寶露出「天使微笑」,是在暗示這幾方面發育好:新生兒露出「天使微笑」,媽媽看了心情好,而且還是一種「暗示」哦!暗示大腦很活躍,寶寶大腦發育得好。寶寶出現這種入睡後的「天使微笑」現象,說明寶寶的大腦神經還處於活躍狀態,對面外界的刺激,會做出本能的反應。
  • 適合學齡前孩子看的7部動畫片!趕緊給你家娃看起來!
    Hi,大家好,我是小桔子媽媽,點擊上方關注桔媽育兒哦!文 / 桔媽育兒 整編 / 小桔子媽媽每個寶寶都喜歡看動畫片,而且當他們看動畫片的時候還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裡,特別的專注。所以說,每次小桔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就是桔媽最幸福的時刻,桔媽可以「躺屍」在沙發的一角刷手機,也可以坐在馬桶上看小說,可以在廚房裡搗鼓著我的鍋碗瓢盆交響曲,甚至如果我動作麻利點,還可以跑去樓下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說起來桔媽好像一個挺不負責任的媽媽(捂臉),但是桔媽還是有原則的,寶寶看的動畫片必須經過精挑細選因為小桔子現在的年齡還小,自己並不懂得分辨是非,而且他現在的模仿能力又很強
  • 寶寶吹空調受寒感冒,媽媽第一時間用艾灸調理,孩子好得快
    上一次和大家說寶寶身體非常好,很少感冒生病,這才過了沒幾天,寶寶就得了一次嚴重的感冒。作為志向於傳統育兒的全職媽媽,不得不開始反省自己。因為特殊時期感冒,寶寶這幾天就一直呆著家裡玩,小傢伙就像長大了一樣,變懂事了。但總是找自己的玩伴,這就影響心情了。為了更好地養身體,也為了讓寶寶開心,除了睡覺,我一整天都在陪寶寶,給她充分的自由,吃飯的時候跑到換鞋的凳子上坐,讓我也坐在她對面,一起喝粥,和她聊天。
  • 孩子的玩具,媽媽的災難,怎樣才能把家裡收拾好
    前段時間在微博上看到一個寶媽曬的自己孩子玩具的圖片,真的是非常有同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孩子。 相信有過寶寶的媽媽都能夠了解得到,小的時候寶寶會玩一些玩具,但是他們不會去收拾,經常擺在家裡面,無論是他們自己的房間還是客廳書房裡面全部都是,後來寶寶們長大之後,他們的玩具更是千奇百怪,他們自己非但不收拾,而且你一收拾他們就大發脾氣。
  • 愛iPad的孩子不會爬窗?不要痴迷於您的孩子痴迷動畫
    現在給大家1分鐘的時間,靜靜地想想,您是否會經常給孩子講:不要去爬窗臺啊,那裡很危險。不要去陽臺上往外探身,會掉下去。不要。。。。。。所以我們的孩子會在您講完,點點頭。我給你看動畫片啊,你坐在這裡不要動。我幾分鐘就回來陪你。
  • 有媽媽吐槽:不要再讓寶寶看這部動畫片了 引發上千條跟帖-奧特曼...
    原標題:「不要再讓寶寶看這部動畫片了!」有位媽媽忍不住吐槽,上千條跟帖都是辛酸淚啊  動畫片是每個寶寶的童年必備,也是寶媽帶娃的一大利器!很多時候多虧了動畫片,寶媽才能有片刻喘息的時光。  不過近日,有個媽媽發帖友情提醒:不要再讓寶寶看這部動畫片了!
  • 寶寶最愛的動畫片《萌雞小隊》
    每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都離不開動畫片,我們家寶寶也是,兩歲前吃飯都是靠動畫片撐起的,邊看邊吃,要不然完全坐不牢,不過很奇怪的是忽然有一天就吃飯不看動畫片了,到現在快四歲了吃飯也不看動畫片的,整個過程我也覺得很奇怪可能真的懂事了哈哈。
  •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
    到了開學的日子,家長們就要送孩子去上學了,送孩子上學的心情是複雜的,自己能輕鬆一段時間,但是又捨不得孩子。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   原標題: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 心情短語發朋友圈     第一次送寶寶上幼兒園說說怎麼發?
  • 「真人版蠟筆小新」火了,看到寶寶的臉型,媽媽就下意識摸自己臉
    導語:大家好我是摩未寶寶小編黃灰紅,今天要與大家探討的話題與寶寶的臉型有關。動畫片中的蠟筆小新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那大家有沒有想到現實中會存在真人版的蠟筆小新呢?蠟筆小新是一個經常搞怪的孩子,不過這部動畫片確實深受人們喜愛。
  • 5歲女孩跳樓竟是模仿動畫片!你家孩子還在看有害的動畫片嗎?
    說雖然這個孩子很幸運,最後沒有生命危險。可麥麥心裡還是出了一大把汗,本以為孩子看動畫片沒什麼,可現在竟出了這樣的事,看來動畫片也不能隨便看啊!想要孩子少受不健康動畫片的引導,就需要家長們做到以下幾點:一、甄選適合寶寶看的動畫片。如果按照美國對電視節目的分級制,《熊出沒》因為存在如炸彈、電鋸、打鬥等內容,應該被設置為TV-14級,即不適合14歲以下兒童觀看。早在2014年,中國科學院腦科學博士陸宇斐推出了首個民間兒童影視劇分級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