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略轟炸機是三位一體核打擊中的重要一環,目前美國最強的戰略轟炸機,當屬具備隱身能力的B2隱形轟炸機,然而美國有一款比B2更強轟炸機,難道說頭號轟炸機不是B2?冷戰期間為對抗蘇聯,美軍曾造出一架比航母還貴的空中巨獸,這款飛機就是XB70轟炸機,是一旦起飛後連飛彈也追不上的冷戰黑科技武器。
冷戰期間,美蘇兩國軍備競賽如火如荼,美軍為了突破蘇聯的防空體系,計劃採用高空高速突防的手段,讓轟炸機通過非常快的飛行速度,甩開蘇聯防空飛彈的追擊,雖然當時美國已經裝備了以B58為主的超音速轟炸機,但是B58的速度並不能令人滿意,飛行高度也難以達到突防的標準,為了實現甩開飛彈的想法,美國最終製造出XB70轟炸機將設想變為現實。
在六臺發動機的推動下,XB70最終可以達到3萬米的飛行高度和3倍音速的飛行速度,可以躲避當時所有防空武器的攔截,無論是截擊機還是防空飛彈,都無法追上高速飛行的轟炸機,可惜XB70隻生產了2架原型機,然而即使只有2架的數量,也在飛行測試中證明了自己的實力,只是由於種種複雜原因,最終美軍放棄繼續生產這款王牌轟炸機。
XB70轟炸機的下馬其實並不意外,在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條件下,雙3標準實在過於苛刻,雖然並非完全不可能達成,但是過高的性能指標讓整個項目的技術難度節節攀升,飛機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由於採用了過多的新材料,XB70的單價甚至超過了一艘航母的價格,成本上相比洲際飛彈不存在任何優勢,如果大規模列裝,就需要支出天價的軍費。
同時XB70的設計技術指標在飛彈技術出現了飛躍性發展後迅速落伍,在蘇聯S200防空系統出現後,XB70喪失了不可攔截的特性,過於複雜的設計大大降低了飛機的可靠性,最終在一架原型機因為事故墜毀後,美國軍方認為XB70已經喪失了繼續開發的價值,將剩下的一架原型機交給了NASA,並且最終停止了整個轟炸機計劃,相比洲際飛彈,戰略轟炸機更加脆弱,突防概率更低,相比潛艇,轟炸機的隱蔽性和突然性更低,發揮的作用實在有限。
時至今日,戰略轟炸機的作用相比冷戰時期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其在大國博弈間扮演的角色,已經赫然從主力核彈投送單位,更多的轉變為戰略威懾角色,但其重要性絲毫沒有減少,誰的戰略轟炸機航程更遠,速度更快,投送量更大,都直接代表了一個國家在航空工業以及戰略威懾實力上的級別,沒有強大的戰略轟炸機,很難起到完整的核威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