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風主要表現為局部皮膚純白色或淺色色素脫失斑,表面無鱗屑或其他皮疹,白斑邊界清楚,周圍皮膚可伴有色素增深,有時白斑內的毛髮也可變為白色,白斑數量和大小不一。
為什麼把這種病稱作白癜風呢?原來,我國古人把這種病叫作白癜,因其發病之初,只有一片或幾片小白斑,隨著病情的發展,像水波被和風吹拂,白斑面積增大並向全身擴散,故命名為「白癜風」。本病為慢性病程,如果不治療,可持續終身。
康復前
白癜風至今仍披著神秘的面紗,醫學界對它的致病原因還不是十分清楚。青少年正處在發育階段,神經內分泌、免疫系統相對不穩定,因而易患白癜風。
由於白癜風難以捉摸的特點。人們經常在報紙、雜誌,以及隨處可見的電線桿上見到相關廣告。稱「高效藥物」能「藥到白除」;民間也藏傳著不少偏方,秘方,號稱對白癜風有效。實際上,這是不可能也是不現實的;白癜風的神秘面孔與這些虛假廣告,導致了很多治療誤區:
康復中
1、不規範使用激素。
激素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在激素的作用下,色素細胞加快生長。但長期外用糖皮質類固醇激素,可引起局部皮膚萎縮、毛細血管擴張、痤瘡、毛囊炎等。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間歇、交替使用激素,減少減輕上述不良反應。
2、重「外」不重「內」 只重視外用藥,忽略口服藥。
白癜風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外用藥固然重要,口服藥物的調理更不可忽視。不然,就容易出現治標不治本,表面改善後迅速復發的情況。
3、重「治」輕「防」 只重視治療,忽視預防。
有的患者定期看門診,按時用藥,但白斑仍得不到控制。分析原因,往往能發現這些患者存在營養不良,偏食、學習過於緊張,家事煩憂、失戀打擊等因素。
4、過度治療。
有些患者認為消除白斑就能達到根治目的,其實,有的白斑部位黑色素細胞已完全消亡,留下永久性白斑,繼續用藥也無法產生黑色素,根本不應用藥。由於永久性白斑,可酌情採用外科治療,如表皮移植等。
一般而言,病程短、白斑面積小者,治療效果好且快;病程長、白斑面積大,且已反覆不當地使用激素等免疫抑制藥治療者,見效慢,治癒所需時間也較長。治療要持之以恆,至少堅持治療一個療程,才能判定某一方法和藥物的療效,不要盲目調換治療方法。
即將康復
避免曝曬,春夏兩季尤應如此,但可適度接受日光浴。這是因為,本病受季節影響,冬季發展較慢或處於靜止狀態,春夏季則發展較快。由於皮損處缺少黑色素的保護,遇到陽光曝曬刺激後,溶易出現紅斑、疼痛、瘙癢等日光性皮炎樣損傷,這些損害又反過來促使白癜風皮損發展。
小心化學脫色物質,患者要小心化學脫色物質,如酚類,防止黑色素細胞被破壞。此外,含氧醌等的增白化妝品也要避免使用。
慎用藥物如利尿藥、降糖藥、某些抗菌藥物有光敏作用,會破壞黑色素形成;硫脲嘧啶、甲狀腺素、腎上腺素及甲基腎上腺素等藥物,也會影響黑色素的代謝及形成。
保持樂觀情緒 避免精神刺激。防止因情緒波動誘發白癜風。
注意飲食,多吃黑米、黑豆、黑芝麻、黑木耳等黑色食品及豆類製品。少食辛辣刺激食品,遠離菸酒。酌情少食富含維生素C的水果如橘子、橙子等,因為維生素C有褪色素樣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