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來給大家介紹一下關於養殖方面的相關知識。大家可能不太了解魚方面的知識,其中福壽魚、尼羅羅非魚都屬熱帶魚類。實踐證明,實行單性養殖(通常是單雄性),能有效地防止福壽魚、尼羅羅非魚因繁殖過多、養殖密度過大而影響單產。目前,獲取福壽魚、尼羅羅非魚單雄性種苗的方法有以下幾種:一、人工挑選。當魚種長到6-7釐米時,可根據雌雄魚生殖器的外形(雌性魚肛門後方有二個小孔,一為輸尿管口,一為輸卵管口,雄性魚肛門後方只有一個小孔,即輸尿管和輸精管的共同開口),逐一挑選出雄魚進行養殖,這種方法目前比較常用。
二、種間雜交。在羅非魚屬魚類中,有兩種不同的性別機制,即XX-XY李型和WZ-ZZ型。前者雌性產生同型配子,後者雌性產生異型配子。利用這些不同性別機制的品種進行種間雜交,可獲得全雄性的子代。在諸種能獲得全雄性子代的雜交組合中,以尼羅羅非魚與奧利亞羅非魚的雜交種最好,子代既有雜種優勢,又有全雄性生長優勢。
三、用性反轉技術進行雄性誘變。仔魚孵化後,在性別開始分化前,用雄性激素(如甲基睪丸胴或丙酸睪丸胴等)拌飼料進行投喂,每克飼料拌雄性激素30微克,每天投餵2-3次,投飼量為魚體重的4-7%,經20-40天,約有95%以上的確魚可轉化成雄魚。這種方法早已試驗成功,但其應用價值尚未完全得到肯定,故在生產上尚未普遍應用。四、利用經性反轉的親魚繁殖全雄性子代。這種方法目前已試驗成功,但在生產上要獲得YY型雌魚還比較困難,有待於今後努力解決。
接著,再來說說推遲產卵,控制仔魚的知識,福壽魚養殖110-130天 即達到成熟期,塘中如仔魚量過多,將影響魚類生長。可適時在每畝池塘放入50尾左右3-4釐米長的生魚或其他肉食性魚類混養,加以控制。魚病防治:福壽魚病害較少,但有時也會發生急性腸胃病和粘孢蟲病等,應以防為主。方法是投餌要均勻,保持水質清新,也可用常用藥物進行消毒。冬季越冬的親魚易患水黴病死亡,所以親魚入池要適時,操作要小心,儘量避免損傷魚體,同時用2-3%的食鹽水浸洗消毒,預防水徵感染。
最後,這個你們一定要了解,水黴病是冬春季最為常見的一種魚病,尼羅羅非魚、莫三比克羅非魚,及其雜交種福壽魚和吳郭魚等患此病尤為嚴重。這種魚病是由水黴菌的外菌絲,像植物的根一樣,插入魚的機體凍傷或機械創傷部位吸取營養而引起的。病魚體質虛弱,經常緩慢浮遊水面,不思攝食,可導致大量死亡。羅非魚是我省正在大力推廣的一種優良魚種,如不及時防治,就會嚴重地影響4-5月間的春孵和雜交。具體做法:一是認真做好當前防寒過冬工作,避免羅非魚凍傷或機械創傷;二是發現此病,要立即用1.5ppm的孔雀石綠水溶液浸種3小時,連續3天,就可以消滅水黴菌的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