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生涯當中的最後一場男子100米的比賽中,博爾特只得到了第三名,這讓眾多粉絲感到十分意外,同時伴有些許傷感。儘管如此,博爾特在田徑界、乃至體育界的地位,以及他曾經創造過的成績,還是令人稱道的。
100米冠軍、老對手加特林對博爾特頂禮膜拜,足見牙買加人在田徑界的地位
博爾特除了天賦異稟,也離不開科學地訓練方法。來看看牙買加閃電的訓練菜單吧!
一、速度練習。速度是影響短跑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以90~95%的強度進行20~60米跑,每組跑4~5次,每次休息3~6分鐘,進行2~3組,這將有助於提高速度。
同時,改變短跑的起跑姿勢,採取站立式、轉身式和行進間起跑,這也有助於提高你的速度。上面這種提高速度的訓練,應在質量良好的,即平坦、乾燥、硬度適中的道面上進行。溫暖的天氣將有利於提高這種訓練的效率。冷天氣不利於這種訓練,但在完成適當的準備活動後也可以進行。
訓練手段:
[1]高速大幅度擺動腿前後擺動練習,要求在快速擺動中完成合理的摺疊技術,擺動腿大小腿摺疊得越緊,半徑越小,擺速越快。
[2]加快腳掌著地速度練習,要求儘可能地縮短騰空時間。
[3]快速擺臂擺腿練習,要求腿臂動作協調進行。
二、發展步長:步長能力的大小主要決定於跑時的後蹬力量,後蹬角度,擺動力量,擺動速度,以及髖關節的靈活性等。著重發展大腿的伸肌,屈肌的力量和髖關節的靈活性。
方法:負重換腿跳,負重大步走,負重跑,負重跳臺階,跑臺階,大幅度的跨步跳(要求擺動腿積極下壓和小腿由前向後積極著地),蛙跳,單足跳等練習,提高跑時的後蹬能力。與此同時,採取高抬腿跑,拉橡皮條高抬腿「車輪跑」,收腹跳等訓練手段,提高擺動速度,並且採取其它一些訓練方法和訓練手段,加強髖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的伸展性訓練。
三、發展絕對速度:必須注重步幅和步頻的最佳組合,及跑的技術動作各環節的時間也空間的節奏。
訓練方法:
1、行時間跑30-60米,3-4次為一組,進行2-3組。
2、短距離接力跑2人X50米或4人X50米,3-4次為一組,進行2-3組。
3、讓距離追趕跑60-100米,3-5次X3組。
4、短距離組合跑(20米+40米+60米+80米+100米)進行2-3組。或(30米+60米+100米+60米+30米)進行2-3組。
5、順風跑或下坡跑30-60米,3-4次為一組,進行2-3組。
6、短距離變速跑100-150米(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0米快跑+20米慣性跑),3次為一組,進行2-3組。
7、膠帶牽引跑(30-60米,4-5次為一組,進行2-3組。
8、反覆跑30-60米,4-5次為一組,進行2-3組。
1、各種球類運動:
(1)雙手推滾球→接著起跑追趕滾動球的練習;
(2)雙手向前上拋出球→接著跑出追趕並接住球的練習
2、各種遊戲性質的反應練習;
3、發令或聽信號(口令、掌聲等)的蹬起跑器的練習;半蹲踞式姿勢,聽到槍聲迅速向上跳起並觸及高物。
4、最快速度的擺臂練習,持續時間5~10~20秒;
5、最高頻率的各種形式高抬腿跑,持續時間5~10秒;
6、最快頻率的小步跑、半高抬腿跑,距離30~40米;
7、快速後蹬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8、快速跨步跑,完成距離50~100米(計時、計步);
9、快速單足跑,完成距離30~60米(計時、計步)。
10、直立姿勢開始,逐漸各前傾斜接著快速跑出。
11、在2-3度的斜跑道上,快速完成上坡或下坡加速跑練習,距離40-50米。
一、爆發力練習
爆發力由兩個有機組成部分確定,即速度與力量。因此,可採用以下練習方法:1、跳深;、2、縱跳;3、負重縱跳;4、負重蹲跳起;5、負重深蹲;6、負重弓箭步交換跳。
二、柔韌練習
柔韌素質是指人的各個關節活動的幅度,肌肉韌帶的伸展能力。在短跑運動中具有重要意義,尤其是對於增大運動員的步幅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訓練中通常採用以下方法:1、體前屈練習;2、把杆拉腿;3、縱、橫臂叉;4、肋木體前後快速屈伸;5、踢腿(正、側面以及外擺內合四個方面),盤腿坐膝等;6、快速的蹲立練習。
三、動作速度訓練
這個環節是短跑訓練的關鍵,通常採用的方法是輔助練習法、重複法、比賽法和遊戲法。
其中比賽法是進行速度訓練經常使用的方法,由於速度練習時間短,經常使用比賽法,能使運動員情緒高漲,表現出最大速度。和比賽法作用一樣,可以激發運動員高漲的情緒,同時,由於遊戲過程中能引起各種動作變化,還可以防止因經常安排表現最大速度的練習而引起的「速度障礙」的形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