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都2020年了,還有人說老太太賣菜賣雞蛋需要上稅?

2020-12-17 伯君財稅

受今年疫情的影響,很多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過。從去年開始,二師兄的價格一路飆升,現在別說豬肉自由,偶爾買點豬肉那都算是過個小年。

在這裡多說一句,誰家要是燉肉,把家裡的門和窗戶關嚴實了,別讓我聞到了,要是讓我聞到,我可就帶著碗和筷子過去了啊。

在西安,以往來一個「三秦套餐」最多十五,現在呢,「二師兄一豬」就撐起了「三秦套餐」的大半邊天。身為老西安人,我從來沒想過,有朝一日,我TM居然吃不起三秦套餐了,這要是傳到外地小夥伴的耳朵裡,那還不得笑話死我。

這不光二師兄價格飛漲,雞蛋的價格也在上漲。這不昨天下班在小區門口買菜,一老太太都在那裡賣了十幾年了,我一看雞蛋價格,就問老太太,今天雞蛋的價格又漲了啊!老太太說是啊,我想吃豬肉了。這當然是個段子。

不過從這裡可以看出,疫情之下的老百姓,日子確實不好過。

三秦套餐:涼皮、肉夾饃、冰峰

剛才那個故事是虛構的,可是老太太是真實存在的,老太太今年就比較鬧心。老伴沒了好幾年,自己的兒子在附近的一家廠子上班,可是因為疫情,自己的兒子也失業了,上有老下有小,壓力確實大。

在菜市場,買菜、買雞蛋是每個家庭都需要的日常生活行為。老太太每天都在賣雞蛋,已經幾十年了,街坊鄰裡都喜歡在她那裡買,因為個大又新鮮,從來不缺斤少兩。於是老太太的兒子就借款成立了一家農產品銷售公司,和自己的母親一起經營,現在不但批發和零售雞蛋,還開拓了副業——賣蔬菜。

正當自己的生意慢慢紅火起來的時候,不知道誰說了一句,開公司是要交稅的,老太太的兒子表示很慌,自己對這個一竅不通。

老太太聽說了這個消息以後,也是著急上火,說自己以前起早貪黑幾十年,從來也沒上過稅,怎麼現在換個方式,又多賣點菜,就要上稅了呢,這要真是上稅,那收入就更少了。

但是偷稅漏稅後果非常嚴重,聽說我是搞財稅的,我又天天在他那賣菜,老太太的兒子就直接問我了。

其實不光是老太太和她的兒子遇到過這樣的問題,社會上有很多農貿產品銷售公司,他們都要搞清楚這個問題。那麼今天就來說道說道這個問題。

根據國家相關政策,對從事農產品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部分鮮活肉蛋產品免徵增值稅。免徵增值稅的鮮活肉產品,是指豬、牛、羊、雞、鴨、鵝及其整塊或者分割的鮮肉、冷藏或者冷凍肉,內臟、頭、尾、骨、蹄、翅、爪等組織。免徵增值稅的鮮活蛋產品,是指雞蛋、鴨蛋、鵝蛋,包括鮮蛋、冷藏蛋以及對其進行破殼分離的蛋液、蛋黃和蛋殼。

當然了,這些鮮活肉產品和蛋類產品,僅限於我們正常消費的,你要是搞什麼野生動物的,或者國家珍貴、瀕危的,那就不適用了。不但如此,要是涉及這些東西,你也不用上稅了,那直接就判刑、罰款、坐牢了。

所以廣大的同志們啊,還記得今年的疫情是怎麼來的嗎?千萬別嘴饞,要吃就吃雞鴨魚肉,別一天天地想要吃野味,這要是被發現,判刑吃牢飯算是輕的,要是被啥病毒給感染了,小命都保不住了。

當然了,咱話還沒說完,繼續往下看,上面說的是鮮活肉產品和蛋類,那蔬菜呢?別急,國家還有規定,對從事蔬菜批發、零售的納稅人銷售的蔬菜免徵增值稅。

這回搞清楚了吧,別管你是成立公司,還是小攤小販,只要你經營的是鮮活肉產品、蛋類和蔬菜,不管是搞批發還是搞零售,不用上稅,不用上稅,不用上稅,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老太太和她的兒子聽我說完以後,長舒一口氣,愁眉不展的臉上瞬間喜笑顏開,臨走臨走,還多送了我兩斤雞蛋一把韭菜,我也毫不客氣地笑納了,晚上韭菜雞蛋餡兒的餃子有著落了。

所以同志們啊,遇到不懂的事情千萬別慌,一定要諮詢專業人士。最後還得嘮叨一句,有的人啊,你要是不懂,那你就別說話,不然搞得人心惶惶,我是懂,裝不懂,你可別不懂裝懂。

參考資料:

1、《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部分鮮活肉蛋產品流通環節增值稅政策的通知》

2、《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關於免徵蔬菜流通環節增值稅有關問題的通知》

相關焦點

  • 大娘擺攤賣蔬菜,利用「一個雞蛋」致富,成為別人口中的「榜樣」
    王大娘是過慣了苦日子的人,自己一人把兒子辛辛苦苦拉扯上大學,好在兒子爭氣,從小學習好,又聽話懂事,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不到5年就自己攢錢付了房子首付,就立馬把王大娘接到城裡面來了,說是不想母親一個人在家,沒人照顧,親戚鄰居都誇兒子懂事。
  • 雷姆賣炒酸奶,lo娘賣糖葫蘆,還有coser漫展賣菜
    由這個話題,我想起一件有趣的事情,之前既有人cos成雷姆賣炒酸奶,也有lo娘在街頭賣糖葫蘆,還有coser們在漫展賣菜,這到底是生活不容易,還是他們為了好玩故意拍下了這些有趣的照片呢?看這位cos成雷姆賣炒酸奶的妹子,雖然看起來似乎一馬平川的樣子,但是這一頭藍毛還是挺不錯的,臉型感覺應該還不錯,也不知道周圍有沒有拉姆在旁邊幫她打下手(誤)。
  • 不賣菜,網際網路巨頭應該賣什麼?
    深燃(shenrancaijing)原創作者 | 金璵璠編輯 | 魏佳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巨頭們上半年忙著直播帶貨,下半年忙著「賣菜」。由此引發了大眾對於網際網路巨頭是應該盯著幾捆白菜,還是該擁抱科技創新的討論。
  • 55歲大媽擺攤賣菜,用一個不起眼的雞蛋,幹掉周邊3家競爭對手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每次去外面採購蔬菜時,同樣是賣蔬菜的菜攤,總會有一家生意最好的,雖然說賣的產品都是一樣的,但是就是會出現這種現象。如果是你,你會選擇去哪一家購買呢?根據消費行為學裡所講的,從眾心理,相信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生意最好的那一家。
  • 網際網路巨頭正在奪走賣菜商販的生計-虎嗅網
    他們要是都有別的更好的生路,那就不會賣菜,他們中的很多人賣了很多年甚至半輩子的菜了,不賣菜他們能幹什麼呢?記得上個月曝出的武漢某菜市場要求賣菜的女攤販年齡不超過45歲,男攤販年齡不超過50歲。在記者採訪中,一個男的說,我50多歲了,整個菜市場都是這麼大年齡的;一個77歲滿頭銀髮的老奶奶說,她從39歲起就開始在菜市場賣雞蛋,一直賣到現在。
  • 77年《黑三角》:原來女特務還可以是賣冰棍的老太太
    首先想到的就是這位賣冰棍兒的老太太。雖然還記得老太太的名字叫凌元,但是對老太太的其他情況一無所知。百度了一下,才發現老太太也早就去世了。2012年已經去世了,享年也是95歲。二、令人印象深刻的《黑三角》中的賣冰棍的老太太。說到凌元最著名的角色,大概就是這位賣冰棍兒的老太太了。真正的童年陰影。因為看了這部片子,好長時間看到賣冰棍的老太太都躲著走,我媽媽那一段倒因此省了不少零花錢。
  • 賣雜貨的無印良品、賣衣服的森馬,為啥都開始賣菜了?
    同年10月,日本無印良品開始售賣日本產地直送、無農藥的有機「醜」蔬菜。出售的產品主要是西紅柿、土豆等應季蔬菜,還會根據蔬果供應情況調整線上和線下的庫存,大多以低於一般超市的價格出售。3、菜場賣生鮮+調味料+加工食品。2017年,無印良品終於在東京本土開設了全世界第一家生鮮賣場。
  • 幼兒園家長會,園長語出驚人:我和你們賣菜的、賣魚的溝通不了!
    幼兒園家長會,園長語出驚人:我和你們賣菜的、賣魚的溝通不了!幼兒園是每一個孩子開始集體生活的第一步,也是孩子成長必不可少的一步。選擇一個好的幼兒園是父母送給孩子的第一份學習禮物,因此很多父母都為給孩子選擇一個好的幼兒園想盡了辦法。
  • 2020年擺地攤賣什麼好
    所以很多人會考慮擺地攤賺錢。那麼2020年擺地攤賣什麼好呢?1擺地攤「賣早餐」最賺錢而且受歡迎。無論是上班族還是學生,早上的時間比較有限,通常都會花費短時間來買一些早餐充飢,在上學或上班的途中,擺上一個早餐攤,無疑是很受歡迎的。
  • 賣菜的利潤究竟有多大呢?很多人都猜錯了結果
    因為做果蔬批發天天打交道的就是賣果菜的攤販,對於他們的利潤可以說是了如指掌,因此這個問題我很有發言權。賣菜的利潤有多大一,賣菜攤位地點不同,利潤也有很大差別固定攤位:這些商販一般都是市場有固定攤位,他們進貨的量不大,但是種類要多,而且不進「破爛貨」。他們的利潤按品種不同,一般加價率在30%左右。
  • AA制30年,雞蛋都要做標記,「一個人吃飽全家不餓,結什麼婚?」
    01.AA制僅限於吃飯買東西倒是很常見,但(雞蛋要做防偷標記,做飯輪流做,睡覺一人睡床一人睡地上,冰箱嚴格劃分區域……)咋看以為是合租室友,其實是一對過了幾十年的老夫老妻。很多網友都說是男人太固執,一定是老太太寒了心才這樣對老頭子,明明女人只要哄一哄就好了,為什麼還要這樣耗幾十年。老太太說老頭對她關照甚少,不管誰給的東西,他不給我們,不讓我們吃。我這要有事告訴他,「排風扇壞了,你看看。」他聲音高八度,「你想摔死我。」
  • 節操睡了|明星都擺攤賣菜了,你還有什麼資格不努力
    最近各種年會風生水起,其實節目抽獎什麼的都不重要,各位單身朋友們一定要好好打扮自己,因為年會值得你花時間。@阿糞青:#論直男打扮起來有多帥# 年會值得他支稜起來@今天可愛多喝奶茶了嘛:看到第三張圖片我又可以了。
  • 25歲內卷,35歲被裁,45歲禁止賣菜:遭遇年齡歧視的打工人
    沒有人想得明白。新聞傳出,引起不小的風波,就連@央視新聞 都呼籲說,不要因為不合理的規定,讓「打工人」從名詞變成動賓結構。換算一下就是,全國迫切需要工作的、50歲以上的農民工有7000多萬人。在被城市的勞力市場徹底嫌棄後,有不少人選擇回到老家,種地賣菜來維持生計。可如今,連菜都不讓賣了,他們還能幹嘛?常玉芳在幫忙帶了幾年孫子後出來找工作,發現自己雖然才50歲出頭,卻找不到事做了。
  • 民進黨說「大陸需要臺灣」被嘲:連自己都騙!
    民進黨發言人顏若芳回應稱,該數據「反而是證明中國需要臺灣,而不是臺灣對中國的依賴加深」。此話一出引發一片譁然,不少網友直呼民進黨這群人怎麼敢說這種話,「有經過大腦嗎?還是吃萊豬(含瘦肉精的美豬)吃到腦袋壞了?」還有人嘲諷稱,「騙人的最高端技巧,是連自己都騙」。
  • 湛江賣菜老大爺火了!
    湛江賣菜老大爺火了!還有網友表示要跟著大爺學書法下面這些湛江人憑自身的才能「自製」光環讓人欽佩不已01搬磚男孩「花式」砌牆奪世界冠軍說到畫畫,你會想到什麼?在廉江,有一位民間「大神」,通過特殊作畫材料——燒火棍和紅磚作畫,吸引了無數人關注。
  • 俠客島:網際網路巨頭入場「賣菜」,你會買嗎?
    掃碼用團購小程序,便宜、送貨上門,還送雞蛋。」攤邊圍了不少大爺大媽,都拿著手機在屏幕上點。雖不明就裡,島妹還是掃了碼,看看貨品虛實。掃完確實吃一驚:20枚土雞蛋5元,4斤雞胸肉7元,1升澳洲牛奶4.9元,5斤脆甜紅富士3.6元,承諾最快20分鐘送貨上門……比家門口的社區菜場便宜得多。
  • 賣菜大叔擺出鮮花菜攤走紅,網友: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
    今年50歲的他賣菜6年多,大家都稱他「王花仙」。他的菜攤與眾不同,擺著五顏六色的鮮花:青菜配美人蕉、芹菜配梔子花、空心菜配菊花、香蔥配紅花……他穿著西裝、打著領帶賣菜,面對顧客,總是樂呵呵的。他的樂觀感動了很多人,生意因此火爆。最近,他賣菜的視頻被傳到網絡上,播放量超過250萬,網友評價他熱愛生活、活出了儀式感,「這是來自菜市場的浪漫。」
  • 網際網路巨頭爭相賣菜,大戰之下3類人被無情碾壓,菜販:咋活?
    社區團購早在2016年就已展開,當時巨頭們紛紛試水,但並沒有成功。不過因2020年年初的「特殊衛生事件」,團購徹底火了起來,那些生鮮電商將果蔬等送到家門口,解決了大家的飲食問題。 很多人從這些生鮮電商中嘗到了足不出戶就能吃到新鮮蔬菜的甜頭,讓網際網路巨頭看到了前景,紛紛進入社區團購中。
  • 文苑詩塢|賣菜的蓋兒媽——劉新治(微小說)
    一天,蓋兒媽賣菜攢的1萬元不翼而飛,她讓兒子報警,兒子卻遲遲不幹,一直未有反應……"賣菜啦賣菜啦,新鮮的西紅柿白蘿蔔"!一聽到熟悉的吆喝聲,大家知道"蓋兒"媽又來了。蓋兒媽是流動商販,瓜果蔬菜啥快賣啥,自從上邊放寬了政策,蓋兒媽忙碌的身影也見的勤了。
  • 放心,搶著賣菜的網際網路巨頭,奪不走菜販們的飯碗!
    「賣菜」的還是那些老面孔,賣的同樣還是那些菜,只不過,社區團購這4個字讓很多人摸不著頭腦,不就是賣個菜嗎?先是一口一個生鮮電商,現在又是一口一個社區團購,有必要嗎?然,此賣菜非彼賣菜。舉個例子,一名家庭主婦晚上要做飯,發現家裡沒雞蛋了,拿起手機在平臺下單了一盒鮮雞蛋,半小時後派送員就將雞蛋送到了她手裡,這是生鮮電商。再舉個例子,一名家庭主婦晚上檢查冰箱,發現沒雞蛋了,在社區團購微信群中發現,團長推的鮮雞蛋比超市便宜,於是立馬下單,第二天去團長家提貨,這是社區團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