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4日至8日,第70屆日本春季高中排球聯賽決賽在東京體育館進行,這是新年日本體壇很受關注的體育賽事之一。
正在日本筑波大學留學的作者親臨現場觀摩「春高」,並為「我愛女排」(ID:welovevolley)撰寫了內容翔實的觀後感。
12月初,我和一位前NCAA選手,還有我的巴西同學一起去日本排協開會,看到辦公室裡張貼著一張排球漫畫的海報,正納悶是什麼,日本排協技術總監向我們推薦,這是一年一度的日本全國春季高中排球聯賽(簡稱「春高」)的海報,他說「春高」是日本最火的排球賽事之一,強烈建議我們親臨現場感受一下。
2018年的「春高」是第70屆,定於1月4日至8日在東京體育館舉行。問了一圈周圍喜歡排球的朋友,歲末年初大家都很忙,所以我就決定自己買張票去現場感受一下。
坐中央線電車到千駄ケ谷站,出站就是東京體育館。2017年9月,中國女排參加大冠軍杯的前兩場比賽就是在這座體育館進行的。「春高」每年的總決賽都是在東京體育館進行,據說日本中學排球運動員最大的夢想就是站在這個世界一流賽場,在現場一萬多名觀眾的加油助威聲中,完成一次精彩的比賽,這是對18歲青春最好的紀念。
花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元)買了一張入場券,我站上了日本「春高」的觀眾席。
雖然很方便就買到了當日票,當我一進場就傻了眼:球館裡人聲鼎沸,看臺上座無虛席,二層和三層的觀眾席上甚至還有許多觀眾站在過道中。參賽球隊的支持者包括校友、家長、粉絲身著球隊後援會統一的服裝,有序地在觀眾席中排成方陣,喊著整齊的口號,做出一致的手勢,盡情為球隊加油,甚至還有來自學校的管弦樂隊現場伴奏加油……比賽還沒開始,我就先領略到了日本排球獨特的應援文化。
擁有70年歷史的「春高」是日本高中體育的傳統賽事,影響力廣泛,是無數日本中學生的夢想舞臺,也被稱作漫畫「排球少年」的現實版。據說全日本有28家媒體報導今年的「春高」賽事,其火爆程度甚至超過了日本國內的大學排球聯賽以及日本職業排球聯賽。
「春高」是由日本排球協會主辦,日本全國體育總會協辦。根據日本排球協會的球員準入和個人註冊規則,所有參賽的代表隊運動員必須在相關教育部門進行有效登記。日本高中排球隊擁有極好的群眾基礎。一支球隊平時可能有60名隊員一同參與訓練,但最終只有運動成績最優異的12名隊員才能獲得參賽資格。
到東京參加「春高」決賽的球隊,是全日本47個都道府縣經由聯賽選出的男女冠軍代表隊,其中北海道、神奈川縣、大阪府各兩支球隊,東京都作為東道主有三支球隊參加,男女分別52支代表隊。也就是說全日本超過6000所中學的排球隊經過激烈角逐,最終只有男女各52所中學代表隊能站在東京體育館的舞臺上,向至高榮譽「春高」總冠軍發起衝擊。
2018年新年假期剛過,參加「春高」決賽的球隊和他們的拉拉隊就從日本各地趕到東京,現場見證一年一度的青春排球盛宴,為新一代的排球「鮮肉」們吶喊助威。經過五天角逐,在1月8日進行的「春高」第70回年終總決賽中,熊本縣鎮西高中和大阪市金蘭會高中分獲男女冠軍。賽後的頒獎典禮,除了常規的最佳運動員、最佳教練獎項之外,還有最佳應援團隊、最佳拉拉隊等彰顯球迷文化的獨特獎項。
在現場觀看「春高」,宛如走進了漫畫版的排球少年。看過如此過癮的學校體育賽事,不禁讚嘆「春高」的賽事組織、球迷應援、周邊產品在經過多年發展之後,都已經形成了自己獨有的特色。
我也是一名排球愛好者,從小學開始便一直接受排球訓練,看到賽場上熱情洋溢、跳躍奔跑的日本中學生,突然很懷念自己高中時期和隊友們一起訓練的時光——那時候,沒有寒暑假,沒有周末,別的同學在休息、學習、旅遊的時候,我們都在訓練。無論酷暑還是嚴冬,每日都要單兵跑圈,艱苦的訓練無數次都讓我覺得:可能就要堅持不下去了。
但是,當我們咬緊牙關、闖過一關又一關,最終打下決賽制勝球的那一刻,緊緊的擁抱和無法控制的眼淚會讓我們忘掉所有辛苦滿血復活,那一瞬間覺得自己還能「再打五百年」!
現在,站在觀眾席上,看到球場上的日本中學生奮力救球、互相鼓勵,丟球時懊惱生氣、贏球時尖叫擁抱,我的眼眶有些溼潤,心中滿是羨慕:如果當初有」春高」這樣的舞臺,我和我的隊友們將會有多麼難忘的中學回憶啊。
回家的路上,我的情緒一直不能平復:有激動有羨慕,也有滿滿的回憶……
作為一名體育產業管理專業的畢業生,觀摩「春高」讓我更深刻地體會到:體育是事業,並不是紙上談兵的理想;商業並不媚俗,是讓有理想的孩子實現自身價值的前提和基礎。其實想想,無論是日本的高中體育聯賽還是美國的NCAA,其背後都是通過社區機制激發屬於體育運動的集體榮譽感和參與度,真心期待在不久的將來,國內也可以為青少年排球運動員們提供像「春高」這樣實現夢想、揮灑青春熱血的舞臺。
作者胡蘊倩,曾從事專業排球訓練,北京體育大學畢業後從事體育營銷和體育經紀,現就讀於日本筑波大學奧運管理碩士項目。(我愛女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