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29 10: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粵菜師傅」工程,以美食為媒
譜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廣東鶴山龍口,以牛肉為媒
推動「粵菜師傅•產業融合」
近日
由鶴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鶴山市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
鶴山市龍口鎮人民政府、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
聯合製作的專題片《八百裡飄香》
登上了學習強國·廣東省學習平臺
馬上來欣賞一下
《八百裡飄香》的精彩內容
☟☟☟
霄南鮮卑古村落(龍口鎮 提供)
走進龍口,濃濃的歷史文化氣息便撲面而來。740多年前,南遷的鮮卑後裔定居於龍口霄南,極具多元色彩的鮮卑文化便開始在這裡紮根,時至今日,鮮卑文化已然成為龍口寶貴的人文歷史資源中獨樹一幟的一員。而跟隨鮮卑文化在龍口落地開花的便有牛肉......鮮卑文化與龍口牛肉的邂逅,是獨特歷史文化和鄉土飲食文化的完美結合。
經過多年的傳承與發展,龍口牛肉已經成為鶴山飲食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以「健康、新鮮、美味」的特點而馳名遠近。目前,在龍口當地,牛肉店的發展可謂百花齊放,其中牛世家霄鄉飯店、牛世家興龍飯店、牛世家鄉村美食、卡記飯店、牛雜第一家飯店、牛肉仔飯店等6家更已是小有名氣。
「健康、新鮮、美味」是龍口牛肉的精髓所在,也是它能吸引和留住眾多食客的絕招。
食材,是一道美食的基礎,決定了出品的品質。牛世家的第三代掌舵人溫兆軒,人稱八叔,他深諳養出好牛才能有好的牛肉這個鐵律,在鶴山市政府的牽線下,八叔在廣西龍州投資興建了一家大型的生態養牛場,優先為龍口鎮的飯店提供優質的牛肉。
好的牛,還得要有好的屠宰師傅來處理。從廣西龍州運回來的牛會第一時間送到屠宰工廠,在裝有空調的屠宰車間裡,師傅開足馬力「庖丁解牛」,一分鐘都不耽誤,兩個小時之內,一頭牛就被分解出十多個不同部位,但出肉量只佔總重量的三分之一,最精華的部分更是一味難求。
南方飲食以清、鮮、嫩、滑、爽為主,牛世家在烹飪技藝上作了調整,經過多次改良,形成了一套獨特烹飪方法。以精心熬製的大骨清湯作湯底,用打邊爐的方式,可以最大程度保持牛肉的肉質鮮美。牛梅、牛腱、雪花...不同部位的肉有不同的氣質,牛筋、牛腸、牛百葉,不同的雜碎也各有個性。涮牛肉講究三起三落,筷子隨意夾起一塊,第一次下鍋,翻轉散開,起鍋,瀝乾血水再次下鍋,略微翻轉,再起鍋,稍微納涼再入鍋,抖一下,已然成熟,可以開吃。涮好的牛肉入口清香彈牙,鮮甜味在口腔裡迴旋。
牛雜煲
牛雜煲,是眾多食客的心頭好之一。上好的牛雜,配上獨家滷料配方調味,文火細燉,牛雜慢慢變得綿軟入味。燉好的牛雜,色澤誘人、質嫩味鮮、麻辣濃香,每一「啖」都是味蕾上的奢侈享受。現在,食客不但可以到店堂食,還可以通過線上購買,在家也能輕鬆嘗到美味的龍口牛雜煲。
牛肉炒飯
牛肉丸
牛肉炒飯,牛肉丸,牛雜粥...都是牛肉美食的當紅花旦,一牛百味,喜好由人。一頓牛肉宴,輕輕就拂去了一天勞作後的疲憊,除了味蕾上的享受,更多的是內心的滿足。
牛肉雲吞
生曬牛肉乾
創新,是龍口牛肉美食文化可持續發展的強大動力。針對鶴山的外地食客,店家製作出融合鶴山口味的麻辣火鍋底料,讓到來品嘗牛肉的食客可以選擇到自己喜歡的口味,大快朵頤,盡興而歸。此外,龍口鎮牛世家等商家還對牛肉的周邊產品進行了創新,充分利用自家的優勢,研製出牛肉雲吞、生曬牛肉乾、牛肉臘腸等新品。在持續的創新與發展中,龍口牛肉美食迸發出新的活力,影響力不斷在擴散,慢慢的從本地走出了鶴山,美名遠播珠三角。
龍口鎮往屆鮮卑文化牛肉美食節(資料圖)
鮮卑特色巡演
龍口牛肉,是龍口鎮餐飲業的支柱。在市委市政府的關心支持和市人社局的指導下,龍口牛肉逐步形成產業聯盟。在每年的11月中下旬,龍口都會舉行牛肉美食文化節,通過不同的主題與龍口牛肉進行結合,再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宣傳,讓龍口牛肉能揚名江門地區乃至廣佛地區,吸引更多的外地客人,帶動龍口本地第三產業的發展。
近年來,鶴山緊盯「美麗鄉村」這篇大文章,發力構建「三帶三心」,其中,沿古崖公路構建生態文旅帶,發展生態休閒旅遊,為龍口鎮的鄉村旅遊發展製造了良好機遇。
依託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和田園風光,龍口牛肉美食文化與本地旅遊資源緊密結合,龍口鎮政府計劃在龍口霄南內規劃出一條以牛肉為賣點的牛街,匯集龍口本地和鶴山乃至江門地區的牛肉經營者。此外,龍口鎮還深入挖掘龍口牛肉飲食文化,積極為龍口牛肉申報鶴山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爭取2020年底申報成功。打造獨具本地特色的鄉村旅遊品牌,實現鄉村振興,這,成為龍口人的一個願景。
八百裡飄香
撐起了一個共同的夢想
龍口牛肉
未來可期!
讓我們一起為
龍口牛肉打call吧~
鶴山市融媒體中心綜合整理
部分資料來源:鶴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龍口鎮人民政府
原標題:《牛!龍口牛肉登上了學習強國!吃貨們趕快集合~》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